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91063U - 一种高效带双流道的电热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带双流道的电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91063U
CN220191063U CN202320658728.8U CN202320658728U CN220191063U CN 220191063 U CN220191063 U CN 220191063U CN 202320658728 U CN202320658728 U CN 202320658728U CN 220191063 U CN220191063 U CN 2201910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tube
center pin
safety tube
protect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5872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龙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hua Shuanglong Electrotherm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ghua Shuanglong Electrotherm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hua Shuanglong Electrotherm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ghua Shuanglong Electrotherm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5872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910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910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910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带双流道的电热管。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中心轴为左右方向的第一金属安全管,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的内部中心轴位置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设有绝缘防护层,所述绝缘防护层的中心轴位置设有输入金属管道,所述绝缘防护层的内部位于厚度的中间位置设有围绕中心轴方向旋转分布的电阻丝,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的外侧面上设有螺旋分布且将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中心轴外侧方向完全贯穿的主体外通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安装时能够配合导轨轴进行组合,根据需要能够在安装和后期维护时进行灵活的移动配合,在使用时的组合灵活性更强,在移动时的线束位置的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带双流道的电热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带双流道的电热管。
背景技术
电热管是热交换机中的核心重要部件,电热管的寿命取决于电阻丝的温度的高低,现有的电热管中的电阻丝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散热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温度比较高,不仅在使用时的寿命相对较短,并且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也比较高,应用在热交换机中时的热交换效率相对较低,特别是对于大功率负荷、加热介质量少、加热温度高、快速加热等应用场景的使用时,现有的电热管无法直接满足应用需求,通常需要多个电热管或其它辅助组件才能够满足使用,在使用时的成本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带双流道的电热管,它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主体结构采用内外双流道的方式进行流动介质的输送配合,外侧流道采用截面为倾斜的U形槽,在使用时能够保障介质的流动空间更大,流通效率更高,并且能够对主体内部的电阻丝在使用过程中的热量进行吸收传递,确保了在使用过程中电阻丝的温度更低,安全性更可靠,在使用时的整体热交换效率更高,能够满足大功率负荷、加热介质量少、加热温度高等应用环境中的电热管的使用需求,不需要辅助其它组件进行使用,在使用时的整体成本更低,使用过程中的寿命也更长,耐用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带双流道的电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为左右方向的第一金属安全管,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的内部中心轴位置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设有绝缘防护层,所述绝缘防护层的中心轴位置设有输入金属管道,所述绝缘防护层的内部位于厚度的中间位置设有围绕中心轴方向旋转分布的电阻丝,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的外侧面上设有螺旋分布且将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中心轴外侧方向完全贯穿的主体外通道,所述主体外通道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左右方向长度的五分之四,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的外侧包裹有外层护套管,所述外层护套管、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和所述绝缘防护层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一个金属密封盖板进行密封连接,所述输入金属管道的右侧从右侧位置的所述金属密封盖板中穿出,所述绝缘防护层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从左右两侧所述金属密封盖板中穿出的电源引出线,所述主体外通道左右方向的一侧通过过度连接孔与所述输入金属管道相连通,所述主体外通道位于所述过度连接孔相反方向的一侧位置设有从所述外层护套管穿出的输出金属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的内部中空结构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的外部面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过度连接孔和所述输出金属管道位于所述外层护套管上下方向不同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密封盖板的外形尺寸与所述外层护套管在左右方向投影区域的尺寸完全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外通道的截面为倾斜向外侧的U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主体结构采用内外双流道的方式进行流动介质的输送配合,外侧流道采用截面为倾斜的U形槽,在使用时能够保障介质的流动空间更大,流通效率更高。
2.能够对主体内部的电阻丝在使用过程中的热量进行吸收传递,确保了在使用过程中电阻丝的温度更低,安全性更可靠,在使用时的整体热交换效率更高。
3.能够满足大功率负荷、加热介质量少、加热温度高等应用环境中的电热管的使用需求。
4.不需要辅助其它组件进行使用,在使用时的整体成本更低,使用过程中的寿命也更长,耐用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过度连接孔在左侧时的整体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过度连接孔在右侧时的整体截面示意图;
图中:1、第一金属安全管,2、绝缘防护层,3、输入金属管道,4、电阻丝,5、主体外通道,6、外层护套管,7、金属密封盖板,8、电源引出线,9、输出金属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带双流道的电热管,它包括中心轴为左右方向的第一金属安全管1,它的整体外侧可以是圆柱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1的内部中心轴位置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设有绝缘防护层2,此绝缘防护层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用材质进行使用。所述绝缘防护层2的中心轴位置设有输入金属管道3,所述绝缘防护层2的内部位于厚度的中间位置设有围绕中心轴方向旋转分布的电阻丝4,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1的外侧面上设有螺旋分布且将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1中心轴外侧方向完全贯穿的主体外通道5,所述主体外通道5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1左右方向长度的五分之四,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1的外侧包裹有外层护套管6,所述外层护套管6、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1和所述绝缘防护层2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一个金属密封盖板7进行密封连接,所述输入金属管道3的右侧从右侧位置的所述金属密封盖板7中穿出,所述绝缘防护层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从左右两侧所述金属密封盖板7中穿出的电源引出线8,所述主体外通道5左右方向的一侧通过过度连接孔与所述输入金属管道3相连通,所述主体外通道5位于所述过度连接孔相反方向的一侧位置设有从所述外层护套管6穿出的输出金属管道9,金属结构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即可。它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主体结构采用内外双流道的方式进行流动介质的输送配合,外侧流道采用截面为倾斜的U形槽,在使用时能够保障介质的流动空间更大,流通效率更高,并且能够对主体内部的电阻丝在使用过程中的热量进行吸收传递,确保了在使用过程中电阻丝的温度更低,安全性更可靠,在使用时的整体热交换效率更高,能够满足大功率负荷、加热介质量少、加热温度高等应用环境中的电热管的使用需求,不需要辅助其它组件进行使用,在使用时的整体成本更低,使用过程中的寿命也更长,耐用性更好。在使用时能够的介质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在使用时,通过电源引出线8对电阻丝进行整体加热,而输送介质通过输入金属管道3进行输入后通过过度连接孔进行外输送通道结构,最后从输出金属管道9的位置进行输出,整体输送过度中能够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进行高效的吸收,保障热交换的效率更高,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带走电热丝发出的热量,同样能够降低电阻丝的温度,保障整体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如图2所示,可以将过度连接孔设置在输入金属管道3的相同方向,这样可以使另一端从主体结构中穿出后从整体的外侧通过,在使用时能够提高整体的散热效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也能够更好的得到保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1的内部中空结构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1的外部面相互平行,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更好,在生产加工时也更容易。
作为优选,所述过度连接孔和所述输出金属管道9位于所述外层护套管6上下方向不同位置,也就是说当过度连接孔在整体的上端位置时,所述输出金属管道9就位于整体的下方位置,而所述输出金属管道9位于整体的上方位置时,所述过度连接孔就位于下方位置(如图1所示),能够确保介质输送时的整体空间利用率更高,在使用时的换热效果也能够进一步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密封盖板7的外形尺寸与所述外层护套管6在左右方向投影区域的尺寸完全相同,保障整体外侧的平整性更好,结构强度更可靠,在使用时的结构安全性也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主体外通道5的截面为倾斜向外侧的U形结构,我使介质在输送时通过外通道时的热交换效率能够进一步提高,并且能够保障外通道结构的强度更高。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替换,这些改进或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高效带双流道的电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为左右方向的第一金属安全管(1),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1)的内部中心轴位置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设有绝缘防护层(2),所述绝缘防护层(2)的中心轴位置设有输入金属管道(3),所述绝缘防护层(2)的内部位于厚度的中间位置设有围绕中心轴方向旋转分布的电阻丝(4),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1)的外侧面上设有螺旋分布且将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1)中心轴外侧方向完全贯穿的主体外通道(5),所述主体外通道(5)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1)左右方向长度的五分之四,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1)的外侧包裹有外层护套管(6),所述外层护套管(6)、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1)和所述绝缘防护层(2)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一个金属密封盖板(7)进行密封连接,所述输入金属管道(3)的右侧从右侧位置的所述金属密封盖板(7)中穿出,所述绝缘防护层(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从左右两侧所述金属密封盖板(7)中穿出的电源引出线(8),所述主体外通道(5)左右方向的一侧通过过度连接孔与所述输入金属管道(3)相连通,所述主体外通道(5)位于所述过度连接孔相反方向的一侧位置设有从所述外层护套管(6)穿出的输出金属管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带双流道的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1)的内部中空结构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金属安全管(1)的外部面相互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带双流道的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度连接孔和所述输出金属管道(9)位于所述外层护套管(6)上下方向不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带双流道的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密封盖板(7)的外形尺寸与所述外层护套管(6)在左右方向投影区域的尺寸完全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带双流道的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通道(5)的截面为倾斜向外侧的U形结构。
CN202320658728.8U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高效带双流道的电热管 Active CN2201910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58728.8U CN220191063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高效带双流道的电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58728.8U CN220191063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高效带双流道的电热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91063U true CN220191063U (zh) 2023-12-15

Family

ID=89109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58728.8U Active CN220191063U (zh) 2023-03-29 2023-03-29 一种高效带双流道的电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910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1799B (zh) 一种双层螺纹扰流换热器
CN220191063U (zh) 一种高效带双流道的电热管
CN207149374U (zh) 一种y字型片式散热器
CN211183565U (zh) 一种矿用隔爆永磁电动滚筒定子循环冷却系统
CN201365188Y (zh) 一种全密闭水冷型金属表面处理用整流电源装置
CN206672923U (zh) 一种t型水冷散热器
CN111403152A (zh) 用于油浸式变压器的散热器及变压器
CN215766674U (zh) 一种用于核电散热翅管的防变形工装
CN202323545U (zh) 钢制焊接导热油烘缸
CN204962807U (zh) 一种冷渣机
CN111121497A (zh) 一种新型回热器结构
CN209326415U (zh) D型管螺旋缠绕同程换热器
CN209279735U (zh) 一种粉末活性炭再生设备余热回收装置
CN218329418U (zh) 用于热力站的余热回收装置
CN201876162U (zh) 同轴螺旋套管换热器
CN206430605U (zh) 内部设有扰流机构的锆换热器
CN102383330A (zh) 钢制焊接导热油烘缸
CN210773629U (zh) 一种不锈钢热换器
CN206073787U (zh) T型高效管
CN220418163U (zh) 一种不锈钢管用于顶部卷绕技术的螺旋缠绕式管芯
CN219494913U (zh) 一种便于加工的铜铝合金散热器
CN215452708U (zh) 一种发电机的冷却结构
CN110139413A (zh) 内热式电磁换能器
CN211782906U (zh) 一种新型回热器结构
CN204629696U (zh) 一种供暖装置的暖气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