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55371U - 一种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55371U
CN220155371U CN202321655243.XU CN202321655243U CN220155371U CN 220155371 U CN220155371 U CN 220155371U CN 202321655243 U CN202321655243 U CN 202321655243U CN 220155371 U CN220155371 U CN 220155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fixedly connected
belt
gyro wheel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5524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文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Qiaomusheng Electro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Qiaomusheng Electro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Qiaomusheng Electro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Qiaomusheng Electro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5524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55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55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55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绕线组件,所述绕线组件的上表面设置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安装板、第二皮带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皮带位于第四滚轮和第五滚轮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通过将导线插入导线圈内,使得第二电机输出端带动第五滚轮转动,并通过第二皮带的传动使得第四滚轮带动螺纹杆转动,可以使移动块带动导线圈在固定杆限位作用下前后移动,从而使导线圈内的导线可以前后往复在螺纹杆上移动,使得线辊内导线可以均匀的缠绕在其表面,避免导线缠绕时堆积在线辊的一侧,从而提高了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的缠绕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各类传感器的电路模块中,包含有一定数量的线圈,在生产磁通门传感器的过程中,需要制作相应的线圈,并将线圈安装到传感器的电路模块中。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216749583U中,一种传感器线圈绕线装置,它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顶部设有控制箱,所述机箱的一侧开设有旋转孔,所述旋转孔内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通过转动轴承与所述旋转孔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远离所述旋转孔的一端连接有同轴设置的第一装载轴,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同轴设置的传动齿轮,所述机箱内固定安装有绕线电机,所述绕线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同轴设置且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的动力齿轮,所述机箱位于设置所述旋转孔的侧面固定连接支座,所述支座上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上连接有预紧绕线机构,本实用新型绕线装置通过对导线施加预紧作用效果,使得导线在缠绕过程中不易脱落,保证工作效率。
上述专利中,通过调节电机带动调节转轮旋转时,可使得预紧定滑轮与导线接触并产生一定的作用力,因此可以保证导线处于一个比较绷直的状态,在绕线过程中不易脱落,具有较好预紧效果,但是,由于装置的绕线工作原理只是绕线电机带动传感器线圈进行直接转动将导线缠绕在传感器线圈上,而导线的直径相对于传感器线圈的宽度是较小的,所以直接转动传感器线圈,导线会积聚在传感器线圈的一侧卷起较厚一层,不能使导线均匀的缠绕在传感器线圈的外表面上,从而影响传感器线圈的缠绕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装置的绕线工作原理只是绕线电机带动传感器线圈进行直接转动将导线缠绕在在传感器线圈上,而导线的直径相对于传感器线圈的宽度是较小的,所以直接转动传感器线圈,导线会积聚在传感器线圈的一侧卷起较厚一层,不能使导线均匀的缠绕在传感器线圈的外表面上,从而影响传感器线圈的缠绕效果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绕线组件,所述绕线组件的上表面设置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安装板、第二皮带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皮带位于第四滚轮和第五滚轮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安装架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五滚轮,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与安装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内表壁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转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线圈,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靠近螺纹杆前端面的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四滚轮,所述第二皮带的内表面分别设置在第四滚轮和第五滚轮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皮带与第四滚轮和第五滚轮呈配套设置。
优选的,所述绕线组件包括安装架和第一皮带,所述安装架的下表面与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的上表面靠近安装架的后表面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安装架的内表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表面靠近第一转动杆的后端面的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滚轮,所述安装架的内表壁远离第一转动杆的一侧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表面靠近第二转动杆后端面的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滚轮,所述第一皮带的内表面分别设置在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皮带与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呈配套设置。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与安装架的内表壁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后表面靠近螺纹杆的下方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后端面与安装架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与移动块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外表面设置有原料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多个线辊。
优选的,所述原料辊与第二转动杆和导线圈呈配套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通过将导线插入导线圈内,使得第二电机输出端带动第五滚轮转动,并通过第二皮带的传动使得第四滚轮带动螺纹杆转动,可以使移动块带动导线圈在固定杆限位作用下前后移动,从而使导线圈内的导线可以前后往复在螺纹杆上移动,使得线辊内导线可以均匀的缠绕在其表面,避免导线缠绕时堆积在线辊的一侧,从而提高了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的缠绕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第一电机通过第一皮带分别带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转动,使得第一转动杆上的原料辊和第二转动杆上的线辊保持同步转动,避免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转速不同,而产生转速差导致导线不能很好的缠绕在线辊上,进一步的提高了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的缠绕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的移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的绕线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的后视图。
图例说明:1、支撑架;2、绕线组件;201、安装架;202、第一电机;203、第一滚轮;204、第一皮带;205、第二滚轮;206、第一转动杆;207、原料辊;208、第三滚轮;209、第二转动杆;210、线辊;3、移动组件;301、安装板;302、第二皮带;303、第四滚轮;306、导线圈;307、螺纹杆;308、移动块;309、固定杆;310、第二电机;311、第五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绕线组件2,绕线组件2的上表面设置有移动组件3;移动组件3,移动组件3包括安装板301、第二皮带302和第二电机310,第二皮带302位于第四滚轮303和第五滚轮311的外表面,第二电机310固定连接在安装架201的上表面,第二电机3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五滚轮311,安装板301的下表面与安装架2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安装板301的内表壁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07,螺纹杆307的外表面螺纹转动连接有移动块308,移动块30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线圈306,螺纹杆307的外表面靠近螺纹杆307前端面的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四滚轮303,第二皮带302的内表面分别设置在第四滚轮303和第五滚轮311的外表面上,第二皮带302与第四滚轮303和第五滚轮311呈配套设置。螺纹杆307的外表面与安装架201的内表壁转动连接。安装板301的后表面靠近螺纹杆307的下方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09,固定杆309的后端面与安装架20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杆309的外表面与移动块308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在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使用时,当对线辊210进行绕线时,原料辊207上的导线从导线圈306内穿过后,缠绕在对应的线辊210上,在开始缠绕时,同步启动第二电机310,第二电机310的输出端带动第五滚轮311开始转动,使得第五滚轮311通过第二皮带302传动,使得第四滚轮303在安装板301内转动,从而使螺纹杆307在转动时带动其表面螺纹转动连接的移动块308转动,通过将移动块308设置滑动在固定杆309外表面,起到了对移动块308的限位作用,通过第二电机310的转动,使得移动块308带动导线圈306及内部的导线前后往复移动,使得导线在对应线辊210内缠绕时会依次往复在其表面缠绕,避免传感器线圈在缠绕时导线堆积在一侧。
实施例2,如图1-图4所示,绕线组件2包括安装架201和第一皮带204,安装架201的下表面与支撑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安装架201的上表面靠近安装架201的后表面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02,第一电机2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203,安装架201的内表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06,第一转动杆206的外表面靠近第一转动杆206的后端面的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滚轮205,安装架201的内表壁远离第一转动杆206的一侧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209,第二转动杆209的外表面靠近第二转动杆209后端面的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滚轮208,第一皮带204的内表面分别设置在第一滚轮203、第二滚轮205和第三滚轮208的外表面上,第一皮带204与第一滚轮203、第二滚轮205和第三滚轮208呈配套设置。第一转动杆206外表面设置有原料辊207,第二转动杆209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多个线辊210。原料辊207与第二转动杆209和导线圈306呈配套设置。
其整个实施例2达到的效果为,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支撑架1将装置固定放置在工作地点,提供了稳定性,然后将原料辊207插入第一转动杆206的外表面上,使其后端面与第一转动杆206上设置的限位块相抵,并使用根据将螺纹盖与第一转动杆206的前端面螺纹连接使其固定,再将多个线辊210依次螺纹固定在第二转动杆209的外表面上,并通过螺纹盖转动使多个线辊210倍固定在第二转动杆209的外表面上,再将原料辊207内的导线扯出后穿过导线圈306的内表面,然后将导线的接头处缠绕在线辊210上,启动第一电机202,第一电机202的输出端带动第一滚轮203开始转动,并通过第一皮带204分别带动第二滚轮205和第三滚轮208同步转动,使得第一转动杆206和第二转动杆209同步在安装架201的内表壁转动,使得原料辊207和线辊210保持同步转动,进步提高了对传感器的绕线效果。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第一电机202带动第一滚轮203转动时,通过第一皮带分别带动第二滚轮205和第三滚轮208转动,使得第一转动杆206和第二转动杆209同步在安装架201内转动,进而使原料辊207和线辊210保持同步转动,并在传感器线圈缠绕时,导线因穿入导线圈306内,使得第二电机310带动第五滚轮311转动时,通过第二皮带302带动第四滚轮303转动,进而使得螺纹杆307在转动会带动移动块308和导线圈306进行对应的往复移动,从而使导线圈306内的导线在线辊210表面缠绕时会依次往复,且均匀的缠绕在其表面,避免导线缠绕过程中堆积在一侧,从而提高了对线辊210内对应的传感器线圈的缠绕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他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绕线组件(2),所述绕线组件(2)的上表面设置有移动组件(3);
移动组件(3),所述移动组件(3)包括安装板(301)、第二皮带(302)和第二电机(310),所述第二皮带(302)位于第四滚轮(303)和第五滚轮(311)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电机(310)固定连接在安装架(20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电机(3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五滚轮(311),所述安装板(301)的下表面与安装架(2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301)的内表壁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07),所述螺纹杆(307)的外表面螺纹转动连接有移动块(308),所述移动块(30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线圈(306),所述螺纹杆(307)的外表面靠近螺纹杆(307)前端面的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四滚轮(303),所述第二皮带(302)的内表面分别设置在第四滚轮(303)和第五滚轮(311)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皮带(302)与第四滚轮(303)和第五滚轮(311)呈配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组件(2)包括安装架(201)和第一皮带(204),所述安装架(201)的下表面与支撑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201)的上表面靠近安装架(201)的后表面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02),所述第一电机(2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203),所述安装架(201)的内表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06),所述第一转动杆(206)的外表面靠近第一转动杆(206)的后端面的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滚轮(205),所述安装架(201)的内表壁远离第一转动杆(206)的一侧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209),所述第二转动杆(209)的外表面靠近第二转动杆(209)后端面的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滚轮(208),所述第一皮带(204)的内表面分别设置在第一滚轮(203)、第二滚轮(205)和第三滚轮(208)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皮带(204)与第一滚轮(203)、第二滚轮(205)和第三滚轮(208)呈配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307)的外表面与安装架(201)的内表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01)的后表面靠近螺纹杆(307)的下方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09),所述固定杆(309)的后端面与安装架(20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309)的外表面与移动块(308)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206)外表面设置有原料辊(207),所述第二转动杆(209)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多个线辊(2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辊(207)与第二转动杆(209)和导线圈(306)呈配套设置。
CN202321655243.XU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 Active CN220155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5243.XU CN220155371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5243.XU CN220155371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55371U true CN220155371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05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55243.XU Active CN220155371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553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06236U (zh) 一种拉丝机伸线装置的收线结构
CN220155371U (zh) 一种传感器生产用绕线装置
CN208561250U (zh) 一种电缆绕线装置
CN212223211U (zh) 一种便于控制的雪尼尔卷设架
CN214652371U (zh) 一种恒张力双电机驱动高速收卷机
CN2743518Y (zh) 一类滚动卷帘
CN103264927A (zh) 假捻变形机电子横动往复导丝装置
CN108675044B (zh) 一种绕线均匀的快速小筒卷纱机
CN218988255U (zh) 一种纺织品收卷设备
CN212315162U (zh) 一种收卷装置
CN220148862U (zh) 一种纺织用丝线收卷装置
CN218931282U (zh) 一种化纤纺丝引导板
CN220767262U (zh) 一种连续纺丝机的纺丝辊牵引装置
CN220702853U (zh) 一种防打结卷线机
CN221165367U (zh) 一种防止绕线集中的络筒机
CN112125048B (zh) 一种加大肠衣收卷长度的方法与设备
CN220299864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纺织加工盘线装置
CN203754906U (zh) 一种用于整经的加压装置
CN114351300B (zh) 一种倍捻丝生产的节能球形摩擦调节转速式绕线设备
CN218619553U (zh) 一种pvc包覆涤纶拉丝机
CN219930369U (zh) 一种家居装饰面料加弹机用牵引机构
CN202346510U (zh) 新型电子恒张力卷绕机
CN220628460U (zh) 一种倒线设备
CN219906471U (zh) 一种整经机用收卷轮
CN215797603U (zh) 一种捻线收卷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