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72236U - 电池冷却板及其适用的流道板、电池冷却模块与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池冷却板及其适用的流道板、电池冷却模块与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72236U
CN220172236U CN202321086690.8U CN202321086690U CN220172236U CN 220172236 U CN220172236 U CN 220172236U CN 202321086690 U CN202321086690 U CN 202321086690U CN 220172236 U CN220172236 U CN 2201722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ooling
grooves
battery
plat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866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佩林
S·通德利
V·苏布拉马尼亚姆
孙键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Original Assignee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filed Critical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Priority to CN20232108669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722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722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722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冷却板及其适用的流道板、电池冷却模块与车辆。其中,电池冷却板包括流道板和基板,所述流道板包括多组用以与所述基板形成流道的凹槽;所述电池冷却板设有至少两排电池冷却区域,其中,所述至少一排的电池冷却区域所包括的凹槽来自多组凹槽中相邻的至少三组。本实用新型令某一排的电池模块接触多组流体通道,可有效改善电池冷点,提高电池冷却模块的降温均匀性。

Description

电池冷却板及其适用的流道板、电池冷却模块与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池冷却板及其适用的流道板、电池冷却模块与车辆。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使用电池作为主要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会产生大量热量,造成电池包迅速升温。为了使电池包工作在一个适宜的工况温度下,现有的BMS(Batterymanagement system,即电池管理系统)一般利用车辆空调系统中的制冷剂对电池包进行制冷降温,例如:将电池安装在冷却板上,将冷媒输入至该冷却板,通过冷媒与电池进行换热实现电池的降温。
然而,在现有的直冷电池降温方案中,电池降温均匀性仍然有待提高,否则将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以上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池冷却板及其适用的流道板、电池冷却模块与车辆,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冷却板对电池模块的降温均匀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冷却板,包括流道板和基板,所述流道板包括多组用以与所述基板形成流道的凹槽;所述电池冷却板设有至少两排电池冷却区域,其中,所述至少一排的电池冷却区域所包括的凹槽来自多组凹槽中相邻的至少三组。
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排的电池冷却区域包括对应所述电池冷却板的出口的电池冷却区域。
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对应出口的电池冷却区域所包括的凹槽来自全部的第一组凹槽,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组凹槽相邻的全部或部分的第二组凹槽及全部或部分的第三组凹槽;其中,所述第一组凹槽与所述基板形成与所述出口相连的出口通道。
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对应出口的电池冷却区域所包括的凹槽来自全部或部分的第一组凹槽,以及与所述第一组凹槽相邻的全部的第五组凹槽,以及与所述第五组凹槽相邻的全部或部分的第六祖凹槽;其中,所述第一组凹槽与所述基板形成与所述出口相连的出口通道。
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排电池冷却区域之间设有间隔区,邻近所述间隔区的凹槽布设于所述间隔区内。
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布设于所述间隔区内的凹槽包括避开电池冷点的弧形凹槽。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流道板,用以与基板连接以形成电池冷却板;所述流道板包括多组用以与所述基板形成流道的凹槽;所述流道板设有至少两排电池冷却区域,其中,所述至少一排的电池冷却区域所包括的凹槽来自多组凹槽中相邻的至少三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冷却模块,包括:电池模块,以及如上任一所述的电池冷却板;所述电池模块位于所述电池冷却板的电池冷却区域中。
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电池单元,每一所述电池单元的长度覆盖所在电池冷却区域中的各流道。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冷却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冷却板令某一排的电池模块接触三组或三组以上的流体通道,从而有效地改善了电池冷点,提高了电池冷却模块的降温均匀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池冷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电池冷却模块向上反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流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4U型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公开了多种不同的实施的主题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为简化公开内容,下面描述了各元件和排列的具体实例,当然,这些仅仅为例子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例如在说明书中随后记载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分布,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直接联系的方式分布的实施方式,也可包括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形成附加特征的实施方式,从而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可以不直接联系。另外,这些内容中可能会在不同的例子中重复附图标记和/或字母。该重复是为了简要和清楚,其本身不表示要讨论的各实施方式和/或结构间的关系。进一步地,当第一元件是用与第二元件相连或结合的方式描述的,该说明包括第一和第二元件直接相连或彼此结合的实施方式,也包括采用一个或多个其他介入元件加入使第一和第二元件间接地相连或彼此结合。
需要注意的是,附图均仅作为示例,其并非是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的,并且不应该以此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为本申请的电池冷却模块100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电池冷却模块100包括电池冷却板10和多个电池模块20。
电池冷却板10又称为电池直冷板,用于对各个电池模块20进行降温。电池模块20可以为汽车电池,如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其贴合在电池冷却板10的下表面。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各电池模块20还可以设置在电池冷却板10的上方或侧方。
电池冷却板20包括流道板11和基板12,其中,流道板11包括若干凹槽111,这些凹槽111朝向图中的上方拱起,与位于下方的基板12结合,共同构成了若干流道。这些流道可通入制冷剂,电池模块20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传递到电池冷却板10,从而对各电池模块20进行降温。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冷却板10设有四排电池冷却区域,每排电池冷却区域又包括左、右两个子电池冷却区域。每个电池模块20位于每一子电池冷却区域内。每个电池模块20由多个电池单元21沿流道板11的长度方向排列组成。每个电池单元21的长度方向与流道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亦可呈任意非零角度。
需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电池冷却区域的数量、子电池冷却区域的数量、电池模块20的数量、电池单元21的数量均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排电池冷却区域和第三排电池冷却区域之间设有间隔区112,第一列子电池冷却区域和第二列子电池冷却区域之间设有导电间隙113。参见图1,间隔区112设有多个安装孔114,导电间隙113的位置可设有多个安装孔115。另外,电池冷却板10还可按照应用场景的需要,选择在其它位置布置安装孔,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间隔区、导电间隙的数量、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加以变换。
在本实施例中,沿电池冷却板10的长度方向布设的凹槽111呈弧形弯曲状,从而避开了安装孔114所在区域。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间隔区115的中间部分不设安装孔114,间隔区115附近的凹槽111设置在该中间部分,从而避免了此处的电池单元21的下方的流道数量过多。
如图3所示,显示为本申请的流道板11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流道板11包括四组凹槽111,第二组凹槽111b(图3中从下至上的第1个凹槽~第14个凹槽)与基板12形成的流道因与电池冷却板10的入口I相连,故也称为入口通道,该入口通道的输出端连接第四组凹槽111d(图3中从上至下的第1个凹槽~第12个凹槽)的输入端,第四组凹槽111d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组凹槽111c(图3中从上至下的第13个凹槽~第26个凹槽)的输入端,第三组凹槽111c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组凹槽111a(图3中从上至下的第27个凹槽~第34个凹槽)的输入端,第一组凹槽111a的输出端因与电池冷却板10的出口0相连,故也称为出口通道。
本实施例中四组凹槽111按照第二组凹槽111b、第四组凹槽111d、第三组凹槽111c、第一组凹槽111a的顺序依次首尾连接形成嵌套的2U型结构(第二组凹槽111b与第四组凹槽111d形成外U形结构,第三组凹槽111c与第一组凹槽111a形成内U型结构),然而本申请对凹槽组的数量、连接的走向并不做限制。例如,本申请的凹槽排布还可以呈3U、4U等任意数量,走向还可以为S型、I型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组凹槽111b的凹槽数量为14个,第四组凹槽111d的凹槽数量为12个,第三组凹槽111c的凹槽数量为14个,第一组凹槽111a的凹槽数量为8个。承接前述,流道板11被划分为四排电池冷却区域,以图3中保留的4个电池单元为参照,第一排电池冷却区域包括12个第二组凹槽111b;第二排电池冷却区域包括2个第二组凹槽111b、8个第一组凹槽111a、2个第三组凹槽111c;第三排电池冷却区域包括12个第三组凹槽111c;第四排电池冷却区域包括12个第四组凹槽111d。在每一排电池冷却区域中,每一电池单元21的长度都会覆盖所属电池冷却区域中的各个凹槽。
值得注意的是,对应电池冷却板的出口的电池冷却区域,也即第二排电池冷却区域,其包括了来自相邻的三个组的凹槽,分别是:全部的第一组凹槽111a、部分的第二组凹槽111b、部分的第三组凹槽111c。由此,第二排电池冷却区域的电池模块20与三组“混合”的流道均接触,从而有效改善了电池冷点,提高了电池冷却模块100的降温均匀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冷点位于离导电间隙113最近的各个电池单元,在本实施例中可参见图2中被斜线填充的四个电池单元。
本实施例的第二排电池单元接触了全部的出口通道,以及与该出口通道两侧相邻的其它通道。在其它实施例中,对应出口的电池冷却区域所包括的凹槽还可以来自全部或部分的出口通道,以及与出口通道相邻的全部的第五组凹槽,以及与所述第五组凹槽相邻的全部或部分的第六祖凹槽,甚至是排除出口通道的其它三组相邻通道。
举例而言,参阅图4所示的4U型流道排布示意图,其中,入口通道被实点填充,出口通道被实线填充。电池单元21a~21c分别展示了一个电池单元同时接触三组“混合”流道的三种情况。情况一:电池单元21a从左至右依次接触全部或部分的出口通道、全部的中间通道、全部或部分的右边通道;情况二:电池单元21b从左至右依次接触全部或部分的左边通道、全部的中间通道、全部或部分的出口通道;情况三:电池单元21b从左至右依次接触全部或部分的左边通道、全部的中间通道、全部或部分的右边通道,这种情况的“混合”通道没有包括出口通道。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制在出口通道对应的那排电池冷却区域设置三组相邻的混合凹槽,多于三组亦可。另外,本申请也不限制除对应出口通道的其它排的电池冷却区域设置三组或三组以上相邻的混合凹槽。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冷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道板和基板,所述流道板包括多组用以与所述基板形成流道的凹槽;所述电池冷却板设有至少两排电池冷却区域,其中,至少一排的所述电池冷却区域所包括的凹槽来自多组凹槽中相邻的至少三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中,至少一排的所述电池冷却区域包括对应所述电池冷却板的出口的电池冷却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中,所述对应出口的电池冷却区域所包括的凹槽来自全部的第一组凹槽,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组凹槽相邻的全部或部分的第二组凹槽及全部或部分的第三组凹槽;其中,所述第一组凹槽与所述基板形成与所述出口相连的出口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中,所述对应出口的电池冷却区域所包括的凹槽来自全部或部分的第一组凹槽,以及与所述第一组凹槽相邻的全部的第五组凹槽,以及与所述第五组凹槽相邻的全部或部分的第六祖凹槽;其中,所述第一组凹槽与所述基板形成与所述出口相连的出口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中,所述至少两排电池冷却区域之间设有间隔区,邻近所述间隔区的凹槽布设于所述间隔区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冷却板,其中,布设于所述间隔区内的凹槽包括避开电池冷点的弧形凹槽。
7.一种流道板,其特征在于,用以与基板连接以形成电池冷却板;所述流道板包括多组用以与所述基板形成流道的凹槽;所述流道板设有至少两排电池冷却区域,其中,至少一排的所述电池冷却区域所包括的凹槽来自多组凹槽中相邻的至少三组。
8.一种电池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块,以及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冷却板;所述电池模块位于所述电池冷却板的电池冷却区域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冷却模块,其中,所述电池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电池单元,每一所述电池单元的长度覆盖所在电池冷却区域中的各流道。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池冷却模块。
CN202321086690.8U 2023-05-08 2023-05-08 电池冷却板及其适用的流道板、电池冷却模块与车辆 Active CN2201722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6690.8U CN220172236U (zh) 2023-05-08 2023-05-08 电池冷却板及其适用的流道板、电池冷却模块与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6690.8U CN220172236U (zh) 2023-05-08 2023-05-08 电池冷却板及其适用的流道板、电池冷却模块与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72236U true CN220172236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62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86690.8U Active CN220172236U (zh) 2023-05-08 2023-05-08 电池冷却板及其适用的流道板、电池冷却模块与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722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87962A1 (en) Heat exchanger with regional flow distribution for uniform cooling of battery cells
US7642004B2 (en) Holder for cooling battery modules
JP2000231929A (ja) 燃料電池
JP2007538368A (ja) 燃料電池を通る流体の流れを改善するための分枝流体チャンネル
CN113113700B (zh) 一种一体式动力电池冷却装置及动力电池组
CN112397806A (zh) 集成加热功能的电池冷板、动力电池系统及新能源车辆
CN111883875B (zh) 具有导流翅片的换热板及电池pack箱体
JP5302263B2 (ja) 燃料電池
CN110247133B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用冷却板及液冷循环系统
JP5083288B2 (ja) 半導体冷却構造
CN220172236U (zh) 电池冷却板及其适用的流道板、电池冷却模块与车辆
CN211828961U (zh) 一种新型动力电池液冷散热装置
JPS63248073A (ja) 積層形燃料電池
CN115117514B (zh) 一种交错逆流式一体化冷却系统及电动车
CN216288626U (zh) 液冷板及电池包
CN211182444U (zh) 电池模组传热结构及电池箱
CN219437472U (zh) 功率组件和三电平变流器
CN112968232B (zh) 电池包
CN219163519U (zh) 电池包
CN219979644U (zh) 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115881666B (zh) 一种逆流式新型复合微通道热沉
CN219959162U (zh) 一种电池包
CN219106294U (zh) 冷板结构、电池包以及用电装置
CN219303785U (zh) 一种递增式液冷流道系统及电池包
CN220172227U (zh) 换热板组件、电池包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