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89757U - 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89757U
CN220189757U CN202321439315.7U CN202321439315U CN220189757U CN 220189757 U CN220189757 U CN 220189757U CN 202321439315 U CN202321439315 U CN 202321439315U CN 220189757 U CN220189757 U CN 220189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new energy
energy automobile
fixedly connected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3931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冬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Mingy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Ming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Mingy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Ming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3931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89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89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897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的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底板、电池组、储液槽体、导热硅胶片、冷却管和进液管,进液管远离储液槽体的一端穿过固定板后与左侧冷却管的内部容腔相连通,安装底板的右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抽液泵,抽液泵的进水口连通有抽液管,抽液管远离抽液泵的一端与右端冷却管的内部容腔相连通,抽液泵的出水口连通有回流管,储液槽体的内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冷侧面固定连接有导冷块,导冷块远离半导体制冷片的一端延伸进冷却液的内部,半导体制冷片的热侧面安装有水冷头;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可以有效提高对电池组的降温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和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功能装置就是电池。
公告号为CN211980831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连接有底座,底座上方连接有散热装置主体,散热装置主体包括依次连通的进风道、散热道和出风道,散热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开设有若干用以安装电池组的安装通孔,电池组的底部坐落在底座上,底座上设置有限制电池组水平方向自由度的限位槽,电池组顶部设置有可连接散热道顶部的顶盖,安装通孔均设置有用以安装密封圈的密封槽,安装上电池组的散热道在竖直方向上密封;进风道头端通过连接件连接底板,底板设置有连通进风道的进风口,进风道内设置有可调节进风的挡风板,底板设置有挡风板的安装槽;出风道尾端连接车体后壁,车体后壁设置有出风口。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现该技术有以下问题:在以上专利文件中利用通过进风道、散热道和出风道,通道内气流流通,使得电池组产生的热量被带走,但是利用空气流通来对电池组的散热受到空气的流通速度影响较大,当电池放电达到一定程度,外界环境又偏高的时候,即使新增风速,也不能使电池组温度继续下降,因此对电池组的整体散热效果欠佳。
为此提出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有效提高对电池组的降温散热效果,本申请提供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的外表面贴合设置有导热硅胶片,所述导热硅胶片的外表面贴合安装有冷却管,所述安装底板的上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液槽体,所述储液槽体的底端内部容腔放置有冷却液,所述储液槽体的左侧底端容腔连通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远离所述储液槽体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板后与左侧所述冷却管的内部容腔相连通,所述安装底板的右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的进水口连通有抽液管,所述抽液管远离所述抽液泵的一端与右端所述冷却管的内部容腔相连通,所述抽液泵的出水口连通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远离所述抽液泵的一端与所述储液槽体的内部容腔相连通;
所述储液槽体的内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侧面固定连接有导冷块,所述导冷块远离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一端延伸进所述冷却液的内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侧面安装有水冷头。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槽体的上端内壁安装有吸风扇,所述吸风扇上端的所述储液槽体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的规格为300目。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的外表面安装有电磁阀一。
进一步地,所述抽液管的外表面安装有电磁阀二。
进一步地,所述导冷块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导冷块在所述导冷块的下表面呈矩阵排列。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对电池组进行散热时,可以使冷却液从进液管进入到冷却管内部,而电池组在工作状态下散发热量时,热量可以通过导热硅胶片传递给冷却管内部的冷却液,当冷却液吸收的热量较多时,可以启动抽液泵使抽液管对冷却液进行抽动,被抽动的冷却液可以通过回流管重新进入到储液槽体内部,接着可以启动半导体制冷片使其冷侧面对导冷块进行降温,而导冷块可以对吸收热量的冷却液进行快速降温,而热量可以通过半导体制冷片的热侧面传递到水冷头后释放出去,被降温后的冷却液可以通过进液管再次进入到冷却管内部吸收热量,从而有效提高对电池组的降温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水冷头、半导体制冷片和导冷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记:1-安装底板、2-电池组、3-导热硅胶片、4-冷却管、5-连接板、6-固定板、7-储液槽体、8-冷却液、9-进液管、10-抽液管、11-抽液泵、12-回流管、13-水冷头、14-半导体制冷片、15-导冷块、16-电磁阀一、17-电磁阀二、18-吸风扇、19-过滤网。
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图4,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包括安装底板1,安装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电池组2,电池组2的外表面贴合设置有导热硅胶片3,具体为,导热硅胶片3可以对电池组2工作状态下释放的热量进行吸收;导热硅胶片3的外表面贴合安装有冷却管4,安装底板1的上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连接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液槽体7,储液槽体7的底端内部容腔放置有冷却液8,储液槽体7的左侧底端容腔连通有进液管9,进液管9远离储液槽体7的一端穿过固定板6后与左侧冷却管4的内部容腔相连通,进液管9的外表面安装有电磁阀一16,具体为,对电池组2进行散热时,打开电磁阀一16可以使冷却液8从进液管9进入到冷却管4内部,而电池组2在工作状态下散发热量时,热量可以通过导热硅胶片3传递给冷却管4内部的冷却液8。
参照图1-图4,安装底板1的右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抽液泵11,抽液泵11的进水口连通有抽液管10,抽液管10远离抽液泵11的一端与右端冷却管4的内部容腔相连通,抽液泵11的出水口连通有回流管12,回流管12远离抽液泵11的一端与储液槽体7的内部容腔相连通,抽液管10的外表面安装有电磁阀二17,具体为,当冷却液8吸收的热量较多时,可以打开电磁阀二17并启动抽液泵11使抽液管10对冷却液8进行抽动,被抽动的冷却液8可以通过回流管12重新进入到储液槽体7内部;储液槽体7的内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14,半导体制冷片14的冷侧面固定连接有导冷块15,导冷块15远离半导体制冷片14的一端延伸进冷却液8的内部,半导体制冷片14的热侧面安装有水冷头13,导冷块15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导冷块15在导冷块15的下表面呈矩阵排列,具体为,启动半导体制冷片14可以使其冷侧面对导冷块15进行降温,而导冷块15可以对吸收热量的冷却液8进行快速降温,而热量可以通过半导体制冷片14的热侧面传递到水冷头13后释放出去,被降温后的冷却液8可以通过进液管9再次进入到冷却管4内部吸收热量,从而有效提高对电池组2的降温散热效果。
参照图1-图4,储液槽体7的上端内壁安装有吸风扇18,吸风扇18上端的储液槽体7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9,过滤网19的规格为300目,具体为,水冷头13将吸收的热量释放到储液槽体7容腔上端的空气中时,可以启动吸风扇18使其对储液槽体7内部吸收热量后的空气加速排出,过滤网19可以预防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储液槽体7内部。
本申请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使用该装置时先接入外部电源,对电池组2进行散热时,可以打开电磁阀一16使冷却液8从进液管9进入到冷却管4内部,而电池组2在工作状态下散发热量时,热量可以通过导热硅胶片3传递给冷却管4内部的冷却液8,当冷却液8吸收的热量较多时,可以打开电磁阀二17并启动抽液泵11使抽液管10对冷却液8进行抽动,被抽动的冷却液8可以通过回流管12重新进入到储液槽体7内部,接着可以启动半导体制冷片14使其冷侧面对导冷块15进行降温,而导冷块15可以对吸收热量的冷却液8进行快速降温,而热量可以通过半导体制冷片14的热侧面传递到水冷头13后释放出去,被降温后的冷却液8可以通过进液管9再次进入到冷却管4内部吸收热量,从而有效提高对电池组2的降温散热效果。
而水冷头13吸收的热量释放到储液槽体7容腔上端的空气中时,可以启动吸风扇18使其对储液槽体7内部吸收热量后的空气加速排出,过滤网19可以预防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储液槽体7内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包括安装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电池组(2),所述电池组(2)的外表面贴合设置有导热硅胶片(3),所述导热硅胶片(3)的外表面贴合安装有冷却管(4),所述安装底板(1)的上表面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液槽体(7),所述储液槽体(7)的底端内部容腔放置有冷却液(8),所述储液槽体(7)的左侧底端容腔连通有进液管(9),所述进液管(9)远离所述储液槽体(7)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板(6)后与左侧所述冷却管(4)的内部容腔相连通,所述安装底板(1)的右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抽液泵(11),所述抽液泵(11)的进水口连通有抽液管(10),所述抽液管(10)远离所述抽液泵(11)的一端与右端所述冷却管(4)的内部容腔相连通,所述抽液泵(11)的出水口连通有回流管(12),所述回流管(12)远离所述抽液泵(11)的一端与所述储液槽体(7)的内部容腔相连通;
所述储液槽体(7)的内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14),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4)的冷侧面固定连接有导冷块(15),所述导冷块(15)远离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4)的一端延伸进所述冷却液(8)的内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4)的热侧面安装有水冷头(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槽体(7)的上端内壁安装有吸风扇(18),所述吸风扇(18)上端的所述储液槽体(7)开口处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19)的规格为300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9)的外表面安装有电磁阀一(1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液管(10)的外表面安装有电磁阀二(17)。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冷块(15)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导冷块(15)在所述导冷块(15)的下表面呈矩阵排列。
CN202321439315.7U 2023-06-07 2023-06-07 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Active CN220189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9315.7U CN220189757U (zh) 2023-06-07 2023-06-07 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9315.7U CN220189757U (zh) 2023-06-07 2023-06-07 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89757U true CN220189757U (zh) 2023-12-15

Family

ID=89104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39315.7U Active CN220189757U (zh) 2023-06-07 2023-06-07 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897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2752A (zh) 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867432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机构
CN111816893B (zh) 一种用于氢动能发动机车辆的水浴换热式储氢装置
CN220189757U (zh) 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CN212136533U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热管理装置
CN21220970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散热结构
CN219497905U (zh) 一种储能柜电池散热结构
CN215119034U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发电的电池组温控装置
CN216811881U (zh) 一种带有散热降温机构的发动机
CN116053604A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化成柜
CN212277300U (zh) 自放电少与循环次数多一体的新能源汽车电池
CN214689071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枪的冷却装置
CN207875410U (zh) 一种车辆及其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16288624U (zh) 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机构
CN220586679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载具的水冷集成
CN118367265B (zh) 一种高耐受性车载户外电源装置
CN216054911U (zh) 一种可高效散热的储能锂电池
CN216389451U (zh) 一种车载氢燃料电池冷却装置
CN21591151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的循环降温结构
CN213334286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led灯的散热装置
CN216545716U (zh) 一种运用于燃料电池车前端冷却模块
CN217334207U (zh) 新能源锂电池散热板
CN219081806U (zh) 一种燃料电池空压机冷却装置
CN221575916U (zh) 一种发动机的人工智能控制装置
CN212579647U (zh) 一种高效的直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散热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