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81666U - 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81666U
CN220181666U CN202321389203.5U CN202321389203U CN220181666U CN 220181666 U CN220181666 U CN 220181666U CN 202321389203 U CN202321389203 U CN 202321389203U CN 220181666 U CN220181666 U CN 2201816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ntrol
control container
active
evaporator
capill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892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坤
张凯
刘希锋
陈波
郭广鑫
田吉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onghu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onghu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onghu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onghu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892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816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816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816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属于集装箱技术领域。包括设备箱、制冷箱和制冷机组,制冷机组包括依次连通的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组和蒸发器;制冷箱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内壳体位于外壳体内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空腔;压缩机和冷凝器安装于设备箱内,蒸发器安装于内壳体内,毛细管组安装于空腔内,毛细管组的一端接收冷凝器输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并通过毛细管组节流成为低温低压制冷剂后通过毛细管组的另一端输送到蒸发器内。通过毛细管组实现制冷机组的降温降压效果,不仅满足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制冷性能要求,并且结构简单,制成方便、价格低廉。

Description

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装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能装载包装或无包装货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成组工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温度敏感型产品的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因此需要制冷系统密封性较好的集装箱,以保证运输过程中产品的质量不受影响。
现有技术中采用制冷机组来实现集装箱的制冷,当前集装箱中的制冷机组普遍采用热力膨胀阀作为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通过内部预设程序进行蒸发器供液量的调节。
然而,由于热力膨胀阀故障率高,制冷机组的制冷效果不能得到保证,严重影响运输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用以解决现有技术集装箱的制冷机组采用热力膨胀阀作为制冷部件,故障率高且易泄露,从而导致制冷机组制冷效果差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包括设备箱、制冷箱和制冷机组,所述制冷机组包括依次连通的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组和蒸发器;
所述制冷箱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位于所述外壳体内部,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形成空腔;
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安装于所述设备箱内,所述蒸发器安装于所述内壳体内,所述毛细管组安装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毛细管组的一端接收所述冷凝器输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并通过所述毛细管组节流成为低温低压制冷剂后通过所述毛细管组的另一端输送到所述蒸发器内。
在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毛细管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毛细管,所述毛细管分别连通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
在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毛细管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弯曲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过所述内壳体与所述蒸发器连接,所述弯曲部呈螺旋状;
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弯曲部连接,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弯曲部。
在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件为发泡件。
在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阻隔件,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一阻隔件与所述冷凝器连接;
所述内壳体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第二阻隔件,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二阻隔件与所述蒸发器连接。
在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阻隔件和第二阻隔件均为橡胶圈。
在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体的内壁设置有保温件,所述保温件与所述毛细管对应设置,所述保温件用于隔绝所述毛细管与所述外壳体之间的冷热交换。
在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保温件为保温管、发泡板和保温棉三者中的一者。
在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和所述内壳体的外壁连接。
在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毛细管为紫铜管。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包括设备箱、制冷箱和制冷机组,所述制冷机组包括依次连通的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组和蒸发器,所述制冷箱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位于所述外壳体内部,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安装于所述设备箱内,所述蒸发器安装于所述内壳体内,所述毛细管组安装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毛细管组的一端接收所述冷凝器输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并通过所述毛细管组节流成为低温低压制冷剂后通过所述毛细管组的另一端输送到所述蒸发器内。通过毛细管组实现制冷机组的降压效果,不仅满足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制冷性能要求,并且结构简单,制成方便、价格低廉。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制冷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制冷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制冷箱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制冷箱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制冷箱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第一通孔的截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防摩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保温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制冷箱;
200-外壳体;210-第一通孔;220-橡胶圈;
300-内壳体;310-防摩擦组件;320-第二通孔;
400-空腔;410-支撑柱;500-设备箱;
600-连接管;
700-保温件;
800-制冷机组;810-压缩机;820-冷凝器;830-毛细管;831-第一连接部;832-弯曲部;833-第二连接部;840-蒸发器;
900-货仓。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上”、“底”、“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若有的话)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随着冷冻运输技术的成熟,对于冷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中,制冷机组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热力膨胀阀以及蒸发器组成。其中热力膨胀阀为运动部件,包含调节机构、顶针、弹簧、推杆、膜片等,通过内部的预设程序来进行蒸发器供液量的调节,结构复杂、部件多。
并且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主要是用于疫苗、血液、器官、药品等温度敏感且价值较高的物品运输,因此对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冷藏环境要求更高。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使产品能够及时投放到市场上,节省费用和时间,这就要求制冷机组可靠性更高。
而现有技术中,采用热力膨胀阀作为节流装置,而热力膨胀阀组成结构复杂、部件多,其泄漏率、故障率相对较高,同时对机组制冷系统要求也较高,制冷剂中的气泡会降低膨胀阀的性能,从而减少供应蒸发器的液体,需要保持热力膨胀阀阀前一定的过冷度,才能确保无故障工作。虽然采用热力膨胀阀可以满足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制冷性能要求,但由于其故障率相对较高,影响了制冷机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提出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包括货仓,货仓用于放置需要运输的物品,其主要为需要冷冻运输的物品,如疫苗、血液、器官、药品等。货仓的侧壁上设置有设备仓,其中设备仓主要用于安装设备箱、制冷箱和制冷机组。货仓与设备仓通过管道连通,制冷机组对货仓内的产品进行冷冻保存。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包括设备箱500、制冷箱100和制冷机组800,制冷机组800包括依次连通的压缩机810、冷凝器820、毛细管组和蒸发器840,具体为压缩机810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600与冷凝器820的输入端连接,冷凝器820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600与毛细管组的输入端连接,毛细管组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600与蒸发器840的输入端连接,蒸发器840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600与压缩机810的输入端连接。制冷机组800里面流通的为制冷剂。
制冷机组800制冷过程为,压缩机810将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压缩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输送到冷凝器820,通过冷凝器820冷凝后成为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再由毛细管830的节流作用降压为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再进入蒸发器840中吸热变为低温低压蒸汽返回压缩机810。应当注意的是,毛细管830替代了原来的热力膨胀阀,使制冷机组800的部件更简单,毛细管830由于没有其他部件,因此故障率也大幅度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制冷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制冷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设备仓安装在货仓900的侧壁上方,设备箱500和制冷箱100安装在设备仓内,设备箱500与制冷箱100相邻放置。制冷箱100包括外壳体200和内壳体300,内壳体300位于外壳体200内部,内壳体300与外壳体200之间形成空腔400。空腔400隔断了内壳体300与外壳体200的直接接触,防止内壳体300与外壳体200之间发生冷热交换。为了防止外壳体200表面产生凝露,毛细管830与外壳体200之间要保持足够的间距,也就是空腔400的宽度要设置的尽可能宽,保证外壳体200不凝露。
压缩机810和冷凝器820安装于设备箱500内,蒸发器840安装于内壳体300内,毛细管组安装于空腔400内,毛细管组的一端接收冷凝器820输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并通过毛细管组降压成为低温低压制冷剂后通过毛细管组的另一端输送到蒸发器840内。由于蒸发器840在工作时会导致温度降低,为了不影响其他部件的正常工作,通过设备箱500和制冷箱100将压缩机810和冷凝器820与蒸发器840和毛细管830分隔,保证各部件不受影响。
在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毛细管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毛细管830,毛细管830分别连通冷凝器820和蒸发器840。
如图4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制冷箱主视图。为了提高制冷效率,本实施例采用三个毛细管组成毛细管组,其中三个毛细管830相邻设置。其中三个毛细管830分别连通蒸发器840、冷凝器820以及压缩机810。毛细管830的数量根据实际的制冷需求设置,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
在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毛细管83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部831、弯曲部832和第二连接部833,第一连接部831穿过外壳体200与冷凝器820连接,第二连接部833穿过内壳体300与蒸发器840连接,弯曲部832呈螺旋状。通过螺旋状的毛细管830延长毛细管830的长度,同时减小毛细管830在空腔400内的占用,并且螺旋状的毛细管830也利于安装。
空腔400内还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与弯曲部832连接,固定件用于固定弯曲部832。
示例性的,对于毛细管组,与采用多个毛细管830的组成的毛细管组不同的是,本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毛细管830,包括第一连接部831、多个弯曲部832以及第二连接部833。其中多个弯曲部间隔设置,组成毛细管组。
示例性的,固定件为固定板,通过胶粘剂将毛细管830的弯曲部832与固定板粘接在一起,实现毛细管830的固定,防止毛细管830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移位。对于毛细管组,无论是由多个毛细管830组成还是有一根毛细管830的多个弯曲部832组成,其固定方式均相同,即均采用弯曲部832与固定板粘接的方式固定。
示例性的,固定件也可以为发泡件,通过在空腔400内注射发泡物,发泡物成型后形成发泡件,从而实现毛细管830的固定,避免毛细管830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移位。
在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制冷箱正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制冷箱左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第一通孔的截面图。外壳体200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10,第一通孔210内设置有第一阻隔件,第一连接部831穿过第一阻隔件与冷凝器820连接;内壳体300上设置有第二通孔320,第二通孔320内设置有第二阻隔件,第二连接部833穿过第二阻隔件与蒸发器840连接。
其中第一通孔210与第二通孔320的孔径相同,外壳体200上的第一阻隔件用于防止毛细管830的第一连接部831与外壳体200之间发生碰撞,内壳体300上的第二阻隔件用于防止毛细管830的第二连接部833与内壳体300之间发生碰撞。
在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第一阻隔件和第二阻隔件均为橡胶圈220。
示例性的,第一阻隔件和第二阻隔件也可以为其他软质材料,如塑料等。
示例性的,参照图8,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防摩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为了避免安装的毛细管830与外壳体200或者内壳体300之间发生摩擦,可以在安装时,在毛细管830与内壳体300或者外壳体200的接触位置安装防摩擦组件310,防摩擦组件310为海绵条或热缩套或油泥等软质材料。
示例性的,由于内壳体300内部的蒸发器840与设备箱500内的压缩机810通过连接管600连接,其中连接管600需要依次穿过内壳体300、外壳体200。在本实施例中,毛细管830与连接管600相邻设置,在毛细管830与连接管600的接触部位也设置防摩擦组件310来防止连接管600与毛细管830之间的摩擦。
在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如图9所示,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保温件结构示意图。由于制冷箱100尺寸的限制,空腔400的宽度不能设置太宽,并且由于毛细管组更加靠近外壳体200,因此在外壳体200靠近毛细管830的表面易产生凝露。通过在外壳体200的内壁设置保温件700,保温件700与毛细管830对应设置,保温件700用于隔绝毛细管830与外壳体200之间的冷热交换。
其中保温件700主要设置在毛细管830的弯曲部832的对应位置,主要用于阻挡毛细管830的弯曲部832与外壳体200之间的冷热交换。
在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保温件700与外壳体200内壁固定连接,保温件700为保温管、发泡板和保温棉三者中的一者。
示例性的,为了避免毛细管830的弯曲部832与外壳体200之间的冷热交换,也可以在毛细管830的弯曲部832的外表面包裹一层具有一定厚度的保温棉或者其他保温材料,通过包裹物来阻挡毛细管830与外壳体200之间的冷热交换。
在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空腔400内还设置有多个支撑柱410,支撑柱410的两端分别与外壳体200的内壁和内壳体300的外壁连接。
其中,支撑柱410设置在内壳体300的多个面上,通过多个支撑柱410对内壳体300进行支撑,从而保证制冷箱100的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制冷箱100与货仓900之间设置有出风风道和回风风道连接,出风风道用于将制冷箱100内的冷空气输送到货仓900内,回风风道用于将货仓900内的空气输送到制冷箱100内进行制冷。
在上述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毛细管830由紫铜管拉制而成,其结构简单、制成方便、结构简单、制成方便、价格低廉、无运动部件,其本身不易产生故障和泄漏。一方面可以满足在移动运输场景上应用,同时也满足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制冷性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采用毛细管作为节流部件进行节流,减轻了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的复杂度,并且降低了制冷装置发生泄漏率和故障率,同时对毛细管以发泡方式加以固定,可有效防止移动运输时毛细管摩擦磨损,从而可以降低制冷系统泄漏率,提高制冷系统密封性及运行效率,保障制冷系统运行可靠性;此外,毛细管价格相对低廉,降低了集装箱的生产成本。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箱、制冷箱和制冷机组,所述制冷机组包括依次连通的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组和蒸发器;
所述制冷箱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位于所述外壳体内部,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形成空腔;
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安装于所述设备箱内,所述蒸发器安装于所述内壳体内,所述毛细管组安装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毛细管组的一端接收所述冷凝器输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并通过所述毛细管组节流成为低温低压制冷剂后通过所述毛细管组的另一端输送到所述蒸发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毛细管,所述毛细管分别连通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弯曲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过所述内壳体与所述蒸发器连接,所述弯曲部呈螺旋状;
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弯曲部连接,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弯曲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发泡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第一阻隔件,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一阻隔件与所述冷凝器连接;
所述内壳体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第二阻隔件,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二阻隔件与所述蒸发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隔件和第二阻隔件均为橡胶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设置有保温件,所述保温件与所述毛细管对应设置,所述保温件用于隔绝所述毛细管与所述外壳体之间的冷热交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件为保温管、发泡板和保温棉三者中的一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和所述内壳体的外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为紫铜管。
CN202321389203.5U 2023-06-01 2023-06-01 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 Active CN2201816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89203.5U CN220181666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89203.5U CN220181666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81666U true CN220181666U (zh) 2023-12-15

Family

ID=89114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89203.5U Active CN220181666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816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3764B (zh) 隔热箱体、具有该隔热箱体的冰箱及热水存储装置
TWI634060B (zh) 隔熱箱體以及冰箱
TWI599752B (zh) Heat insulation box and refrigerator
CN101413738A (zh) 一种中低温集成式冷藏/冷冻系统
JP4696906B2 (ja) 冷蔵庫
CN102927740A (zh) 冰箱
CN102171523A (zh) 用于超低温冷柜的模块化柜体
CN209622465U (zh) 一种气体冷却装置和具有冷却功能的加氢机
TW201502036A (zh) 冰箱
CN220181666U (zh) 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箱
CN206055994U (zh) 制冷循环装置
CN209068837U (zh) 蓄冷式车载冰箱
CN210179303U (zh) 一种液化气体存储装置
CN206546057U (zh) 冰箱
CN102809259B (zh) 冰箱
CN100533002C (zh) 一种单屏真空多层绝热的单级脉管制冷机
CN212870352U (zh) 一种新型导冷车载冰箱
JP4218514B2 (ja) 冷蔵庫
CN218705499U (zh) 一种机器人冷链储存箱
CN206930017U (zh) 一种模块化的蒸发器
JP2016217704A (ja) 断熱箱体
CN210346007U (zh) 一种双回路制冷的制冷设备
CN217465054U (zh) 制冷设备
JP6674409B2 (ja) 冷蔵庫
CN114322349B (zh) 耦合直流的回热式制冷机冷却的低温储存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