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32953U - 光纤机壳 - Google Patents

光纤机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32953U
CN217332953U CN202221065672.7U CN202221065672U CN217332953U CN 217332953 U CN217332953 U CN 217332953U CN 202221065672 U CN202221065672 U CN 202221065672U CN 217332953 U CN217332953 U CN 2173329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optic
enclosure
housing
optic enclosur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656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da Communication Parts Wu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nda Communication Parts Wu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da Communication Parts Wu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nda Communication Parts Wu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656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329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329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329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光纤机壳包括外壳部和抽拉部,外壳部包括位于外壳部的左右两侧的外壳侧板,抽拉部包括位于抽拉部的左右两侧的抽拉侧板,并与外壳部相配合,以形成容纳空间。其中,在外壳侧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在抽拉侧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配合,从而使抽拉部可相对滑动地与外壳部相连接。该光纤机壳结构简单,实现了外壳部和抽拉部之间可相对滑动的配合,这样,便于容纳在光纤机壳中的装置进行操作。

Description

光纤机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对光纤等线缆进行管理的光纤机壳。
背景技术
在利用光纤进行通讯和信号传输的应用场合中,常用光纤机壳之类的容纳装置来接纳和管理光纤。
诸如光纤接线盒之类的光纤接口装置能够安装在光纤机壳中,然后可将该光纤机壳安装在诸如设备机柜的装置安装架之类的结构上,并且光纤机壳对所接入的诸如光纤之类的线缆具有一定的管理作用。
一般来说,光纤机壳中形成有容纳光纤接口装置的空间,以供安装诸如光纤接线盒之类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到现有技术的光纤机壳存在空间有限,对其中的光纤接口装置以及相连接的光纤等线缆进行操作产生了一定的难度。
因此,存在对光纤机壳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进的需求,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以上所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而作出的。本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光纤机壳,其结构简单,并且允许操作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容纳在其中的各种装置和如光纤等的线缆进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纤机壳包括:外壳部,外壳部包括位于外壳部的左右两侧的外壳侧板;以及抽拉部,抽拉部包括位于抽拉部的左右两侧的抽拉侧板,并与外壳部相配合,以形成容纳空间。其中,在外壳侧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在抽拉侧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配合,从而使抽拉部可相对滑动地与外壳部相连接。
上述结构的光纤机壳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外壳部和抽拉部之间可相对滑动的配合,这样,可便于操作人员对容纳在光纤机壳中的诸如光纤接线盒之类的线缆接口装置进行操作。
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一个包括螺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个为导轨,当外壳部与抽拉部相配合时,螺钉与导轨相配合,并能够沿着导轨滑动。其中,导轨具体可谓形成在侧板上的狭槽的形式。
进一步较佳的,外壳部包括顶板,在顶板和每个外壳侧板之间的连接缘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固筋。
具体来说,该加固筋形成为外从外向内凹入的凹陷部的形式。
该加固筋的结构能够提高光纤机壳的整体结构强度,并且使得外壳部和抽拉部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便于相对于外壳部调节抽拉部的位置。
进一步地,在外壳侧板的下边缘设置有折片,在抽拉部与外壳部相配合时,折片承托抽拉部,在折片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坑。例如,在每个折片上可形成有三个凹坑。
该凹坑的设置可减小折片与抽拉部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抽拉部易于相对于外壳部调整位置。
较佳地,在顶板的下边缘上也设置有折片,在折片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坑,例如三个凹坑。
较佳地,在抽拉部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光纤夹,用于理线。
光纤机壳还可包括前门,前门铰接在抽拉部的前端,从而能够相对于抽拉部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通过对该前门的开闭,可为操作人员提供通向光纤机壳内部的操作通路。
较佳地,在前门上设置有拉销,在抽拉部上设置有凸柱,凸柱包括锁孔,当前门位于关闭位置时,拉销配合在锁孔中,以锁定前门。
进一步地,光纤机壳中安装有光纤接线盒,并且抽拉部上设置有接线盒安装柱,光纤接线盒连接于接线盒安装柱。
在一种较佳结构中,该光纤接线盒包括接线盒盖体和连接在接线盒盖体前端上的面板,其中,在面板上设置有:
至少一个LC适配器,LC适配器被设置成从光纤接线盒的前端方向接纳输入光纤;
至少一个MPO适配器,MPO适配器被设置成从光纤接线盒的前端方向接纳输出光纤;以及
光纤分列装置,光纤分列装置容纳在接线盒盖体内,用于将连接到LC适配器的输入光纤与连接到MPO适配器的输出光纤连接起来。
通过如此设置的光纤接线盒,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在光纤接线盒的前方完成对线缆的添加、更改和移除等操作,而无需在光纤接线盒的后方进行操作。由此,能够简化操作人员的的工作,并且用来安装该光纤接线盒的机壳、机柜等设备对空间的需求也比较低。
较佳地,在抽拉部的前端附近设置有操作孔,操作孔与接线盒安装柱相邻。该操作孔的设置可便于操作人员对安装在光纤机壳中的光纤接线盒进行检修。
附图说明
从附图所示的结构中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光纤机壳的分解立体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光纤机壳的组装好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光纤机壳的外壳部的俯视立体图。
图4示出了经翻转的图3的外壳部的立体图。
图5示出了图1的光纤机壳的抽拉部的俯视立体图。
图6示出了一种变型结构的外壳部的立体图。
图7示出了与图6的外壳部相配合的变型结构的抽拉部的立体图。
图8是图1的光纤机壳的另一分解立体图,其中示出在抽拉部上安装有图 1所示的光纤接线盒。
图9示出了安装在本实用新型的光纤机壳中的光纤接线盒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光纤机壳
20外壳部
21外壳侧板
22螺钉
23第一突片
24顶板
25加固筋
26外壳后板
27折片
28凹坑
30抽拉部
31抽拉侧板
32导轨
33第二突片
34凸柱
35锁孔
36操作孔
37接线盒安装柱
38扎带固定部
39布线孔
40安装架
41第一凸缘
50前门
51拉销
60光纤夹
61第二凸缘
70光纤接线盒
80接线盒盖体
81卡扣
90面板
91连接件
92LC适配器
93MPO适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光纤接线盒和包括其的光纤机壳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其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显而易见的修改、变型、等效替换,并且在不相矛盾的前提下,以下所描述的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互相任意地组合,而这些都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在以下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中,所使用的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之类的表示方向和朝向的用语是以图中所示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通常的取向为基准的。应理解,该结构的朝向也有可能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合而改变。
图1~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光纤机壳10的较佳实施结构及其变型的示例。
图1示出了该光纤机壳10的总体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则示出了组装好的光纤机壳10的立体图。
可以看到,光纤机壳10大体上包括位于上方而得外壳部20和位于下方的抽拉部30,其中,抽拉部30较佳地能够相对于外壳部20沿前后方向运动,即,可调整抽拉部30相对于外壳部20的位置。
外壳部20和抽拉部30通过安装架40安装在一起。在附图所示的示例性结构中,在外壳部20的外壳侧板21(左侧和右侧)和安装架40上设有螺孔之类的结构,在抽拉部30的抽拉侧板31(左侧和右侧)上设置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32,该导轨32更具体的是呈狭槽的形式。可将至少一个螺钉22旋入外壳侧板21和安装架40上的螺孔并伸入到抽拉部30的导轨32中。如此的连接结构允许操作人员相对于外壳部20沿着前后方向调整抽拉部30位置。
另外,如图所示,在外壳侧板21的前端还设置有第一突片23,并且在安装架40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凸缘41,在第一突片23和第一凸缘41上设置有位置相对应的螺孔,可将螺钉之类的紧固件穿过第一突片23和第一凸缘41上的螺孔,从而进一步地帮助将安装架40与外壳部20相固定。在图示的较佳结构中,在光纤机壳1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以上所述的包括安装架40的连接结构。
光纤机壳10还包括前门50,该前门50例如铰接在抽拉部30的前端处,从而前门50能够相对于抽拉部30枢转,以关闭和打开光纤机壳10的前端。在前门50上设置有拉销51,该拉销51能够在朝着光纤机壳10内部的缩回位置(图1)与向着光纤机壳10外部被拉出的拉伸位置(图2)之间切换。当前门50处于关闭位置时,拉销51与设置在抽拉部30前端的凸柱34上的锁孔35相配合,以将前门50锁定在关闭位置。而当要将前门50 打开时,操作人员可将拉销51向外拉到拉伸位置,以使拉销51从锁孔35 脱开,从而允许前门50枢转到打开位置。
在光纤机壳10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光纤夹60,该光纤夹60例如可连接在抽拉部30上,具体是安装在抽拉部30的前端,以用于光纤管理。
图3和4示出了外壳部20的不同的立体图,其中图3是从外壳部20 的顶部看到的立体图,而图4则是将图3的外壳部20上下翻转之后看到的立体图。
从图3中可以看都,在外壳部20的外壳侧板21和顶板24之间的连接缘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固筋25,例如图3中所示的在左侧的三个加固筋 25和右侧的三个加固筋25,共六个加固筋25。该加固筋25例如通过在上述连接缘部上形成向下的凹陷部来设置。该加固筋25例如可通过在外壳部 20的外部向内按压等方式形成,从而能够形成从外部看下凹(图3)而在内部看呈凸筋(图4)形式的结构。
该加固筋25的设置可提高外壳部20的结构强度。另外,在外壳部20 与抽拉部30安装在一起时,将由加固筋25与抽拉部30的抽拉侧板31的上边缘相接触,当相对于外壳部20沿前后方向调整抽拉部30的位置时,将使得外壳部20和抽拉部30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从而便于抽拉部30的位置调节。
图4示出了将外壳部20翻转过来以使其底部向上的立体图。可以看到在外壳部20的左右两个外壳侧板21的下边缘上各自设置有折片27。折片 27可用于承托抽拉部30。在每个折片27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坑28,例如图中显示每个折片27上包括三个凹坑28。该凹坑28的设置可减少折片27 与抽拉部3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外壳部20和抽拉部30之间的摩擦,有助于调整抽拉部30的位置。
较佳地,外壳部20还包括外壳后板26,在外壳后板26的下边缘上也设置有折片27,在外壳后板26的折片27上也设置有至少一个凹坑28,例如图中所示的三个凹坑28。
图5示出了抽拉部30的俯视立体图。其中,抽拉部30还包括靠近抽拉部30前端设置的操作孔36。在图中所示的示例性结构中,包括三个矩形的操作孔36,而且,这些操作孔也邻近接线盒安装柱37设置,从而可便于操作人员对安装在外壳部20中的光纤接线盒70进行操作。在这三个操作孔36中,位于左右两侧的操作孔36较小,对应于安装在左右两侧的光纤接线盒70,位于中间的操作孔36则较大,其对应于安装在中间的两个光纤接线盒70。
另外,从图5中可以看到,在抽拉部30上还设有若干个扎带固定部 38,用于定位线缆扎带,以便于线缆的管理。在图中所示的示例性结构中,该扎带固定部38呈桥形件的形式。
图6和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光纤机壳10的外壳部20和抽拉部30的变型结构。此处,只描述该变型结构与前述结构的区别。
如图6所示,可以看到,外壳部20具有设置在左右两侧的抽拉侧板 21,但在外壳部20的后部没有设置外壳后板。而如图7所示的,在抽拉部 30的后侧设有后板,而在该后板上设有若干个布线孔39。
另外,在抽拉部30的前端附近设置有两个较大的操作孔36,从图中可见,每个操作孔36可对应于两个光纤接线盒70。
图8示出了在光纤机壳10上安装好了光纤接线盒70时的示意图,其中光纤机壳10为分解图,从而能够更清楚地显示出光纤接线盒70在光纤机壳10中的安装位置,其中可以看到,在抽拉部30的接线盒安装柱37上设置有安装孔,与光纤接线盒70上的对应安装孔对准,通过将连接件91 (例如螺钉)穿过这些安装孔,从而将光纤接线盒70固定连接在接线盒安装柱37上,从而完成安装。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光纤机壳10中所安装的光纤接线盒70的立体图。
如图所示,光纤接线盒70包括接线盒盖体80,在该接线盒盖体80中容纳有光纤分列装置(fanout),用于将连接到光纤接线盒70的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互连起来,以实现输入和输出功能。
在该接线盒盖体80的前端连接有面板90。在接线盒盖体80的前端左右两侧上分别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如以上所述的的光纤机壳10上对应的安装孔对准,从而能够通过形式例如为螺钉的连接件91将光纤接线盒70 安装到光纤机壳10中。在接线盒盖体80的前端的上下两侧上还设有卡扣 81,用于将面板90固定安装到接线盒盖体80的前端。除了图中所示的结构之外,面板90可通过任何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方式连接到接线盒盖体80 上。例如,可以在接线盒盖体80和面板90中一个上设置卡钩,在接线盒盖体80和面板90中的另一个的相应位置上设置形状匹配的沟槽,等等。
面板90上设置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具体来说,如从图9中可以看到的,在面板90上安装有多个LC适配器92作为输入端口,并且在面板 90上还设置多个MPO适配器93作为输出端口。
在图中所示的示例性结构中,在面板90上安装有两个12孔的MPO适配器93,此外,在接线过程中,每个MPO适配器93分别对应于一组8孔的LC适配器92,并且在该结构中使用了每个MPO适配器93的12孔中的 8孔。因此,在该结构中包括两组8光纤的MPO-LC连接结构。
LC适配器92和MPO适配器93由以上所提到的容纳在接线盒盖体80 中的光纤分列装置(未示出)来连接在一起。该光纤分列装置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结构,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在图中显示的结构中,在两个MPO适配器93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一组8孔的LC适配器92。可知的是,图中所示的结构只是示例性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安装在面板90上的LC适配器92和MPO适配器93 的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相应地选择容纳在接线盒盖体80中的光纤分列装置的具体结构。
另外,除了以上所提到的LC适配器92和MPO适配器93之外,也可采用其它已有的端口类型来作为输入和输出端口,比如可用SC适配器来代替LC适配器92,诸如此类。
回到图8,可以看到,安装好的光纤接线盒70的面板90面向操作孔 36,从而能够方便操作人员对光纤接线盒70上的输入和输出端口进行操作。并且,从图8中可以看到,示例性的光纤机壳中可安装四个光纤接线盒10。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结构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所描述的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显而易见的修改和变型,这些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例如,在以上所公开的结构中,光纤接线盒10包括两个12孔的MPO 适配器33作为输出适配器和两组8孔的LC适配器32作为输入适配器,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输出适配器和输入适配器的数量和类型。
再例如,外壳部50和抽拉部60之间可通过其它方式实现两者之间可滑动的配合和连接。并且,设置在外壳部50上的加固筋55和凹坑58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

Claims (12)

1.一种光纤机壳,所述光纤机壳包括:外壳部,所述外壳部包括位于所述外壳部的左右两侧的外壳侧板;以及抽拉部,所述抽拉部包括位于所述抽拉部的左右两侧的抽拉侧板,并与所述外壳部相配合,以形成容纳空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壳侧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在所述抽拉侧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配合,从而使所述抽拉部可相对滑动地与所述外壳部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一个包括螺钉,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个为导轨,当所述外壳部与所述抽拉部相配合时,所述螺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并能够沿着所述导轨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部包括顶板,在所述顶板和每个所述外壳侧板之间的连接缘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固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筋形成为外从外向内凹入的凹陷部的形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机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侧板的下边缘设置有折片,在所述抽拉部与所述外壳部相配合时,所述折片承托所述抽拉部,在所述折片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坑。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机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的下边缘上设置有折片,在所述折片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机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抽拉部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光纤夹,用于理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机壳还包括前门,所述前门铰接在所述抽拉部的前端,从而能够相对于所述抽拉部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机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门上设置有拉销,在所述抽拉部上设置有凸柱,所述凸柱包括锁孔,当所述前门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拉销配合在所述锁孔中,以锁定所述前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纤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机壳中安装有光纤接线盒,并且所述抽拉部上设置有接线盒安装柱,所述光纤接线盒连接于所述接线盒安装柱。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光纤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接线盒包括接线盒盖体和连接在所述接线盒盖体前端上的面板,其中,在所述面板上设置有:
至少一个LC适配器,所述LC适配器被设置成从所述光纤接线盒的前端方向接纳输入光纤;
至少一个MPO适配器,所述MPO适配器被设置成从所述光纤接线盒的前端方向接纳输出光纤;以及
光纤分列装置,所述光纤分列装置容纳在所述接线盒盖体内,用于将连接到所述LC适配器的所述输入光纤与连接到所述MPO适配器的所述输出光纤连接起来。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纤机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抽拉部的前端附近设置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与所述接线盒安装柱相邻。
CN202221065672.7U 2022-05-06 2022-05-06 光纤机壳 Active CN2173329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65672.7U CN217332953U (zh) 2022-05-06 2022-05-06 光纤机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65672.7U CN217332953U (zh) 2022-05-06 2022-05-06 光纤机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32953U true CN217332953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50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65672.7U Active CN217332953U (zh) 2022-05-06 2022-05-06 光纤机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329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04678C (en) Articulated high density fiber optic splice and termination shelf
US7412147B2 (en) Normal through optical panel
US6631237B2 (en) Termination and splice panel
US7493002B2 (en) Fiber optic adapter cassette and panel
US7397996B2 (en) Cable management panel with rear entry
US8965168B2 (en) Fiber management devices for fiber optic housing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and methods
US5825962A (en) Optical fiber splice housing
US8417074B2 (en) Fiber optic telecommunications module
AU686385B2 (en) Fiber optic housing with low part count
US20110268410A1 (en) Removable fiber management sections for fiber optic housings, and related components and methods
US20030223723A1 (en) Reconfigurable fiber optic cable management enclosure
MXPA05000746A (es) Gaveta de administracion de fibra y panel de conexiones.
AU688514B2 (en) Fiber optic housing with removable chassis
CN217332953U (zh) 光纤机壳
US20230296856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Boxes With Movable Adapter Holder
CN217133439U (zh) 光纤接线盒及包括该光纤接线盒的光纤机壳
US6845206B2 (en) Interbay housing assembly for fiber optic management systems
US6522824B2 (en) Corner wall-mount fiber optic connector housing
WO2024010905A1 (en) Sliding tray enclosure and fiber optic organiz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