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72178U - 一种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72178U
CN220172178U CN202321700442.8U CN202321700442U CN220172178U CN 220172178 U CN220172178 U CN 220172178U CN 202321700442 U CN202321700442 U CN 202321700442U CN 220172178 U CN220172178 U CN 2201721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overturning
clamping
driv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004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冉昌林
蔡汉钢
李鹏
付小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Yifi Lase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Yifi Lase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Yifi Lase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Yifi Lase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0044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721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721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721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包括:翻转驱动组件、相对设置的第一翻转组件和第二翻转组件;第一翻转组件包括:第一翻转板和第一固定机构,第一固定机构设置于第一翻转板,第一固定机构用于对极组进行固定;第二翻转组件包括:第二翻转板和第二固定机构,第二固定机构设置于第二翻转板,第二固定机构用于对极组进行固定;翻转驱动组件与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当中的至少一者连接,用于驱动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在展开状态和合拢状态之间切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在极组的翻转合拢的过程中,防止极组由于重力下滑产生的表面损伤,提高了合芯的良率。

Description

一种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加工生产工艺中,通常需要将A、B两极组的极耳与置于A、B极组的极耳之间的连接片通过焊接,完成A、B极组的相连;随后,连接片还需要与盖板上的正极、负极进行激光焊接;之后,将连接片进行折弯的同时,将A、B极组翻转合并为一个电芯。A、B极组合为一个电芯后,盖板作为电芯的顶部,其上的正极、负极作为电芯的两极。
现有的极组合芯折弯装置,在翻转板翻转进行A、B极组合芯的过程中,极组由于自身重力会相对于翻转板下滑,导致极组表面贴膜的磨损,甚至在外壳表面产生划痕,造成生产不达标,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翻转板翻转进行A、B极组合芯的过程中,极组由于自身重力会相对于翻转板下滑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包括:翻转驱动组件、相对设置的第一翻转组件和第二翻转组件;所述第一翻转组件包括:第一翻转板和第一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翻转板,所述第一翻转板用于承载两个极组当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机构用于对所述极组进行固定;所述第二翻转组件包括:第二翻转板和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翻转板,所述第二翻转板用于承载两个所述极组当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二固定机构用于对所述极组进行固定;所述翻转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翻转板和所述第二翻转板当中的至少一者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翻转板和所述第二翻转板在展开状态和合拢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一夹紧驱动件,所述第一夹紧驱动件与所述第一翻转板连接,所述第一夹紧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对相应的所述极组夹紧或放松;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驱动件,所述第二夹紧驱动件与所述第二翻转板连接,所述第二夹紧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紧组件对相应的所述极组夹紧或放松。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第一翻转板相对设置有避让位,所述第一夹紧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翻转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夹爪的一端、所述第二夹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夹紧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夹爪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夹爪的另一端均穿过相应的所述避让位延伸至所述第一翻转板的上方;在所述第一夹紧驱动件的驱动下,所述第一夹爪、所述第二夹爪能够相靠近或相远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所述第一夹紧驱动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夹紧驱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翻转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夹紧驱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夹爪、所述第二夹爪一一对应地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夹紧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爪、所述第二夹爪相靠近或相远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所述第一夹爪、所述第二夹爪的两个相对面均设置有第一缓冲垫;所述第一缓冲垫用于与相应的所述极组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包括:翻转驱动件、主动轮、从动轮、传动带;主动轮与所述翻转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动轮能够在所述翻转驱动件的驱动下旋转;从动轮与所述第一翻转板和所述第二翻转板当中的至少一者连接;传动带套设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还包括间距调整组件;所述间距调整组件与所述第一翻转板和所述第二翻转板当中的至少一者连接;在所述第一翻转板和所述第二翻转板的展开状态下,所述间距调整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翻转板和所述第二翻转板相靠近或相远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所述第一翻转板包括: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所述第二板片与所述第一板片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板片用于承载两个所述极组当中的一个;所述第二翻转板包括:第三板片和第四板片;所述第四板片与所述第三板片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板片用于承载两个所述极组当中的另一个;所述间距调整组件包括: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所述第一调整件与所述第二板片连接,所述第二调整件与所述第四板片连接;在所述第一调整件和所述第二调整件的驱动下,所述第二板片、所述第四板片能够相靠近或相远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所述第一调整件包括:第一滑块、引导部和调整驱动件;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板片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引导部活动连接;所述引导部与所述调整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调整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引导部的延伸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板片靠近或远离第四板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所述第一翻转板和所述第二翻转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二缓冲垫用于与所述极组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在极组的翻转合拢的过程中,防止极组由于重力下滑产生的表面损伤,提高了合芯的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形极组合芯折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形极组合芯折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折弯装置;
2:翻转装置;210:翻转驱动组件;2101:翻转驱动件;2102:主动轮;2103:从动轮;2104:传动带;
220:第一翻转组件;2201:第一翻转板;22011:第一板片;22012:第二板片;22013:避让位;2202:第一固定机构;
230:第二翻转组件;2301:第二翻转板;23011:第三板片;23012:第四板片;2302:第二固定机构;
240:间距调整组件;2401:第一调整件;2402:第二调整件;
3:移载装置;
4:下料装置;
510:极组;520: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极组合芯折弯装置,在翻转板翻转进行A、B极组合芯的过程中,极组由于自身重力会相对于翻转板下滑,导致极组表面贴膜的磨损,甚至在外壳表面产生划痕,造成生产不达标,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翻转板翻转进行A、B极组合芯的过程中,极组由于自身重力会相对于翻转板下滑的缺陷。
下面结合图1-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翻转装置2与折弯装置1配合,翻转装置2可以控制两个对置设置的极组510以相靠近边为旋转轴进行翻转直至合拢;折弯装置1分别对两个极组510之间的两个连接片520同时进行折弯,以实现在两个极组510进行翻转的同时折弯两个连接片520。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包括:翻转驱动组件210、相对设置的第一翻转组件220和第二翻转组件230;第一翻转组件220包括:第一翻转板2201和第一固定机构2202,第一固定机构2202设置于第一翻转板2201,第一翻转板2201用于承载两个极组510当中的一个,第一固定机构2202用于对极组510进行固定;第二翻转组件230包括:第二翻转板2301和第二固定机构2302,第二固定机构2302设置于第二翻转板2301,第二翻转板2301用于承载两个极组510当中的另一个,第二固定机构2302用于对极组510进行固定;翻转驱动组件210与第一翻转板2201和第二翻转板2301当中的至少一者连接,用于驱动第一翻转板2201和第二翻转板2301在展开状态和合拢状态之间切换。
如图4所示,合芯前,两个极组510水平相对放置,且极耳相对。连接片520位于两个极组510之间,连接片520的两侧分别与相应的极组510的极耳连接。
合芯后,两个极组510并排叠放,且极耳位于同一侧。连接片520与极耳同侧,连接片520的两侧折弯,且弯折的部分分别与相应的极耳连接。
连接片520背离弯折部分的一侧连接电池盖板,从而使电池盖板在两个极组510合芯后,作为电芯的顶部。
相关技术中,在翻转装置驱动极组翻转的过程中,极组由于自身重力会往下滑,导致极组表面贴膜的磨损甚至外壳表面的划痕,造成生产不达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组合芯翻转装置,通过第一翻转板2201上设置第一固定机构2202,在第二翻转板2301上设置第二固定机构2302,在两个极组510放置于第一翻转板2201和第二翻转板2301上时,第一固定机构2202和第二固定机构2302分别对两个极组510进行固定,以保证在翻转过程中保证极组510与对应的翻转板相对固定,从而避免损坏极耳及保护膜,提高生产质量。
其中,第一固定机构2202和第二固定机构2302可以通过夹紧、凸块卡接等方式防止在翻转过程中极组510相对于第一翻转板2201或第二翻转板2301下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机构2202和第二固定机构2302为凸块,在第一翻转板2201和第二翻转板2301翻转至竖直对置放置的过程中,第一固定机构2202设置在第一翻转板2201下侧,第二固定机构2302设置在第二翻转板2301下侧,极组510的下侧与凸块接触,从而对极组510进行限位固定,防止极组510在翻转过程中由于自身重力下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机构2202和第二固定机构2302通过夹紧的方式对极组510进行固定。
具体的,第一固定机构2202包括: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一夹紧驱动件,第一夹紧驱动件与第一翻转板2201连接,第一夹紧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夹紧组件对相应的极组510夹紧或放松;第二固定机构2302包括:第二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驱动件,第二夹紧驱动件与第二翻转板2301连接,第二夹紧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夹紧组件对相应的极组510夹紧或放松。
其中,第一夹紧驱动件和第二夹紧驱动件为本领域所公知的驱动装置,例如气缸、油缸、电机等。
其中,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组件可以为夹爪,第一夹紧驱动件和第二夹紧驱动件通过驱动夹爪的收紧或放松,实现对相应的极组510夹紧或放松。
其中,第一固定机构2202和第二固定机构2302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第一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第一翻转板2201相对设置有避让位22013,第一夹紧驱动件设置于第一翻转板2201的下表面,第一夹爪的一端、第二夹爪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夹紧驱动件连接,第一夹爪的另一端、第二夹爪的另一端均穿过相应的避让位22013延伸至第一翻转板2201的上方;在第一夹紧驱动件的驱动下,第一夹爪、第二夹爪能够相靠近或相远离。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翻转板2201上设置有避让位22013,一方面可以将第一夹紧驱动件设置于第一翻转板2201的下表面,相对于设置在第一翻转板2201的上表面而言,不侵占第一翻转板2201的上表面的使用空间,以使翻转装置2可以适用于多种规格的极组翻转;另一方面,受避让位22013的尺寸限定,第一夹爪和/或第二夹爪仅能在避让位22013内移动,从而限定第一夹爪和或第二夹爪之间的距离,避免对极组510过紧夹持导致极组510表面受损。
进一步的,第一夹紧驱动件包括两个,两个第一夹紧驱动件分别与第一翻转板2201连接,两个第一夹紧驱动件分别与第一夹爪、第二夹爪一一对应地连接;两个第一夹紧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夹爪、第二夹爪相靠近或相远离。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个第一夹紧驱动件,两个第一夹紧驱动件分别驱动第一夹爪、第二夹爪,实现单独控制,便于检修更换。
进一步的,第一夹爪、第二夹爪的两个相对面均设置有第一缓冲垫;第一缓冲垫用于与相应的极组510接触,以在对极组510夹紧时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极组510表面受损,提高生产质量。
其中,第一缓冲垫可以为柔性垫,例如橡胶、海绵等。
进一步的,翻转驱动组件210包括:翻转驱动件2101、主动轮2102、从动轮2103和传动带2104;主动轮2102与翻转驱动件2101的输出端连接,主动轮2102能够在翻转驱动件2101的驱动下旋转;从动轮2103与第一翻转板2201和第二翻转板2301当中的至少一者连接;传动带2104套设于主动轮2102和从动轮2103的外侧。
其中,翻转驱动件2101可以为伺服电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翻转驱动组件210包括一个,一个翻转驱动组件210与第一翻转板2201和第二翻转板2301当中的一者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翻转驱动组件210包括两个,两个翻转驱动组件210分别与第一翻转板2201和第二翻转板2301连接,以同时驱动第一翻转板2201和第二翻转板2301翻转,减少第一翻转板2201和第二翻转板2301的翻转角度,提高翻转精度。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翻转装置2还包括:间距调整组件240;间距调整组件240与第一翻转板2201和第二翻转板2301当中的至少一者连接;在第一翻转板2201和第二翻转板2301的展开状态下,间距调整组件240能够驱动第一翻转板2201和第二翻转板2301相靠近或相远离。
其中,沿第二方向,间距调整组件240能够调整第一翻转板2201和第二翻转板2301相靠近或相远离,以调整第一翻转板2201和第二翻转板2301的间距,从而使第一翻转板2201和第二翻转板2301可承载不同尺寸的极组进行翻转,便于根据加工对象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第一翻转板2201包括:第一板片22011和第二板片22012;第二板片22012与第一板片22011滑动连接,第二板片22012用于承载两个极组510当中的一个;第二翻转板2301包括:第三板片23011和第四板片23012;第四板片23012与第三板片23011滑动连接,第四板片23012用于承载两个方形极组510当中的另一个;间距调整组件240包括:第一调整件2401和第二调整件2402;第一调整件2401与第二板片22012连接,第二调整件2402与第四板片23012连接;在第一调整件2401和第二调整件2402的驱动下,第二板片22012、第四板片23012能够相靠近或相远离。
其中,第二板片22012与第一板片22011、第三板片23011与第四板片23012可以通过滑轨、滑道滑动连接。
第二板片22012、第四板片23012用于承载极组510;在第一调整件2401和第二调整件2402的驱动下,第二板片22012、第四板片23012能够相靠近或相远离,以实现间距调节,从而使第一翻转板2201和第二翻转板2301可承载不同厚度的极组进行翻转,便于根据加工对象进行调整。
其中,第一板片22011、第三板片23011与翻转驱动组件210连接。
翻转驱动组件210驱动第一板片22011、第三板片23011翻转,第一板片22011带动第二板片22012、第三板片23011带动第四板片23012翻转。
进一步的,第一调整件2401包括:第一滑块、引导部和调整驱动件;第一滑块与第二板片22012固定连接,且与引导部活动连接;引导部与调整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调整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一滑块沿引导部的延伸方向移动,以带动第二板片22012靠近或远离第四板片23012。
其中,引导部设置于第一板片22011,第一滑块与第二板片22012固定连接,第一滑块相对于引导部滑动,从而实现第二板片22012相对于第一板片22011滑动。
其中,引导部可以为滑轨或滑块。
进一步的,第一翻转板2201和第二翻转板2301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第二缓冲垫,第二缓冲垫用于与极组510接触,以在极组510来料时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极组510表面损伤,提高生产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极组510的极耳与连接片520超声波焊接在一起。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方形极组合芯折弯系统,方形极组合芯折弯系统包括折弯装置1、移载装置3和下料装置4。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移载装置3用于将合芯的两个极组510搬运至指定位置,从而便于极组合芯后的连续作业。
下料装置4用于将两个极组510搬运至翻转装置2的第一翻转板2201和第二翻转板2301上。
本申请提供的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机构2202和第二固定机构2302,在极组510的翻转合拢的过程中,防止极组510由于重力下滑产生的表面损伤,提高了合芯的良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翻转驱动组件、相对设置的第一翻转组件和第二翻转组件;
所述第一翻转组件包括:第一翻转板和第一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翻转板,所述第一翻转板用于承载两个极组当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机构用于对所述极组进行固定;
所述第二翻转组件包括:第二翻转板和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翻转板,所述第二翻转板用于承载两个所述极组当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二固定机构用于对所述极组进行固定;
所述翻转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翻转板和所述第二翻转板当中的至少一者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翻转板和所述第二翻转板在展开状态和合拢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夹紧组件和第一夹紧驱动件,所述第一夹紧驱动件与所述第一翻转板连接,所述第一夹紧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对相应的所述极组夹紧或放松;
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夹紧组件和第二夹紧驱动件,所述第二夹紧驱动件与所述第二翻转板连接,所述第二夹紧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夹紧组件对相应的所述极组夹紧或放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
所述第一翻转板相对设置有避让位,所述第一夹紧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翻转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夹爪的一端、所述第二夹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夹紧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夹爪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夹爪的另一端均穿过相应的所述避让位延伸至所述第一翻转板的上方;
在所述第一夹紧驱动件的驱动下,所述第一夹爪、所述第二夹爪能够相靠近或相远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紧驱动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夹紧驱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翻转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夹紧驱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夹爪、所述第二夹爪一一对应地连接;
两个所述第一夹紧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爪、所述第二夹爪相靠近或相远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爪、所述第二夹爪的两个相对面均设置有第一缓冲垫;
所述第一缓冲垫用于与相应的所述极组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包括:
翻转驱动件;
主动轮,与所述翻转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动轮能够在所述翻转驱动件的驱动下旋转;
从动轮,与所述第一翻转板和所述第二翻转板当中的至少一者连接;
传动带,套设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距调整组件;
所述间距调整组件与所述第一翻转板和所述第二翻转板当中的至少一者连接;
在所述第一翻转板和所述第二翻转板的展开状态下,所述间距调整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翻转板和所述第二翻转板相靠近或相远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翻转板包括: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所述第二板片与所述第一板片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板片用于承载两个所述极组当中的一个;所述第二翻转板包括:第三板片和第四板片;所述第四板片与所述第三板片滑动连接,所述第四板片用于承载两个所述极组当中的另一个;
所述间距调整组件包括:第一调整件和第二调整件;所述第一调整件与所述第二板片连接,所述第二调整件与所述第四板片连接;
在所述第一调整件和所述第二调整件的驱动下,所述第二板片、所述第四板片能够相靠近或相远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整件包括:第一滑块、引导部和调整驱动件;
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板片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引导部活动连接;
所述引导部与所述调整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调整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引导部的延伸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板片靠近或远离第四板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翻转板和所述第二翻转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第二缓冲垫,所述第二缓冲垫用于与所述极组接触。
CN202321700442.8U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 Active CN2201721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0442.8U CN220172178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00442.8U CN220172178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72178U true CN220172178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60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00442.8U Active CN220172178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721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19385B (zh) 一种用于电芯超声波焊接的循环移载设备
CN203843365U (zh) 锂电池极耳超声波焊接机
CN202943420U (zh) 一种弹片自动装配机
CN103342244A (zh) 一种蓄电池包片入槽机的送膜机构
CN109061915B (zh) 一种通用lcd模组点灯自动压接机构
CN102642150A (zh) 一种极片送片装置
CN103124040B (zh) 折料机
CN211034346U (zh) 一种电芯上料极耳抚平装置
CN111390952A (zh) 工业机器人夹具
CN102769114A (zh) 一种电池自动折极耳及扣盖板设备
CN114193432A (zh) 一种电芯上下料夹爪机构及电芯装配生产线
CN110340519A (zh) 一种锂电池模组电芯连接片焊接设备
CN111469153A (zh) 一种焊牌机器人的多功能末端执行器
CN220172178U (zh) 一种方形极组合芯翻转装置
CN109595237A (zh) 一种自动贴辅料机构
CN210648982U (zh) 一种电池盒电极点焊装置
CN108511669A (zh) 极耳组合焊装置及卷绕机
CN208127271U (zh) 一种电池模块用托盘
CN204088502U (zh) 冷压检测装置
CN103594391B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翻转检查机构
CN216357559U (zh) 一种笔记本键盘线路板贴片工艺的贴片工装
CN214237831U (zh) 一种视觉自动引导对位工装
CN211282833U (zh) 宽电芯搬运机构
CN109396650B (zh) 一种两工位切换的侧围流水槽激光焊夹具
CN208142296U (zh) 一种集焊点检测与弯折的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