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64099U - 一种刹车结构及三轮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刹车结构及三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64099U
CN220164099U CN202321965883.0U CN202321965883U CN220164099U CN 220164099 U CN220164099 U CN 220164099U CN 202321965883 U CN202321965883 U CN 202321965883U CN 220164099 U CN220164099 U CN 2201640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connecting rod
lug
tricycle
fork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658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新建
马威
王瑞锋
蒋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Aima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Aima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Aima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Aima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6588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640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640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640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刹车结构及三轮车,涉及三轮车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刹车结构,包括刹车踏板、刹车拉线和后平叉组件;刹车拉线的一端与刹车踏板传动连接、另一端与后平叉组件传动连接,刹车拉线能够通过设置于三轮车的车架上的限位件与车架相贴合;后平叉组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三轮车的后轮的刹车鼓上;踏动刹车踏板能够通过刹车拉线带动后平叉组件向背离刹车踏板的一侧偏转,以带动刹车鼓对后轮制动。上述设计得到的刹车结构及三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在路面崎岖不平或是地面有突出物的情况下,突出物不会对刹车拉线造成任何影响,也不会出现自动急刹的情况,提高了驾乘者的使用感受,也提高了骑行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刹车结构及三轮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三轮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刹车结构及三轮车。
背景技术
轮车以其适用性强,机动灵活,维护简单,维修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城乡、个体出租等短途运输领域。
目前三轮车通常为拉杆式刹车,其设于三轮车车架底盘上的刹车拉杆距离地面较近,如在行驶过程中碰撞到石头等突出物可能会使刹车栏杆弯曲、出现自动急刹的现象,容易形成驾驶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够安全行驶于突出地面的刹车结构及三轮车,旨在解决现有的三轮车在行驶过程中碰撞到石头等突出物容易形成驾驶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刹车结构,包括刹车踏板、刹车拉线和后平叉组件;刹车拉线的一端与刹车踏板传动连接、另一端与后平叉组件传动连接,刹车拉线能够通过设置于三轮车的车架上的限位件与车架相贴合;后平叉组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三轮车的后轮的刹车鼓上;踏动刹车踏板能够通过刹车拉线带动后平叉组件向背离刹车踏板的一侧偏转,以带动刹车鼓对后轮制动。
可选地,刹车结构还包括与车架铰接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凸出且垂直设置于车架;刹车踏板的一端、刹车拉线的一端均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刹车拉线的另一端与后平叉组件螺接。
可选地,三轮车的车架上还凸设有第一连接耳,第一连接耳设置于第一连接杆和后平叉组件之间,刹车拉线穿设于第一连接耳并与第一连接耳螺接。
可选地,后平叉组件包括平行于第一连接杆的第二连接杆,刹车拉线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
可选地,第二连接杆上还凸设有第二连接耳,刹车拉线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耳螺接。
可选地,后平叉组件还包括平行于第二连接杆的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设置于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第三连接杆上设有第三连接耳,刹车拉线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穿过第三连接耳以与第二连接耳螺接。
可选地,第一连接杆上凸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包括本体以及分别凸设于本体两侧的凸耳,本体与两凸耳均与第一连接杆垂直;两凸耳上设有连接孔,刹车拉线远离第三连接耳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耳与固定板上的其中一个连接孔相连接,另一个连接孔穿设有连接件,连接件的远离固定板的一端穿设并固定于第一连接耳。
可选地,刹车结构还包括第一弹簧件和第二弹簧件;固定板的本体上还设有圆孔,第一弹簧件的一端固定穿设于固定板的圆孔内、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耳;第二弹簧件套设于刹车拉线上且位于第二连接耳和第三连接耳之间。
可选地,限位件为中空的管套状,刹车拉线穿设于限位件内使其与三轮车的车架相贴合。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三轮车,包括上述的刹车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所提供的刹车结构,包括刹车踏板、刹车拉线和后平叉组件;刹车拉线的一端与刹车踏板传动连接、另一端与后平叉组件传动连接,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在脚踩刹车踏板的时候带动刹车拉线,同时刹车拉线能够联动后平叉和与后平叉连接的后轮进行制动,使整个刹车过程更加具有联动性;刹车拉线能够通过设置于三轮车的车架上的限位件与车架相贴合,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刹车拉线完美贴合于车架,在路面崎岖不平或是地面有突出物的情况下,突出物不会对刹车拉线造成任何影响,提高了行驶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后平叉组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三轮车的后轮的刹车鼓上;踏动刹车踏板能够通过刹车拉线带动后平叉组件向背离刹车踏板的一侧偏转,以带动刹车鼓对后轮制动,能够使该刹车结构的各部件很好地组合连接,进而实现刹车过程;上述设计得到的刹车结构及三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在路面崎岖不平或是地面有突出物的情况下,突出物不会对刹车拉线造成任何影响,也不会出现自动急刹的情况,提高了驾乘者的使用感受,也提高了骑行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轮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刹车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A处的细节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刹车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平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刹车拉线与后平叉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刹车结构;110-刹车踏板;120-刹车拉线;130-后平叉组件;131-第二连接杆;1311-第二连接耳;1312-连接件;132-第三连接杆;1321-第三连接耳;140-第一连接杆;141-固定板;150-第一连接耳;160-第一弹簧件;170-第二弹簧件;180-限位件;200-三轮车;210-车架;220-后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形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形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形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形的限制。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信号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形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刹车结构100,包括刹车踏板110、刹车拉线120和后平叉组件130;刹车拉线120的一端与刹车踏板110传动连接、另一端与后平叉组件130传动连接,以使刹车拉线120与三轮车200的车架210贴合;后平叉组件130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三轮车200的后轮220的刹车鼓上;踏动刹车踏板110能够通过刹车拉线120带动后平叉组件130向背离刹车踏板110的一侧偏转,以带动刹车鼓对后轮220制动。
具体地,该刹车结构100具有一刹车踏板110,该刹车踏板110凸出设置于车架210上方,以便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能够易于踩踏,并与刹车结构100的其它部件产生联动,及时制动;刹车踏板110与刹车拉线120的一端传动连接,当向下踩踏刹车踏板110时,能够带动与刹车踏板110相连接的刹车拉线120向后方移动,而刹车拉线120的另一端与后平叉组件130传动连接;后平叉组件130的左右两侧还分别与三轮车200后轮220的刹车鼓传动连接,因此后平叉组件130受驱向后偏转能够对刹车鼓作用并实现对三轮车200的制动。其中,刹车拉线120具有一定的柔性,其相对两边分别与刹车踏板110和后平叉组件130传动连接,中部通过限位件180紧密贴合于三轮车200的车架210。
需要说明是的,第一,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刹车结构100通过各部件的传动连接,使驾驶者在踩踏刹车踏板110时,能够带动刹车拉线120向后移动,刹车拉线120同时联动后平叉以带动刹车鼓进行制动,使刹车的整个过程更加快速高效,提高了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性。
第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了刹车拉线120的线刹方式进行刹车制动;其中,刹车拉线120设置并通过限位件180紧密贴合于车架210,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三轮车200即使行驶于崎岖不平的路面或是存在突出物的路面,突出物也不会对刹车拉线120存在任何影响,依然能够保证三轮车200的稳定行驶。
现有的三轮车200常采用刹车杆进行刹车,当行驶过程中遇到突出物时,突出物很可能会作用于凸出设置的刹车杆上并造成三轮车200自动急刹,容易造成交通问题,存在安全隐患,而本申请所提供的刹车结构100,能够使刹车拉线120完美贴合于车架210,在路面崎岖不平或是地面有突出物的情况下,突出物不会对刹车拉线120造成任何影响,提高了行驶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本申请所提供的刹车结构100,包括刹车踏板110、刹车拉线120和后平叉组件130;刹车拉线120的一端与刹车踏板110传动连接、另一端与后平叉组件130传动连接,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在脚踩刹车踏板110的时候带动刹车拉线120,同时刹车拉线120能够联动后平叉和与后平叉连接的后轮220进行制动,使整个刹车过程更加具有联动性;刹车拉线120能够通过设置于三轮车200的车架210上的限位件180与车架210相贴合,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刹车拉线120完美贴合于车架210,在路面崎岖不平或是地面有突出物的情况下,突出物不会对刹车拉线120造成任何影响,提高了行驶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后平叉组件130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三轮车200的后轮220的刹车鼓上;踏动刹车踏板110能够通过刹车拉线120带动后平叉组件130向背离刹车踏板110的一侧偏转,以带动刹车鼓对后轮220制动,能够使该刹车结构100的各部件很好地组合连接,进而实现刹车过程;上述设计得到的刹车结构100及三轮车200在使用过程中,在路面崎岖不平或是地面有突出物的情况下,突出物不会对刹车拉线120造成任何影响,也不会出现自动急刹的情况,提高了驾乘者的使用感受,也提高了骑行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4所示,刹车结构100还包括与车架210铰接的第一连接杆140,第一连接杆140凸出且垂直设置于车架210;刹车踏板110的一端、刹车拉线120的一端均与第一连接杆140固定连接;刹车拉线120的另一端与后平叉组件130螺接。
具体的,本申请提供的刹车结构100还包括第一连接杆140,第一连接杆140的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连接片,两连接片分别与车架210垂直设置,两连接片远离车架210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40的本体,以使得第一连接杆140朝向地面方向凸出于车架210设置;刹车踏板11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140焊接为一体结构,同时刹车拉线120的一端也与第一连接杆140相互连接,以使当踩踏刹车踏板110时,刹车踏板110能够带动第一连接杆140向后方偏转,进而带动刹车拉线120向后移动以进行刹车制动。通过第一连接杆140的设置,能够联动后平叉组件130和刹车拉线120使整个刹车过程更加具有联动性,同时也提高了该刹车结构100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4所示,三轮车200的车架210上还凸设有第一连接耳150,第一连接耳150设置于第一连接杆140和后平叉组件130之间,刹车拉线120穿设于第一连接耳150并与第一连接耳150螺接。
具体地,三轮车200的车架210上还设置有第一连接耳150,第一连接耳150设置于第一连接耳150与后平叉组件130之间。第一连接耳150上开设有螺孔,以使刹车拉线120与第一连接耳150螺接;刹车拉线120穿设于该螺孔内并使其一端与第一连接杆140相连接。通过这样的设置,既能够使刹车拉线120的连接更加稳定,当在路面崎岖不平或是地面有突出物的情况下,刹车拉线120也不易受外力发生传动,提高了该刹车结构100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同时,通过螺孔锁紧的方式也有效时预防了拉杆由于旷动制动事异响,提高了驾乘人员的使用体验感。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施方案中,如图2和图5所示,后平叉组件130包括平行于第一连接杆140的第二连接杆131,刹车拉线120远离第一连接杆140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131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杆131上还凸设有第二连接耳1311,刹车拉线120远离第一连接杆140的一端与第二连接耳1311螺接。
具体的,后平叉组件130还包括第二连接杆131,第二连接杆131与第一连接杆140相互平行设置,并铰接于后平叉的两侧边管内,以便于刹车过程的传动关系能够有序进行;第二连接杆131上还固定有第二连接耳1311,刹车拉线120远离第一连接杆140的一端与第二连接耳1311螺接。当刹车拉线120受刹车踏板110作用向后移动时,能够带动铰接的第二连接杆131同时产生向后的位移,进而实现刹车。通过这样的设置,既能够使刹车拉线120的连接更加稳定,当在路面崎岖不平或是地面有突出物的情况下,刹车拉线120也不易受外力发生传动,提高了该刹车结构100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同时,通过螺孔锁紧的方式也有效时预防了拉杆由于旷动制动事异响,提高了驾乘人员的使用体验感。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施方案中,如图5和图6所示,后平叉组件130还包括平行于第二连接杆131的第三连接杆132,第三连接杆132设置于第一连接杆140与第二连接杆131之间;第三连接杆132上设有第三连接耳1321,刹车拉线120远离第一连接杆140的一端穿过第三连接耳1321以与第二连接耳1311螺接。
具体地,本申请的后平叉组件130还包括第三连接杆132,第三连接杆132平行于第二连接杆131且设置于第二连接杆131与第一连接杆140之间;第三连接杆132上凸设有第三连接耳1321,第三连接耳1321的凸设的方向与第一连接耳150和第二连接耳1311一致,第三连接耳1321上也设有连接孔;刹车拉线120远离第一连接杆140的一端通过连接孔穿设于第三连接耳1321内,并与第二连接耳1311螺接。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刹车拉线120的固定方式更加稳定,提高了该刹车结构100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杆140上凸设有固定板141,固定板141包括本体以及分别凸设于本体两侧的凸耳,本体与两凸耳均与第一连接杆140垂直;两凸耳上设有连接孔,刹车拉线120远离第三连接耳1321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耳150与固定板141上的其中一个连接孔相连接,另一个连接孔穿设有连接件1312,连接件1312的远离固定板141的一端穿设并固定于第一连接耳150。
具体地,第一连接杆140上设有用于固定刹车拉线120的固定板141,固定板141的设置方向与第一连接耳150的设置方向相背离;固定板141包括与第一连接杆140焊接为一体的本体以及分别设置于本体相对两边的凸耳,以使固定板141与第一连接杆140相互垂直。
两凸耳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孔,其中一连接孔用于与刹车拉线120远离第三连接耳1321的一端相连接,刹车拉线120靠近固定板141的一端设有一折弯部,刹车拉杆将折弯部穿设于连接孔内以与固定板141相连接;而另一个连接孔穿设有连接件1312,连接件1312靠近固定板141的一端同样设置有折弯部,另一端与第一连接耳150相连接。
通过固定板141的设置,能够使刹车拉线120更加稳定地与第一连接杆140相互连接,使刹车结构100的刹车过程更加具有稳定性与联动性;而连接件1312的设置也使得刹车拉线120所在的第一连接耳150与固定板141的连接更加具有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该刹车结构100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方案中,如图4和图6所示,刹车结构100还包括第一弹簧件160和第二弹簧件170;固定板141的本体上还设有圆孔,第一弹簧件160的一端固定穿设于固定板141的圆孔内、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耳150;第二弹簧件170套设于刹车拉线120上且位于第二连接耳1311和第三连接耳1321之间。
具体地,刹车结构100还包括第一弹簧件160和第二弹簧件170。其中,第一弹簧件160设置于第一连接耳150与固定板141之间。固定板141的本体上开设有用于防止第一弹簧件160一端的圆孔,第一弹簧件160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耳150相连接;而第二弹簧件170套设于刹车拉线120远离第一弹簧件160的一端,且设置于第二连接耳1311与第三连接耳1321之间。
通过第一弹簧件160与第二弹簧件170的设置,当驾驶人员踩踏刹车踏板110时,刹车拉线120向后运动能够使第一弹簧件160和第二弹簧件170储能,当停止踩踏刹车时,第一弹簧件160和第二弹簧件170释能并带动刹车拉线120、刹车踏板110和后平叉组件130恢复原位,提高了该刹车结构100的联动性与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实施方案中,如图3所示,限位件180为中空的管套状,刹车拉线120穿设于限位件180内使其与三轮车200的车架210相贴合。
具体地,三轮车200的车架210上还设有管套状的限位件180,限位件180用于穿设刹车拉线120,以使刹车拉线120能够紧密地贴合于车架210。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刹车拉线120完美贴合于车架210,在路面崎岖不平或是地面有突出物的情况下,突出物不会对刹车拉线120造成任何影响,提高了行驶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三轮车200还设有手刹拉线,同样地,手刹拉线也可以通过穿设于限位件180以紧密地贴合于车架210,进而提高行驶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三轮车200,包括上述的刹车结构100。
具体的,该三轮车200包括刹车结构100,同时还包括与刹车结构100连接的车架210,车架210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前轮和后轮220,前轮上还焊接有车头部,通过刹车结构100的制动,能够快速使该三轮车200后轮220停止转动,使三轮车200的行驶过程更加安全,同时该刹车结构100由于其刹车拉线120完美贴合于车架210,在路面崎岖不平或是地面有突出物的情况下,突出物不会对三轮车200造成任何影响,三轮车200也不会自动急刹,提高了行驶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刹车结构100的具体结构与有益效果均在上文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刹车踏板、刹车拉线和后平叉组件;所述刹车拉线的一端与所述刹车踏板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平叉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刹车拉线能够通过设置于三轮车的车架上的限位件与所述车架相贴合;所述后平叉组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三轮车的后轮的刹车鼓上;踏动所述刹车踏板能够通过所述刹车拉线带动所述后平叉组件向背离所述刹车踏板的一侧偏转,以带动所述刹车鼓对所述后轮制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结构还包括与所述车架铰接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凸出且垂直设置于所述车架;所述刹车踏板的一端、所述刹车拉线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刹车拉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后平叉组件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轮车的车架上还凸设有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后平叉组件之间,所述刹车拉线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耳并与所述第一连接耳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平叉组件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连接杆,所述刹车拉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还凸设有第二连接耳,所述刹车拉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耳螺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平叉组件还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所述第三连接杆上设有第三连接耳,所述刹车拉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连接耳以与所述第二连接耳螺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凸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包括本体以及分别凸设于本体两侧的凸耳,所述本体与两所述凸耳均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垂直;两所述凸耳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刹车拉线远离所述第三连接耳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耳与所述固定板上的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孔相连接,另一个所述连接孔穿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穿设并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结构还包括第一弹簧件和第二弹簧件;所述固定板的所述本体上还设有圆孔,所述第一弹簧件的一端固定穿设于所述固定板的所述圆孔内、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二弹簧件套设于所述刹车拉线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耳和所述第三连接耳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中空的管套状,所述刹车拉线穿设于所述限位件内使其与所述三轮车的车架相贴合。
10.一种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刹车结构。
CN202321965883.0U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刹车结构及三轮车 Active CN2201640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65883.0U CN220164099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刹车结构及三轮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65883.0U CN220164099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刹车结构及三轮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64099U true CN220164099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67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65883.0U Active CN220164099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刹车结构及三轮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640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28971C (en) Safety brake system for trailers
CA2796370C (en) Trailer tongue connection unit
CN220164099U (zh) 一种刹车结构及三轮车
US20050248112A1 (en) Multi-component frame design
JP5302274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ハンドルの安全装置
US20100300817A1 (en) Brake mechanism for simultaneously activating front and rear brakes of bicycle
CN219447239U (zh) 一种刹车结构及三轮车
CN106515978B (zh) 摩托车联动刹车系统及摩托车
CN202414060U (zh) 摆式三轮滑板车
EP3957556A1 (en) Front two-wheeled vehicle
CN210149469U (zh) 一种摩托车踏板
CN209208948U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
CN101891000A (zh) 刹车连动机构
CN209192131U (zh) 一种电动车车架结构
CN2494286Y (zh) 摩托车活动拖挂装置
CN109319036B (zh) 一种新型电动车
CN207000702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结构
CN205273771U (zh) 摩托车前碟后鼓联动装置
KR200361054Y1 (ko) 관성 브레이크 장치를 장착한 트레일러
CN209126906U (zh) 手动刹车装置及两轮骑行车
CN211001694U (zh) 轻便车辆刹车系统
CN220786040U (zh) 驻车制动装置、刹车系统及二轮车
CN2495540Y (zh) 摩托车前后轮连动制动装置
CN221893216U (zh) 一种具有半封闭勾爪结构的前叉组件
CN219277704U (zh) 车头防甩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