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51830U - 一种两级组合端面活齿减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级组合端面活齿减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51830U
CN220151830U CN202321936202.8U CN202321936202U CN220151830U CN 220151830 U CN220151830 U CN 220151830U CN 202321936202 U CN202321936202 U CN 202321936202U CN 220151830 U CN220151830 U CN 220151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lection
stage
output shaft
gea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362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忠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Zaos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Zao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Zaos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Zao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362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51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51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518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速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两级组合端面活齿减速器,包括偏摆输出轴、壳体和双面齿轮;所述壳体一端设有输出端盖,所述输出端盖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凸块,所述凸块内部固定连接推力轴承外壁,所述推力轴承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偏摆输出轴一端,所述偏摆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偏摆盘;通过二级端面减速也是一种少齿差结构,在二级减速机构中,二级偏摆齿轮是固定不动的,因此­­其减速形态以活齿架作反向转动进行输出,也就是以输出轴为减速输出,实际上输出轴的减速输出是偏摆盘减速与双面齿轮减速的叠乘,通过二级变速,实现了大传动比的减速机构的功能,解决了单级端面减速器难以实现大传动比的不足。

Description

一种两级组合端面活齿减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器领域,具体是一种两级组合端面活齿减速器。
背景技术
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作原动件与工作机之间的减速传动装置 。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
单级的端面偏摆活齿减速器,由于受活齿体积及活齿架强度的限制,不能将减速比做得很大,因为减速大时,相应的活齿数量就增加,活齿架上的活齿架的数量也同样增加,则活齿孔之间的材料为大大减少,活齿架的强度也将大幅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两级组合端面活齿减速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克服单级端面活齿偏摆减速器难以实现大传动比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两级组合端面活齿减速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两级组合端面活齿减速器,包括偏摆输出轴、壳体和双面齿轮;所述壳体一端设有输出端盖,所述输出端盖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凸块,所述凸块内部固定连接推力轴承外壁,所述推力轴承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偏摆输出轴一端,所述偏摆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偏摆盘,所述偏摆盘远离所述偏摆输出轴的一端贴合一级活齿,所述一级活齿远离所述偏摆盘的一端啮合所述双面齿轮一端,所述双面齿轮远离所述一级活齿的一端啮合二级活齿。
优选地,所述输出端盖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所述壳体一端,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输出端盖的一端设有底部端盖,所述底部端盖通过第二螺栓连接所述壳体。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壁开有通孔,所述一级活齿位于所述通孔内部,所述一级活齿通过转动的形式连接所述通孔内壁,所述双面齿轮通过第三轴承连接输出轴。
优选地,所述二级活齿外壁设有支撑盘,所述二级活齿通过转动的形式连接所述支撑盘内部,所述支撑盘固定连接输出轴一端,所述壳体内部设有第二轴承。
优选地,所述第二轴承外壁固定连接底部端盖内壁,所述第二轴承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远离所述第二轴承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连接所述壳体内壁。
优选地,所述底部端盖一端设有偏摆齿轮,所述偏摆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底部端盖一侧,所述偏摆齿轮远离所述底部端盖的一端啮合二级活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双面齿轮和偏摆齿轮的结构设计,输入轴转动时,与偏摆输入轴一体的偏摆盘也同步转动,偏摆盘一侧的偏摆端平面轴向作往复移动.一级活齿的一端与偏摆盘一侧的偏摆端平面相切,偏摆端平面的往复位移致使一级活齿沿活齿孔轴向作往复移动,中间双面偏摆齿轮并绕第三轴承旋转,由于一级端面减速是一种少齿差结构,因此其输出端中间双面齿轮的旋转速度是一种通过一级减速后的速度,中间双面偏摆齿轮的另一端偏摆盘作为二级减速的输入,推动二级活齿作往复移动,二级端面减速也是一种少齿差结构,在二级减速机构中,二级偏摆齿轮是固定不动的,因此其减速形态以活齿架作反向转动进行输出,也就是以输出轴为减速输出,实际上输出轴的减速输出是偏摆盘减速与双面齿轮减速的叠乘,通过二级变速,实现了大传动比的减速机构的功能,解决了传送比的问题,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面齿轮和支撑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偏摆齿轮和一级活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偏摆输入轴;2、壳体;3、输出轴;4、输出端盖;5、凸块;6、底部端盖;7、第一轴承;8、第二轴承;9、推力轴承;10、偏摆盘;11、一级活齿;12、第三轴承;13、通孔;14、双面齿轮;15、支撑盘;16、二级活齿;17、第一螺栓;18、第二螺栓;19、偏摆齿轮。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所示,一种两级组合端面活齿减速器,包括偏摆输出轴1、壳体2和双面齿轮14;壳体2一端设有输出端盖4,输出端盖4远离壳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凸块5,凸块5内部固定连接推力轴承9外壁,推力轴承9内部固定连接偏摆输出轴1一端,偏摆输出轴1一端固定连接偏摆盘10,偏摆盘10远离偏摆输出轴1的一端贴合一级活齿11,一级活齿11远离偏摆盘10的一端啮合双面齿轮14一端,双面齿轮14远离一级活齿11的一端啮合二级活齿16;
工作时,输入轴转动时,与偏摆输入轴一体的偏摆盘10也同步转动,偏摆盘10一侧的偏摆端平面轴向作往复移动.一级活齿11的一端与偏摆盘10一侧的偏摆端平面相切,偏摆端平面的往复位移致使一级活齿11沿活齿孔轴向作往复移动,中间双面偏摆齿轮19并绕第三轴承12旋转,由于一级端面减速是一种少齿差结构,因此其输出端中间双面齿轮14的旋转速度是一种通过一级减速后的速度,中间双面偏摆齿轮19的另一端偏摆盘10作为二级减速的输入,推动二级活齿16作往复移动,二级端面减速也是一种少齿差结构,在二级减速机构中,二级偏摆齿轮19是固定不动的,因此其减速形态以活齿架作反向转动进行输出,也就是以输出轴3为减速输出,实际上输出轴3的减速输出是偏摆盘10减速与双面齿轮14减速的叠乘,通过二级变速。
进一步地,输出端盖4通过第一螺栓17连接壳体2一端,壳体2远离输出端盖4的一端设有底部端盖6,底部端盖6通过第二螺栓18连接壳体2;
工作时,输出端盖4和底部端盖6用于对输出轴3和偏摆输出轴1进行支撑,使其能够有效地进行转动,双面齿轮14的两个面都为偏摆齿轮19。
进一步地,壳体2内壁开有通孔13,一级活齿11位于通孔13内部,一级活齿11通过转动的形式连接通孔13内壁,双面齿轮14通过第三轴承12连接输出轴3;
工作时,一级活齿11均匀分布于得壳体2内部的通孔13中,通孔13与壳体2做成一体并固定,一级活齿11的另一端与双面齿轮14啮合。
进一步地,二级活齿16外壁设有支撑盘15,二级活齿16通过转动的形式连接支撑盘15内部,支撑盘15固定连接输出轴3一端,壳体2内部设有第二轴承8;
工作时,二级活齿16装配于支撑盘15的活齿孔上,而支撑盘15与输出轴3做成一体,二级活齿16在支撑板上呈等间距分布形式。
进一步地,第二轴承8外壁固定连接底部端盖6内壁,第二轴承8内壁固定连接输出轴3,输出轴3远离第二轴承8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7连接壳体2内壁;
工作时,输出轴3通过第二轴承8和第一轴承7分别装配于底部端盖6和壳体2上,便于输出轴3能够在壳体2的内部进行旋转。
进一步地,底部端盖6一端设有偏摆齿轮19,偏摆齿轮19固定连接底部端盖6一侧,偏摆齿轮19远离底部端盖6的一端啮合二级活齿16;
工作时,摆齿轮与底部端盖6做成一体,这样中间双面偏摆齿轮19一端的偏摆盘10、二级活齿16、输出轴3上的支撑盘15及与底部端盖6一体的偏摆齿轮19以及第一轴承7和第二轴承8共同组成二级端面偏摆减速机构。
工作原理:通过输入轴转动时,与偏摆输入轴一体的偏摆盘10也同步转动,偏摆盘10一侧的偏摆端平面轴向作往复移动.一级活齿11的一端与偏摆盘10一侧的偏摆端平面相切,偏摆端平面的往复位移致使一级活齿11沿活齿孔轴向作往复移动.一级活齿11均匀分布于的壳体2内部的通孔13中,通孔13与壳体2做成一体并固定,一级活齿11的另一端与双面齿轮14啮合,中间双面偏摆齿轮19并绕第三轴承12旋转,由于一级端面减速是一种少齿差结构,因此其输出端中间双面偏摆齿轮19的旋转速度是一种通过一级减速后的速度,中间双面偏摆齿轮19的另一端偏摆盘10作为二级减速的输入,推动二级活齿16作往复移动,二级活齿16装配于支撑盘15的活齿孔上,而支撑盘15与输出轴3做成一体,输出轴3通过第二轴承8和第一轴承7分别装配于底部端盖6和壳体2上,偏摆齿轮19与底部端盖6做成一体,这样中间双面偏摆齿轮19一端的偏摆盘10、二级活齿16、输出轴3上的支撑盘15及与底部端盖6一体的偏摆齿轮19以及第一轴承7和第二轴承8共同组成二级端面偏摆减速机构,二级端面减速也是一种少齿差结构,在二级减速机构中,偏摆齿轮19是固定不动的,因此其减速形态以支撑盘15作反向转动进行输出,也就是以输出轴3为减速输出.实际上,输出轴3的减速输出是偏摆盘10减速与双面齿轮14减速的叠乘,通过二级变速,即可完成工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两级组合端面活齿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偏摆输出轴(1)、壳体(2)和双面齿轮(14);所述壳体(2)一端设有输出端盖(4),所述输出端盖(4)远离所述壳体(2)的一端固定连接凸块(5),所述凸块(5)内部固定连接推力轴承(9)外壁,所述推力轴承(9)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偏摆输出轴(1)一端,所述偏摆输出轴(1)一端固定连接偏摆盘(10),所述偏摆盘(10)远离所述偏摆输出轴(1)的一端贴合一级活齿(11),所述一级活齿(11)远离所述偏摆盘(10)的一端啮合所述双面齿轮(14)一端,所述双面齿轮(14)远离所述一级活齿(11)的一端啮合二级活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级组合端面活齿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盖(4)通过第一螺栓(17)连接所述壳体(2)一端,所述壳体(2)远离所述输出端盖(4)的一端设有底部端盖(6),所述底部端盖(6)通过第二螺栓(18)连接所述壳体(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级组合端面活齿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壁开有通孔(13),所述一级活齿(11)位于所述通孔(13)内部,所述一级活齿(11)通过转动的形式连接所述通孔(13)内壁,所述双面齿轮(14)通过第三轴承(12)连接输出轴(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级组合端面活齿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活齿(16)外壁设有支撑盘(15),所述二级活齿(16)通过转动的形式连接所述支撑盘(15)内部,所述支撑盘(15)固定连接输出轴(3)一端,所述壳体(2)内部设有第二轴承(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两级组合端面活齿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8)外壁固定连接底部端盖(6)内壁,所述第二轴承(8)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3),所述输出轴(3)远离所述第二轴承(8)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7)连接所述壳体(2)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两级组合端面活齿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端盖(6)一端设有偏摆齿轮(19),所述偏摆齿轮(19)固定连接所述底部端盖(6)一侧,所述偏摆齿轮(19)远离所述底部端盖(6)的一端啮合二级活齿(16)。
CN202321936202.8U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两级组合端面活齿减速器 Active CN220151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6202.8U CN220151830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两级组合端面活齿减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6202.8U CN220151830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两级组合端面活齿减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51830U true CN220151830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21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36202.8U Active CN220151830U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两级组合端面活齿减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518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60001548A (ko) 기어드모터군
CN201003571Y (zh) 三齿轮板内啮合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装置
CN101634286A (zh) 低噪音往复活塞式压缩机
CN220151830U (zh) 一种两级组合端面活齿减速器
CN109780163B (zh) 一种往复式圆柱正弦端面活齿减速器
CN2856587Y (zh) 双曲柄双摆线平动行星齿轮减速机
JPH03117748A (ja) インボリュート歯車対および歯車変速機
CN102678835B (zh) 两级活齿减速传动装置
CN210111779U (zh) 新型双速减速电机
CN212106828U (zh) 一种大传动比减速装置
CN211082715U (zh) 一种高扭矩蜗轮蜗杆减速器
CN219045548U (zh) 一种高减速比的二级摆线针轮减速器
CN209041530U (zh) 一种行星齿轮箱
CN107202099B (zh) 一种同轴双向输出定位传动装置
CN111795120A (zh) 一种自锁行星减速器
CN218761209U (zh) 一种差速反转齿轮机构
WO2016154925A1 (zh) 用于窗帘及门帘驱动的减速器
CN212744918U (zh) 一种短幅内摆线往复传动机构
CN104373538A (zh) 一种复合摆线发生装置
CN217002989U (zh) 双动齿圈级内变速行星减速机
CN218625302U (zh) 一种轻型智能设备用中空密封型摆线减速机
CN204533378U (zh) 一种单曲轴摆线减速机
CN218817994U (zh) 一种梳棉机用减速机
CN215257633U (zh) 一种旋转联动装置
CN218377603U (zh) 一种用于冰淇淋机的新型传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