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01024U - 一种绕线机上的卡盘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绕线机上的卡盘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01024U
CN220201024U CN202321407939.0U CN202321407939U CN220201024U CN 220201024 U CN220201024 U CN 220201024U CN 202321407939 U CN202321407939 U CN 202321407939U CN 220201024 U CN220201024 U CN 2202010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ck
block
ring
wal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079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立峰
汪桂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iru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ir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iru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ir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079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010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010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010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绕线机上的卡盘结构,涉及绕线机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外壁设有第一卡盘,且其的一端设有第二卡盘,所述第二卡盘的一端设有电动推杆,且其的另一端设有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固定块、移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设有多组移块,且其的内壁设有螺纹杆,所述绕环组件包括第一圆环、第二圆环,且第二圆环与第一卡盘卡合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夹紧组件和绕环组件的设置,解决了从第一卡盘上把完成缠绕的电线取出时,由于电线的环绕层数较多,底层电线与第一卡盘转轴贴合在一起,不便于工作人员取出电线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取出电线时,容易把完成缠绕的电线打散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绕线机上的卡盘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绕线机上的卡盘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绕线机从半自动绕线单轴绕线机逐步升级到全自动多轴绕线包胶一体机,从单一工序作业发展到现在自动上料、绕线、包胶、剥皮、焊接全工序、全自动生产线。
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按自动化程度又可分为简易型、半自动型、全自动,主要应用于线圈类的产品,比如变压器、电抗器、电机、消弧线圈、共模电感等等。
其中应用于电线的半自动型绕线机,在电线完成缠绕后,使用者从卡盘上把完成缠绕的电线取出时,由于电线的环绕层数较多,底层电线与卡盘转轴贴合在一起,不便于工作人员取出电线,也容易把完成缠绕的电线打散,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绕线机上的卡盘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绕线机上的卡盘结构,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外壁设有第一卡盘,且第一卡盘的一端设有第二卡盘,所述第二卡盘的一端设有电动推杆,且第二卡盘的另一端设有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固定块、移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设有多组移块,且移块的内壁设有螺纹杆,所述固定块的内壁活动安装有绕环组件,所述绕环组件包括第一圆环、第二圆环,且第二圆环与第一卡盘卡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夹紧组件和绕环组件的设置,把绕环组件放入固定块内,使得连接块位于移块的顶部,然后转动拉手,使两组移块同时向对称方向运动,直到移块与凹槽卡合,解决了从第一卡盘上把完成缠绕的电线取出时,由于电线的环绕层数较多,底层电线与第一卡盘转轴贴合在一起,不便于工作人员取出电线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取出电线时,容易把完成缠绕的电线打散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圆环的一端活动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内壁设有多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与第二圆环卡合连接,且通过移块把连接块固定不动,第二圆环跟随第一卡盘的转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与移块卡合连接,且移块呈“L”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位于移块的顶部,然后转动拉手,使两组移块同时向对称方向运动,直到移块与凹槽卡合,使得连接块固定在固定块的内壁,移块呈“L”形状,提高凹槽与移块之间卡合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圆环的内壁设有多组圆球,且圆球的一端设有第二圆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圆环的转动带动多组圆球转动,从而使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设有多组弹簧,且螺纹杆的一端设有拉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拉手使得螺纹杆带动移块与连接块脱离,从而整体拿出绕环组件,使得电线也被整体取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卡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组定位块,且定位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绕环组件放入固定块内,使得连接块位于移块的顶部,然后转动拉手,固定块和定位块的设置起到稳定绕环组件的作用,使得绕环组件在固定块内壁不易发生晃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卡盘的外壁设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第一圆环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推杆推动第二卡盘向第一卡盘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圆环套设在第一卡盘转轴的外壁,使得两者紧密贴合,限位块为防撞层,材质为橡胶,避免第二卡盘在移动到第一卡盘的外壁时,对第一卡盘造成损伤,起到缓冲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夹紧组件和绕环组件的设置,把绕环组件放入固定块内,使得连接块位于移块的顶部,然后转动拉手,使两组移块同时向对称方向运动,直到移块与凹槽卡合,解决了从第一卡盘上把完成缠绕的电线取出时,由于电线的环绕层数较多,底层电线与第一卡盘转轴贴合在一起,不便于工作人员取出电线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取出电线时,容易把完成缠绕的电线打散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且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卡盘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夹紧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环组件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立体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第一卡盘;3、限位块;4、第二卡盘;5、电动推杆;50、定位块;6、固定块;7、螺纹杆;8、移块;9、弹簧;10、拉手;11、第一圆环;12、圆球;13、连接块;14、凹槽;15、第二圆环;16、绕环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绕线机上的卡盘结构,如图所示1-4,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外壁设有第一卡盘2,且第一卡盘2的一端设有第二卡盘4,第二卡盘4的一端设有电动推杆5,且第二卡盘4的另一端设有夹紧组件,夹紧组件包括固定块6、移块8,固定块6的底部设有多组移块8,且移块8的内壁设有螺纹杆7,固定块6的内壁活动安装有绕环组件16,绕环组件16包括第一圆环11、第二圆环15,且第二圆环15与第一卡盘2卡合连接,通过夹紧组件和绕环组件16的设置,把绕环组件16放入固定块6内,使得连接块13位于移块8的顶部,然后转动拉手10,使两组移块8同时向对称方向运动,直到移块8与凹槽14卡合,解决了从第一卡盘2上把完成缠绕的电线取出时,由于电线的环绕层数较多,底层电线与第一卡盘2转轴贴合在一起,不便于工作人员取出电线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取出电线时,容易把完成缠绕的电线打散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请参阅图2-4,第二圆环15的一端活动安装有连接块13,且连接块13的内壁设有多组凹槽14,连接块13与第二圆环15卡合连接,且通过移块8把连接块13固定不动,第二圆环15跟随第一卡盘2的转轴转动。
请参阅图2-4,凹槽14与移块8卡合连接,且移块8呈“L”形状,连接块13位于移块8的顶部,然后转动拉手10,使两组移块8同时向对称方向运动,直到移块8与凹槽14卡合,使得连接块13固定在固定块6的内壁,移块8呈“L”形状,提高凹槽14与移块8之间卡合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4,第一圆环11的内壁设有多组圆球12,且圆球12的一端设有第二圆环15,第二圆环15的转动带动多组圆球12转动,从而使第一圆环11与第二圆环15同步转动。
请参阅图2-3,螺纹杆7的外壁设有多组弹簧9,且螺纹杆7的一端设有拉手10,转动拉手10使得螺纹杆7带动移块8与连接块13脱离,从而整体拿出绕环组件16,使得电线也被整体取出。
请参阅图2-3,第二卡盘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组定位块50,且定位块5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6,把绕环组件16放入固定块6内,使得连接块13位于移块8的顶部,然后转动拉手10,固定块6和定位块50的设置起到稳定绕环组件16的作用,使得绕环组件16在固定块6内壁不易发生晃动。
请参阅图1-3,第一卡盘2的外壁设有限位块3,且限位块3与第一圆环11对称设置,电动推杆5推动第二卡盘4向第一卡盘2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圆环15套设在第一卡盘2转轴的外壁,使得两者紧密贴合,限位块3为防撞层,材质为橡胶,避免第二卡盘4在移动到第一卡盘2的外壁时,对第一卡盘2造成损伤,起到缓冲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对电线进行缠绕时,首先把绕环组件16放入固定块6内,使得连接块13位于移块8的顶部,然后转动拉手10,使两组移块8同时向对称方向运动,直到移块8与凹槽14卡合,停止转动拉手10,使得连接块13固定在固定块6的内壁,从而使得第二圆环15和绕环组件16安装在第二卡盘4的一端,且连接块13与第二圆环15卡合连接,然后把电线的一头固定在第一卡盘2的一侧,启动电机,使得电动推杆5推动第二卡盘4向第一卡盘2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圆环15套设在第一卡盘2转轴的外壁,使得两者紧密贴合,然后第一卡盘2的转轴转动带动绕环组件16转动,从而使得电线缠绕在第一圆环11的外壁,待完成缠绕后,电机停止工作,电动推杆5向反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圆环15与第一卡盘2脱离,然后转动拉手10使得移块8与连接块13脱离,从而整体拿出绕环组件16,使得电线也被整体取出,且缠绕在绕环组件16的外壁,便于收集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绕线机上的卡盘结构,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外壁设有第一卡盘(2),且第一卡盘(2)的一端设有第二卡盘(4),所述第二卡盘(4)的一端设有电动推杆(5),且第二卡盘(4)的另一端设有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固定块(6)、移块(8),所述固定块(6)的底部设有多组移块(8),且移块(8)的内壁设有螺纹杆(7),所述固定块(6)的内壁活动安装有绕环组件(16),所述绕环组件(16)包括第一圆环(11)、第二圆环(15),且第二圆环(15)与第一卡盘(2)卡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机上的卡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环(15)的一端活动安装有连接块(13),且连接块(13)的内壁设有多组凹槽(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绕线机上的卡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4)与移块(8)卡合连接,且移块(8)呈“L”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机上的卡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环(11)的内壁设有多组圆球(12),且圆球(12)的一端设有第二圆环(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机上的卡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7)的外壁设有多组弹簧(9),且螺纹杆(7)的一端设有拉手(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机上的卡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盘(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组定位块(50),且定位块(5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机上的卡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盘(2)的外壁设有限位块(3),且限位块(3)与第一圆环(11)对称设置。
CN202321407939.0U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绕线机上的卡盘结构 Active CN2202010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07939.0U CN220201024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绕线机上的卡盘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07939.0U CN220201024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绕线机上的卡盘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01024U true CN220201024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5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07939.0U Active CN220201024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绕线机上的卡盘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010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34592B1 (en) Winding device
KR20050026695A (ko) 코일 형성 방법 및 코일 형성 장치
CN103825413A (zh) 一种伺服电机定转子装配工作台
CN208157249U (zh) 一种变压器半自动包胶装置
CN203225638U (zh) 六工位多头绕线机
CN101692592A (zh) 分瓣式定子绕组自动绕嵌机
CN113526233A (zh) 一种复合线缆制造生产加工系统及加工工艺
CN220201024U (zh) 一种绕线机上的卡盘结构
CN212163110U (zh) 新型多轴三工位内绕机
CN111498588A (zh) 一种电缆存储运输用的自动绕线台
CN216928288U (zh) 一种全自动多组多轴复合式绕线机
CN214154299U (zh) 一种六轴绕线机
CN210722757U (zh) 一种夹持旋转装置及其绕线机
CN115188582A (zh) 连续式饼式线圈的绕制方法及装置
CN110752727B (zh) 应用于电机转子绕线的全自动排线构件
CN209804446U (zh) 一种简单快捷的排绕线治具
CN218123216U (zh) 一种电感线圈加工用绕线装置
CN220290630U (zh) 一种电感绕线机用自动绕线机构
CN211869778U (zh) 一种线缆包扎机构
CN217994901U (zh) 一种用于ac电源线捆扎的设备
CN215451162U (zh) 一种电抗器生产用治具及其制得的带有散热通道的电抗器
CN219936860U (zh) 基于缠脚机用缠脚机构
CN216971556U (zh) 一种基于绕线机上的卡盘结构
CN210984528U (zh) 用于电感生产的自动绕线装置
CN220731608U (zh) 一种卷针结构及卷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