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94389U - 一种玻纤袋式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玻纤袋式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94389U
CN220194389U CN202321267426.4U CN202321267426U CN220194389U CN 220194389 U CN220194389 U CN 220194389U CN 202321267426 U CN202321267426 U CN 202321267426U CN 220194389 U CN220194389 U CN 2201943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air
bag
pipe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674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东强
魏方杰
史卫士
董学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212674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943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943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943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纤袋式除尘装置,属于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进风部分、滤尘部分、吹尘部分、集尘部分以及排风部分,达到随着排风风机的运行,通过引风管对外壳内部产生引风风力,使得过滤粉尘后的气体随着排风风机的运行,通过排风管排出,吹尘组件上的脉冲电磁阀定期运行,配合气包以及与气包相接通的反吹管向孔板上的孔洞内喷出高压气体,孔洞对与其相接通的布袋输出高压气体,达到对布袋外壁上所附着灰尘吹落,灰尘经过蝶阀最后落入集尘料筒内,实现对布袋过滤粉尘自清理的目的,可以有效的控制污染物释放总量,能捕集细微的粉尘,是一种更新型、更经济、更高效的袋式除尘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玻纤袋式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纤袋式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工业飞速发展,工厂粉尘的大规模排放,对环境造成了更大的污染,以及煤炭在燃烧所释放的有毒气体会令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煤炭燃烧含尘气体成分复杂,排放量也日益剧增;
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工厂大多会采用以下两种除尘器对工厂产生的粉尘除尘:袋式除尘设备以及静电除尘设备;
由于静电除尘器在对粉尘使用时,由于静电所产生的吸附作用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干扰,例如制造、安装、调试等等,导致静电除尘器在对工厂产生的粉尘除尘时,无法稳定而有效的对粉尘吸附,难以达到污染物排放的标准的要求;
袋式除尘器可以有效的控制污染物释放总量,以及捕集细微的粉尘,而传统的袋式除尘器在配合工厂除尘时,大多都是对灰尘直接进入袋式除尘器中的除尘袋中,而粉尘中大颗粒的杂质随着粉尘被抽取而堵塞除尘袋上的滤孔,导致进入除尘袋内的粉尘通过除尘袋过滤的效率被大大降低,甚至可能会造成除尘袋完全无法对粉尘过滤,造成对粉尘除尘效率差、或对排放的空气不能有效除尘等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化对排放灰尘过滤处理的玻纤袋式除尘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纤袋式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纤袋式除尘装置,包括进风风机、滤尘组件、吹尘组件、集尘组件以及排风风机;
所述进风风机输出端的进风管道与集尘组件上的集尘料筒相接通;
所述集尘料筒顶端相接通有外壳,且吹尘组件设于外壳内上部;
所述滤尘组件设于外壳内部,且滤尘组件位于吹尘组件的下方;
所述排风风机上引风管的进风端与外壳顶端相接通,并设于吹尘组件的上方,所述排风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排风管。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风机通过风机接管配合软布接头与进风管道相接通。
进一步的,所述滤尘组件包括设于外壳内上部的孔板、与孔板上的孔洞铆接并设于孔板下方的骨架,以及套设于骨架外侧的布袋,所述布袋设于锥形斗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顶端的环形限位板限位于孔板的上表面,并位于孔板孔洞的外缘,所述孔板上的孔洞通过布袋对锥形斗内空气中粉尘过滤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吹尘组件包括通过气包支架固定在外壳上部的气包、与气包连接制动的脉冲电磁阀、与脉冲电磁阀输出端通过橡胶管相接通的反吹管,反吹管设于孔板的上方,且反吹管底面的孔与孔板上的孔洞上方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斗底端设有蝶阀,并通过蝶阀相接通有底端设有排料口的集尘料筒。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风机的引风端通过排风机接管配合软接头与引风管相接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玻纤袋式除尘装置,通过进风风机和排风风机配合滤尘组件和吹尘组件对气体中的粉尘处理,并在滤尘组件的下方设置集尘组件,实现通过进风风机的运行,对含尘的气体随着进风风机的运行进入集尘组件上的锥形斗中,含有粉尘的气体在集成料筒内随着气体的持续性输入,气体中的较大颗粒灰尘随着自身重力下落入到集尘料筒内,完成对气体中的大颗杂质过滤的目的;
大颗粒随着自身重量下落后,依然含有小颗粒的气体继续向上进入滤尘组件上的布袋位置,气体中的粉尘无法通过布袋进入布袋内通过孔板上孔洞排出,达到对气体中残留的粉尘过滤,随着排风风机的运行,通过引风管对外壳内部产生引风风力,使得过滤粉尘后的气体随着排风风机的运行,通过排风管排出;
由于布袋所过滤的粉尘随着气体被排出被收集布袋的外壁上,由于外壳内上部且在孔板上方设有吹尘组件,实现通过吹尘组件上的脉冲电磁阀定期运行,配合气包以及与气包相接通的反吹管向孔板上的孔洞内喷出高压气体,孔洞对与其相接通的布袋输出高压气体,达到对布袋外壁上所附着灰尘吹落,灰尘经过蝶阀最后落入集尘料筒内,实现对布袋过滤粉尘自清理的目的,有效防止粉尘堵塞布袋无法达到除尘的问题发生,确保对气体稳定除尘的效率,从而提高对气体过滤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骨架的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风风机;14、风机接管;15、软布接头;16、进风管道;
2、滤尘组件;21、孔板;22、布袋;23、骨架;24、环形限位板;
3、吹尘组件;31、外壳;32、气包;33、气包支架;34、脉冲电磁阀;35、橡胶管;36、反吹管;
4、集尘组件;41、锥形斗;42、蝶阀;43、集尘料筒;
5、排风风机;51、引风管;52、软接头;53、排风机接管;57、排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玻纤袋式除尘装置,包括进风风机1、滤尘组件2、吹尘组件3、集尘组件4以及排风风机5;
所述进风风机1输出端的进风管道16与集尘组件4上的锥形斗41相接通,所述进风风机1通过风机接管14配合软布接头15与进风管道16相接通,软布接头15用于对进风风机1运行所进入的气体输出至进风管道16,对进风管道16与锥形斗41的连接起到一个转接的目的;
所述锥形斗41底端设有蝶阀42,并通过蝶阀42相接通有底端设有排料口的集尘料筒43,蝶阀42又叫翻板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用于在锥形斗41内的粉尘量以及较大颗粒对蝶阀42产生重力下压时,蝶阀42打开,对粉尘以及粉尘颗粒落入集尘料筒43内,对过滤出的颗粒以及粉尘收集;
所述锥形斗41顶端相接通有外壳31,且吹尘组件3设于外壳31内上部,所述吹尘组件3包括通过气包支架33固定在外壳31上部的气包32、与气包32连接制动的脉冲电磁阀34、与脉冲电磁阀34输出端通过橡胶管35相接通的反吹管36,橡胶管35为耐压橡胶管35;
反吹管36设于孔板21的上方,且反吹管36底面的孔与孔板21上的孔洞上方相对应,吹尘组件3用于在需要对布袋22外部过滤的粉尘清理时,进风风机1停止运行,脉冲电磁阀34运行,对气包32产生高压气压,并通过与气包32相接通的反吹管36底端的孔向孔洞内输出高压气体,通过高压气体的反吹作用力,对布袋22外壁上附着的粉尘垂落,灰尘落在锥形斗41内后进入集尘料筒43内;
所述滤尘组件2设于外壳31内部,且滤尘组件2位于吹尘组件3的下方;所述滤尘组件2包括设于外壳31内上部的孔板21、与孔板21上的孔洞铆接并设于孔板21下方的骨架23、以及套设于骨架23外侧的布袋22,所述布袋22设于锥形斗41的上方,骨架23用于对布袋22支撑在孔洞的下方,避免布袋22随着气体被出时而重合在一起无法对气体中粉尘过滤,孔板21上的孔洞用于配合布袋22过滤粉尘后的气体排出;
所述骨架23顶端的环形限位板24限位于孔板21的上表面,并位于孔板21上孔洞的外缘,所述孔板21上的孔洞通过布袋22对锥形斗41内空气中粉尘过滤排出,骨架23顶端的环形限位板24对骨架23贯穿孔洞后限定在孔板21上,并配合骨架23与孔板21铆接;
所述排风风机5上引风管51的进风端与外壳31顶端相接通,并设于吹尘组件3的上方,所述排风风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排风管57,所述排风风机5的引风端通过排风机接管53配合软接头52与引风管51相接通,排风机接管53配合软接头52对排风风机5上的引风管51与外壳31上部转接固定。
该玻纤袋式除尘装置,通过进风风机1和排风风机5配合滤尘组件2和吹尘组件3对气体中的粉尘处理,并在滤尘组件2的下方设置集尘组件4,实现通过进风风机1的运行,对含尘的气体随着进风风机1的运行进入集尘组件4上的锥形斗41中,含有粉尘的气体在锥形斗41内随着气体的持续性输入,气体中的较大颗粒灰尘随着自身重力下落入到集尘料筒43内,完成对气体中的大颗杂质过滤的目的;
大颗粒随着自身重量下落后,依然含有小颗粒的气体继续向上进入滤尘组件2上的布袋22位置,气体中的粉尘无法通过布袋22进入布袋22内通过孔板21上孔洞排出,达到对气体中残留的粉尘过滤,随着排风风机5的运行,通过引风管51对外壳31内部产生引风风力,使得过滤粉尘后的气体随着排风风机5的运行,通过排风管57排出;
该玻纤袋式除尘装置,由于布袋22所过滤的粉尘随着气体被排出被收集布袋22的外壁上,由于外壳31内上部且在孔板21上方设有吹尘组件3,实现通过吹尘组件3上的脉冲电磁阀34定期运行,配合气包32以及与气包32相接通的反吹管36向孔板21上的孔洞内喷出高压气体,孔洞对与其相接通的布袋22输出高压气体,达到对布袋22外壁上所附着灰尘吹落,灰尘经过蝶阀42最后落入集尘料筒43内,实现对布袋22过滤粉尘自清理的目的,有效防止粉尘堵塞布袋22无法达到除尘的问题发生,确保对气体稳定除尘的效率,从而提高对气体过滤的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玻纤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风机(1)、滤尘组件(2)、吹尘组件(3)、集尘组件(4)以及排风风机(5);
所述进风风机(1)输出端的进风管道(16)与集尘组件(4)上的锥形斗(41)相接通;
所述锥形斗(41)顶端相接通有外壳(31),且吹尘组件(3)设于外壳(31)内上部;
所述滤尘组件(2)设于外壳(31)内部,且滤尘组件(2)位于吹尘组件(3)的下方;
所述排风风机(5)上引风管(51)的进风端与外壳(31)顶端相接通,并设于吹尘组件(3)的上方,所述排风风机(5)的输出端连接有排风管(5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风机(1)通过风机接管(14)配合软布接头(15)与进风管道(16)相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纤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尘组件(2)包括设于外壳(31)内上部的孔板(21)、与孔板(21)上的孔洞铆接并设于孔板(21)下方的骨架(23)、以及套设于骨架(23)外侧的布袋(22),所述布袋(22)设于锥形斗(41)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玻纤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23)顶端的环形限位板(24)限位于孔板(21)的上表面,并位于孔板(21)上孔洞的外缘,所述孔板(21)上的孔洞通过布袋(22)对锥形斗(41)内空气中粉尘过滤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纤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尘组件(3)包括通过气包支架(33)固定在外壳(31)上部的气包(32)、与气包(32)连接制动的脉冲电磁阀(34)、与脉冲电磁阀(34)输出端通过橡胶管(35)相接通的反吹管(36),反吹管(36)设于孔板(21)的上方,且反吹管(36)底面的孔与孔板(21)上的孔洞上方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斗(41)底端设有蝶阀(42),并通过蝶阀(42)相接通有底端设有排料口的集尘料筒(4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纤袋式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风机(5)的引风端通过排风机接管(53)配合软接头(52)与引风管(51)相接通。
CN202321267426.4U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玻纤袋式除尘装置 Active CN2201943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67426.4U CN220194389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玻纤袋式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67426.4U CN220194389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玻纤袋式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94389U true CN220194389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51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67426.4U Active CN220194389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玻纤袋式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943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29042U (zh) 一种高效性布袋除尘设备
CN212166816U (zh) 一种滤袋便于清理的脉冲袋式除尘器
CN210473446U (zh) 一种新型工业用除尘装置
CN206676116U (zh) 一种用于工业原料投入过程中的粉尘去除装置
CN212348039U (zh) 一种环保型除尘箱
CN220194389U (zh) 一种玻纤袋式除尘装置
CN218459030U (zh)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电池行业的烟气、废气净化装置
CN210206215U (zh) 一种布袋除尘器
CN110975504A (zh) 一种圆筒式旋风布袋除尘器
WO2023019672A1 (zh) 旋风和过滤复合型除尘器
CN213762329U (zh) 一种高效的旋转封闭式静电除尘器
CN211753273U (zh) 老化实验箱内部除尘装置
CN201510820U (zh) 微细粒子除尘器
CN108636045A (zh) 一种除尘机组
CN211133315U (zh) 脉冲除尘器
CN210968339U (zh) 一种砂光机的废料收集装置
CN210699203U (zh) 一种耐高温负压除尘装置
CN209188363U (zh) 一种二级除尘装置
CN111729511A (zh) 一种移动式脱硝催化剂除尘设备
CN211913194U (zh) 一种用于玻璃纤维粉的车间内粉尘吸收装置
CN213527952U (zh) 用于板材原料粉尘过滤处理装置
CN204841325U (zh) 一种静电增强纤维过滤火灾烟气净化器
CN212758049U (zh) 一种移动式脱硝催化剂除尘设备
CN218191455U (zh) 一种用于烟气排放的除尘处理装置
CN109751647A (zh) 自动清洗静电除尘单元的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