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9725U - 拾音装置及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拾音装置及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9725U
CN220139725U CN202321360621.1U CN202321360621U CN220139725U CN 220139725 U CN220139725 U CN 220139725U CN 202321360621 U CN202321360621 U CN 202321360621U CN 220139725 U CN220139725 U CN 220139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ide plate
frame
circuit board
pick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6062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炜
李小进
吴超
陶振杰
刘龙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6062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9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9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97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拾音装置及显示设备。拾音装置包括:支架(10),包括第一侧板(11),第一侧板(1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th1);线路板(20),包括板体(21)和设置在板体(21)上的至少一个拾音元件(22);第一密封组件(30),位于第一侧板(11)和板体(21)之间,且具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th2),在第一侧板(11)的表面的正投影与至少一个第一通孔(th1)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和固定组件(40),至少部分地位于线路板(20)远离第一侧板(11)的一侧,被配置为将线路板(20)压紧在第一密封组件(30)上,以使第一密封组件(30)对从至少一个第一通孔(th1)经由至少一个第二通孔(th2)到线路板(20)的拾音通道进行密封。

Description

拾音装置及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拾音装置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在例如电视机、显示器等一些显示设备中,采用拾音结构对声音进行采集。在一些相关技术中,拾音结构包括在显示设备的正面或侧面设置的外观可见的拾音孔。
实用新型内容
经研究发现,相关技术的拾音结构在安装时容易因安装误差等原因密封效果不良,导致杂音干扰。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拾音装置,能够提高拾音准确性。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拾音装置,包括:
支架,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
线路板,包括板体和设置在所述板体上的至少一个拾音元件;
第一密封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板体之间,且具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一侧板的表面的正投影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侧板的表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和
固定组件,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线路板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被配置为将所述线路板压紧在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上,以使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对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到所述线路板的拾音通道进行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还包括:
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或一体制成,
其中,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第二侧板可拆卸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架和压紧件,所述连接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二侧板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压紧件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或一体制成,并将所述线路板压紧在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紧件具有从所述连接架朝向所述板体倾斜延伸的自由端,以对所述板体形成弹性抵靠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一对压紧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一一对应,每对压紧件位于对应的第一通孔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具有至少一个凸起,且所述凸起具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架具有与所述至少一个凸起插接配合的凹部,且所述凹部具有第三通孔,所述连接件包括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板体之间还具有定位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包括:
定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邻近所述线路板一侧的表面;和
定位孔,设置在所述板体上且与所述定位柱插接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具有至少一个扩口部,所述至少一个扩口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分别连通,并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远离所述线路板一侧,所述至少一个扩口部的内腔的横截面面积沿远离所述线路板的方向逐渐增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板体具有至少一个第三通孔,所述至少一个拾音元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通孔一一对应,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通孔在所述第一侧板的表面的正投影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侧板的表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框架;和
前述拾音装置,设置在所述框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
第二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第一侧板之间,且具有至少一个第四通孔,所述至少一个第四通孔在所述第一侧板的表面的正投影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侧板的表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具有至少一个第五通孔,所述第一侧板具有至少一个扩口部,所述至少一个扩口部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线路板一侧的表面突出,并至少部分地伸入所述至少一个第五通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
可透声覆盖件,设置在所述框架远离所述第一侧板一侧的表面,且全部地覆盖所述至少一个第五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覆盖件位于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侧。
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在支架的第一侧板和线路板的板体之间设置第一密封组件,并通过固定组件将线路板压紧在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从而使得第一密封组件对从第一通孔经由第二通孔到所述线路板的拾音通道实现更加可靠的密封作用,减少外部杂音对拾音通道的干扰,改善拾音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拾音装置的一些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截面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显示设备的一些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显示设备的一些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中BB截面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显示设备的一些实施例中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CC截面的示意图。
应当明白,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此外,相同或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公开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本公开中,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当描述到特定器件连接其它器件时,该特定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器件,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器件。
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一些相关技术中,拾音结构包括在显示设备的正面或侧面设置的外观可见的拾音孔。经研究发现,相关技术的拾音结构在安装时容易因安装误差等原因密封效果不良,导致杂音干扰。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拾音装置,能够提高拾音准确性。
图1是根据本公开拾音装置的一些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截面的示意图。
参考图1-图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拾音装置,包括:支架10、线路板20、第一密封组件30和固定组件40。支架10包括第一侧板11,所述第一侧板1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th1。线路板20包括板体21和设置在所述板体21上的至少一个拾音元件22。
第一密封组件30位于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板体21之间,且具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th2,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th2在所述第一侧板11的表面的正投影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th1在所述第一侧板11的表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固定组件40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线路板20远离所述第一侧板11的一侧,被配置为将所述线路板20压紧在所述第一密封组件30上,以使所述第一密封组件30对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th1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th2到所述线路板20的拾音通道进行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在支架的第一侧板和线路板的板体之间设置第一密封组件,并通过固定组件将线路板压紧在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从而使得第一密封组件对从第一通孔经由第二通孔到所述线路板的拾音通道实现更加可靠的密封作用,减少外部杂音对拾音通道的干扰,改善拾音的准确性。
参考图1和图3,线路板20又称为印制电路板。板体21能够作为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作为电子元器件电气相互连接的载体。拾音元件22可以包括麦克风,并可位于板体21远离所述第一侧板11的一侧。板体21可具有至少一个第三通孔th3,至少一个拾音元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通孔th3一一对应。
拾音元件22可以位于第三通孔th3的孔口或位于该孔口附近。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通孔th3在所述第一侧板11的表面的正投影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th1在所述第一侧板11的表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这样就形成了从第一通孔th1经由第二通孔th2和第三通孔th3到拾音元件22的拾音通道进行密封。
参考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0还包括第二侧板12。所述第二侧板12与所述第一侧板11固定连接或一体制成,所述固定组件40与所述第二侧板12可拆卸地连接。这样有利于线路板的更换和维修。
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可采用同种材料制成,例如均采用塑料或金属制成,这样便于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支架1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也可采用不同种材料制成。
在图3中,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可形成L形的支架结构,以围出容纳线路板20、第一密封组件30和固定组件40的空间,这样有利于减少拾音装置的空间占用。
第一密封组件30可包括多个密封圈,各个密封圈的中空部分形成第二通孔th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组件30也可为具有多个第二通孔的th2的密封片。第一密封组件30的材料可以包括橡胶或泡棉。
参考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40包括连接架41和压紧件42,所述连接架41通过连接件43与所述第二侧板12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压紧件42与所述连接架41固定连接或一体制成,并将所述线路板20压紧在所述第一密封组件30上。
连接架41和压紧件42可采用同种材料制成,例如均采用塑料或金属制成,这样便于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固定组件4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架41和压紧件42也可采用不同种材料制成。
具体地,所述第二侧板12可具有至少一个凸起121,且所述凸起121具有螺纹孔sh。所述连接架41可具有与所述至少一个凸起121插接配合的凹部411,且所述凹部411具有第三通孔th3。所述连接件43包括穿过所述第三通孔th3且与所述螺纹孔sh螺纹连接的螺钉。
为了提高连接架41与第二侧板1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可通过两个以上凸起121与两个以上凹部411分别进行插接配合。凸起121和凹部411形成的插接配合结构可以方便连接架41在第二侧板12上的定位和固定连接的稳定性。例如,在图1-图3中,第二侧板12通过四个螺钉将连接架41固定在第二侧板12邻近线路板20的一侧。
为了使第一密封组件30对拾音通道的密封更加可靠,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40包括至少一对压紧件42,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th1一一对应,每对压紧件42位于对应的第一通孔th1的两侧。这样有利于提高密封性。
相对于第一侧板11,每对压紧件42在第一侧板11的两处压紧位置的正投影之间的连线能够通过第一通孔th1的正投影所对应的范围,在图1中也对应于第三通孔th1的正投影所对应的范围。
考虑到相关技术中在设置拾音结构时可能因安装误差等原因导致密封效果不良,参考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紧件42具有从所述连接架41朝向所述板体21倾斜延伸的自由端421,以对所述板体21形成弹性抵靠作用。这种自由端421通过对板体21的弹性抵靠作用,能够有效地吸收结构件的堆叠工差,从而在容忍一定程度的安装误差的状态下仍使得板体21压紧第一密封组件30,从而实现更优的密封效果,消除外部杂音对拾音通道的干扰。
另外,第一密封组件30配合压紧件42形成的弹性抵靠作用,还可实现对线路板20的减震作用,改善支架10的震动对线路板20上的拾音元件22的可靠性影响。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板体21之间还具有定位结构50。定位结构50能够将板体21定位在第一侧板11上,简化装配过程,确保板体21上的各个第三通孔th3能够与各个第一通孔th1对齐,确保拾音效果。再配合固定组件40对板体21的压紧作用,可使得板体21在支架震动下也不容易脱离支架,确保拾音可靠性。
具体地,在图1中,所述定位结构50包括定位柱51和定位孔52。定位柱51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11邻近所述线路板20一侧的表面。定位孔52设置在所述板体21上且与所述定位柱51插接配合。在进行线路板20安装时,定位柱51和定位孔52可实现对板体21在与板体21的表面平行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的限位作用。固定组件40则通过压紧件42实现对板体21在垂直于板体21的表面的方向上的限位作用。
参考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11具有至少一个扩口部111,所述至少一个扩口部111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th1分别连通,并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th1远离所述线路板20一侧。扩口部111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11远离所述线路板20一侧的表面突出,从而形成喇叭口的形态。
所述至少一个扩口部111的内腔的横截面面积沿远离所述线路板20的方向逐渐增加。这样扩口部111在远离所述线路板20的方向的最远端具有最大横截面面积,可以有效地增加声音采集面积,提高声音采集能力。
本公开拾音装置上述实施例可应用于各种具有拾音需求的电子设备,例如电视机、显示器等显示设备。
图4是根据本公开显示设备的一些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框架62和前述任一实施例的拾音装置61。拾音装置61设置在所述框架62上。采用前述拾音装置61的显示设备可具有更优的拾音效果。在图1和图2中,支架10还设有多个安装部13。拾音装置61可通过螺钉将各个安装部13固定在框架62的一侧。
图5是根据本公开显示设备的一些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4中BB截面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公开显示设备的一些实施例中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CC截面的示意图。
参考图7-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62具有至少一个第五通孔th5,所述第一侧板11具有至少一个扩口部111。所述至少一个扩口部111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11远离所述线路板20一侧的表面突出,并至少部分地伸入所述至少一个第五通孔th5内。这样,扩口部111的至少部分被容纳在第五通孔th5内,使得第五通孔th5与扩阔不111在厚度上部分重叠,有利于减少拾音装置61在安装空间上的占用。
在图2中,第一侧板11具有六个扩口部111,六个扩口部111可沿第一侧板1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在图8中,框架62具有六个第五通孔th5,与六个扩口部111一一对应。
为了避免扩口部111进入或积累尘土,参考图5-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还包括可透声覆盖件64。可透声覆盖件64设置在所述框架62远离所述第一侧板11一侧的表面,且全部地覆盖所述至少一个第五通孔th5。可透声覆盖件64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防止尘土等杂物进入扩口部111,从而降低或避免尘土等杂物使拾音元件失效或阻挡拾音通道影响拾音效果的风险,也改善了扩口部111对显示设备美观度的影响。
可透声覆盖件64可以包括设有多个透声通孔的硬质面板或柔性网。多个透声通孔可以沿覆盖面板或覆盖网的表面阵列排布。
参考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透声覆盖件64位于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侧,以便对显示设备的显示侧的声音进行有效的拾音。显示设备的显示侧可以为显示设备的显示屏的设置侧,例如框架62的前侧FS,相应地,拾音装置则可设置在框架62的后侧RS。
参考图5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还包括第二密封组件63。第二密封组件63设置在所述框架62和所述第一侧板11之间,且具有至少一个第四通孔th4。所述至少一个第四通孔th4在所述第一侧板11的表面的正投影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th1在所述第一侧板11的表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这样可形成来自框架62一侧的声音从第四通孔th4经由第一通孔th1、第二通孔th2到所述线路板20的拾音通道。第二密封组件63和第一密封组件30能够对拾音通道形成双层密封,以提高拾音通道的防干扰作用。
在图5中,第二密封组件63可包括多个密封圈,各个密封圈的中空部分形成第四通孔th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密封组件63也可为具有多个第四通孔th4的密封片。第二密封组件63的材料可以包括橡胶或泡棉。
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5)

1.一种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
线路板,包括板体和设置在所述板体上的至少一个拾音元件;
第一密封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板体之间,且具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一侧板的表面的正投影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侧板的表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和
固定组件,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线路板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被配置为将所述线路板压紧在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上,以使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对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经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到所述线路板的拾音通道进行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
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或一体制成,
其中,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第二侧板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架和压紧件,所述连接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二侧板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压紧件与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或一体制成,并将所述线路板压紧在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具有从所述连接架朝向所述板体倾斜延伸的自由端,以对所述板体形成弹性抵靠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一对压紧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一一对应,每对压紧件位于对应的第一通孔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具有至少一个凸起,且所述凸起具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架具有与所述至少一个凸起插接配合的凹部,且所述凹部具有第三通孔,所述连接件包括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板体之间还具有定位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
定位柱,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邻近所述线路板一侧的表面;和
定位孔,设置在所述板体上且与所述定位柱插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具有至少一个扩口部,所述至少一个扩口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分别连通,并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远离所述线路板一侧,所述至少一个扩口部的内腔的横截面面积沿远离所述线路板的方向逐渐增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具有至少一个第三通孔,所述至少一个拾音元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通孔一一对应,所述至少一个第三通孔在所述第一侧板的表面的正投影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侧板的表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1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和
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拾音装置,设置在所述框架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具有至少一个第五通孔,所述第一侧板具有至少一个扩口部,所述至少一个扩口部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线路板一侧的表面突出,并至少部分地伸入所述至少一个第五通孔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可透声覆盖件,设置在所述框架远离所述第一侧板一侧的表面,且全部地覆盖所述至少一个第五通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透声覆盖件位于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框架和所述第一侧板之间,且具有至少一个第四通孔,所述至少一个第四通孔在所述第一侧板的表面的正投影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侧板的表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CN202321360621.1U 2023-05-30 2023-05-30 拾音装置及显示设备 Active CN220139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0621.1U CN220139725U (zh) 2023-05-30 2023-05-30 拾音装置及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60621.1U CN220139725U (zh) 2023-05-30 2023-05-30 拾音装置及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9725U true CN220139725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54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60621.1U Active CN220139725U (zh) 2023-05-30 2023-05-30 拾音装置及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97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30869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574919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1373287B (zh) 液晶显示器
CN107820180B (zh) 终端设备、扬声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21046940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JP7383153B2 (ja) タッチフレーム及びそれを備えるタッチパネル
US20200288004A1 (en) Electronic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278359B (zh) 电子设备及其组装方法
CN220139725U (zh) 拾音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08810678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7257514B (zh) 麦克风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0016491U (zh) 移动终端
CN216795231U (zh) 麦克风安装结构、投影仪和电子设备
CN111741385B (zh) 扬声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2183615U (zh) 带光距离感应器的摄像头模组
CN107396219B (zh) 终端设备及其麦克风的声音传导组件、导音件
CN110784576B (zh) 一种电子装置
CN107995571B (zh) 电子装置、电声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219162602U (zh) 交互一体机
CN215576361U (zh) 交互平板
CN219738077U (zh) 显示设备和触摸边框组件
CN219204655U (zh) 麦克风的安装结构及服务机器人
CN213906719U (zh) 距离光线感应器的安装结构及终端设备
CN219687074U (zh) 一种特种车辆上的多屏集成式仪表台
CN110535986B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