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02960U - 木质模块化建筑 - Google Patents

木质模块化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02960U
CN220202960U CN202321922593.8U CN202321922593U CN220202960U CN 220202960 U CN220202960 U CN 220202960U CN 202321922593 U CN202321922593 U CN 202321922593U CN 220202960 U CN220202960 U CN 220202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top plate
bottom plate
side plates
w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2259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焜
杨泽鑫
雷振东
陈景衡
田虎
李蓉静
景怡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2192259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02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02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029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木质模块化建筑,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模块化建筑装配过程复杂,整体重量较大,难以维修及二次回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木质模块化建筑,包括板体组件和连接组件;板体组件包括底板、侧板以及顶板,底板、侧板以及顶板均由木质材料制成,且侧板由多个第一板体构成;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相邻的第一板体以形成侧板,底板和顶板分别设置于侧板的两端,且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底板和侧板以及顶板和侧板。

Description

木质模块化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木质模块化建筑。
背景技术
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大多采用混凝土浇筑墙板或金属框架配合填充其他如砖瓦材料形成,但由于混凝土墙板重量大,装配过程复杂,而金属框架在装配成型时需要大量的焊接作业,导致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并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在形成建筑体后,也较难回收,且维修难度也较大,使得制造成本、使用成本以及维修成本较高。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木质模块化建筑,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质模块化建筑,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模块化建筑装配过程复杂,整体重量较大,难以维修及二次回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木质模块化建筑,包括板体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板体组件包括底板、侧板以及顶板,所述底板、所述侧板以及所述顶板均由木质材料制成,且所述侧板由多个第一板体构成;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板体以形成所述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侧板的两端,且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以及所述顶板和所述侧板。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形成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相邻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板体相对应,第二连接孔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第一板体相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均设有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板体相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第一板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呈角度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段上形成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段上形成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内均设有第二紧固件。
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段上形成至少有两个所述第三连接孔,至少两个所述第三连接孔沿所述第一连接段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连接段上形成有至少两个所述第四连接孔,至少两个所述第四连接孔沿所述第二连接段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且互相平行设置。
其中,所述侧板坐落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底板的边缘凸出于所述侧板的外侧壁面;所述顶板坐落于所述侧板上,且所述顶板的边缘凸出于所述侧板的外侧壁面,所述底板凸出于所述侧板的距离与所述顶板凸出于所述侧板的距离相同。
具体地,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均包括多个第二板体,多个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配合凹部和第一配合凸部,另一侧形成有第二配合凹部和第二配合凸部,所述第一配合凸部能够插入所述第二配合凹部内,所述第二配合凸部能够插入所述第一配合凹部内,以使相邻的所述第二板体榫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均包括多个第三板体,相邻的所述第三板体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相连接,以形成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边缘连接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端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侧板上对应所述排水管的位置形成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将所述排水管限位于所述侧板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木质模块化建筑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木质模块化建筑,包括板体组件和连接组件;板体组件包括底板、侧板以及顶板,底板、侧板以及顶板均由木质材料制成,且侧板由多个第一板体构成;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相邻的第一板体以形成侧板,底板和顶板分别设置于侧板的两端,且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底板和侧板以及顶板和侧板。
由此分析可知,通过在相邻的第一板体之间连接第一连接件,能够快速形成侧板,而在形成侧板后,可通过第二连接件将底板与侧板之间以及顶板与侧板之间相连接,从而能够快速形成封闭的建筑体。
由于本申请中相邻的第一板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而底板和侧板以及顶板和侧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因此,无需进行复杂的焊接即可形成建筑体,提高装配效率。并且,由于本申请中的底板、侧板以及顶板均由木质材料制成,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形成的建筑体的总体重量。而当在使用过程中某一块第一板体产生损坏需要更换时,仅需要将对应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进行拆除,即可使损坏的第一板体与整体的建筑体相分离,待更换新的第一板体后,再次通过安装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即可实现新的第一板体与建筑体的连接,实现建筑体的快速维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木质模块化建筑中侧板和底板的连接局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木质模块化建筑中底板和顶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木质模块化建筑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木质模块化建筑的整体示意图。
图中:1-侧板;101-第一板体;2-底板;3-顶板;301-第二板体;3011-第一配合凸部;3012-第一配合凹部;3013-第二配合凸部;3014-第二配合凹部;4-第一连接件;401-第一连接孔;402-第二连接孔;5-第二连接件;501-第一连接段;5011-第三连接孔;502-第二连接段;5021-第四连接孔;503-第一加强筋;504-第二加强筋;6-排水槽;7-排水管;8-限位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为了易于描述,在这里可使用诸如“在……之上”、“上部”、“在……之下”和“下部”的空间关系术语,以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关系术语意图除了包含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还包含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单数的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的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列举存在的所陈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可出现附图中所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出现的形状上的改变。
这里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进行组合。此外,尽管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各样的构造,但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他构造是可能。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木质模块化建筑,包括板体组件和连接组件;板体组件包括底板2、侧板1以及顶板3,底板2、侧板1以及顶板3均由木质材料制成,且侧板1由多个第一板体101构成;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第一连接件4用于连接相邻的第一板体101以形成侧板1,底板2和顶板3分别设置于侧板1的两端,且第二连接件5用于连接底板2和侧板1以及顶板3和侧板1。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木质模块化建筑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木质模块化建筑,包括板体组件和连接组件;板体组件包括底板2、侧板1以及顶板3,底板2、侧板1以及顶板3均由木质材料制成,且侧板1由多个第一板体101构成;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第一连接件4用于连接相邻的第一板体101以形成侧板1,底板2和顶板3分别设置于侧板1的两端,且第二连接件5用于连接底板2和侧板1以及顶板3和侧板1。
由此分析可知,通过在相邻的第一板体101之间连接第一连接件4,能够快速形成侧板1,而在形成侧板1后,可通过第二连接件5将底板2与侧板1之间以及顶板3与侧板1之间相连接,从而能够快速形成封闭的建筑体。
由于本申请中相邻的第一板体10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4连接,而底板2和侧板1以及顶板3和侧板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5连接,因此,无需进行复杂的焊接即可形成建筑体,提高装配效率。并且,由于本申请中的底板2、侧板1以及顶板3均由木质材料制成,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形成的建筑体的总体重量。而当在使用过程中某一块第一板体101产生损坏需要更换时,仅需要将对应的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进行拆除,即可使损坏的第一板体101与整体的建筑体相分离,待更换新的第一板体101后,再次通过安装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即可实现新的第一板体101与建筑体的连接,实现建筑体的快速维修。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底板2是指用于承载侧板1以及顶板3,并作为建筑底部的结构;而侧板1是指在与底板2和顶板3连接后,能够形成建筑的墙体的结构;顶板3是指封盖在侧板1上方,能够形成建筑的顶棚的结构。
可选地,如图1所示,本申请中的第一连接件4上形成有第一连接孔401和第二连接孔402,第一连接孔401与相邻的其中一个第一板体101相对应,第二连接孔402与相邻的另一个第一板体101相对应;第一连接孔401和第二连接孔402内均设有第一紧固件,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连接孔401和第二连接孔402与对应的第一板体101相连接。
如图1所示,本申请中的第一连接件4呈矩形的板状结构,第一连接件4的一端形成第一连接孔401,另一端形成第二连接孔402,且形成第一连接孔401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一板体101相贴合,形成第二连接孔402的一端与另一个第一板体101相贴合,通过在第一连接孔401和第二连接孔402内设置第一紧固件,即可实现两个相邻第一板体101之间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上述的第一紧固件为螺钉或螺栓,由于本申请中的第一板体101采用木质材料制成,因此,可直接采用安装工具将螺钉穿过第一连接孔401或第二连接孔402与第一板体101相连接,从而实现第一连接件4与相邻第一板体101之间的安装,进而实现相邻第一板体101之间的稳定连接。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相邻两个第一板体101间的第一连接件4为多个,且多个第一连接件4沿第一板体10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从而使相邻第一板体10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而图1中示出的第一连接件4上仅具有一个第一连接孔401和一个第二连接孔402仅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具体安装时可根据需求加长第一连接件4,从而能够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可安装位置,使安装和连接更加牢固。
可选地,如图1所示,本申请中的第二连接件5包括第一连接段501和第二连接段502,第一连接段501和第二连接段502呈角度设置,且第一连接段501上形成有第三连接孔5011,第二连接段502上形成有第四连接孔5021,第三连接孔5011和第四连接孔5021内均设有第二紧固件。
由于底板2和侧板1以及顶板3和侧板1之间的连接形成转角,因此,通过呈角度设置的第一连接段501和第二连接段502,能够使第二连接件5对顶板3和侧板1以及底板2和侧板1进行连接,并且,由于侧板1和侧板1之间也存在转角,因此,通过第二连接件5同样能够实现侧板1与侧板1之间的转角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底板2与侧板1以及顶板3与侧板1之间通常的转角为90°,因此,本申请中的第一连接段501和第二连接段502在连接底板2与侧板1以及顶板3与侧板1时,形成的角度为90°,从而能够更好的与底板2、侧板1以及顶板3之间相接触,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而由于侧板1的角度多样,若形成的建筑体为矩形的建筑体时,则侧板1之间的转角呈90°,而当建筑体为三角形建筑体、五边形建筑体或其他多边形建筑体时,则侧板1与侧板1之间便可以存在多种角度,因此,在此种方式中,使第一连接段501和第二连接段502之间的角度与实际侧板1和侧板1之间的角度相同即可。
基于上述结构,本申请中的底板2和顶板3具有两种实施方式,其中,如图2所示,本申请中的底板2和顶板3均包括多个第二板体301,多个第二板体301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配合凹部3012和第一配合凸部3011,另一侧形成有第二配合凹部3014和第二配合凸部3013,第一配合凸部3011能够插入第二配合凹部3014内,第二配合凸部3013能够插入第一配合凹部3012内,以使相邻的第二板体301榫卯连接。
在此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合凹部3012、第一配合凸部3011、第二配合凹部3014以及第二配合凸部3013均沿第二板体301的长度方向延伸,由于在安装时,一侧的第一配合凸部3011嵌入相邻第二板体301另一侧的第二配合凹部3014内,而一侧的第一配合凹部3012能够容纳相邻第二板体301另一侧的第二配合凸部3013,从而使第二板体301在连接后,仅能够沿长度方向进行抽拉实现拆装,无法通过沿竖直方向上进行拆装。因此,在多个第二板体301榫卯连接后,能够形成统一的整体底板2和顶板3,共同受力,保证底板2和顶板3的结构强度。
而本申请提供的领一种实施方式为,底板2和顶板3均包括多个第三板体,相邻的第三板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4相连接,以形成顶板3和底板2。
在此种实施方式中,第三板体和第一板体101的结构相同,且均通过第一连接件4实现连接和安装。
考虑到底板2、顶板3和侧板1相连接后形成封闭的木质模块化建筑,因此,在此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中的第一连接件4在连接第一板体101形成侧板1时,第一连接件4位于侧板1背离室内空间的一侧,即第一连接件4安装在侧板1朝向外部的一侧,相应地,在形成底板2和顶板3时,同样位于顶板3和底板2背离室内空间的一侧,从而使形成的建筑体的室内呈现齐整排列的木质墙板,提高室内空间的美观度。
相应地,第二连接件5在安装时也可安装在侧板1背离室内空间的一侧,从而能够提高室内空间的美观度,并避免安装在室内对其他家具或装饰品的安装和摆放产生影响。
优选地,如图1所示,为提高第二连接件5的强度,本申请中第一连接段501和第二连接段502之间还连接有互相平行的第一加强筋503和第二加强筋504,通过第一加强筋503和第二加强筋504能够提高第二连接件5的强度,保证侧板1与底板2以及侧板1与顶板3之间的连接强度。
但由于形成第一加强筋503和第二加强筋504后,第二连接件5无法采用包覆在转角外侧的方式进行安装,因此,本申请中的侧板1坐落于底板2上,且底板2的边缘凸出于侧板1的外侧壁面;顶板3坐落于侧板1上,且顶板3的边缘凸出于侧板1的外侧壁面,底板2凸出于侧板1的距离与顶板3凸出于侧板1的距离相同。通过使底板2和顶板3的边缘均凸出于侧板1的外侧壁面,从而能够为第二连接件5提供稳定的安装位置,且此种方式进行安装时,第一连接段501和第二连接段502背离第一加强筋503和第二加强筋504的一侧与侧板1和底板2以及侧板1和顶板3相贴合,从而能够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相应地,两个相邻的侧板1在安装时也可将其中一个侧板1向外伸出一端距离,从而能够与另一个侧板1的外侧壁面形成用于安装第二连接件5的位置。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相邻的侧板1也可对齐安装,但需要将第二连接件5设置在侧板1朝向室内空间的转角位置。
可选地,如图3结合图4所示,本申请中的顶板3的边缘连接有排水槽6,排水槽6的端部连接有排水管7,侧板1上对应排水管7的位置形成有限位圈8,限位圈8将排水管7限位于侧板1上。
通过在顶板3的边缘设置的排水槽6能够承接雨天顶板3落下的雨水,使雨水能够沿排水槽6进入排水管7中,并排放到地表,避免雨天雨水沿缝隙渗入室内空间。
可以理解的是,为避免形成的建筑体被雨水侵蚀,可在顶板3、侧板1以及底板2的外壁上覆盖或涂覆防水材料,在顶板3与侧板1的缝隙之间以及底板2与侧板1的缝隙之间填充防水胶,以避免雨水的渗入,保证形成的建筑体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木质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组件和连接组件;
所述板体组件包括底板、侧板以及顶板,所述底板、所述侧板以及所述顶板均由木质材料制成,且所述侧板由多个第一板体构成;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板体以形成所述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侧板的两端,且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以及所述顶板和所述侧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质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形成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相邻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板体相对应,第二连接孔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第一板体相对应;
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均设有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板体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质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第一板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质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呈角度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段上形成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段上形成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四连接孔内均设有第二紧固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木质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上形成至少有两个所述第三连接孔,至少两个所述第三连接孔沿所述第一连接段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连接段上形成有至少两个所述第四连接孔,至少两个所述第四连接孔沿所述第二连接段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木质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且互相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质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坐落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底板的边缘凸出于所述侧板的外侧壁面;
所述顶板坐落于所述侧板上,且所述顶板的边缘凸出于所述侧板的外侧壁面,所述底板凸出于所述侧板的距离与所述顶板凸出于所述侧板的距离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质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均包括多个第二板体,多个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形成有第一配合凹部和第一配合凸部,另一侧形成有第二配合凹部和第二配合凸部,所述第一配合凸部能够插入所述第二配合凹部内,所述第二配合凸部能够插入所述第一配合凹部内,以使相邻的所述第二板体榫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质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均包括多个第三板体,相邻的所述第三板体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相连接,以形成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质模块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边缘连接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端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侧板上对应所述排水管的位置形成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将所述排水管限位于所述侧板上。
CN202321922593.8U 2023-07-20 2023-07-20 木质模块化建筑 Active CN220202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22593.8U CN220202960U (zh) 2023-07-20 2023-07-20 木质模块化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22593.8U CN220202960U (zh) 2023-07-20 2023-07-20 木质模块化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02960U true CN220202960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6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22593.8U Active CN220202960U (zh) 2023-07-20 2023-07-20 木质模块化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029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100538C1 (ru)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узел для крепления панелей крыши
JPS60246952A (ja) 建築構造物の外装板および外装板葺き上げ方法
EP1054116A1 (en) Surface mounted grid system
US20120291375A1 (en) Construction panel and stiffening plate
KR101590794B1 (ko) 콘크리트 충전형 기둥과 연결마구리판을 이용한 유닛구조체 및 그 시공방법
KR101827146B1 (ko) 외부보강 조립식 물탱크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20202960U (zh) 木质模块化建筑
KR20150044596A (ko) 조립식 구조물용 연결 브라켓 및 이를 이용한 조립식 구조물
JP2018066151A (ja) 板材の端面取付具、壁構造及び板材の施工方法
CN214117103U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的竖龙骨安装结构
JPS63181848A (ja) 外壁板の留付け工法
JPH08165727A (ja) 構築用パネル体とその連結方法
CN218149458U (zh) 一种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地砖系统
CN215406748U (zh) 一种复合结构矮墙
CN214575314U (zh) 锁扣式铝合金挂件系统
KR101776783B1 (ko) 건축 시공용 일체형 모듈블록
CN214034525U (zh) 一种拼装式室内空间装饰面板
CN205894388U (zh) 一种卫生间的拼装结构
CN219219333U (zh) 拼接框架及模块化建筑
CN219451863U (zh) 一种预制凸窗及其建筑结构
CN216664830U (zh) 一种组合标准板结构及地面架空系统
CN218058038U (zh) 一种防水易安装电梯井道顶盖及应用该顶盖的电梯井道
JP6857866B2 (ja) 屋根材及び屋根
CN219653879U (zh) 一种不锈钢地坪焊接固定保护装置
CN211114373U (zh) 一种檐口吊顶铝格栅装饰带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