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02730U - 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02730U
CN220202730U CN202321294274.7U CN202321294274U CN220202730U CN 220202730 U CN220202730 U CN 220202730U CN 202321294274 U CN202321294274 U CN 202321294274U CN 220202730 U CN220202730 U CN 220202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raft foundation
support structure
reinforcement
m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9427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丘华生
刘建库
郑俊伟
华春雷
张铮太
张坤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Bureau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Bureau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Bureau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Four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9427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02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02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02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架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杆A、连接杆B和第二连接组件,若干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上端连接于筏板基础的上部钢筋网。本实用新型有利于增强上部钢筋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避免在灌注混凝土时,上部钢筋出现下沉变形的质量问题;较满堂布置的传统支撑架工作量小,且搭设完成的钢筋支架整体稳定性更高;构件之间连接均采用搭接和螺栓连接的形式,操作简单,有效解决了厚大筏板及电梯井施工中传统钢筋支架方式搭设时间长、工作量大、支承效果不好的问题;支撑梁等构件在使用后均可完全二次利用,节省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筏板基础一般用于高层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常用于建筑物所在地基软弱或地基承载力不均匀,建筑物要求基础具有足够刚度以抵抗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在公共、民用建筑工程中应用范围广泛。
但由于筏板基础的上部钢筋网和筏板基础的下部钢筋网存在较大的高度差,施工时需要采用支撑措施保证上部钢筋网的强度和稳定性,而目前筏板基础中钢筋支架需要满堂布置,搭设成本高昂的同时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增大人员消耗的同时拖延施工进度,因此需要发明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架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架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架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组件、连接杆A、连接杆B和第二连接组件,若干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上端连接于筏板基础的上部钢筋网;若干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的下端连接于筏板基础的下部钢筋网;
每个第一连接组件位于相邻两个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上方;并且第一连接组件与其中一个第二连接组件之间连接有所述连接杆A,第一连接组件与另一个第二连接组件之间连接有所述连接杆B。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夹持座和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上端抵接于上部钢筋网的底部,支撑梁的下端可拆卸地固设于夹持座的上端;所述连接杆A和连接杆B的上端均连接于夹持座的底部。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夹持座的上端设有卡槽,所述支撑梁的下端卡接于卡槽的内部。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上部钢筋网由若干钢筋纵横交错铺设而成,支撑梁位于钢筋纵横交错的交叉点下方。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每所述连接杆A和连接杆B的上端均可转动调节地固设于第一连接组件。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夹持座的底部固设有两组第一竖向耳,两组所述第一竖向耳之间设置有第一铆管,所述连接杆A和连接杆B的上端均套设于所述第一铆管。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有用于与所述基层接触的金属垫块A;所述金属垫块A的上端依次排列设置有若干螺栓,所述螺栓的上端套接有金属垫块B,并使下部钢筋网处于金属垫块A与金属垫块B之间;所述连接杆A和连接杆B的下端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第二连接组件的金属垫块B。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金属垫块B的上端一体成型设置有两组第二竖向耳,两组所述第二竖向耳之间设置有第二铆管;该第二铆管可转动地套设有连接杆A和连接杆B,且连接杆A和连接杆B的上端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第一连接组件。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下部钢筋网由若干钢筋纵横交错铺设而成,相邻两个螺栓之间为钢筋纵横交错的交叉点。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连接杆A和所述连接杆B之间的夹角可调角度为45~60度。
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架结构还包括一种施工步骤;
S1;弹线定位: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用的钢筋根数(查钢筋料单),让靠近底板保护墙边的钢筋离模板边为30mm,在防水保护层上弹出钢筋位置线(包括墙钢筋位置线),钢筋就位时,按照钢筋位置线进行摆放钢筋。
S2;绑扎时,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采用八字扣绑扎,扎丝长度根据现场实际绑扎,找出适合的长度(绑扎完成丝头3cm),绑扎完的扎丝头压在底板筋7上,长度一致,保证扎丝绑扎规矩,钢筋不位移。
S3;钢筋绑扎完成后,再将金属垫块A放置在钢筋的下方位置并与混凝土基层连接,而螺栓避开钢筋,使钢筋容纳在每两组螺栓之间,再安装金属垫块B,使金属垫块A与金属垫块B夹持在钢筋上,从而固定第二连接组件,而连接杆A和连接杆B套接在第二竖向耳之间的第一铆管上,再由现有技术中的固定件将连接杆和连接杆B固定,且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连接杆A和连接杆B之间的角度。
S4;连接杆A和连接杆B的角度调整完成后,再将两者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安装部与夹持座中的第一竖向耳上的第一铆管套接并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固定部件将其固定,再将支撑梁卡接在夹持座上的卡槽中,以此可以使支撑梁与上部钢筋7接触并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增设的钢筋支撑结构,可以有利于增强上部钢筋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避免在灌注混凝土时,上部钢筋出现下沉变形的质量问题,采用桁架结构,支撑架搭设跨度大,受力条件良好,桁架榀数、跨度可以根据支承条件灵活选择布置,在达到同等条件支承强度的情况下,较满堂布置的传统支撑架工作量小,且搭设完成的钢筋支架整体稳定性更高;构件之间连接均采用搭接和螺栓连接的形式,操作简单,有效解决了筏板基础施工中传统钢筋支架方式搭设时间长、工作量大、支承效果不好的问题,且桁架与支撑梁在使用后均可完全二次利用,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杆A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基层;
2、第一连接组件;20、夹持座;21、第一竖向耳;22、第一铆管;
3、第二连接组件;30、金属垫块A;31、金属垫块B;32、螺栓;33、第二竖向耳;34、第二铆管;
4、连接杆A;5、连接杆B;6、支撑梁;7、钢筋;8、第一安装部;9、第二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照图1所示,筏板基础包括基层1,下部钢筋网和上部钢筋网,其中,下部钢筋网和上部钢筋网均是若干钢筋纵横交错捆扎铺设而成。以下部钢筋网为例,其由若干钢筋7纵横交错捆扎铺设而成。
参照图1-2所示,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架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组件2、连接杆A4、连接杆B5和第二连接组件3,若干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的上端连接于筏板基础的上部钢筋网;若干个第二连接组件3的下端连接于筏板基础的下部钢筋网。
作为优选,连接杆A4、连接杆B均为钢管。
参照图1-2所示,第一连接组件2包括夹持座20,夹持座20的下端一体成型设置有第一竖向耳21,两组第一竖向耳21之间设置有第一铆管22,第一铆管22上可转动地套接有连接杆A4和连接杆B5,用于调节支撑的角度。
在组装连接杆A4、连接杆B5与第一铆管22时,可先将第一铆管22插入第一竖向耳21内,随后,连接杆A4和连接杆B5利用表面上的孔(参照图4)与第一铆管22插接,然后,第一铆管22贯穿第一竖向耳(21),再利用现有技术中的固定件将第一铆管22固定(固定件如锁紧螺丝或者锁紧螺母,通过锁紧使第一铆管22的两端与相应的第一竖向耳21相互固定),而第一铆管22固定的同时,连接杆A4和连接杆B5也固定,防止两者再活动;连接杆A4和连接杆B5之间的夹角可调角度为45~60度,并通过第一安装部8和第二安装部9上的孔与第一铆管22套接转动,并调节角度,45~60的角度可以使连接杆A4和连接杆B5的支撑强度达到最大化,而45度角度为最优选,因只有45度角的支撑面最大,也最牢固,而等腰三角形比非等腰的要稳,可以两边平均受力,在等腰三角形中谁人顶角(两个等边所夹的角)详细是多少度要据情况而定,角度越小越易倒,但是对底边的左右拉力和对顶角的张力就越小,顶角越大则反之,这是因为重心会随顶角的增大而低落,所以45度角的设定使支撑梁6上的上部钢筋网稳定性也得到一定的提高,不易晃动,同时,也利于混凝土的浇筑,避免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上部钢筋网出现下沉和变形的质量问题。
进一步地,若连接杆A4和连接杆B5之间的夹角可调角度超过45~60度,那么连接杆A4和连接杆B5的支撑强度则就得不到保证,也就会使上部钢筋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下沉、变形的质量问题。
夹持座20的上端中部卡接有一用于支撑上部钢筋网的支撑梁6。具体地,夹持座20上设有一卡槽(图中未体现),支撑梁6的下端可以与卡槽卡接。作为优选,卡槽的内径宽度与支撑梁6的下端外径宽度大小相同,使支撑梁6的下端卡接于卡槽内部使,支撑梁6的下端两侧端面分别抵接于卡槽的两侧内壁。
可见,本实用新型中,夹持座20与支撑梁6之间的固定方式优选为卡接,无需通过如螺丝等外部固定件将支撑梁6与夹持座20固定,拆卸和组装更为便捷,便于后续的使用。
作为优选,支撑梁6采用14#工字钢,并且支撑梁6型号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支撑梁6的上端托举有若干钢筋,这些钢筋纵横交错设置;作为优选,支撑梁6的上端托举于钢筋纵横交错的交叉点下方。
连接杆A4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设置有第一安装部8和第二安装部9,便于与第一铆管22和第二铆管34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组件3包括有用于与基层1接触的金属垫块A30,金属垫块A30的上端依次排列设置有至少六组螺栓32,螺栓32的一端套接有金属垫块B31,金属垫块B31的上端一体成型设置有第二竖向耳33,两组第二竖向耳33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铆管34。
通过连接杆A4和连接杆B5结合的桁架,使力均匀传至下部金属垫块A30上,金属垫块A30避开钢筋7并与混凝土基层直接相连,将荷载传至基础下部土层,相邻钢管A和连接杆B5通过第一安装部8和第二安装部9上预留的孔洞(图中未表示)与第一铆管22和第二铆管34组合,与第一连接组件2和第二连接组件3构成桁架,整体受力;侧向由支撑梁6直接联系梁保持支撑结构稳定性,参与荷载传递,同时,将现有的钢筋支架改造为“桁架+联系梁”的形式,优化支撑结构传力途径,支承荷载经过联系梁传至桁架节点,增强整体结构的一个稳定性。
在安装第二连接组件3时,预先将金属垫块A30置于若干钢筋7的下方并与混凝土基层接触,而后再将螺栓32通过金属垫块A30上的螺纹孔(图中未表示)连接,并穿插在若干钢筋7之间,当六组螺栓32安装完成后,再将金属垫块B30插入螺栓30中,并锁紧螺母,从而将若干钢筋7限位在金属垫块A30与金属垫块B31之间,并将若干钢筋7夹持固定,防止混凝土出现下沉变形的质量问题。若干钢筋7之间纵横交错设置。作为优选,螺栓30的数量为六,六个螺栓30分为两排,每排有三个螺栓30,并且相邻两个螺栓30之间为钢筋纵横交错的交叉点。
只有当固定第二连接组件3后,连接杆A和连接杆B之间的角度才不会变化。
具体地,每两组依次排列的螺栓32之间的距离为5~8cm,而每两组螺栓32之间的间距与钢筋7的直径有关,若钢筋7直径较大,螺栓32之间的间距就大;在常规情况下,每两组螺栓32之间的间距优选为5cm,以此使钢筋7可以较好的容纳在每两组螺栓32之间,不仅保证了第二连接组件3中结构的稳定性,也利于第二连接组件3中结构的安装;而当钢筋7的绑扎形式改变或者直径改变,可将金属垫块A30上的中间两组螺栓32拆除,增加容纳空间,利于钢筋7的容纳。
进一步的,连接杆A4以及连接杆B5所构成的桁架间的间距、高度、桁架的支撑位置和个数以及桁架内的三角形组成形式可根据实际需要支承高度和跨度进行调整。
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架结构还包括一种施工步骤;
S1;弹线定位: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用的钢筋根数(查钢筋料单),让靠近底板保护墙边的钢筋离模板边为30mm,在防水保护层上弹出钢筋位置线(包括墙钢筋位置线),钢筋就位时,按照钢筋位置线进行摆放钢筋。
S2;绑扎时,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采用八字扣绑扎,扎丝长度根据现场实际绑扎,找出适合的长度(绑扎完成丝头3cm),绑扎完的扎丝头压在底板筋7上,长度一致,保证扎丝绑扎规矩,钢筋不位移。
S3;钢筋7绑扎完成后,再将金属垫块A30放置在钢筋7的下方位置并与混凝土基层连接,而螺栓32避开钢筋7,使钢筋7容纳在每两组螺栓32之间,再安装金属垫块B31,使金属垫块A30与金属垫块B31夹持在钢筋7上,从而固定第二连接组件3,而连接杆A4和连接杆B5套接在第二竖向耳21之间的第一铆管22上,再由现有技术中的固定件将连接杆A4和连接杆B5固定,且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连接杆A4和连接杆B5之间的角度。
S4;连接杆A4和连接杆B5的角度调整完成后,再将两者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安装部9与夹持座20中的第一竖向耳21上的第一铆管22套接并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固定部件将其固定,再将支撑梁6卡接在夹持座20上的卡槽中,以此可以使支撑梁6与上部钢筋7接触并支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组件(2)、连接杆A(4)、连接杆B(5)和第二连接组件(3),若干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的上端连接于筏板基础的上部钢筋网;若干所述第二连接组件(3)的下端连接于筏板基础的下部钢筋网;
每个第一连接组件(2)位于相邻两个第二连接组件(3)之间的上方;并且第一连接组件(2)与其中一个第二连接组件(3)之间连接有所述连接杆A(4),第一连接组件(2)与另一个第二连接组件(3)之间连接有所述连接杆B(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包括夹持座(20)和支撑梁(6),所述支撑梁(6)的上端抵接于上部钢筋网的底部,支撑梁(6)的下端可拆卸地固设于夹持座(20)的上端;所述连接杆A(4)和连接杆B(5)的上端均连接于夹持座(20)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20)的上端设有卡槽,所述支撑梁(6)的下端卡接于卡槽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上部钢筋网由若干钢筋纵横交错铺设而成,支撑梁(6)位于钢筋纵横交错的交叉点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A(4)和连接杆B(5)的上端均可转动调节地固设于第一连接组件(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20)的底部固设有两组第一竖向耳(21),两组所述第一竖向耳(21)之间设置有第一铆管(22),所述连接杆A(4)和连接杆B(5)的上端均套设于所述第一铆管(2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3)包括有用于与基层(1)接触的金属垫块A(30);所述金属垫块A(30)的上端依次排列设置有若干螺栓(32),所述螺栓(32)的上端套接有金属垫块B(31),并使下部钢筋网处于金属垫块A(30)与金属垫块B(31)之间;所述连接杆A(4)和连接杆B(5)的下端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第二连接组件(3)的金属垫块B(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垫块B(31)的上端一体成型设置有两组第二竖向耳(33),两组所述第二竖向耳(33)之间设置有第二铆管(34);该第二铆管(34)可转动地套设有连接杆A(4)和连接杆B(5),且连接杆A(4)和连接杆B(5)的上端分别连接于相邻两个第一连接组件(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下部钢筋网由若干钢筋(7)纵横交错铺设而成,相邻两个螺栓30之间为钢筋纵横交错的交叉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A(4)和所述连接杆B(5)之间的夹角可调角度为45~60度。
CN202321294274.7U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架结构 Active CN220202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4274.7U CN220202730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4274.7U CN220202730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02730U true CN220202730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0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94274.7U Active CN220202730U (zh) 2023-05-25 2023-05-25 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027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36489B1 (ko) 프리스트레스트 강합성보의 제작 방법 및 이에 의하여제작된 강합성보
KR100989586B1 (ko) 라멘화된 교량용 거더, 라멘화된 교량용 거더의 제작방법 및 라멘화된 교량용 거더를 이용한 교량시공방법
CN201785865U (zh) 一种后张法体外预应力钢梁和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结合的房屋结构体系
CN210067002U (zh) 一种免支撑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
CN102418387A (zh) 一种后张法体外预应力钢梁和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结合的房屋结构体系及其施工工艺
KR101163744B1 (ko) 균일한 프리플렉션 도입이 가능한 분절형 프리플렉스 거더 제작방법
CN209942050U (zh) 一种大截面梁用高强可调可周转临时钢筋马凳
CN111749364B (zh) 一种基于c型钢的装配式复合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20202730U (zh) 一种筏板基础钢筋支架结构
KR100522298B1 (ko) 개량된 프리스트레스트 철골 철근 콘크리트 빔 및 이를이용한 교량 시공방법
CN111041986A (zh) 现浇连续箱梁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6892017U (zh) 一种模板连接件和下立柱中系梁整体浇筑模板
CN214170072U (zh) 一种基于裸露基础的钢结构厂房结构
CN214658863U (zh) 倾角大于45°的长斜面清水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
CN114837341A (zh) 张弦倒三角管桁架钢屋盖支撑系统
KR100989153B1 (ko) 바닥판 주철근 대체가 용이하도록 횡방향 강성연결재를 구비한 십자형 피에스씨 거더 연결구조 및 십자형 피에스씨 거더를 이용한 교량시공방법
CN212388856U (zh) 预应力现浇清水混凝土斜柱结构
CN212802262U (zh) 一种建筑用组合梁结构及建筑物
CN218405065U (zh) 一种连续刚构桥节段施工竖向预应力钢绞线安装定位装置
CN101858123B (zh) 能与相邻普通梁弹性缝连接的预应力混凝土刚架索梁
KR101004221B1 (ko) 포스트텐션으로 연속화된 와플형 슬래브 시스템 및 포스트텐션닝 방법
CN217629436U (zh) 一种适用于异形桥墩的装配式托架
CN107630553B (zh) 一种用于大跨度楼板的先张快速施工装置及方法
KR20070053836A (ko) 기둥 슬래브간 접합부 전단보강재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H0542553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