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98922U - 自动铅笔 - Google Patents

自动铅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98922U
CN220198922U CN202321719542.5U CN202321719542U CN220198922U CN 220198922 U CN220198922 U CN 220198922U CN 202321719542 U CN202321719542 U CN 202321719542U CN 220198922 U CN220198922 U CN 220198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pencil
sleeve
piec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1954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鸿
赖辉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Wusheng Statio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Wusheng Statio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Wusheng Statio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Wusheng Statio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1954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98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98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989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铅笔,包括外壳、套设在铅笔芯外的出芯组件、弹性件以及设置在出芯组件的上端的转芯组件;外壳的上端设有第一通孔,外壳的下端设有供铅笔芯穿过的第二通孔;转芯组件包括按压件和转动件。这种自动铅笔可以通过按压按压件后带动转动件转动并下压,从而带动出芯组件向下运动出芯,此时弹性件处于弹性形变状态,松开按压件后弹性件弹性回位,带动出芯组件向上运动,从而带动转动件和出芯组件转动,进而带动铅笔芯转动。这种自动铅笔可以通过铅笔芯的转动,从而使得用户在书写时可以铅笔芯的尖端沿着不同方向使用,从而使得铅笔芯的尖端可以较长时间保持可书写状态,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Description

自动铅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铅笔。
背景技术
铅笔是一种基础的书写工具,传统的铅笔需要配合削笔刀,使用起来较为不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自动铅笔应运而生。
然而,传统的自动铅笔在书写时,铅笔芯的尖端一直沿着一个方向使用,从而使得铅笔芯的尖端沿着一个方向磨损,从而使得铅笔芯的尖端处还是需要用刀具削尖,使用起来依然具有一定的不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自动铅笔。
一种自动铅笔,包括外壳、套设在铅笔芯外的出芯组件、弹性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出芯组件的上端的转芯组件;
所述外壳的上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外壳的下端设有供所述铅笔芯穿过的第二通孔;
所述转芯组件包括按压件和转动件;
所述按压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露出在外,按压所述按压件后带动所述转动件转动并下压,从而带动所述出芯组件向下运动出芯,此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弹性形变状态,松开所述按压件后所述弹性件弹性回位,带动所述出芯组件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所述转动件和所述出芯组件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铅笔芯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压件、所述转动件和所述出芯组件自上而下依次连接;
所述按压件的下端设有多个沿着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斜面,所述转动件的外侧壁设有多个沿着周向依次设置的凸起,所述凸起的上端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彼此平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的下端设有卡扣部,所述出芯组件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卡扣部配合的卡扣配合部,所述卡扣部和所述卡扣配合部配合,使得所述转动件和所述出芯组件同步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的下端的中心区域设有容纳槽,所述出芯组件的上端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扣部为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内侧壁的凸起,所述卡扣配合部为设置在所述出芯组件的上端的外侧壁的凹槽;
或者,所述卡扣部为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内侧壁的凹槽,所述卡扣配合部为设置在所述出芯组件的上端的外侧壁的凸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芯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铅笔芯外的内套筒、位于所述内套筒的下端的锁套、套设在所述内套筒外的外套筒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套筒的下端的解锁套;
所述内套筒的下端设有至少两个彼此间隔且向外张开的夹爪,所述锁套套设在所述夹爪外,从而使得所述夹爪夹紧所述铅笔芯;
所述弹性件为套设在所述内套筒外的弹簧,并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套和所述内套筒的下端连接,所述解锁套与所述锁套匹配,所述铅笔芯依次穿过所述内套筒、所述解锁套和所述第二通孔后露出在外;
所述内套筒向下运动时,所述锁套与所述解锁套抵接,从而使得所述解锁套推动所述锁套,使得所述夹爪松开所述铅笔芯,进而实现出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过盈配合或卡扣连接,从而使得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同步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锁套设置在所述外壳靠近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套靠近所述解锁套的一端设有环状凸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锁套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环状凸起匹配的台阶。
这种自动铅笔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按压所述按压件后带动所述转动件转动并下压,从而带动所述出芯组件向下运动出芯,此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弹性形变状态,松开所述按压件后所述弹性件弹性回位,带动所述出芯组件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所述转动件和所述出芯组件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铅笔芯转动。
与传统的自动铅笔相比,这种自动铅笔可以通过所述铅笔芯的转动,使得用户在书写时可以铅笔芯的尖端沿着不同方向使用,从而使得铅笔芯的尖端沿着不同方向磨损,从而使得铅笔芯的尖端可以较长时间保持可书写状态,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自动铅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自动铅笔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如图1所示的自动铅笔的铅笔芯和出芯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结合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实施方式的自动铅笔,包括外壳10、套设在铅笔芯200外的出芯组件20、弹性件30以及设置在出芯组件20的上端的转芯组件。
外壳10的上端设有第一通孔101,外壳10的下端设有供铅笔芯200穿过的第二通孔102。
转芯组件包括按压件42和转动件44。
按压件42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101后露出在外,按压按压件42后带动转动件44转动并下压,从而带动出芯组件20向下运动出芯,此时弹性件30处于弹性形变状态,松开按压件42后弹性件30弹性回位,带动出芯组件20向上运动,从而带动转动件44和出芯组件20转动,进而带动铅笔芯200转动。
这种自动铅笔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按压按压件42后带动转动件44转动并下压,从而带动出芯组件20向下运动出芯,此时弹性件30处于弹性形变状态,松开按压件42后弹性件30弹性回位,带动出芯组件20向上运动,从而带动转动件44和出芯组件20转动,进而带动铅笔芯200转动。
与传统的自动铅笔相比,这种自动铅笔可以通过铅笔芯200的转动,使得用户在书写时可以铅笔芯200的尖端沿着不同方向使用,从而使得铅笔芯200的尖端沿着不同方向磨损,从而使得铅笔芯200的尖端可以较长时间保持可书写状态,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结合附图,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101位于外壳10的上端的端面。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101也可以设置在外壳10的上端的侧面。
优选的,本实施方式中,按压件42、转动件44和出芯组件20自上而下依次连接。
结合附图,本实施方式中,按压件42和转动件44的转动原理与传统的按压式圆珠笔类似,区别在于,转动件44和出芯组件20同步转动。
具体来说,本实施方式中,按压件42的下端设有多个沿着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斜面401,转动件44的外侧壁设有多个沿着周向依次设置的凸起442,凸起442的上端设有第二斜面402,第一斜面401和第二斜面402彼此平行。
结合附图,本实施方式中,转动件44的下端设有卡扣部444,出芯组件20的上端设有与卡扣部444配合的卡扣配合部201,卡扣部444和卡扣配合部201配合,使得转动件44和出芯组件20同步转动。
具体来说,本实施方式中,转动件44的下端的中心区域设有容纳槽403,出芯组件20的上端设置在容纳槽403内。
结合附图,本实施方式中,卡扣部444为设置在容纳槽403的内侧壁的凸起,卡扣配合部201为设置在出芯组件20的上端的外侧壁的凹槽。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卡扣部444也可以为设置在容纳槽403的内侧壁的凹槽,卡扣配合部201也可以为设置在出芯组件20的上端的外侧壁的凸起。
结合附图,本实施方式中,出芯组件20的结构与传统的自动铅笔的出芯结构类似。
具体来说,本实施方式中,出芯组件20包括套设在铅笔芯200外的内套筒22、位于内套筒22的下端的锁套24、套设在内套筒22外的外套筒26以及设置在外套筒26的下端的解锁套28。
内套筒22的下端设有至少两个彼此间隔且向外张开的夹爪222,锁套24套设在夹爪222外,从而使得夹爪222夹紧铅笔芯200。
弹性件30为套设在内套筒22外的弹簧,并且弹性件30的两端分别与锁套24和内套筒22的下端连接,解锁套28与锁套24匹配,铅笔芯200依次穿过内套筒22、解锁套28和第二通孔102后露出在外。
内套筒22向下运动时,锁套24与解锁套28抵接,从而使得解锁套28推动锁套24,使得夹爪222松开铅笔芯200,进而实现出芯。
优选的,本实施方式中,外套筒26和内套筒22过盈配合,从而使得外套筒26和内套筒22同步转动。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外套筒26和内套筒22卡扣连接,从而使得外套筒26和内套筒22同步转动。
结合附图,本实施方式中,解锁套28设置在外壳10靠近第二通孔102的一端。
结合附图,本实施方式中,锁套24靠近解锁套28的一端设有环状凸起242。
结合附图,本实施方式中,解锁套28的内侧设有与环状凸起242匹配的台阶282。
环状凸起242一方面可以与弹性件30的一端抵接,另一方面,环状凸起242还与台阶282配合,实现解锁套28推动锁套24,使得夹爪222松开铅笔芯200。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套设在铅笔芯外的出芯组件、弹性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出芯组件的上端的转芯组件;
所述外壳的上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外壳的下端设有供所述铅笔芯穿过的第二通孔;
所述转芯组件包括按压件和转动件;
所述按压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露出在外,按压所述按压件后带动所述转动件转动并下压,从而带动所述出芯组件向下运动出芯,此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弹性形变状态,松开所述按压件后所述弹性件弹性回位,带动所述出芯组件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所述转动件和所述出芯组件转动,进而带动所述铅笔芯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所述转动件和所述出芯组件自上而下依次连接;
所述按压件的下端设有多个沿着周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斜面,所述转动件的外侧壁设有多个沿着周向依次设置的凸起,所述凸起的上端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彼此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的下端设有卡扣部,所述出芯组件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卡扣部配合的卡扣配合部,所述卡扣部和所述卡扣配合部配合,使得所述转动件和所述出芯组件同步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的下端的中心区域设有容纳槽,所述出芯组件的上端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为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内侧壁的凸起,所述卡扣配合部为设置在所述出芯组件的上端的外侧壁的凹槽;
或者,所述卡扣部为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内侧壁的凹槽,所述卡扣配合部为设置在所述出芯组件的上端的外侧壁的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芯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铅笔芯外的内套筒、位于所述内套筒的下端的锁套、套设在所述内套筒外的外套筒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套筒的下端的解锁套;
所述内套筒的下端设有至少两个彼此间隔且向外张开的夹爪,所述锁套套设在所述夹爪外,从而使得所述夹爪夹紧所述铅笔芯;
所述弹性件为套设在所述内套筒外的弹簧,并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套和所述内套筒的下端连接,所述解锁套与所述锁套匹配,所述铅笔芯依次穿过所述内套筒、所述解锁套和所述第二通孔后露出在外;
所述内套筒向下运动时,所述锁套与所述解锁套抵接,从而使得所述解锁套推动所述锁套,使得所述夹爪松开所述铅笔芯,进而实现出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过盈配合或卡扣连接,从而使得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同步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套设置在所述外壳靠近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套靠近所述解锁套的一端设有环状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铅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套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环状凸起匹配的台阶。
CN202321719542.5U 2023-07-03 2023-07-03 自动铅笔 Active CN220198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9542.5U CN220198922U (zh) 2023-07-03 2023-07-03 自动铅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9542.5U CN220198922U (zh) 2023-07-03 2023-07-03 自动铅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98922U true CN220198922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6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19542.5U Active CN220198922U (zh) 2023-07-03 2023-07-03 自动铅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989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513874B1 (en) Writing tool
CN106808847B (zh) 具有自动回位功能的多色书写工具
CN108687802B (zh) 能被快速拆解及组装的折合刀
US5713680A (en) Combined writing tool
JPH0574883U (ja) 筆記具
CN220198922U (zh) 自动铅笔
CN110171231B (zh) 一种扭转伸缩笔
JPH0545513Y2 (zh)
CN210101112U (zh) 粗芯自动笔
CN212636981U (zh) 旋转式机芯和笔
EP0393377B1 (en) Propelling device for a bar shaped article
CN110027345A (zh) 防转芯的粗芯自动笔
CN214189052U (zh) 带有滑动笔握的笔
US4515492A (en) Writing implement and kit
JPS6234794Y2 (zh)
EP0841125A1 (en) Multi-function tool
CN218702379U (zh) 防误触揿动笔
JPH0432315Y2 (zh)
CN220390815U (zh) 一种带削笔刀的自动铅笔
JPS5852149Y2 (ja) シヤ−プペンシル
CN221048310U (zh) 一种可替换批头的螺丝刀
CN218839032U (zh) 转笔刀
CN215826316U (zh) 自动退回防跌型书写笔
JP4333324B2 (ja) 軸の連結構造
CN215041641U (zh) 转动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