CN220207014U - 一种安全帽耐冲击穿刺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帽耐冲击穿刺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07014U
CN220207014U CN202321939604.3U CN202321939604U CN220207014U CN 220207014 U CN220207014 U CN 220207014U CN 202321939604 U CN202321939604 U CN 202321939604U CN 220207014 U CN220207014 U CN 2202070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afety helmet
frame
plate
connect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396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学谦
马彬彬
彭东生
王小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Zhiyua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Zhiyua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Zhiyua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Zhiyuan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396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070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070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070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帽耐冲击穿刺测试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模头,底座的上方设有顶板,顶板与底座之间固定有支撑杆,顶板的下方设有用于冲击安全帽的冲击组件;顶板的下方设有可升降的连接框,顶板的下方设有用于驱动连接框的自动伸缩杆,连接框的内侧设有装载框,装载框内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供模头插入的穿孔,连接框内设有用于驱动装载框翻转的电机;模头和装载框之间设有可横向移动的收集框,支撑杆上固定有用于驱动收集框的液压杆。本实用新型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收集安全帽测试中产生的碎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并且对安全帽碎片的清理效率快,提高了后续安全帽的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帽耐冲击穿刺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帽耐冲击穿刺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帽是用来对施工人员头部起到保护作用的,以避免飞溅物或高空坠落物直接撞击到施工人员的头部;安全帽在生产出来后,还需要经过耐冲击穿刺等试验,以判断安全帽是否符合标准;
如中国专利号为:CN21306812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帽耐冲击穿刺测试仪,其包括机架与设置在机架底部的模头,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底部上开设有用于使模头穿过的通孔,且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使得收集槽竖直升降的升降组件。本申请具有便于对测试中的产生的碎片进行收集的效果。
上述用来对安全帽进行测试的装置,虽然可以对测试中产生的碎片进行收集,但是收集过程繁琐,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手动收集,降低了后续安全帽测试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安全帽耐冲击穿刺测试装置,解决了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手动收集安全帽碎片,收集过程繁琐,降低了后续安全帽测试效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帽耐冲击穿刺测试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模头,底座的上方设有顶板,顶板与底座之间固定有支撑杆,顶板的下方设有用于冲击安全帽的冲击组件;顶板的下方设有可升降的连接框,顶板的下方设有用于驱动连接框的自动伸缩杆,连接框的内侧设有装载框,装载框内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供模头插入的穿孔,连接框内设有用于驱动装载框翻转的电机;模头和装载框之间设有可横向移动的收集框,支撑杆上固定有用于驱动收集框的液压杆。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安全帽需要测试时,可以使一号电动伸缩杆驱动连接框向下移动,使模头穿过固定板上的穿孔后,工作人员则将安全帽放置在模头位于固定板上方的部位,对安全帽进行固定;然后使用冲击组件对安全帽进行检测,当安全帽检测完毕后,一号电动伸缩杆驱动连接框向上移动,而安全帽检测时产生的碎片则被限制在装载框内,然后启动自动伸缩杆驱动收集框位于模头和装载框之间,再启动电机使装载框翻转,使装载框内的碎片全部掉入收集框内,然后收集框复原;此时不用再启动电机,直接使装载框下降后,重复上述操作开始对下一个安全帽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收集安全帽测试中产生的碎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并且对安全帽碎片的清理效率快,提高了后续安全帽的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框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部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杆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模头;3、滑槽;31、承载板;4、顶板;41、电磁铁;42、锤头;43、控制箱;44、开口;45、滑板;46、一号电动伸缩杆;47、支撑杆;5、连接框;51、装载框;52、电机;53、加固块;54、转杆;55、挡板;6、固定板;61、短筒;7、移动板;71、自动伸缩杆;8、二号电动伸缩杆;81、控制杆;82、固定杆;9、收集框;91、液压杆;92、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帽耐冲击穿刺测试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模头2,底座1的上方设有顶板4,顶板4与底座1之间固定有支撑杆47,顶板4的下方设有用于冲击安全帽的冲击组件;顶板4的下方设有可升降的连接框5,顶板4的下方设有用于驱动连接框5的自动伸缩杆71,连接框5的内侧设有装载框51,装载框51内固定有固定板6,固定板6上开设有供模头2插入的穿孔,连接框5内设有用于驱动装载框51翻转的电机52;模头2和装载框51之间设有可横向移动的收集框9,支撑杆47上固定有用于驱动收集框9的液压杆91。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冲击组件包括电磁铁41,电磁铁41的底部吸附有锤头42,顶板4的顶部开设有供电磁铁41顶端穿过的开口44,开口44呈一字型设置;顶板4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与电磁铁41顶端相固定的滑板45,顶板4上固定有用于驱动滑板45横向移动的一号电动伸缩杆46,顶板4的顶部还固定有控制箱43,控制箱43通过导线与电磁铁41电性连接。控制箱43通过导线向电磁铁41供电,当对安全帽进行测试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外置遥控控制,使控制箱43不再向电磁铁41供电,电磁铁41没有产生磁力后,锤头42则向下掉落,对安全帽进行撞击,电磁铁41、锤头42和控制箱43的运行和使用方式,都是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过多的赘述;而需要对安全帽其它位置进行检测时(如以安全帽顶部的中心为界限,靠左或靠右的位置),可以启动一号电动伸缩杆46,使一号电动伸缩杆46的伸缩端驱动滑板45向左或向右移动,以带动电磁铁41在开口44内横向移动,改变锤头42的位置。
如图1所示,所述顶板4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移动板7,自动伸缩杆71固定在移动板7的底部,自动伸缩杆71的伸缩端通过连接块与连接框5相固定。启动自动伸缩杆71后,自动伸缩杆71的伸缩端可以通过连接块带动连接框5向上或向下移动;并且自动伸缩杆7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以便于使连接框5可以增加稳定的升降。
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底座1的顶面开设有滑槽3,滑槽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承载板31,模头2固定在承载板31的顶部;顶板4的顶部固定有二号电动伸缩杆8,二号电动伸缩杆8的伸缩端固定有控制杆81,控制杆81上固定有两个分别与移动板7和承载板31相连接的固定杆82。启动二号电动伸缩杆8后,二号电动伸缩杆8的伸缩端可以驱动控制杆81向前或向后移动(以图1中展示的方位),控制杆81则可以通过两个固定杆82带动移动板7和承载板31随着向前或向后移动,改变安全帽与锤头42相对应的位置,以便于锤头42可以对安全帽靠前或靠后的位置进行撞击检测;保证了可以对安全帽进行全方位的检测。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固定板6上的穿孔内固定有顶部和底部均延伸至穿孔外的短筒61,短筒61的内径与模头2的直径相适配。模头2可以穿过短筒61的内侧,当安全帽检测完毕后,短筒61可以避免装载框51内的碎片通过固定板6上的穿孔掉落,对碎片可以起到阻挡的作用。
如图2所示,所述装载框51背离电机52的一面固定有与连接框5内壁转动连接的转杆54,连接框5的内壁上固定有与电机52相连接的加固块53。加固块53可以增加电机52的稳固性,转杆54则可以增加装载框51翻转时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连接框5的顶部固定有一组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挡板55。挡板55可以进一步的将安全帽检测时产生的碎片挡住,避免碎片飞溅至装载框51外。
如图1所示,所述液压杆91的伸缩端固定有与收集框9相连接的连接杆92。启动液压杆91后,液压杆91的伸缩端则可以通过连接杆92驱动收集框9横向移动,使收集框9位于装载框51的下方或从装载框51的下方移开;液压杆91可以采用三节式液压杆,自动伸缩杆71也可以采用三节式伸缩杆。
使用时,启动自动伸缩杆71驱动连接框5向下移动,使装载框51随着向下移动后,模头2的顶部穿过短筒61的内侧并位于固定板6的上方,然后将安全帽放置在模头2上,完成对安全帽的安放;再通过外置遥控控制控制箱43,使控制箱43不再向电磁铁41供电,随后锤头42向下掉落,对安全帽进行撞击,当安全帽检测完毕后,启动自动伸缩杆71使连接框5向上移动复原;然后启动液压杆91,使收集框9移动至装载框51的下方后,电机52驱动装载框51翻转180°后,装载框51内的碎片则掉落至收集框9内,随后液压杆91驱动收集框9复原;后续无需再使装载框51转动,工作人员直接可以按照上述操作开始后续安全帽的检测。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安全帽耐冲击穿刺测试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设有模头(2),底座(1)的上方设有顶板(4),顶板(4)与底座(1)之间固定有支撑杆(47),顶板(4)的下方设有用于冲击安全帽的冲击组件;顶板(4)的下方设有可升降的连接框(5),顶板(4)的下方设有用于驱动连接框(5)的自动伸缩杆(71),连接框(5)的内侧设有装载框(51),装载框(51)内固定有固定板(6),固定板(6)上开设有供模头(2)插入的穿孔,连接框(5)内设有用于驱动装载框(51)翻转的电机(52);模头(2)和装载框(51)之间设有可横向移动的收集框(9),支撑杆(47)上固定有用于驱动收集框(9)的液压杆(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帽耐冲击穿刺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组件包括电磁铁(41),电磁铁(41)的底部吸附有锤头(42),顶板(4)的顶部开设有供电磁铁(41)顶端穿过的开口(44),开口(44)呈一字型设置;顶板(4)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与电磁铁(41)顶端相固定的滑板(45),顶板(4)上固定有用于驱动滑板(45)横向移动的一号电动伸缩杆(46),顶板(4)的顶部还固定有控制箱(43),控制箱(43)通过导线与电磁铁(41)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帽耐冲击穿刺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移动板(7),自动伸缩杆(71)固定在移动板(7)的底部,自动伸缩杆(71)的伸缩端通过连接块与连接框(5)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帽耐冲击穿刺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开设有滑槽(3),滑槽(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承载板(31),模头(2)固定在承载板(31)的顶部;顶板(4)的顶部固定有二号电动伸缩杆(8),二号电动伸缩杆(8)的伸缩端固定有控制杆(81),控制杆(81)上固定有两个分别与移动板(7)和承载板(31)相连接的固定杆(8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帽耐冲击穿刺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上的穿孔内固定有顶部和底部均延伸至穿孔外的短筒(61),短筒(61)的内径与模头(2)的直径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帽耐冲击穿刺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框(51)背离电机(52)的一面固定有与连接框(5)内壁转动连接的转杆(54),连接框(5)的内壁上固定有与电机(52)相连接的加固块(5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帽耐冲击穿刺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5)的顶部固定有一组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挡板(5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帽耐冲击穿刺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杆(91)的伸缩端固定有与收集框(9)相连接的连接杆(92)。
CN202321939604.3U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安全帽耐冲击穿刺测试装置 Active CN2202070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9604.3U CN220207014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安全帽耐冲击穿刺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9604.3U CN220207014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安全帽耐冲击穿刺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07014U true CN220207014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1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39604.3U Active CN220207014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安全帽耐冲击穿刺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070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207014U (zh) 一种安全帽耐冲击穿刺测试装置
CN216208270U (zh) 一种混凝土抗冲击试验装置
KR101397560B1 (ko) 용접비드의 슬래그 제거용 타격장치
CN109297664A (zh) 全自动机械碰撞试验机
CN210981990U (zh) 一种箱包落锤冲击测试机
CN215985576U (zh) 一种自动式建筑墙板抗冲击性能试验仪
CN207528419U (zh) 一种头盔吸收碰撞能量性能试验机
CN113916694B (zh) 智能触探系统
CN211374029U (zh) 一种按键冲击测试装置
CN210293948U (zh) 一种体育实验用篮球架抗冲击力的检测装置
CN212525025U (zh) 一种千斤顶用螺母套件硬度检测装置
CN209085882U (zh) 全自动机械碰撞试验机
CN216562182U (zh) 一种农机驾驶人桩考仪用考桩杆悬挂装置
CN220263896U (zh) 一种收集框挡板自动升降装置
CN206110105U (zh) 一种改进型全自动轻型动力触探设备
CN219552147U (zh) 一种抗冲击测量设备
CN219938625U (zh) 一种防堵塞的线路板钻孔加工装置
CN214277347U (zh) 一种塑料垃圾桶跌落性能试验装置
CN214607751U (zh) 一种用于挖掘机驾驶室上便于操作人员逃生的装置
CN207479273U (zh) 一种工件初加工后的处理装置
CN218766294U (zh) 落锤冲击试验装置
CN215542883U (zh) 一种铰链冲孔有无防错检测装置
CN220418825U (zh) 一种汽车碰撞试验假人脚部冲击标定设备
CN218444393U (zh) 一种电梯厅门用检测装置
CN217174959U (zh) 一种不良地基承载力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