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63460U - 一种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63460U
CN220163460U CN202320968907.1U CN202320968907U CN220163460U CN 220163460 U CN220163460 U CN 220163460U CN 202320968907 U CN202320968907 U CN 202320968907U CN 220163460 U CN220163460 U CN 2201634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drying
roller
net belt
transmission 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689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青
李赫然
孙超
杨涛
刘敏
李斌
敬江勇
张光胜
邓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ichuan Xuho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ichuan Xuho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ichuan Xuho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689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634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634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634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包括入料机构(1)和表干机构(2),入料机构(1)包括入料传输网带(11)和入料驱动装置(12),入料驱动装置(12)连接并驱动入料传输网带(11)传动;表干机构(2)的表干驱动装置(22)连接并驱动表干传输网带(21)传动;入料传输网带(11)和表干传输网带(21)同速传动;入料传输网带(11)的出料端与表干传输网带(21)的进料端邻接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通过分体式设置的入料机构和表干机构,仅表干机构内的表干传输网带处于加热的保温环境中,入料机构的入料传输网带的温度不受影响,从而使得盖板玻璃的有效表干长度能够无限接近于实际保温长度热量利用率得以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盖板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
背景技术
车载盖板丝印工序作为盖板加工的重要工序,丝印后油墨表干最常采用的为隧道线表干。现阶段车载盖板丝印后的表干线通常为整体式,如申请号为201820646572.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触摸屏盖板节能隧道炉,包括炉体、以及贯穿炉体用于承载产品的传送带,所述炉体包括加热区和冷却区,传送带穿过了炉体的整个加热区和冷却区。玻璃丝印后采用网带作为载体,网带循环升温--保温(表干)--降温带动玻璃传输,因入料后网带需进行升温,导致有效表干长度低于保温长度;网带需要被重复加热和冷却,导致热量利用率较低。
基于此,现有技术仍然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传送网带贯穿整个炉体而导致的有效表干长度低于预定的保温长度,以及热能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包括入料机构和表干机构,其中,入料机构设置在表干机构上游,
入料机构包括入料传输网带和入料驱动装置,入料驱动装置连接并驱动入料传输网带传动;
表干机构包括表干传输网带和表干驱动装置,表干驱动装置连接并驱动表干传输网带传动;
并且,入料传输网带和表干传输网带同速传动;入料传输网带的出料端与表干传输网带的进料端邻接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使盖板玻璃能够随着传动由入料传输网带进入表干传输网带。
一些实施例中,入料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入料辊筒、第二入料辊筒和入料电机,其中,入料传输网带张紧在第一入料辊筒和第二入料辊筒上,入料电机连接并带动第一入料辊筒转动,从而使入料传输网带匀速传动。
一些实施例中,表干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表干辊筒、第二表干辊筒和表干电机,其中,表干传输网带张紧在第一表干辊筒和第二表干辊筒上,表干电机连接并带动第一表干辊筒转动,从而使表干传输网带匀速传动。
一些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料机构,出料机构包括出料传输网带和出料驱动装置,出料驱动装置连接并驱动出料传输网带传动;
并且,出料传输网带和表干传输网带同速传动;出料传输网带的进料端与表干传输网带的出料端邻接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使盖板玻璃能够随着传动由表干传输网带进入出料传输网带。
一些实施例中,出料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出料辊筒、第二出料辊筒和出料电机,其中,出料传输网带张紧在第一出料辊筒和第二出料辊筒上,出料电机连接并带动第一出料辊筒转动,从而使出料传输网带匀速传动。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干辊筒和第二表干辊筒之间设置有撑板,撑板的上表面低于第一表干辊筒和第二表干辊筒的上表面所在的平面,撑板的下表面高于第一表干辊筒和第二表干辊筒的下表面所在的平面。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入料机架,第一入料辊筒和第二入料辊筒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入料机架上,入料电机固定在入料机架上,并且,入料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入料辊筒。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表干机架,第一表干辊筒和第二表干辊筒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表干机架上,表干电机固定在表干机架上,并且,表干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表干辊筒。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出料机架,第一出料辊筒和第二出料辊筒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出料机架上,出料电机固定在出料机架上,并且,出料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出料辊筒。
一些实施例中,表干机构还包括加热装置、保温底腔和保温盖板,保温底腔固定在表干传输网带的下方,保温盖板盖装在保温底腔上,使表干传输网带位于保温盖板和保温底腔形成的空腔内,保温盖板的前后两端均具有供盖板玻璃通过的凹槽;
并且,加热装置安装在保温盖板的内壁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通过分体式设置的入料机构和表干机构,仅表干机构内的表干传输网带处于加热的保温环境中,入料机构的入料传输网带的温度不受影响,从而使得盖板玻璃的有效表干长度能够无限接近于实际保温长度,网带也不需要被重复加热和冷却,热量利用率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的入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的表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入料机构;2、表干机构;3、出料机构;
11、入料传输网带;12、入料驱动装置;121、入料电机;122、第一入料辊筒;123、第二入料辊筒;13、入料机架;
21、表干传输网带;22、表干驱动装置;221、表干电机;222、第一表干辊筒;223、第二表干辊筒;23、表干机架;24、撑板;25、保温底腔;26、保温盖板;27、凹槽;
31、出料传输网带;32、出料驱动装置;33、出料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公开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本公开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公开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大于或等于两个;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
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术语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包括入料机构1和表干机构2,其中,入料机构1设置在表干机构2上游,入料机构1包括入料传输网带11和入料驱动装置12,入料驱动装置12连接并驱动入料传输网带11传动;表干机构2包括表干传输网带21和表干驱动装置22,表干驱动装置22连接并驱动表干传输网带21传动;并且,入料传输网带11和表干传输网带21同速传动;入料传输网带11的出料端与表干传输网带21的进料端邻接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使用时,启动入料驱动装置12和表干驱动装置22,使入料传输网带11和表干传输网带21同速传动,将将丝印后需要表干的盖板玻璃输送至入料机构1的入料传输网带11上,随着入料传输网带11的传送,盖板玻璃运行至入料传输网带11的出料端,随着入料传输网带11和表干传输网带21的持续传送,盖板玻璃由入料传送网带的出料端转移进入表干传输网带21的入料端,需要指出的是,入料传输网带11的出料端需要与表干传输网带21的入料端之间的距离应当足够小,以避免传输过程中盖板玻璃有二者之间的间隙掉落,即二者之间的间隙要保证盖板玻璃能够随着传动由所述入料传输网带11进入所述表干传输网带21,才能实现本实用新型。这个间隙的具体宽度可以根据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传输的盖板玻璃的尺寸进行确定,尺寸越小,该间隙的设置值越小。
本实施例通过分体式设置的入料机构1和表干机构2,仅表干机构2内的表干传输网带21处于加热的保温环境中,入料机构1的入料传输网带11的温度不受影响,从而使得盖板玻璃的有效表干长度能够无限接近于实际保温长度,网带也不需要被重复加热和冷却,热量利用率得以提高。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公开的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保证入料传输网带11的顺利传送,如图2所示,入料驱动装置12包括第一入料辊筒122、第二入料辊筒123和入料电机121,其中,入料传输网带11张紧在第一入料辊筒122和第二入料辊筒123上,入料电机121连接并带动第一入料辊筒122转动,从而使入料传输网带11匀速传动。通过入料电机121带动第一入料辊筒122转动,从而带动张紧在第一入料辊筒122上的入料输送网带传动,进而第二入料辊筒123从动,实现了入料输送网带的顺利传动,进而保证盖板玻璃顺利输送。该部分结构作为进入表干机构2前的缓冲阶段,对丝印后的玻璃盖板进行初干稳定。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公开的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表干驱动装置22包括第一表干辊筒222、第二表干辊筒223和表干电机221,其中,表干传输网带21张紧在第一表干辊筒222和第二表干辊筒223上,表干电机221连接并带动第一表干辊筒222转动,从而使表干传输网带21匀速传动。需要指出的是,表干机构2的传输原理与入料机构1的输送原理大致相同,在此不做详细说明。通过分离式的表干机构2和入料机构1,使得盖板玻璃在表干机构2内移动的时间和温度可控可调,生产精度得以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公开的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出料机构3,出料机构3包括出料传输网带31和出料驱动装置32,出料驱动装置32连接并驱动出料传输网带31传动;并且,出料传输网带31和表干传输网带21同速传动;出料传输网带31的进料端与表干传输网带21的出料端邻接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出料机构3的设置,使得由高温环境中输送出来的盖板玻璃有一个降温过程,为后续工序做好准备。
与入料驱动机构和表干驱动机构类似地,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出料驱动装置32包括第一出料辊筒、第二出料辊筒和出料电机,其中,出料传输网带31张紧在第一出料辊筒和第二出料辊筒上,出料电机连接并带动第一出料辊筒转动,从而使出料传输网带31匀速传动。在此也不做详细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基于本实用新型详细描述的入料驱动机构的工作方式可以显而易见地得到处理机构的工作方式和具体结构。
为了实现入料驱动装置12的安装,一些实施例中,入料机构1还包括入料机架13,第一入料辊筒122和第二入料辊筒123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入料机架13上,入料电机121固定在入料机架13上,并且,入料电机12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入料辊筒122。为进一步保证玻璃盖板的顺利输送,还可以在机架前端设置导向挡板,使盖板玻璃能够按照合理的方向进入入料输送网带上。
同样地,为了实现表干驱动机构和处理驱动机构的安装,表干机构2还可包括表干机架23,第一表干辊筒222和第二表干辊筒223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表干机架23上,表干电机221固定在表干机架23上,并且,表干电机22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表干辊筒222。处理机构还可包括出料机架33,第一出料辊筒和第二出料辊筒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出料机架33上,出料电机固定在出料机架33上,并且,出料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出料辊筒。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公开的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由于工艺需求,通常地盖板玻璃在表干机构2中停留时间较长,导致表干机构2的长度较长,一些实施例中,入料机构1的长度约为360mm,表干机构2的长度为8400mm,处理机构的长度约为850mm。
由于表干机构2的长度较长,因此,表干输送网带在第一表干辊筒222和第二表干辊筒223之间容易发生塌陷,因此,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表干辊筒222和第二表干辊筒223之间设置有撑板24,撑板24的上表面低于第一表干辊筒222和第二表干辊筒223的上表面所在的平面,撑板24的下表面高于第一表干辊筒222和第二表干辊筒223的下表面所在的平面。在盖板玻璃进行输送时,撑板24能够对表干输送网带起到支撑作用,避免由于表干输送网带的变形而导致位于其上的盖板玻璃的位置发生偏移而导致产品质量出现波动。一般地,还可以通过增加输送辊筒的方式进行支撑,然而,研究发现,采用撑板24结构能够节省较大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公开的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表干机构2还包括加热装置、保温底腔25和保温盖板26,保温底腔25固定在表干传输网带21的下方,保温盖板26盖装在保温底腔25上,使表干传输网带21位于保温盖板26和保温底腔25形成的空腔内,保温盖板26的前后两端均具有供盖板玻璃通过的凹槽27;并且,加热装置安装在保温盖板26的内壁上。通过加热装置实现对表干阶段盖板玻璃的加热,加热装置可以采用红外高温灯管等。
使用时,可以先进行预热,使得进入表干结构的盖板玻璃直接进入设定的温度范围内,表干时间和表干稳定更加精确,同时通过设置保温底腔25和保温盖板26,避免表干机构2内的热量逸散的同时,能够使半封闭的空腔内维持稳定的温度和气流,避免外界环境对表干造成不良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入料传输网带、表干传输网带和处理传输网带的张紧,可以通过设置张紧辊轮等张紧装置的方式进行张紧调节,保证需要的张紧强度。张紧装置可采用现有技术的张紧方式即可,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入料段为低温段,无加热管升温;表干段为高温段,温度持续保持;出料段为低温段,无加热管升温。通过上述方式实现温区独立控制,减少升降温过程,达到降低能耗、提高有效表干线长度、降低车间温度的目的,降低表干线能耗与车间温控能耗。三个机构伺服电机控制,达到速度一致,实现玻璃平稳传输。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

Claims (10)

1.一种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入料机构(1)和表干机构(2),其中,所述入料机构(1)设置在所述表干机构(2)上游,
所述入料机构(1)包括入料传输网带(11)和入料驱动装置(12),所述入料驱动装置(12)连接并驱动所述入料传输网带(11)传动;
所述表干机构(2)包括表干传输网带(21)和表干驱动装置(22),所述表干驱动装置(22)连接并驱动所述表干传输网带(21)传动;
并且,所述入料传输网带(11)和所述表干传输网带(21)同速传动;所述入料传输网带(11)的出料端与所述表干传输网带(21)的进料端邻接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使盖板玻璃能够随着传动由所述入料传输网带(11)进入所述表干传输网带(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驱动装置(12)包括第一入料辊筒(122)、第二入料辊筒(123)和入料电机(121),其中,所述入料传输网带(11)张紧在所述第一入料辊筒(122)和所述第二入料辊筒(123)上,所述入料电机(121)连接并带动所述第一入料辊筒(122)转动,从而使所述入料传输网带(11)匀速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干驱动装置(22)包括第一表干辊筒(222)、第二表干辊筒(223)和表干电机(221),其中,所述表干传输网带(21)张紧在所述第一表干辊筒(222)和所述第二表干辊筒(223)上,所述表干电机(221)连接并带动所述第一表干辊筒(222)转动,从而使所述表干传输网带(21)匀速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料机构(3),所述出料机构(3)包括出料传输网带(31)和出料驱动装置(32),所述出料驱动装置(32)连接并驱动所述出料传输网带(31)传动;
并且,所述出料传输网带(31)和所述表干传输网带(21)同速传动;所述出料传输网带(31)的进料端与所述表干传输网带(21)的出料端邻接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以使盖板玻璃能够随着传动由所述表干传输网带(21)进入所述出料传输网带(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驱动装置(32)包括第一出料辊筒、第二出料辊筒和出料电机,其中,所述出料传输网带(31)张紧在所述第一出料辊筒和所述第二出料辊筒上,所述出料电机连接并带动所述第一出料辊筒转动,从而使所述出料传输网带(31)匀速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干辊筒(222)和所述第二表干辊筒(223)之间设置有撑板(24),所述撑板(24)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一表干辊筒(222)和所述第二表干辊筒(223)的上表面所在的平面,所述撑板(24)的下表面高于所述第一表干辊筒(222)和所述第二表干辊筒(223)的下表面所在的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入料机架(13),所述第一入料辊筒(122)和所述第二入料辊筒(123)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入料机架(13)上,所述入料电机(121)固定在所述入料机架(13)上,并且,所述入料电机(12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入料辊筒(122)。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表干机架(23),所述第一表干辊筒(222)和所述第二表干辊筒(223)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表干机架(23)上,所述表干电机(221)固定在所述表干机架(23)上,并且,所述表干电机(22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表干辊筒(222)。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料机架(33),所述第一出料辊筒和所述第二出料辊筒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出料机架(33)上,所述出料电机固定在所述出料机架(33)上,并且,所述出料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出料辊筒。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干机构(2)还包括加热装置、保温底腔(25)和保温盖板(26),所述保温底腔(25)固定在所述表干传输网带(21)的下方,所述保温盖板(26)盖装在所述保温底腔(25)上,使所述表干传输网带(21)位于所述保温盖板(26)和所述保温底腔(25)形成的空腔内,所述保温盖板(26)的前后两端均具有供盖板玻璃通过的凹槽(27);
并且,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保温盖板(26)的内壁上。
CN202320968907.1U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 Active CN2201634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8907.1U CN220163460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68907.1U CN220163460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63460U true CN220163460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59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68907.1U Active CN220163460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634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0253B (zh) 中试定型机
CN206736310U (zh) 一种辊轴式高效节能回火炉
CN106274030B (zh) 高速凹版印刷机
CN220163460U (zh) 一种盖板玻璃丝印后表干的设备
CN111334657A (zh) 一种连续性钢材热处理设备
JP2008512333A (ja) ガラスシートの加熱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4341546A (en) Roll drive mechanism for glass sheet processing equipment
CN204022672U (zh) 连续式真空镀膜机用的玻璃传送装置
CN109539783A (zh) 一种板簧双头同步感应加热炉
WO2022156148A1 (zh) 一种适于辊道窑炉的辊子变形调节装置
CN212800468U (zh) 一种传送带用不锈钢带热处理装置
CN209341811U (zh) 一种板簧双头同步感应加热炉
CN112609059A (zh) 链式退火炉及管材传送控制方法
CN208078840U (zh) 一种马达定子整形机构
CN208082818U (zh) 一种led uv固化机
CN206536734U (zh) 一种热压成型机的送料机构
CN111705207A (zh) 一种传送带用不锈钢带的热处理装置及热处理矫平方法
CN111646707B (zh) 一种立体式光伏玻璃膜层固化炉及加热固化工艺
CN215158147U (zh) 一种玻璃生产用烘干机的输送装置
CN220149611U (zh) 一种钢结构件淬火入料机构
CN220390341U (zh) 一种多路进料冷却装置及应用有该装置的3d打印机
CN219427718U (zh) 一种保温管印字装置
CN219259853U (zh) 带有节能退火炉的玻璃制品生产线
CN116525713B (zh) 一种多梯度隧道式层压系统
CN221066949U (zh) 一种聚四氟乙烯带材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