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9111U - 一种建筑电气管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电气管线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39111U CN220139111U CN202321682016.6U CN202321682016U CN220139111U CN 220139111 U CN220139111 U CN 220139111U CN 202321682016 U CN202321682016 U CN 202321682016U CN 220139111 U CN220139111 U CN 2201391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e
- clamping
- spool
- arc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气管线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建筑电气管线装置,包括线管以及套设在线管内部的线缆;线管内部滑动设置有用于夹持线缆的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连接套筒;连接套筒内壁两侧对称贯穿滑动设置有滑杆;滑杆底部设置有用于夹持线缆的弧形夹板;弧形夹板与连接套筒内壁之间均匀分布设置有挤压弹簧;连接套筒一端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内部滑动设置有U形板;U形板两端均设置有与对应滑杆始终相切的弧形压板。该装置通过将牵引绳从线管一端穿到另一端,拉动牵引绳,使得夹持组件进入线管内部,夹持组件上的两组滚轮将线管接触位置撑开,便于后续线缆的顺利进入,降低了与线管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线缆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管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电气管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电线与电缆发生损坏时,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如火灾、设备损坏等,因此线缆的外面通常会套有线管,线管可以起到对线缆的保护,还可以起到美观的作用。
相关技术中,线缆在铺设时,是先将线管铺设好,再将牵引绳从线管的一端穿至另一端,然后将线缆与牵引绳连接,再通过人工拉动牵引绳,从而将线缆穿进管线中,但是这样线缆在管线内移动时就会与管线产生摩擦,线缆在管线中摩擦不仅会对线缆造成磨损,影响线缆的使用寿命,同时牵引绳与线缆连接位置处易发生断裂,影响穿管的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将牵引绳从线管一端穿到另一端,拉动牵引绳一端的把手,使得夹持组件进入线管内部,此时,夹持组件上的两组滚轮将线管接触位置撑开,便于后续线缆的顺利进入,同时,降低了与线管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线缆与线管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而导致其磨损,提高了线缆的使用寿命的建筑电气管线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电气管线装置,包括线管以及套设在所述线管内部的线缆;所述线管内部滑动设置有用于夹持线缆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内壁两侧对称贯穿滑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底部设置有用于夹持线缆的弧形夹板;所述弧形夹板与连接套筒内壁之间呈线性阵列分布设置有挤压弹簧;所述连接套筒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部滑动设置有U形板;所述U形板两端均设置有与对应滑杆始终相切的弧形压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侧面设置有螺纹套筒;所述U形板侧面贯穿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螺纹套筒螺纹转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杆一端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弧形压板表面转动设置有由于撑开线管内壁的滚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线缆包括缆芯以及包裹在所述缆芯外壁的绝缘防护层;所述线缆一端剥去部分绝缘防护层的缆芯插接在两弧形夹板之间;所述弧形夹板内壁均匀开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牵引绳从线管一端穿到另一端,拉动牵引绳一端的把手,使得夹持组件进入线管内部,此时,夹持组件上的两组滚轮将线管接触位置撑开,便于后续线缆的顺利进入,同时,降低了与线管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线缆与线管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而导致其磨损,提高了线缆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芯缆插进两弧形夹板中,转动螺纹杆使得其在螺纹套筒中转动前进,从而带动两组弧形压板进行水平移动,继而压动两滑杆向下移动,实现对缆芯的稳定夹持,提高牵引绳与线缆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防止牵引绳与线缆连接处发生断裂影响正常的穿管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电气管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管与线缆装配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组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管;2、线缆;3、夹持组件;4、连接套筒;5、滑杆;6、弧形夹板;7、挤压弹簧;8、连接板;9、U形板;10、弧形压板;11、螺纹套筒;12、螺纹杆;13、牵引绳;14、把手;15、滚轮;16、缆芯;17、绝缘防护层;18、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具体地是指一种建筑电气管线装置,包括线管1以及套设在线管1内部的线缆2;线管1内部滑动设置有用于夹持线缆2的夹持组件3;夹持组件3包括连接套筒4;连接套筒4内壁两侧对称贯穿滑动设置有滑杆5;滑杆5底部设置有用于夹持线缆2的弧形夹板6;弧形夹板6与连接套筒4内壁之间呈线性阵列分布设置有挤压弹簧7;连接套筒4一端设置有连接板8;连接板8内部滑动设置有U形板9;U形板9两端均设置有与对应滑杆5始终相切的弧形压板10。
本实施例一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将线缆2一端插进两弧形夹板6中,朝靠近线缆2方向推动U形板9,带动U形板9两端的弧形压板10沿着连接板8水平滑动,从而对两滑杆5进行挤压,使得两滑杆5底部对应的弧形夹板6相向移动,将线缆2夹紧,沿着线管1轴线方向拉动夹持组件3,实现对线缆2的快速拉动,完成线缆2的穿管后,夹持组件3从线管1中脱离,线管1弹性复位将线缆2紧紧包裹住。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作如下改进,具体地,连接板8侧面设置有螺纹套筒11;U形板9侧面贯穿设置有螺纹杆12;螺纹杆12与螺纹套筒11螺纹转动配合;螺纹杆12一端连接有牵引绳13;牵引绳13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4;弧形压板10表面转动设置有由于撑开线管1内壁的滚轮15;线缆2包括缆芯16以及包裹在缆芯16外壁的绝缘防护层17;线缆2一端剥去部分绝缘防护层17的缆芯16插接在两弧形夹板6之间;弧形夹板6内壁均匀开设有防滑纹18。
本实施例二的具体实施方式为:通过将牵引绳13从线管1一端穿到另一端,拉动牵引绳13一端的把手14,使得夹持组件3进入线管1内部,此时,夹持组件3上的两组滚轮15将线管1接触位置撑开,便于后续线缆2的顺利进入,同时,降低了与线管1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线缆2与线管1在拉动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而导致其磨损,提高了线缆2的使用寿命;通过将缆芯16插进两弧形夹板6中,转动螺纹杆12使得其在螺纹套筒11中转动前进,从而带动两组弧形压板6相向移动,继而压动两滑杆5向下移动,实现对缆芯16的稳定夹持,提高牵引绳13与线缆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防止牵引绳13与线缆2连接处发生断裂影响正常的穿管操作。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建筑电气管线装置,包括线管(1)以及套设在所述线管(1)内部的线缆(2);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管(1)内部滑动设置有用于夹持线缆(2)的夹持组件(3);所述夹持组件(3)包括连接套筒(4);所述连接套筒(4)内壁两侧对称贯穿滑动设置有滑杆(5);所述滑杆(5)底部设置有用于夹持线缆(2)的弧形夹板(6);所述弧形夹板(6)与连接套筒(4)内壁之间呈线性阵列分布设置有挤压弹簧(7);
所述连接套筒(4)一端设置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内部滑动设置有U形板(9);所述U形板(9)两端均设置有与对应滑杆(5)始终相切的弧形压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气管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8)侧面设置有螺纹套筒(11);所述U形板(9)侧面贯穿设置有螺纹杆(12);所述螺纹杆(12)与螺纹套筒(11)螺纹转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气管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2)一端连接有牵引绳(13);所述牵引绳(13)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4);所述弧形压板(10)表面转动设置有用于撑开线管(1)内壁的滚轮(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气管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2)包括缆芯(16)以及包裹在所述缆芯(16)外壁的绝缘防护层(17);所述线缆(2)一端剥去部分绝缘防护层(17)的缆芯(16)插接在两弧形夹板(6)之间;所述弧形夹板(6)内壁均匀开设有防滑纹(1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82016.6U CN220139111U (zh) | 2023-06-29 | 2023-06-29 | 一种建筑电气管线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82016.6U CN220139111U (zh) | 2023-06-29 | 2023-06-29 | 一种建筑电气管线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39111U true CN220139111U (zh) | 2023-12-05 |
Family
ID=88954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682016.6U Active CN220139111U (zh) | 2023-06-29 | 2023-06-29 | 一种建筑电气管线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39111U (zh) |
-
2023
- 2023-06-29 CN CN202321682016.6U patent/CN22013911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512828A (en) | Cable holding and positioning apparatus and splicing method | |
KR101023291B1 (ko) | 케이블 견인장치 | |
CN107350387B (zh) | 一种电力施工电缆放线装置 | |
CN110829107B (zh) | 一种高压多芯电缆中间连接器 | |
CN114629049B (zh) | 一种具有定点调紧功能的电力电线电缆铺设设备 | |
CN108429107B (zh) | 自动电网电线加工设备及其工艺 | |
CN206947861U (zh) | 一种线缆铺设用牵引装置 | |
JP2013212027A (ja) | ケーブルの架線工法、撤去工法及びこれらの工法に使用する架線装置 | |
CN117810858A (zh) | 一种用于电力施工的电缆紧线装置 | |
CN111573401A (zh) | 一种电缆布线用牵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6154679B (zh) | 电缆敷设系统及方法 | |
CN116093835A (zh) | 一种高压电缆穿管用牵引机 | |
CN220139111U (zh) | 一种建筑电气管线装置 | |
CN113541063B (zh) | 一种具有防电缆扭曲堆积功能的mpp电缆保护管 | |
CN212114565U (zh) | 一种电缆铺设装置 | |
CN212485980U (zh) | 一种桥架电缆敷设装置 | |
CN217656332U (zh) | 一种地下电缆铺设用穿线管 | |
CN214412083U (zh) | 一种电缆敷设辅助牵引设备 | |
CN215497483U (zh) | 一种配电安装用接线器 | |
CN202978128U (zh) | 电缆线的拿弯装置 | |
CN213622742U (zh) | 一种通信工程用通信线缆收放装置 | |
CN219018366U (zh) | 一种建筑电气管线装置 | |
CN211545474U (zh) | 一种电缆放线机构 | |
CN220207293U (zh) | 一种用于电力管道的检测设备 | |
CN111181080A (zh) | 一种10kV电力导线紧线、对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