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54114U - 落球试验夹具 - Google Patents

落球试验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54114U
CN220154114U CN202321674465.6U CN202321674465U CN220154114U CN 220154114 U CN220154114 U CN 220154114U CN 202321674465 U CN202321674465 U CN 202321674465U CN 220154114 U CN220154114 U CN 2201541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iece
main body
body frame
plate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744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俊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Liangjiang Lianchua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Liangjiang Lianchua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Liangjiang Lianchua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Liangjiang Lianchua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744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541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541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541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模组落球测试用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落球试验夹具,包括主体框架,设置在主体框架的内腔的一端的转轴,该转轴与翻转板的底部连接,外力作用下所述翻转板沿转轴的轴心线转动;位于翻转板的内板面上部的夹板,该夹板与翻转板的内板面之间具有待测件容纳腔,该待测件容纳腔位于翻转板的内板面上,在待测件容纳腔处的翻转板的外板面上固定有至少两根用于固定待测件的松紧带;所述主体框架上设置有翻转板限位机构,所述待测件容纳腔处的翻转板上设置有待测件定位锁定机构。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结构,降低了企业夹具投入成本、降低了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和扩大了夹具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落球试验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模组落球测试用夹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降低企业夹具投入成本、降低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和扩大夹具适用范围的落球试验夹具。
背景技术
显示模组在生产、组装过程中,需要对来料、成品等进行落球冲击测试,以检验物件的强度,如需对来料的玻璃盖板、成品的屏幕进行落球测试。
落球测试区域包括待测件的面板和边缘,采用常规方法检测这两个区域时,需要采用不同的夹具对待测件进行固定,如待测区域为面板时,需要采用一种夹具将待测件水平固定在平台上,而待测区域为边缘时,需要采用另一种夹具将待测件竖直固定在平台上并露出边缘,使得夹具的适用性受限,增加了夹具的成本。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落球测试用夹具适用性受限,工人劳动强度,企业夹具投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企业夹具投入成本、降低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和扩大夹具适用范围的落球试验夹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落球试验夹具,包括主体框架,设置在主体框架的内腔的一端的转轴,该转轴与翻转板的底部连接,外力作用下所述翻转板沿转轴的轴心线转动;位于翻转板的内板面上部的夹板,该夹板与翻转板的内板面之间具有待测件容纳腔,该待测件容纳腔位于翻转板的内板面上,在待测件容纳腔处的翻转板的外板面上固定有至少两根用于固定待测件的松紧带;
所述主体框架上设置有翻转板限位机构,该翻转板限位机构用于对翻转板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通过翻转板限位机构使得翻转板的顶板面与主体框架的顶板面平行实现对待测件的上边缘进行落球试验;通过翻转板限位机构使得翻转板的顶板面与主体框架的顶板面垂直实现对待测件的面板指定区域进行落球试验;
所述待测件容纳腔处的翻转板上设置有待测件定位锁定机构,该待测件定位锁定机构用于对不同尺寸的待测件进行定位锁定。
为使得上述方案更加优化,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板限位机构又包括位于主体框架两侧壁上的支撑板滑槽孔,穿过该支撑板滑槽孔的支撑板的两端各固定有一块推块;在支撑板滑槽孔的一侧设置U形框,该U形框的顶板面低于主体框架的顶板面,且所述U形框与主体框架固定为一体,所述支撑板滑槽孔位于U形框与转轴之间;
在转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该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均固定在翻转板的两侧壁上,使得翻转板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一体形成T形结构结构;
外力向右推动推块,使得支撑板位于第一限位板下方,翻转板在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双向卡紧情况下,使得翻转板的顶板面与主体框架的顶板面平行实现对待测件的上边缘进行落球试验;
外力向左推动推块,翻转板左侧板面压紧在U形框的顶板面上,使得翻转板的顶板面与主体框架的顶板面垂直实现对待测件的面板指定区域进行落球试验。
为使得上述方案更加优化,进一步的:位于翻转板上的待测件定位锁定机构又包括位于待测件容纳腔顶壁和底壁上的横截面呈T形的T形滑槽,在每一条T形滑槽中设置有两块与T形滑槽匹配的T形滑块,在T形滑块上固定有螺杆,该螺杆穿过夹板后与带内螺纹的旋钮连接为一体,在夹板上设置有上下两条条形孔,位于上方的两根螺杆穿过夹板上位于上方的条形孔中,位于下方的两根螺杆穿过夹板上位于下方的条形孔中。
为使得上述方案更加优化,进一步的:所述翻转板限位机构又包括位于主体框架上的滑轨,该滑轨的顶板面低于主体框架的顶板面,设置在滑轨上的滑块a,穿过滑块a中部的丝杆a,该丝杆a的通过丝杆座与主体框架和滑块a连接,在丝杆a的一端固定有摇臂;
正方向转动摇臂使得丝杆a驱动滑块a右移,滑块a的右侧面紧抵在翻转板的左侧面,使得翻转板的顶板面与主体框架的顶板面平行实现对待测件的上边缘进行落球试验;
反方向转动摇臂使得丝杆a驱动滑块a左移,滑块a的右侧面与翻转板的顶板面平行,使得翻转板的顶板面与主体框架的顶板面垂直实现对待测件的面板指定区域进行落球试验。
为使得上述方案更加优化,进一步的:位于翻转板上的待测件定位锁定机构又包括位于待测件容纳腔的四角的螺杆孔,与螺杆孔螺纹连接的螺杆,该螺杆穿过夹板后与带内螺纹的旋钮连接为一体;在待测件容纳腔的中上部设置有滑槽b,位于该滑槽b中的滑块b,一端与滑块b中部连接的丝杆b,该丝杆b通过丝杆座与滑块b和翻转板连接,所述丝杆b的另外一端穿过翻转板的侧壁后固定在丝杆旋钮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所述夹具能满足待测件的面板和边缘落球试验,规避了常规落球测试方法需要采用不同夹具对待测件进行固定以完成待测件面板和边缘的检测问题,降低了测试成本;
2、所述治具可根据待测件尺寸进行自适应调节,适用范围广;
3、所述治具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测试效率的同时还能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对待测件边缘进行测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对待测件面板进行测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待测件容纳腔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体框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对待测件边缘进行测试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对待测件面板进行测试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待测件容纳腔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体框架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体框架,2-内腔,3-转轴,4-翻转板,5-夹板,6-待测件容纳腔,7-翻转板限位机构,8-待测件定位锁定机构,9-待测件,10-松紧带,100-支撑板滑槽孔,101-支撑板,102-推块,103-第一限位板,104-第二限位板,105-U形框,200-滑轨,201-滑块a,202-丝杆a,203-摇臂,601-T形滑槽,602-T形滑块,603-螺杆,604-旋钮,605-条形孔,611-螺杆孔,612-滑槽b,613-滑块b,614-丝杆,615-丝杆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落球试验夹具,包括主体框架1,设置在主体框架1的内腔2的一端的转轴3,该转轴3与翻转板4的底部连接,外力作用下所述翻转板4沿转轴3的轴心线转动;位于翻转板4的内板面上部的夹板5,该夹板5与翻转板4的内板面之间具有待测件容纳腔6,该待测件容纳腔6位于翻转板4的内板面上,在待测件容纳腔6处的翻转板4的外板面上固定有至少两根用于固定待测件9的松紧带10;
所述主体框架1上设置有翻转板限位机构7,该翻转板限位机构7用于对翻转板4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通过翻转板限位机构7使得翻转板4的顶板面与主体框架1的顶板面平行实现对待测件9的上边缘进行落球试验;通过翻转板限位机构7使得翻转板4的顶板面与主体框架1的顶板面垂直实现对待测件9的面板指定区域进行落球试验;
所述待测件容纳腔6处的翻转板4上设置有待测件定位锁定机构8,该待测件定位锁定机构8用于对不同尺寸的待测件9进行定位锁定。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板限位机构7又包括位于主体框架1两侧壁上的支撑板滑槽孔100,穿过该支撑板滑槽孔100的支撑板101的两端各固定有一块推块102;在支撑板滑槽孔100的一侧设置U形框105,该U形框105的顶板面低于主体框架1的顶板面,且所述U形框105与主体框架1固定为一体,所述支撑板滑槽孔100位于U形框105与转轴3之间;
在转轴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板103和第二限位板104,该第一限位板103和第二限位板104均固定在翻转板4的两侧壁上,使得翻转板4与第一限位板103和第二限位板104一体形成T形结构结构;
外力向右推动推块102,使得支撑板101位于第一限位板103下方,翻转板4在第一限位板103与第二限位板104双向卡紧情况下,使得翻转板4的顶板面与主体框架1的顶板面平行实现对待测件9的上边缘进行落球试验;
外力向左推动推块102,翻转板4左侧板面压紧在U形框105的顶板面上,使得翻转板4的顶板面与主体框架1的顶板面垂直实现对待测件9的面板指定区域进行落球试验。
在第一实施例中,为使得待测件定位锁定机构8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进一步降低夹具成本:位于翻转板4上的待测件定位锁定机构8又包括位于待测件容纳腔6顶壁和底壁上的横截面呈T形的T形滑槽601,在每一条T形滑槽601中设置有两块与T形滑槽601匹配的T形滑块602,在T形滑块602上固定有螺杆603,该螺杆603穿过夹板5后与带内螺纹的旋钮604连接为一体,在夹板5上设置有上下两条条形孔605,位于上方的两根螺杆603穿过夹板5上位于上方的条形孔605中,位于下方的两根螺杆603穿过夹板5上位于下方的条形孔605中。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如图5-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落球试验夹具,包括主体框架1,设置在主体框架1的内腔2的一端的转轴3,该转轴3与翻转板4的底部连接,外力作用下所述翻转板4沿转轴3的轴心线转动;位于翻转板4的内板面上部的夹板5,该夹板5与翻转板4的内板面之间具有待测件容纳腔6,该待测件容纳腔6位于翻转板4的内板面上,在待测件容纳腔6处的翻转板4的外板面上固定有至少两根用于固定待测件9的松紧带10;
所述主体框架1上设置有翻转板限位机构7,该翻转板限位机构7用于对翻转板4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通过翻转板限位机构7使得翻转板4的顶板面与主体框架1的顶板面平行实现对待测件9的上边缘进行落球试验;通过翻转板限位机构7使得翻转板4的顶板面与主体框架1的顶板面垂直实现对待测件9的面板指定区域进行落球试验;
所述待测件容纳腔6处的翻转板4上设置有待测件定位锁定机构8,该待测件定位锁定机构8用于对不同尺寸的待测件9进行定位锁定。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板限位机构7又包括位于主体框架1上的滑轨200,该滑轨200的顶板面低于主体框架1的顶板面,设置在滑轨200上的滑块a201,穿过滑块a201中部的丝杆a202,该丝杆a202的通过丝杆座与主体框架1和滑块a201连接,在丝杆a202的一端固定有摇臂203;
正方向转动摇臂203使得丝杆a202驱动滑块a201右移,滑块a201的右侧面紧抵在翻转板4的左侧面,使得翻转板4的顶板面与主体框架1的顶板面平行实现对待测件9的上边缘进行落球试验;
反方向转动摇臂203使得丝杆a202驱动滑块a201左移,滑块a201的右侧面与翻转板4的顶板面平行,使得翻转板4的顶板面与主体框架1的顶板面垂直实现对待测件9的面板指定区域进行落球试验。
在第二实施例中,为使得待测件定位锁定机构8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进一步降低夹具成本,位于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翻转板4上的待测件定位锁定机构8又包括位于待测件容纳腔6的四角的螺杆孔611,与螺杆孔611螺纹连接的螺杆603,该螺杆603穿过夹板5后与带内螺纹的旋钮604连接为一体;在待测件容纳腔6的中上部设置有滑槽b612,位于该滑槽b612中的滑块b613,一端与滑块b613中部连接的丝杆b614,该丝杆b614通过丝杆座与滑块b613和翻转板4连接,所述丝杆b614的另外一端穿过翻转板4的侧壁后固定在丝杆旋钮615上。
在第二实施例中,为保证丝杆a202的使用寿命,所述滑轨200上方设置有盖板,该盖板的顶板面低于主体框架1的顶板面。
上述所有部件均为市场销售产品。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落球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框架(1),设置在主体框架(1)的内腔(2)的一端的转轴(3),该转轴(3)与翻转板(4)的底部连接,外力作用下所述翻转板(4)沿转轴(3)的轴心线转动;位于翻转板(4)的内板面上部的夹板(5),该夹板(5)与翻转板(4)的内板面之间具有待测件容纳腔(6),该待测件容纳腔(6)位于翻转板(4)的内板面上,在待测件容纳腔(6)处的翻转板(4)的外板面上固定有至少两根用于固定待测件(9)的松紧带(10);
所述主体框架(1)上设置有翻转板限位机构(7),该翻转板限位机构(7)用于对翻转板(4)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通过翻转板限位机构(7)使得翻转板(4)的顶板面与主体框架(1)的顶板面平行实现对待测件(9)的上边缘进行落球试验;通过翻转板限位机构(7)使得翻转板(4)的顶板面与主体框架(1)的顶板面垂直实现对待测件(9)的面板指定区域进行落球试验;
所述待测件容纳腔(6)处的翻转板(4)上设置有待测件定位锁定机构(8),该待测件定位锁定机构(8)用于对不同尺寸的待测件(9)进行定位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球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限位机构(7)又包括位于主体框架(1)两侧壁上的支撑板滑槽孔(100),穿过该支撑板滑槽孔(100)的支撑板(101)的两端各固定有一块推块(102);在支撑板滑槽孔(100)的一侧设置U形框(105),该U形框(105)的顶板面低于主体框架(1)的顶板面,且所述U形框(105)与主体框架(1)固定为一体,所述支撑板滑槽孔(100)位于U形框(105)与转轴(3)之间;
在转轴(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板(103)和第二限位板(104),该第一限位板(103)和第二限位板(104)均固定在翻转板(4)的两侧壁上,使得翻转板(4)与第一限位板(103)和第二限位板(104)一体形成T形结构;
外力向右推动推块(102),使得支撑板(101)位于第一限位板(103)下方,翻转板(4)在第一限位板(103)与第二限位板(104)双向卡紧情况下,使得翻转板(4)的顶板面与主体框架(1)的顶板面平行实现对待测件(9)的上边缘进行落球试验;
外力向左推动推块(102),翻转板(4)左侧板面压紧在U形框(105)的顶板面上,使得翻转板(4)的顶板面与主体框架(1)的顶板面垂直实现对待测件(9)的面板指定区域进行落球试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球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位于翻转板(4)上的待测件定位锁定机构(8)又包括位于待测件容纳腔(6)顶壁和底壁上的横截面呈T形的T形滑槽(601),在每一条T形滑槽(601)中设置有两块与T形滑槽(601)匹配的T形滑块(602),在T形滑块(602)上固定有螺杆(603),该螺杆(603)穿过夹板(5)后与带内螺纹的旋钮(604)连接为一体,在夹板(5)上设置有上下两条条形孔(605),位于上方的两根螺杆(603)穿过夹板(5)上位于上方的条形孔(605)中,位于下方的两根螺杆(603)穿过夹板(5)上位于下方的条形孔(605)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球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限位机构(7)又包括位于主体框架(1)上的滑轨(200),该滑轨(200)的顶板面低于主体框架(1)的顶板面,设置在滑轨(200)上的滑块a(201),穿过滑块a(201)中部的丝杆a(202),该丝杆a(202)的通过丝杆座与主体框架(1)和滑块a(201)连接,在丝杆a(202)的一端固定有摇臂(203);
正方向转动摇臂(203)使得丝杆a(202)驱动滑块a(201)右移,滑块a(201)的右侧面紧抵在翻转板(4)的左侧面,使得翻转板(4)的顶板面与主体框架(1)的顶板面平行实现对待测件(9)的上边缘进行落球试验;
反方向转动摇臂(203)使得丝杆a(202)驱动滑块a(201)左移,滑块a(201)的右侧面与翻转板(4)的顶板面平行,使得翻转板(4)的顶板面与主体框架(1)的顶板面垂直实现对待测件(9)的面板指定区域进行落球试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落球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位于翻转板(4)上的待测件定位锁定机构(8)又包括位于待测件容纳腔(6)的四角的螺杆孔(611),与螺杆孔(611)螺纹连接的螺杆(603),该螺杆(603)穿过夹板(5)后与带内螺纹的旋钮(604)连接为一体;在待测件容纳腔(6)的中上部设置有滑槽b(612),位于该滑槽b(612)中的滑块b(613),一端与滑块b(613)中部连接的丝杆b(614),该丝杆b(614)通过丝杆座与滑块b(613)和翻转板(4)连接,所述丝杆b(614)的另外一端穿过翻转板(4)的侧壁后固定在丝杆旋钮(615)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落球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200)上方设置有盖板,该盖板的顶板面低于主体框架(1)的顶板面。
CN202321674465.6U 2023-06-29 2023-06-29 落球试验夹具 Active CN2201541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4465.6U CN220154114U (zh) 2023-06-29 2023-06-29 落球试验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4465.6U CN220154114U (zh) 2023-06-29 2023-06-29 落球试验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54114U true CN220154114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11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74465.6U Active CN220154114U (zh) 2023-06-29 2023-06-29 落球试验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541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05510B (zh) 原子力显微镜配套用薄膜样品拉伸装置
CN106370532B (zh) 一种高寒气候户外环境-拉、压、弯载荷耦合试验装置
CN111402767A (zh) 一种led显示屏测试夹具
CN220154114U (zh) 落球试验夹具
CN108214416B (zh) 显示面板检测用工作台
CN113551980A (zh) 一种多轴式拉伸测试试验机和测试方法
CN219391606U (zh) 材料拉伸力学试验设备
CN209085910U (zh) 一种充电接口插拔测试装置
CN113776958B (zh) 一种弯曲试验用支辊式弯曲装置
KR100822023B1 (ko) 패널 지지기구 및 검사 장치
CN211528190U (zh) 一种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仪样品固定架
CN207636734U (zh) 电池测试装置
CN212780900U (zh) 一种材料电磁参数快速测试夹具
JPH05126981A (ja) 核燃料集合体用支持格子のセルサイズ検査装置
CN220271064U (zh) 一种特种陶瓷产品检查装置
CN220040055U (zh) 一种复合材料拉伸试验装置
KR20080013550A (ko) 기판 검사 장치 및 방법
CN103116039A (zh) 原子力显微镜配套用薄膜样品压缩装置
CN221020745U (zh) 一种可旋转升降的悬臂梁实验夹具
CN213992868U (zh) 一种计算机系统集成检验台
CN219957135U (zh) 一种自动快换夹具托盘拉力检测装置
CN218052289U (zh) 一种弯曲疲劳测试用夹具
CN107153070B (zh) 触控面板检测装置
CN219179176U (zh) 一种橡胶材料臭氧老化测试夹具
CN108507963A (zh) 能够提高使用效率的紫外分光光度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