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84958U - 一种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84958U
CN220184958U CN202320924237.3U CN202320924237U CN220184958U CN 220184958 U CN220184958 U CN 220184958U CN 202320924237 U CN202320924237 U CN 202320924237U CN 220184958 U CN220184958 U CN 2201849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layer
existing
cavity
lay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242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树才
翟天阳
祝华聪
田颖
李壮贤
孙希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Comfort Home Intelligent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Qingdao Kerui New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Comfort Home Intelligent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Qingdao Kerui New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Comfort Home Intelligent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Qingdao Kerui New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Comfort Home Intelligent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242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849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849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849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所述既有窗户包括既有玻璃,所述改造结构包括新增的复合玻璃,其设于所述既有玻璃的一侧,所述复合玻璃为双层,所述双层中靠近所述既有玻璃的一层为透光的第一膜片层,另一层为玻璃层;或者所述复合玻璃为多层,所述多层中靠近所述既有玻璃的一层及处于内层的任意一层或多层为透光的第二膜片层,所述多层中远离所述既有玻璃的最外层为玻璃层。本申请可根据不同用户需求来选择安装双层的复合玻璃还是多层的复合玻璃,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并且可根据既有窗户的承载能力进行选择,可实现节省改造工作量、降低成本、提高灵活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改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建筑对于窗户的保温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提升窗户保温性能的方式之一为增加窗户的玻璃层数,并在多层玻璃之间形成空腔结构。然而,随着玻璃数目增加,将造成玻璃整体的重量增加,对窗框的承载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现有市场上,多层玻璃均为一体结构件,用户购买玻璃时,由于用户不了解现有窗框的承载能力,造成当用户购买的玻璃层数较多时,现有窗框难以承受该玻璃的重量,而更换新的窗框将增加成本。而对于玻璃的安装,需要对旧玻璃进行拆除才能安装新的多层玻璃一体件,容易产生较多的建筑垃圾,不符合节能环保理念;并且当现有窗框难以承受新玻璃的重量时,还需要更换新的窗框,不仅成本高,还导致工艺流程复杂,进一步增加了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在既有窗户的基础上实现轻质化改造的同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方案,保证提升改造后窗户的保温性能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改造工作量、降低成本,实现低能耗改造。
根据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所述既有窗户包括既有玻璃,所述改造结构包括新增的复合玻璃,其设于所述既有玻璃的一侧,所述复合玻璃为双层,所述双层中靠近所述既有玻璃的一层为透光的第一膜片层,另一层为玻璃层;或者所述复合玻璃为多层,所述多层中靠近所述既有玻璃的一层及处于内层的任意一层或多层为透光的第二膜片层,所述多层中远离所述既有玻璃的最外层为玻璃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膜片层及所述第二膜片层包括:透明基材及设于所述透明基材一侧或两侧的涂料层或镀膜层。
优选的,所述玻璃层为钢化玻璃层。
优选的,所述复合玻璃为多层,其包括两层或多层玻璃层,沿逐渐靠近所述既有玻璃的方向,各玻璃层的厚度依次减小。
优选的,所述第一膜片层与所述既有玻璃之间或者所述第二膜片层与所述既有玻璃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复合玻璃的任意相邻两层之间形成第二空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空腔和/或所述第二空腔设有填充入口,以通过所述填充入口向空腔内充入填充体。
优选的,所述复合玻璃为多层,其设有多个彼此连通的第二空腔,第一个所述第二空腔的一侧设有填充入口,填充体经由所述填充入口依次流入多个所述第二空腔内。
优选的,所述填充体为惰性气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膜片层与所述既有玻璃之间、所述第二膜片层与所述既有玻璃之间或者所述复合玻璃的任意相邻两层之间通过PUR胶密封。
优选的,所述PUR胶靠近所述第一空腔或所述第二空腔的一侧设有间隔条,所述间隔条内设有吸湿剂、吸气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根据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的施工工艺,所述既有窗户包括既有窗框和设于既有窗框内的既有玻璃,所述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拆除原窗压线,对所述既有窗框安装保温结构;在所述既有玻璃的一侧安装新增的复合玻璃,并安装新增压线,以对所述新增的复合玻璃与所述既有玻璃固定;其中,所述复合玻璃为双层,所述双层中靠近所述既有玻璃的一层为透光的第一膜片层,另一层为玻璃层;或者所述复合玻璃为多层,所述多层中靠近所述既有玻璃的一层及处于内层的任意一层或多层为透光的第二膜片层,所述多层中远离所述既有玻璃的最外层为玻璃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膜片层与所述既有玻璃之间或者所述第二膜片层与所述既有玻璃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复合玻璃的任意相邻两层之间形成第二空腔;所述施工工艺还包括:向所述第一空腔和/或所述第二空腔内充入填充体。
优选的,所述施工工艺还包括:对所述既有窗框安装强化结构,所述强化结构布置在所述保温结构的外侧,并将所述强化结构与所述保温结构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是在既有窗户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无需拆除既有玻璃并对其更换,有利于降低改造成本,并且不会制造较多的建筑垃圾;通过新增复合玻璃,有助于提高改造后窗户整体的保温性能,并且由于复合玻璃中部分采用膜片层结构,其相较于玻璃材质重量较轻,可减小复合玻璃的整体重量,以便降低对既有窗框的负担,可保证改造后窗户的使用可靠性;进一步的,将复合玻璃中远离既有玻璃的最外层设置为玻璃层,可起到保护效果,保证玻璃外观的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可根据不同用户需求来选择安装双层的复合玻璃还是多层的复合玻璃,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并且可根据既有窗户的承载能力进行选择,比如既有窗框承载能力较弱时,可选择双层结构,以在提升窗户保温性能的同时避免拆除旧的既有窗框而需要更换承载能力更大的新的窗框,可最大程度减少对既有窗户的改造工作量,同时提升改造后的性能。对于多层复合玻璃,也可灵活选择具体的层数。也就是在解决轻质化的同时,可根据用户需求或现场条件灵活选择双层或多层的布局,提供个性化定制,相比较直接使用工厂预制件,能够更精确地针对用户不同的情况提供合理的方案,实现节省改造工作量、降低成本、提高灵活性和可靠性。
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膜片层及所述第二膜片层包括:透明基材及设于所述透明基材一侧或两侧的涂料层或镀膜层;其中,透明基材例如可采用树脂等材质制作而成以作为支撑体,然后在基材上涂覆一定功能的涂料或进行镀膜,可改善玻璃的透光、隔热等性能,以便提升改造后玻璃的使用性能。
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玻璃层为钢化玻璃层;由此,采用钢化玻璃材质可提高玻璃强度,能够增强对内层结构的保护作用,延长窗户的使用寿命。
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复合玻璃为多层,其包括两层或多层玻璃层,沿逐渐靠近所述既有玻璃的方向,各玻璃层的厚度依次减小;由此,当玻璃层的数目较多时,可适当减薄内侧的玻璃层的厚度,以便减小复合玻璃的整体重量;并且,可根据用户需求或既有窗框的承载能力选择玻璃层的数目以及各玻璃层的厚度,进一步提供个性化配置方案。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膜片层与所述既有玻璃之间或者所述第二膜片层与所述既有玻璃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复合玻璃的任意相邻两层之间形成第二空腔;由此,通过构造空腔结构有助于提升改造后窗户的保温性能;其中,空腔厚度可调,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作为本实施方式下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空腔和/或所述第二空腔设有填充入口,以通过所述填充入口向空腔内充入填充体;由此,通过向空腔内填充填充体,例如填充具有隔热保温性能的填充体,可进一步提升改造后窗户的保温性能,并且,在设置填充入口的条件下,可实现现场填充空腔,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可避免直接使用预制结构(即由工厂加工好的带有填充体的玻璃结构)时难以与用户的实际需求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玻璃为多层,其设有多个彼此连通的第二空腔,第一个所述第二空腔的一侧设有填充入口,填充体经由所述填充入口依次流入多个所述第二空腔内;由此,多个第二空腔彼此连通,可实现一次性填充,并且只需要在第一个空腔的填充入口处设置一根引流管即可,可避免在每个空腔外侧均布置引流管,从而有助于简化施工。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体为惰性气体;相较于仅使用空腔或空气夹层的方案,本申请使用惰性气体填充,可提升隔热保温性能,且有助于减轻复合玻璃的整体重量。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膜片层与所述既有玻璃之间、所述第二膜片层与所述既有玻璃之间或者所述复合玻璃的任意相邻两层之间通过PUR胶密封;由此,使用PUR胶作为粘结密封材料,其为湿反应型胶,降温固化后能够继续与玻璃表面或空腔内的水分继续发生化学反应,一方面可提高其粘结性,提高窗户的气密性和水密性,另一方面顺带吸收了空腔内的水汽,可避免空腔内结露或雾化而影响玻璃的可视化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PUR胶靠近所述第一空腔或所述第二空腔的一侧设有间隔条,所述间隔条内设有吸湿剂、吸气剂中的一种或两种;通过设置吸湿剂、吸气剂等,可进一步吸收空腔内的水汽,以改善玻璃的可视化效果。
7.本申请的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的施工工艺,通过在既有窗户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增加新的复合玻璃,有助于提升改造后窗户的保温性能,并且在解决轻质化的同时,可根据用户需求或现场条件灵活选择双层还是多层的配置,提供个性化定制,相比较直接使用工厂预制件,能够更精确地针对用户不同的情况提供合理的方案,实现节省改造工作量、降低成本、提高灵活性和可靠性。而对既有窗框安装保温结构,可进一步提升改造后窗户的保温性能。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通过向空腔内充入填充体,可再次提升改造后窗户的保温性能;并且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设定填充参数,例如选择哪种填充体、选择多少填充量,在保证提升窗户性能的同时更多地满足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方案。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通过安装强化结构,该强化结构与保温结构连接,一方面可对保温结构保护,延长保温结构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可确保保温结构安装的牢固性与可靠性,并且,保温结构与既有窗框连接、强化结构与保温结构连接可使既有窗框、保温结构以及强化结构构成的整体框架的载荷强度增加,有助于提升改造后窗户对玻璃的安装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既有窗户改造后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既有玻璃与复合玻璃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二种实施方式下的既有玻璃与复合玻璃的组成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三种实施方式下的既有玻璃与复合玻璃的组成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的施工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既有窗框,11-既有玻璃,121-室外保温部分,122-室内保温部分,1211-盘头自攻自钻钉,13-强化结构,14-连接件,15-玻璃垫片,16-新增压线,101-墙体,20-玻璃层,21-第一膜片层,22-第二膜片层,201-第一空腔,202-第二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再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注明直接连接则说明连接的两个主体之间并不通过过渡结构构建连接关系,只通过连接结构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在既有窗户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即在免拆除现有结构的前提下,通过新增复合玻璃将其与现有结构形成新的窗户,使得新的窗户具有优化的保温、密封性能等。
如图1所示,既有窗户包括既有窗框10及设于既有窗框10内的既有玻璃11,轻质化改造结构包括新增的复合玻璃,其设于既有玻璃11的一侧。具体地,复合玻璃的构成包括两种方案:
方案一:如图2所示,复合玻璃为双层,其中,双层中靠近既有玻璃11的一层为透光的第一膜片层21,另一层为玻璃层20。
方案二:如图3或图4所示,复合玻璃为多层,其中,多层中靠近既有玻璃11的一层及处于内层的任意一层或多层为透光的第二膜片层22,多层中远离既有玻璃11的最外层为玻璃层20。
本申请改造结构的优点在于,复合玻璃的构成可基于用户选择来确定,例如当用户希望有较大的保温性能提升时可选择使用上述方案二,通过增加复合玻璃的层数来提高改造后窗户的保温性能。或者,当考虑到既有窗框10的承受能力较弱时,可选择上述方案一,以减小复合玻璃的整体重量从而满足既有窗框10的承载要求。
进一步的,如图2至图4所示,将改造结构具体应用到工艺中时,可根据现场条件如既有窗框10的尺寸、强度等来布置复合玻璃的安装位置,例如在第一膜片层21和既有玻璃11或第二膜片层22和既有玻璃11之间设置空腔时,如何设定空腔的厚度尺寸,以及各个第二膜片层22的排布情况,再有如何选择第一膜片层21、第二膜片层22、玻璃层20的材质、尺寸等,都可根据用户需求或实际工况条件进行设定。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膜片层21及第二膜片层22包括:透明基材及设于透明基材一侧或两侧的涂料层或镀膜层。
相较于使用双层玻璃或多层玻璃的方案,采用膜片层与玻璃层复合的结构可实现复合玻璃整体的轻质化,以便减轻既有窗框10的负担。膜片层的材质相较于玻璃更轻,而将其布置在既有玻璃11和玻璃层20的内侧,避免了膜片层容易受损而影响窗户整体的外观和性能。膜片层的透明特性保证了改造后玻璃的可视化效果,可避免影响用户视觉体验。其中,透明基材具有一定硬度可确保膜片层的整体强度,其可采用树脂等材料,本申请不作限制。涂料层或镀膜层可根据所要达到的效果来选择涂料或镀膜的材质/材料,例如优选能够提升膜片透光、隔热性能的材料,如采用Low-E镀膜层、热反射膜层、吸热膜层等。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玻璃层20为钢化玻璃层。采用钢化玻璃材质可提高玻璃强度,能够增强对内层结构的保护作用,延长窗户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方案二的基础上,在一个示例中,复合玻璃为多层,其包括两层或多层玻璃层20,沿逐渐靠近既有玻璃11的方向,各玻璃层20的厚度依次减小。
如图4所示,当复合玻璃包含不止一层玻璃层20时,可根据需要选用同一厚度或不同厚度的玻璃层20。例如,当玻璃层20的数目较多时,可适当减薄内侧的玻璃层20的厚度,以便减小复合玻璃的整体重量;并且,可根据用户需求或既有窗框的承载能力选择玻璃层20的数目以及各玻璃层20的厚度,进一步提供个性化配置方案。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膜片层21与既有玻璃11之间或者第二膜片层22与既有玻璃11之间形成第一空腔201;复合玻璃的任意相邻两层之间形成第二空腔202。通过构造空腔结构有助于提升改造后窗户的保温性能。可以理解的是,空腔的数目以及各个空腔的厚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以提高改造灵活性。
为进一步提升保温性能,可对空腔进行填充,例如填充具有隔热保温的填充体时有助于增强玻璃的保温性能。可对任意一个第一空腔201或第二空腔202进行填充,通过在需要填充的空腔设置填充入口,可实现现场填充。现场填充具有可控性,例如可对填充类型或填充量等进行控制,以便获得用户期望的填充效果,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具体地,可在填充入口布置引流管,通过引流管向空腔引入填充体。填充体具有隔热保温性能,而为了确保玻璃整体的透光性,该填充体还具有一定透光特性。填充体的相态优选为气态或小尺寸颗粒流。填充体例如为惰性气体,或者填充体为颗粒状或粉状的气凝胶,该气凝胶具有隔热、保温、透光等特性。
在一个方案中,复合玻璃形成有多个彼此连通的第二空腔202,第一个第二空腔202的一侧设有填充入口,填充体经由填充入口依次流入多个第二空腔202内。由此,可布置最少的引流管,实现多个第二空腔202连续填充,可提高填充效率。进一步地,彼此连通的第二空腔202的连通口可呈错位布置,以形成蛇形的填充路径,确保每个第二空腔202都能充分填充。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既有玻璃11的构成不作限定,例如其可为单层结构、双层结构或多层结构(如夹层玻璃或中空玻璃),当采用双层或多层结构时,可形成空腔,以及可向空腔内充入填充体,以提升保温性能。此外,上述玻璃层20也可为单层玻璃或夹层玻璃、中空玻璃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当安装复合玻璃时,可在复合玻璃和既有玻璃11构成的结构的相邻两层之间粘贴密封连接层,以对相邻两层之间形成的空腔进行密封。密封连接层为密封胶或密封胶条,例如丁基橡胶、硅酮胶等。在一些示例中,密封连接层内填充有除湿剂或吸气剂,可确保空腔内的干燥性。在另一些示例中,可在密封连接层内加入适量分子筛成分,以提高除湿、吸水性能。进一步地,密封连接层内可加入加强结构,以减少密封材料的迁移,加强结构例如为细钢丝等。
优选的,第一膜片层21与既有玻璃11之间、第二膜片层22与既有玻璃11之间或者复合玻璃的任意相邻两层之间通过PUR胶密封。采用PUR胶作为粘结密封材料,其为湿反应型胶,降温固化后能够继续与玻璃表面或空腔内的水分继续发生化学反应,一方面可提高其粘结性,提高窗户的气密性和水密性,另一方面顺带吸收了空腔内的水汽,可避免空腔内结露或雾化而影响玻璃的可视化效果。
进一步的,PUR胶靠近第一空腔201或第二空腔202的一侧设有间隔条,间隔条内设有吸湿剂、吸气剂中的一种或两种。需要说明的是,可通过调整吸湿剂/吸气剂的种类,以及与PUR胶的用量比例,来提高协同效果,例如,使用缓吸分子筛,可解决PUR胶与分子筛争吸水分的问题,PUR胶直接与空腔内的水汽接触,吸湿比较快,能够在几天内反应完全而不再吸湿;分子筛表面有缓吸层,吸湿比较慢,能够在几十年内不断吸收空腔内的水分,保证中空玻璃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的施工工艺,其中,既有窗户包括既有窗框10和设于既有窗框10内的既有玻璃11,如图5所示,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拆除原窗压线,对既有窗框安装保温结构;
S2:在既有玻璃的一侧安装新增的复合玻璃,并安装新增压线,以对新增的复合玻璃与既有玻璃固定。
具体地,在S2步骤中,复合玻璃可安装于既有玻璃的室内一侧或室外一侧,可根据用户需求选择。复合玻璃的构成包括两种方案:
方案一:如图2所示,复合玻璃为双层,其中,双层中靠近既有玻璃11的一层为透光的第一膜片层21,另一层为玻璃层20。
方案二:如图3或图4所示,复合玻璃为多层,其中,多层中靠近既有玻璃11的一层及处于内层的任意一层或多层为透光的第二膜片层22,多层中远离既有玻璃11的最外层为玻璃层20。
复合玻璃的构成可基于用户选择来确定,例如当用户希望有较大的保温性能提升时可选择使用上述方案二,通过增加复合玻璃的层数来提高改造后窗户的保温性能。或者,当考虑到既有窗框10的承受能力较弱时,可选择上述方案一,以减小复合玻璃的整体重量从而满足既有窗框10的承载要求。
在S1步骤中,安装保温结构具体为:在既有窗框的室内和/或室外一侧安装保温结构,将保温结构与既有窗框连接。保温结构与既有窗框可通过螺接、卡接、粘接等方式连接。
其中,保温结构的形式至少包括以下两种:
其一,保温结构为中空型材,其内部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空腔。
其二,保温结构为隔热垫片或隔热板。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膜片层21与既有玻璃11之间或者第二膜片层22与既有玻璃11之间形成第一空腔201;复合玻璃的任意相邻两层之间形成第二空腔202;
施工工艺还包括步骤S3:向第一空腔201和/或第二空腔202内充入填充体。
在S3步骤中,本申请可借助引流管向空腔内引入填充体,例如,引流管的一端与空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外部和填充设备连接。操作时,操作人员可通过引流管另一端的填充设备向引流管中充入填充体,继而向空腔内充入填充体。当填充完成后,本申请可对引流管的另一端进行处理,例如对其端部进行密封并将其隐藏设置,一方面可保证空腔内部的密封性,另一方面可减少其对后续玻璃的安装产生干涉,并且还能改善窗户的外观造型。进一步地,本申请可根据所要获得的预期的填充效果设置空腔的方位和数目,然后根据空腔的布置情况来布置引流管,例如可使每个空腔都对应设有引流管。
本申请的填充体具有隔热保温性能,而为了确保玻璃的透光性,该填充体还具有一定透光特性。填充体的相态优选为气态或小尺寸颗粒流。填充体例如为惰性气体或颗粒状或粉状的气凝胶。
在填充体为惰性气体的方案中,本申请可先对空腔进行抽气,然后向空腔内填充惰性气体。在抽气过程中,可使用气压计检测空腔内的气压,以充分置换空气,确保惰性气体的填充效果。
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施工工艺还包括步骤S4:对既有窗框安装强化结构,强化结构布置在保温结构的外侧,并将强化结构与保温结构连接。
具体地,S4步骤中,强化结构与保温结构可通过螺接、卡接、粘接等方式连接。强化结构优选为中空型材。强化结构的材质优选为铝合金。
进一步地,为简化装配,可使用同一连接件同时穿设强化结构、保温结构以及既有窗框以对三者进行连接。
结合图1,对本申请的窗户改造施工工艺进行如下描述。
(1).拆除原窗压线,对原窗进行清洁,达到洁净如新的标准。
(2).在既有窗框10的外侧安装室外保温部分121;将室外保温部分121覆盖在既有窗框10的外侧,并使室外保温部分121的弯曲部分与既有玻璃11相接触,然后使用盘头自攻自钻钉1211将室外保温部分121固定于既有窗框10的外侧。优选地,室外保温部分121与既有窗框10的连接固定点不得少于两处,间隔不得大于0.5m,且既有窗框端部的第一固定点的位置距离既有窗框端部应不大于0.2m。进一步地,使用密封胶封堵室外保温部分121与既有窗框10之间的缝隙,密封胶例如为硅酮密封胶。进一步地,当盘头自攻自钻钉1211的一端外露时,可使用装饰件等遮盖以对其隐藏布设,有助于提升结构外观的美感。
(3).安装室内保温部分122及新窗框(即强化结构13);使用连接件14依次穿设强化结构13、室内保温部分122以及既有窗框10以将三者固定,连接件14例如为盘头自攻自钻钉。优选地,新窗框与既有窗框10的连接固定点不得少于两处,间隔不得大于0.5m,且新窗框端部的第一固定点的位置距离新窗框端部应不大于0.2m。进一步地,当连接件14外露时,可使用装饰件等对其遮盖以对其隐藏布设,有助于提升结构外观的美感。
(4).将新窗框的部分区域固定至墙体101。
(5).在既有玻璃11的一侧安装隔热条;取长度与既有玻璃11周长相等的隔热条,将隔热条的内圈表面与原有隔热条的外圈表面对齐并沿既有玻璃11的样式弯曲成对应矩形后用力粘牢。
(6).除去窗框、既有玻璃11及新增复合玻璃表面的水汽,使其处于干燥环境避免结露。
(7).使用魔镜布对既有玻璃11及新增复合玻璃表面进行清洁使其一尘不染。
(8).使既有玻璃11上的隔热条朝向新增复合玻璃的一侧露出胶面,将新增复合玻璃与既有玻璃11对齐,用力挤压实现新增复合玻璃的安装。
(9).根据需求布设并安装玻璃垫片15。
(10).安装新增压线16;新增压线16设有卡齿结构,强化结构13设有卡槽结构,安装时,可将新增压线16的室内侧的卡齿卡入强化结构13的卡槽内,接着将新增压线16的室外侧的卡齿卡入既有窗框10的卡槽内,从而实现对新增玻璃15与既有玻璃11固定。进一步地,可使用硅酮密封胶封堵新增压线16与玻璃之间的间隙从而加强固定效果。
(11).所有步骤操作完之后,对改造后的窗户的性能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应当指出,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结合,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所述既有窗户包括既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造结构包括新增的复合玻璃,其设于所述既有玻璃的一侧,
所述复合玻璃为双层,所述双层中靠近所述既有玻璃的一层为透光的第一膜片层,另一层为玻璃层;
或者所述复合玻璃为多层,所述多层中靠近所述既有玻璃的一层及处于内层的任意一层或多层为透光的第二膜片层,所述多层中远离所述既有玻璃的最外层为玻璃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膜片层及所述第二膜片层包括:透明基材及设于所述透明基材一侧或两侧的涂料层或镀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层为钢化玻璃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玻璃为多层,其包括两层或多层玻璃层,沿逐渐靠近所述既有玻璃的方向,各玻璃层的厚度依次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膜片层与所述既有玻璃之间或者所述第二膜片层与所述既有玻璃之间形成第一空腔;
所述复合玻璃的任意相邻两层之间形成第二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空腔和/或所述第二空腔设有填充入口,以通过所述填充入口向空腔内充入填充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玻璃为多层,其设有多个彼此连通的第二空腔,第一个所述第二空腔的一侧设有填充入口,填充体经由所述填充入口依次流入多个所述第二空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充体为惰性气体。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膜片层与所述既有玻璃之间、所述第二膜片层与所述既有玻璃之间或者所述复合玻璃的任意相邻两层之间通过PUR胶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PUR胶靠近所述第一空腔或所述第二空腔的一侧设有间隔条,所述间隔条内设有吸湿剂、吸气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CN202320924237.3U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 Active CN2201849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4237.3U CN220184958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4237.3U CN220184958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84958U true CN220184958U (zh) 2023-12-15

Family

ID=89110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24237.3U Active CN220184958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849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78869A (zh) 用于多个窗格板窗户单元窗格组件的部件
CN101205741A (zh) 暖边真空玻璃隔热幕墙
KR20100056084A (ko) ㄷ홈 스페이스 프레임을 내장한 유니트 복층패널
CN101205742A (zh) 暖边真空玻璃隔热幕墙
CN210887691U (zh) 基于采光顶钢桁架的玻璃幕墙装配结构
CN205895011U (zh) 一种隔噪型木包铝门窗结构
CN220184958U (zh) 一种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
CN116427824A (zh) 一种既有窗户的轻质化改造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212154561U (zh) 一种保温铝合金门窗
CN209620302U (zh) 一种压条式框架幕墙
CN210194913U (zh) 一种房屋建筑防水板结构
CN212671471U (zh) 一种窗口节点结构
CN1243893C (zh) 封闭屋面板或墙板及其用途
CN217001511U (zh) 一种中空玻璃多层密封结构
CN201705117U (zh) 铝塑复合节能门窗
CN217420321U (zh) 装配式住宅墙体装饰组件
CN216381095U (zh) 一种经加装形成的中空保温隔音门窗
CN104499899A (zh) 一种双层多功能中空玻璃
CN210977135U (zh) 一种铝合金门窗的玻璃安装架
CN211143317U (zh) 一种阳光房
CN220185010U (zh) 一种既有窗户改造结构
CN214994881U (zh) 一种保温与吸音一体的金属墙板结构
CN220791057U (zh) 一种隔热平开门
CN215520541U (zh) 被动式建筑用窗pvc-u预安装附框结构
CN216239085U (zh) 一种多功能聚氨酯复合发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