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04510U - 一种新型结构的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结构的阻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04510U
CN220204510U CN202321287324.9U CN202321287324U CN220204510U CN 220204510 U CN220204510 U CN 220204510U CN 202321287324 U CN202321287324 U CN 202321287324U CN 220204510 U CN220204510 U CN 220204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iece
movable
rod
bear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8732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红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Zhenyue Shock Absorb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Zhenyue Shock Absorb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Zhenyue Shock Absorb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Zhenyue Shock Absorb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8732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04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04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045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的阻尼器,包括稳固机架和计量件,所述稳固机架的顶部两侧边缘处均安装有竖矩形板,所述竖矩形板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缓冲垫板,所述缓冲垫板的一侧外壁上方安装有矩形承载板,所述矩形承载板中心位置开设有半圆腔,所述矩形承载板的顶部两侧边缘处均安装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的顶部和底部安装中心位置开设有第四调节孔,所述第四调节孔内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穿过矩形承载板上的第一调节孔与第二阻尼件,所述第一活动腔两两相邻之间均安装有第二活动腔。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需要大工程调节调谐质量阻尼器,避免了在调节高度阻尼器时调节过高为导致阻尼器断裂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结构的阻尼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尼器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结构的阻尼器。
背景技术
阻尼器为液压油缸式,其主要由活塞头、 活塞杆、 缸体和密封组成,活塞相对于缸体在轴向往复运动,活塞头设有若干小孔或与缸体之间留有适当径向间隙,活塞头将油缸内部的阻尼腔体分成两个阻尼腔室,阻尼腔室内充有粘度较高的粘滞液体,现有的阻尼器大多数都是固定且无法调节的,导致后期因其他因素需要调节时,则需要大工程量才能完成调节,且在设计安装时,阻尼器没有在指定的高度或过高的调节高度,会造成设备损坏,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结构的阻尼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阻尼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结构的阻尼器,包括稳固机架、第一活动腔和计量件,所述第一活动腔的顶部和底部安装中心位置开设有第四调节孔,所述第四调节孔内安装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穿过矩形承载板上的第一调节孔与第二阻尼件,所述第一活动腔两两相邻之间均安装有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与第一活动腔两两之间均安装有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二活动腔的顶部开设有第六调节孔,第六调节孔内安装有调节杆,调节杆的一端安装有第四转动件,调节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活动腔上的第六调节孔与调节块连接,调节块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第四旋紧槽,第二活动腔的两侧外壁下方均开设有调节孔,调节孔内安装有第二旋紧轴,且第二旋紧轴外壁上的外螺纹与调节孔和第四旋紧槽孔壁上的内螺纹螺纹啮合连接,调节块的底部与第二活动腔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四阻尼件,所述计量件的前端面安装有承载板,所述稳固机架的顶部两侧边缘处均安装有竖矩形板,所述竖矩形板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缓冲垫板,所述缓冲垫板的一侧外壁上方安装有矩形承载板,所述矩形承载板中心位置开设有半圆腔,所述矩形承载板的顶部两侧边缘处均安装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旋紧槽,第一旋紧槽内均安装有第一旋紧轴,第一旋紧轴外壁上的外螺纹与第一旋紧槽孔壁上的内螺纹螺纹啮合连接,第一旋紧轴的另一端安装有推动板,第一活动腔的顶部和底部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位移槽,推动板的一侧外壁上方安装有紧固杆,紧固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阻尼件,第一阻尼件的另一端安装有位移件,位移件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转动件。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前端面两侧均安装有承载件,承载件的顶部安装有防脱绳,承载板的两侧外壁均安装有第一衔接件,第一衔接件的一侧外壁均安装有稳固架,稳固架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一缓冲器,第一缓冲器的另一端与滑动杆上的第二转动件连接,第一衔接件的底部和稳固架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衔接件,第二衔接件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缓冲器,第二缓冲器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动腔上的第四转动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接板内开设有第三旋紧槽,第三旋紧槽内安装有第二卡接杆,第二卡接杆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且第二卡接杆外壁上的外螺纹与第三旋紧槽孔壁上的内螺纹螺纹啮合连接,第二卡接杆的另一端穿过矩形承载板上的第二调节孔与稳固机架连接,第二卡接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阻尼件,且第三阻尼件位于稳固机架与矩形承载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滑动杆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转动件,滑动杆另一端穿过矩形承载板上的第三调节孔与稳固机架连接,滑动杆的两侧外壁上方均安装有第三转动件,且第三转动件位于第一活动腔内,第三转动件通过连接杆与第一转动件连接,滑动杆的底部开设有第五调节孔,第五调节孔内设置有第一卡接杆,第一卡接杆一端穿过第五调节孔与第一卡接板连接,第一卡接杆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卡接板的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旋紧槽,且第一卡接杆外壁上的外螺纹与第二旋紧槽孔壁上的内螺纹螺纹啮合连接,第一卡接杆的外壁外侧套设有第二阻尼件,且第二阻尼件位于稳固机架与滑动杆底部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紧固杆与位移件之间设置第一阻尼件,使第一阻尼件受压带动位移件,同时第一旋紧轴反转时通过第一阻尼件形变后回弹的作用,使推动杆复位,位移件上的第一转动件通过连接杆与第三转动件连接,使位移件向前滑动时通过连接杆带动滑动杆向下移动,可对连接在滑动杆上的第二转动件与第一缓冲器向下移动,第一缓冲器向下移动带动计量件向下移动,有效的解决了第一缓冲器上升和下降,避免了需要大工程解决第一缓冲器提升,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安全性,通过滑动杆底部的第二阻尼件,对第一缓冲器活动是起到减震的作用,调节杆顶部设置第四转动件,且通过第四转动件与第二缓冲器连接,调节杆提升或者下降带动计量件上升或者下降,有效的解决了第二缓冲器高度的调节,通过第二旋紧轴固定住调节块,避免了调节高度时由于调节杆受力过重而导致塌陷,提高了第二缓冲器在调节高度时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活动腔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活动腔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稳固机架;101、竖矩形板;102、缓冲垫板;103、矩形承载板;104、半圆腔;105、第一调节孔;106、第二调节孔;107、第三调节孔;2、第一活动腔;201、第一旋紧槽;202、第一旋紧轴;203、推动板;204、位移槽;205、紧固杆;206、第一阻尼件;207、位移件;208、第一转动件;209、连接杆;210、第四调节孔;3、滑动杆;301、第二转动件;302、第三转动件;303、第五调节孔;304、第一卡接杆;305、第一卡接板;306、第二旋紧槽;307、第二阻尼件;4、第二卡接板;401、第二卡接杆;402、第三阻尼件;403、第三旋紧槽;5、第二活动腔;501、第六调节孔;502、调节杆;503、调节块;504、第四旋紧槽;505、调节孔;506、第二旋紧轴;507、第四阻尼件;508、第四转动件;6、计量件;601、承载板;602、承载件;603、防脱绳;604、第一衔接件;605、稳固架;606、第二衔接件;607、第一缓冲器;608、第二缓冲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结构的阻尼器,包括稳固机架1和计量件6,稳固机架1的顶部两侧边缘处均安装有竖矩形板101,竖矩形板101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缓冲垫板102,通过竖矩形板101和矩形承载板103的设置,矩形承载板103与稳固机架1底部之间设置第三阻尼件402,通过第三阻尼件402的形变后回弹的作用,对受力的矩形承载板103得到缓冲,在第三阻尼件402内设置第二卡接杆401,在通过第二卡接板4内的第三旋紧槽403与第二卡接杆401外壁上的外螺纹连接,使第二卡接杆4外壁上的外螺纹与第三旋紧槽403孔壁上的内螺纹螺纹啮合连接,有效的解决了矩形承载板103的拆解和组装,避免了第三阻尼件402后期出现损坏且无法更换的情况发生,在竖矩形板101上设置缓冲垫板102,使得第三阻尼件402受到压力时,进行阻尼减震的作用,有效的解决了第一缓冲器607和第二缓冲器608在受到计量件6的晃动时产生的力得到分解,提高了第一缓冲器607和第二缓冲器608使用寿命,缓冲垫板102的一侧外壁上方安装有矩形承载板103,矩形承载板103中心位置开设有半圆腔104,矩形承载板103的顶部两侧边缘处均安装有第一活动腔2,第一活动腔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旋紧槽201,第一旋紧槽201内均安装有第一旋紧轴202,第一旋紧轴202外壁上的外螺纹与第一旋紧槽201孔壁上的内螺纹螺纹啮合连接,第一旋紧轴202的另一端安装有推动板203,第一活动腔2的顶部和底部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位移槽204,推动板203的一侧外壁上方安装有紧固杆205,紧固杆205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阻尼件206,第一阻尼件206的另一端安装有位移件207,位移件207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转动件208,第一活动腔2的顶部和底部安装中心位置开设有第四调节孔210,第四调节孔210内安装有滑动杆3,滑动杆3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转动件301,滑动杆3另一端穿过矩形承载板103上的第三调节孔107与稳固机架1连接,滑动杆3的两侧外壁上方均安装有第三转动件302,且第三转动件302位于第一活动腔2内,第三转动件302通过连接杆209与第一转动件208连接,滑动杆3的底部开设有第五调节孔303,第五调节孔303内设置有第一卡接杆304,第一卡接杆304一端穿过第五调节孔303与第一卡接板305连接,第一卡接杆304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卡接板305的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旋紧槽306,且第一卡接杆304外壁上的外螺纹与第二旋紧槽306孔壁上的内螺纹螺纹啮合连接,第一卡接杆304的外壁外侧套设有第二阻尼件307,且第二阻尼件307位于稳固机架1与滑动杆3底部之间,滑动杆3的另一端穿过矩形承载板103上的第一调节孔105与第二阻尼件307,通过第一活动腔2、滑动杆3和第一缓冲器607的设置,设置在第一活动腔2一侧第一旋紧轴202,并转动第一旋紧轴202,第一旋紧轴202外壁上的外螺纹与第一旋紧槽201孔壁上的内螺纹螺纹啮合连接,第一旋紧轴202正转时底部碰触到推动板203,使推动板203带动紧固杆205在位移槽204内向前移动,紧固杆205向前移动带动位移件207向前移动,在紧固杆205与位移件207之间设置第一阻尼件206,使第一阻尼件206受压带动位移件207,同时第一旋紧轴202反转时通过第一阻尼件206形变后回弹的作用,使推动板203复位,位移件207上的第一转动件208通过连接杆209与第三转动件302连接,使位移件207向前滑动时通过连接杆209带动滑动杆3向下移动,可对连接在滑动杆3上的第二转动件301与第一缓冲器607向下移动,第一缓冲器607向下移动带动计量件6向下移动,有效的解决了第一缓冲器607上升和下降,避免了需要大工程解决第一缓冲器607提升,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安全性,通过滑动杆3底部的第二阻尼件307,对第一缓冲器607活动是起到减震的作用,第一活动腔2两两相邻之间均安装有第二活动腔5,第二活动腔5的顶部开设有第六调节孔501,第六调节孔501内安装有调节杆502,调节杆502的一端安装有第四转动件508,调节杆50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活动腔5上的第六调节孔501与调节块503连接,调节块503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第四旋紧槽504,第二活动腔5的两侧外壁下方均开设有调节孔505,调节孔505内安装有第二旋紧轴506,且第二旋紧轴506外壁上的外螺纹与调节孔505和第四旋紧槽504孔壁上的内螺纹螺纹啮合连接,调节块503的底部与第二活动腔5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四阻尼件507,第二活动腔5与第一活动腔2两两之间均安装有第二卡接板4,第二卡接板4内开设有第三旋紧槽403,第三旋紧槽403内安装有第二卡接杆401,第二卡接杆401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且第二卡接杆401外壁上的外螺纹与第三旋紧槽403孔壁上的内螺纹螺纹啮合连接,第二卡接杆401的另一端穿过矩形承载板103上的第二调节孔106与稳固机架1连接,第二卡接杆40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阻尼件402,且第三阻尼件402位于稳固机架1与矩形承载板103之间,通过第二活动腔5和第二缓冲器608的设置,第二活动腔5的第六调节孔501孔壁上与调节杆502外壁间隙连接,在调节杆502底部设置调节块503,调节块503上开设第四旋紧槽504,使第二旋紧轴506外壁上的外螺纹与调节孔505和第四旋紧槽504孔壁上的内螺纹螺纹啮合连接,第二活动腔5上的调节孔505通过第二旋紧轴506与调节块503连接,调节杆502顶部设置第四转动件508,且通过第四转动件508与第二缓冲器608连接,调节杆502提升或者下降带动计量件6上升或者下降,有效的解决了第二缓冲器608高度的调节,通过第二旋紧轴506固定住调节块503,避免了调节高度时由于调节杆502受力过重而导致塌陷,提高了第二缓冲器608在调节高度时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计量件6的前端面安装有承载板601,承载板601的前端面两侧均安装有承载件602,承载件602的顶部安装有防脱绳603,承载板601的两侧外壁均安装有第一衔接件604,第一衔接件604的一侧外壁均安装有稳固架605,稳固架605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一缓冲器607,第一缓冲器607的另一端与滑动杆3上的第二转动件301连接,第一衔接件604的底部和稳固架605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衔接件606,第二衔接件606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缓冲器608,第二缓冲器608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动腔5上的第四转动件508连接。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4)

1.一种新型结构的阻尼器,包括稳固机架(1)、第一活动腔(2)和计量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腔(2)的顶部和底部安装中心位置开设有第四调节孔(210),所述第四调节孔(210)内安装有滑动杆(3),所述滑动杆(3)的另一端穿过矩形承载板(103)上的第一调节孔(105)与第二阻尼件(307),所述第一活动腔(2)两两相邻之间均安装有第二活动腔(5),所述第二活动腔(5)与第一活动腔(2)两两之间均安装有第二卡接板(4),所述第二活动腔(5)的顶部开设有第六调节孔(501),第六调节孔(501)内安装有调节杆(502),调节杆(502)的一端安装有第四转动件(508),调节杆(50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活动腔(5)上的第六调节孔(501)与调节块(503)连接,调节块(503)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第四旋紧槽(504),第二活动腔(5)的两侧外壁下方均开设有调节孔(505),调节孔(505)内安装有第二旋紧轴(506),且第二旋紧轴(506)外壁上的外螺纹与调节孔(505)和第四旋紧槽(504)孔壁上的内螺纹螺纹啮合连接,调节块(503)的底部与第二活动腔(5)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四阻尼件(507),所述计量件(6)的前端面安装有承载板(601),所述稳固机架(1)的顶部两侧边缘处均安装有竖矩形板(101),所述竖矩形板(101)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缓冲垫板(102),所述缓冲垫板(102)的一侧外壁上方安装有矩形承载板(103),所述矩形承载板(103)中心位置开设有半圆腔(104),所述矩形承载板(103)的顶部两侧边缘处均安装有第一活动腔(2),所述第一活动腔(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旋紧槽(201),第一旋紧槽(201)内均安装有第一旋紧轴(202),第一旋紧轴(202)外壁上的外螺纹与第一旋紧槽(201)孔壁上的内螺纹螺纹啮合连接,第一旋紧轴(202)的另一端安装有推动板(203),第一活动腔(2)的顶部和底部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位移槽(204),推动板(203)的一侧外壁上方安装有紧固杆(205),紧固杆(205)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阻尼件(206),第一阻尼件(206)的另一端安装有位移件(207),位移件(207)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转动件(2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601)的前端面两侧均安装有承载件(602),承载件(602)的顶部安装有防脱绳(603),承载板(601)的两侧外壁均安装有第一衔接件(604),第一衔接件(604)的一侧外壁均安装有稳固架(605),稳固架(605)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第一缓冲器(607),第一缓冲器(607)的另一端与滑动杆(3)上的第二转动件(301)连接,第一衔接件(604)的底部和稳固架(605)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衔接件(606),第二衔接件(606)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缓冲器(608),第二缓冲器(608)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动腔(5)上的第四转动件(50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板(4)内开设有第三旋紧槽(403),第三旋紧槽(403)内安装有第二卡接杆(401),第二卡接杆(401)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且第二卡接杆(401)外壁上的外螺纹与第三旋紧槽(403)孔壁上的内螺纹螺纹啮合连接,第二卡接杆(401)的另一端穿过矩形承载板(103)上的第二调节孔(106)与稳固机架(1)连接,第二卡接杆(40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阻尼件(402),且第三阻尼件(402)位于稳固机架(1)与矩形承载板(10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3)的顶部安装有第二转动件(301),滑动杆(3)另一端穿过矩形承载板(103)上的第三调节孔(107)与稳固机架(1)连接,滑动杆(3)的两侧外壁上方均安装有第三转动件(302),且第三转动件(302)位于第一活动腔(2)内,第三转动件(302)通过连接杆(209)与第一转动件(208)连接,滑动杆(3)的底部开设有第五调节孔(303),第五调节孔(303)内设置有第一卡接杆(304),第一卡接杆(304)一端穿过第五调节孔(303)与第一卡接板(305)连接,第一卡接杆(304)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卡接板(305)的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旋紧槽(306),且第一卡接杆(304)外壁上的外螺纹与第二旋紧槽(306)孔壁上的内螺纹螺纹啮合连接,第一卡接杆(304)的外壁外侧套设有第二阻尼件(307),且第二阻尼件(307)位于稳固机架(1)与滑动杆(3)底部之间。
CN202321287324.9U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新型结构的阻尼器 Active CN220204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7324.9U CN220204510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新型结构的阻尼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87324.9U CN220204510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新型结构的阻尼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04510U true CN220204510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7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87324.9U Active CN220204510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新型结构的阻尼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045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32920A (zh) 一种缓冲效果好的汽车维修千斤顶
CN109780112B (zh) 一种压电式变刚度变阻尼动力吸振器
CN108797310B (zh) 一种桥梁高速率抗冲宽频域隔震器
CN110159700B (zh) 一种能量转换式缓冲支架
CN220204510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阻尼器
CN108662357B (zh) 一种基于传感器的便于调节式举升机减震底座
CN211428029U (zh) 一种装修设备减震电容
CN216618034U (zh) 一种离心风机减震装置
CN213017546U (zh) 一种滚珠丝杠
CN210137241U (zh) 一种采油抽油机电机固定装置
CN209539886U (zh) 一种减震器
CN208749721U (zh) 一种摆动液压缸支撑装置
CN218510010U (zh) 一种具备减震自润滑的轴承座
CN210919641U (zh) 油缸同步减震装置
CN220908707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连接底座
CN214838289U (zh) 一种挂壁式箱体
CN217481850U (zh) 一种液压阻尼弹簧隔振器
CN219043640U (zh) 一种压铆升降装置
CN213827853U (zh) 一种轴套压铸件安装模具
CN218698149U (zh) 一种机油控制阀阀芯安装结构
CN208519403U (zh) 一种机床用避震脚
CN213116406U (zh) 汽轮机组连接结构装置
CN215569200U (zh) 一种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用定位结构
CN220666464U (zh) 一种新型建筑框架结构
CN214717399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水泥粉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