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71310U - 一种光纤机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机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71310U
CN220171310U CN202321680437.5U CN202321680437U CN220171310U CN 220171310 U CN220171310 U CN 220171310U CN 202321680437 U CN202321680437 U CN 202321680437U CN 220171310 U CN220171310 U CN 220171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housing
fiber optic
optical fiber
rear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804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da Communication Parts Wu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nda Communication Parts Wu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da Communication Parts Wu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nda Communication Parts Wu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804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71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71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713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光纤机壳包括:外壳,其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板和位于外壳的顶部且在两个侧板之间延伸的顶板;以及抽拉部,其可前后滑动地容纳在外壳中,在抽拉部的前侧可枢转地安装有前门。光纤机壳还包括后门,后门可拆卸地安装在外壳的后端,后门包括后门顶板和后门背板,其中,在外壳的顶板的后部形成有缺口部,后门顶板的形状和大小设置成与缺口部相匹配,使得当后门安装到外壳上时,后门顶板覆盖缺口部。光纤机壳的这一结构能够方便对光纤机壳以及其中的部件进行布线、维护等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机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在例如数据中心等场合中使用的光纤机壳,用于对光纤之类的线缆进行接线和管理。
背景技术
在诸如数据中心之类的应用场合中,使用光纤机壳之类的装置来容纳并管理光纤等的线缆,以使线缆得到适当的整理,以免线缆互相干扰。
在该光纤机壳中安装接线盒,光纤等线缆连接到接线盒上,接线盒安装在管线机壳中。安装有接线盒的光纤机壳可以安装在设备机柜、设备安装架之类的结构上。
在光纤机壳中包括用于容纳光纤接线盒的空间,通常光纤机壳的高度设置成可容纳一个接线盒的高度,或者可称为1RU;或者,光纤机壳的高度设置成接线盒高度的倍数,例如可容纳两个或多个沿竖直方向叠置的接线盒,即其高度称为2RU等。
现有的光纤机壳内的空间有限,其在容纳了接线盒之后,留出的用于对管线接口装置以及相关的光纤等线缆进行操作的空间有限,这使得当需要对光纤机壳以及其中的接线盒和线缆等进行维修、整理等操作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且操作也十分繁琐。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对结构进一步改进的光纤机壳的需求,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维护操作困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以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经过改进的光纤机壳,其能够为操作人员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以便于对光纤机壳以及其中的接线盒、光纤等部件进行布线、维护等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机壳包括:外壳,外壳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板和位于外壳的顶部且在两个侧板之间延伸的顶板;以及抽拉部,抽拉部可前后滑动地容纳在外壳中,在抽拉部的前侧可枢转地安装有前门。其中,光纤机壳还包括后门,后门可拆卸地安装在外壳的后端,后门包括后门顶板和后门背板,其中,在外壳的顶板的后部形成有缺口部,后门顶板的形状和大小设置成与缺口部相匹配,使得当后门安装到外壳上时,后门顶板覆盖缺口部。
在该光纤机壳中,通过在顶板的后部形成缺口部,该缺口部由后门的后门顶板来覆盖,这样在维护检修时,将后门拆去之后,可以尽可能多地露出光纤机壳的内部,并且提供较大的进入光纤机壳内部的通路,从而便于对光纤机壳及其中的部件进行维护保养等操作。
进一步地,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将抽拉部支承在外壳中。例如,外壳包括位于外壳的底部且在两个侧板之间延伸的底板,底板承载抽拉部。或者,在外壳的两个侧板的底部分别形成有向内延伸的折边,由折边承载抽拉部。
较佳地,在外壳的两个侧板上分别安装有安装架,其中,安装架在侧板上的位置能够沿光纤机壳的前后方向调节。通过调节安装架在侧板上的位置,可以使光纤机壳适应于多种规格的机柜、设备架等。
安装架的调节范围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例如可以在0~50mm的范围中。
一种实现安装架位置调整的方式是,在侧板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安装孔,在安装架上形成有多个第二安装孔,在安装安装架时,将第一安装孔与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对准,并将紧固件穿过对准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以实现固定,其中,包括至少三个第一安装孔或者至少三个第二安装孔,通过将第一安装孔与不同的第二安装孔对准,实现对安装架的安装位置的调节。
较佳地,在抽拉部的前侧的左右两端上分别设置有光纤夹。光纤夹用于整理和引导进入离开光纤机壳的线缆。
进一步地,在侧板的后部形成有密封线孔,密封线孔覆盖有弹性材料,弹性材料中形成有裂缝,供线缆穿过。
另外,在侧板上设置有光纤绑扎支架,光纤绑扎支架与密封线孔相邻定位,从密封线孔伸出的线缆能够固定在光纤绑扎支架上。该光纤绑扎支架能够起到对线缆进行整理和引导的作用。
较佳地,在抽拉部中设置有线轴,光纤机壳中的线缆能够缠绕在线轴上,由此对光纤机壳内的线缆的走向进行整理和引导。
进一步地,在抽拉部中形成有多个接线盒安装柱,接线盒能够固定安装在接线盒安装柱上。
对应地,在抽拉部中形成有多个操作孔,操作孔位于接线盒安装柱的前方。可通过操作孔来对安装在接线盒安装柱上的接线盒进行操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光纤机壳的高度为2RU,接线盒安装柱的高度也为2RU,以能够沿高度方向安装两个接线盒,其中,光纤机壳还包括加强筋,加强筋固定在各接线盒安装柱的顶部,以将接线盒安装柱连接在一起。通过设置加强筋,在光纤机壳具有较大高度进而使得其中的接线盒安装柱也具有较大高度时,提高接线盒安装柱的强度。
附图说明
从附图所示的结构中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光纤机壳的立体图,其中显示出该光纤机壳的打开状态。
图2是图1的光纤机壳的另一立体图,其中显示出该光纤机壳的关闭状态。
图3是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的光纤机壳的立体图,其中显示出该光纤机壳的打开状态。
图4是图3的光纤机壳的另一立体图,其中显示出该光纤机壳的关闭状态。
(符号说明)
100、200光纤机壳
110、210外壳
111侧板
112、212顶板
113 光纤绑扎支架
114 密封线孔
115 第一安装孔
116、216缺口部
120、220抽拉部
121线轴
122、222光纤夹
123、223前门
124 连接件
125 操作孔
130、230后门
131、231后门顶板
132、232后门背板
140、240接线盒安装柱
241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光纤机壳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其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显而易见的修改、变型、等效替换,并且在不相矛盾的前提下,以下所描述的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互相任意地组合,而这些都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在以下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中,所使用的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之类的表示方向和朝向的用语是以图中所示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通常的取向为基准的。应理解,该结构的朝向也有可能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合而改变。
<第一实施例>
图1和2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的光纤机壳100。图1和2中所示的光纤机壳100具有1RU的高度。
该光纤机壳100包括外壳110和抽拉部120。抽拉部120为顶部敞开的,其容纳在外壳110中,且能够相对于外壳110沿前后方向滑动,从而抽拉部120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在第一位置中,光纤机壳100闭合,抽拉部120以及设置于其上的接线盒、诸如光纤的线缆等部件被容纳在外壳110中,在该状态下,光纤机壳100可安装到机柜、设备架等之上,以供使用。而在第二位置中,抽拉部120被至少部分地拉出外壳110,露出设置在抽拉部120上的接线盒等部件,允许操作人员对它们进行维护、布线等操作。
外壳110包括位于其左右两侧的侧板111和在顶部且在两个侧板111之间延伸的顶板112。可选地,外壳110还可包括在底部且在两个侧板111之间延伸的底板(图中不可见),用于承载容纳在外壳110中的抽拉部120。或者,外壳110也可以不包括底板,而是在两个侧板111的底部分别形成向内延伸的折边,用于承载抽拉部120。
抽拉部120为板状的,在抽拉部120上形成有线轴121,用于整理光纤。其中,在光纤机壳100中的线缆,例如连接在光纤机壳100中的接线盒(未示出)上的光纤可以缠绕在线轴121上,以整理和引导光纤的走向,防止光纤互相缠绕和影响。
在抽拉部120的前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光纤夹122,用于夹持和固定进入和离开光纤机壳100的光纤,以使光纤有序排布,并适当固定。光纤夹122例如可以是弹簧夹的形式,或者其他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已知类型的线缆夹的形式。
光纤机壳100中的光纤有序排布和固定有助于光纤机壳100以及安装在其上的接线盒等装置稳定运行,并且在操作人员进行维护维修等操作时也能够方便进行操作。
在抽拉部120的前侧安装有前门123,使用连接件124在前门123的左右两端处将前门123可枢转地安装到抽拉部120的前侧上。该连接件124的一种示例是连接销。较佳地,该连接件124为铆钉,其穿过形成在前门123的端部上的孔以及在抽拉部120的前侧的对应部分上的孔,以实现前门123在抽拉部120上的可枢转连接。
在抽拉部120上还形成有若干个接线盒安装柱140,通过螺钉之类的紧固件,可以将接线盒固定安装在接线盒安装柱140上。接线盒安装柱140可以如下所述地形成:从板状的抽拉部120上切出矩形的切片,留出矩形切片的一条边保持与抽拉部120的连接,并且将该矩形切片折起大约90度,从而形成大致竖直的接线盒安装柱140。对于定位在抽拉部120左右两侧上的接线盒安装柱140,如图所示,其可以是一体形成在抽拉部120的两侧上,并且从抽拉部120向上延伸的突片,且该突片的前部向内弯折大约90度,从而该突片包括面向前的面,以供安装接线盒。
除了上述较佳的结构之外,接线盒安装柱140也可以是通过焊接等方式竖直设置在抽拉部120上的细长结构,这也在本申请的范围之中。
在接线盒安装柱140上设置有若干个孔,从而可通过螺钉-螺母之类形式的紧固件将接线盒固定安装在接线盒安装柱140上。
抽拉部120的位于接线盒安装柱140前方的部分设置有至少一个操作孔125,该操作孔125可在光纤机壳100的前部提供用于对光纤机壳100中的接线盒等装置进行检修的通路。在图中所示的示例性结构中,包括三个矩形的操作孔125,其位置靠近接线盒安装柱140,其中位于两侧的操作孔125较小,其对应于安装在抽拉部120的两侧上的接线盒,中间的操作孔125较大,其对应于安装在抽拉部120中间的两个或多个接线盒。
图中所示操作孔125的形状、大小和数量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以及光纤机壳100以及其中接线盒等部件的结构和数量来确定操作孔125的形状、大小和数量。
光纤机壳100还包括后门130,该后门130可拆卸地安装在外壳110的后端上。从图中可见,该后门130包括两部分:大致水平延伸的后门顶板131和大致竖直延伸的后门背板132。由此,后门130大致呈截面为L形的结构。
后门130可以本领域已知的方式安装在外壳110的后端。例如,在后门背板132上形成有孔,在外壳110的侧板111的后端各自形成有从两侧向内延伸的凸片,该凸片上形成有能够与后门背板132上的孔对准的孔,这些孔较佳地可以是螺纹孔,由此可以通过将螺钉穿过后门背板132和侧板111的凸片上的螺纹孔来实现后门130在外壳110上的可拆卸安装。除此之外,还可以有其他的后门130安装方式,例如通过卡扣结构等。
相对应地,在图中所示的结构中,外壳110的顶板112并没有完全延伸到外壳110的后端,而是在后部形成有缺口部116,该缺口部116设置成其形状与后门顶板131的形状互补,从而当将后门130安装到外壳110上时,后门顶板131将该缺口部116覆盖,从而实现从外壳110的后端对外壳110的关闭。
图中所示的结构中,缺口部116形成为在两个侧板111之间延伸的矩形缺口。当然,缺口部116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带有弧线部分等。而且,缺口部116也不必从一个侧板111完全延伸到另一个侧板111,而是可以只在两个侧板111之间部分地延伸。相应地,后门130的后门顶板131的形状和大小只要形成为与缺口部116互补即可。
在本申请中,通过在顶板112的后部形成缺口部116,并且用后门130的形状与之互补的后门顶板131来覆盖该缺口部,在需要对光纤机壳100进行检修等操作时,将后门130从外壳110上拆下,就能够将外壳110内部较大部分露出,并提供更宽敞的通路,由此可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在外壳110的左右两侧的侧板111上分别安装有安装架150,以用于将光纤机壳100安装到机柜、设备架等之上。在侧板1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115,并且在安装架15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孔151。较佳地,可以包括至少三个第一安装孔115,或者可包括至少三个第二安装孔151。这样,可允许沿着前后方向调整安装架150的安装位置。
举例来说,在图中所示的结构中,包括三个第一安装孔115和三个第二安装孔151,在安装时,位于前部的两个第一安装孔115与位于前部的两个第二安装孔151对准,且用两个螺钉分别穿过位于前部的两个第一安装孔115和两个第二安装孔151。
若需要沿着光纤机壳100的前后方向调整安装架150的位置,可将第二安装孔151与之前不同的第一安装孔115对准。例如,将位于前部的两个第一安装孔115与位于后部的两个第二安装孔151对准,并且用两个螺钉分别穿过位于后部的两个第二安装孔151及其所对准的第一安装孔115,这样,可使安装架150的安装位置向前调整。再例如,将位于后部的两个第一安装孔115与位于前部的两个第二安装孔151对准,并且用两个螺钉分别穿过位于前部的两个第二安装孔151及其所对准的第一安装孔115,这样,可使安装架150的安装位置向后调整。
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第一安装孔115和第二安装孔151的数量,以增大安装架150的安装位置的调节范围。例如,安装架150的调节范围可以在0~50mm之间,较佳地可以是50mm。
在外壳110的后部也设置有用于引导和整理光纤的结构。例如,在侧板111的后部设置有光纤绑扎支架113和密封线孔114。外壳110中的光纤可穿过密封线孔114伸出,并通过扎线带之类的部件将从密封线孔114伸出的光纤固定在光纤绑扎支架113上。
较佳地,密封线孔114被设置成密封防尘的孔,例如该密封线孔114中设置有具有裂缝的柔性材料,如橡胶等,其在允许光纤穿过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密封防尘的作用,防止外部环境中的灰尘等污染物进入到光纤机壳100内部。如图所示,密封线孔114上的橡胶材料上形成有十字缝,此外,也可形成其他形状的裂缝,例如米字缝等,这些都在本申请的范围之中。
<第二实施例>
图3和4示出了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光纤机壳200。在没有相反描述或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上关于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结构也适用于第二实施例。以下将具体描述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结构。
第二实施例的光纤机壳200为2RU高度,其具有外壳210和可移动地容纳在外壳210中的抽拉部220。在抽拉部220的前侧可枢转地安装有前门223。与2RU的高度相对应,在抽拉部220的前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光纤夹222,每一端上的两个光纤夹222沿上下方向布置。
在外壳210的后端可拆卸地安装后门230,该后门230包括后门顶板231和后门背板232。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后门顶板231的形状和大小与外壳210的顶板212后部的缺口部216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与光纤机壳200的2RU的高度相对应,后门230的后门背板232也具有与2RU相匹配的高度。
另外,在抽拉部220上形成有多个接线盒安装柱240,用于安装接线盒。第二实施例的光纤机壳200中的接线盒安装柱240具有与2RU相匹配的高度,以能够沿高度方向安装两个接线盒。为了提高接线盒安装柱240的强度,光纤机壳200中还包括加强筋241,该加强筋241固定在各接线盒安装柱240的顶部,以将各接线盒安装柱240连接在一起。

Claims (11)

1.一种光纤机壳,所述光纤机壳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板和位于所述外壳的顶部且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延伸的顶板;以及抽拉部,所述抽拉部可前后滑动地容纳在所述外壳中,在所述抽拉部的前侧可枢转地安装有前门;
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机壳还包括后门,所述后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后端,所述后门包括后门顶板和后门背板,其中,在所述外壳的所述顶板的后部形成有缺口部,所述后门顶板的形状和大小设置成与所述缺口部相匹配,使得当所述后门安装到所述外壳上时,所述后门顶板覆盖所述缺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位于所述外壳的底部且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延伸的底板,所述底板承载所述抽拉部;或者
在所述外壳的两个所述侧板的底部分别形成有向内延伸的折边,由所述折边承载所述抽拉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机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两个所述侧板上分别安装有安装架,其中,所述安装架在所述侧板上的位置能够沿所述光纤机壳的前后方向调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机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板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安装孔,在所述安装架上形成有多个第二安装孔,在安装所述安装架时,将所述第一安装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安装孔对准,并将紧固件穿过对准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实现固定;
其中,包括至少三个所述第一安装孔或者至少三个所述第二安装孔,通过将所述第一安装孔与不同的所述第二安装孔对准,实现对所述安装架的安装位置的调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机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抽拉部的前侧的左右两端上分别设置有光纤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机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板的后部形成有密封线孔,所述密封线孔覆盖有弹性材料,所述弹性材料中形成有裂缝,供线缆穿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机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板上设置有光纤绑扎支架,所述光纤绑扎支架与所述密封线孔相邻定位,从所述密封线孔伸出的线缆能够固定在所述光纤绑扎支架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机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抽拉部中设置有线轴,所述光纤机壳中的线缆能够缠绕在所述线轴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机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抽拉部中形成有多个接线盒安装柱,接线盒能够固定安装在所述接线盒安装柱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机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抽拉部中形成有多个操作孔,所述操作孔位于所述接线盒安装柱的前方。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机壳的高度为2RU,所述接线盒安装柱的高度也为2RU,以能够沿高度方向安装两个接线盒,其中,所述光纤机壳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固定在各所述接线盒安装柱的顶部,以将所述接线盒安装柱连接在一起。
CN202321680437.5U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光纤机壳 Active CN220171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0437.5U CN220171310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光纤机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0437.5U CN220171310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光纤机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71310U true CN220171310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58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80437.5U Active CN220171310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光纤机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713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02932B2 (en) Multi-positionable telecommunications tray
US11002931B2 (en) Telecommunications tray with a cable routing path extending through a pivot hinge
US7412147B2 (en) Normal through optical panel
US7302153B2 (en) Fiber management access system
EP0215668B1 (en) Optical fiber distribution apparatus
US6515227B1 (en) Fiber optic cable management enclosure with integral bend radius control
US20030223723A1 (en) Reconfigurable fiber optic cable management enclosure
JP2000509513A (ja) 光ネットワーク装置(onu)用の機械式密閉箱
AU659026B2 (en) Optical splice shelf
JP2007201332A (ja) 電気・電子機器収納用キャビネットのケーブル保持部材
CN220171310U (zh) 一种光纤机壳
US10802235B2 (en) Communications module housing
US7876995B2 (en) Telecommunications patching systems with obliquely-angled patching modules
US7728224B2 (en) Field convertible telecommunications distribution pedestal
US7700874B2 (en) Cable mounting structure and snap fit door hinge for telecommunications distribution pedestal
EP2021851A1 (en) Distribution box
JP4036330B2 (ja) スプライスユニット
CN217332953U (zh) 光纤机壳
CN217133439U (zh) 光纤接线盒及包括该光纤接线盒的光纤机壳
CN212936449U (zh) 一种户外机柜
CN114390829B (zh) 一种多媒体箱
EP3501178A1 (en) Cabinet and patchcord management panel
JP3414910B2 (ja) 光通信装置の光ケーブル接続ターミナル構造
JP4155813B2 (ja) 通信装置
EP2117092B1 (en) Recessed tower for floor-mounte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comprising cable-holding fixing mea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