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7547U - 一种硒鼓加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硒鼓加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7547U
CN220137547U CN202321630205.9U CN202321630205U CN220137547U CN 220137547 U CN220137547 U CN 220137547U CN 202321630205 U CN202321630205 U CN 202321630205U CN 220137547 U CN220137547 U CN 2201375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film
powder adding
bottle
pip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302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项宇波
王奇
阮正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Deli Keb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Deli Keb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Deli Keb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Deli Keb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3020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75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75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75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硒鼓加粉装置,包括瓶体(1),瓶体(1)的口部设置有密封组件(2);连接座(3),可对接在硒鼓的加粉口(100)上,所述连接座(3)的内部具有贯通的通道(31);第一膜体(4),可变形地设置在通道(31)内,所述第一膜体(4)具有基于变形可开合的开口;管体(5),沿轴向移动地设置在通道(31)内;所述管体(5)的上端可与瓶体(1)连接,所述管体(5)的下端可移动穿过第一膜体(4)而伸入加粉口(100)内,所述管体(5)内设有可顶刺密封组件(2)的顶刺体(6)。本发明中的硒鼓加粉装置,在整个加粉操作过程中,可有效阻隔碳粉与人体直接接触,减少碳粉飞散和加粉后的碳粉残留。

Description

一种硒鼓加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硒鼓加粉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打印机中的碳粉是装在硒鼓中的,当碳粉用尽,就需要更换硒鼓。为了节省成本,也可以向硒鼓内灌注碳粉。现有技术中采用一些加粉装置进行硒鼓加粉操作,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7739718U(申请号为202221270184.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硒鼓加粉装置》,其中公开的加粉装置,包括柔性加粉漏斗、疏通杆,所述柔性加粉漏斗的大口朝上、小口朝下,所述疏通杆的下部由上向下插入柔性加粉漏斗中,所述疏通杆的顶端高于柔性加粉漏斗的顶端;所述疏通杆的底端设有十字架,所述十字架夹在柔性加粉漏斗中。有益效果是:在柔性加粉漏斗中插入一根疏通杆,并在疏通杆的底端固接一个夹在柔性加粉漏斗中的十字架,在加粉时,通过摇晃或转动十字架位置的柔性加粉漏斗,利用输送杆对积聚在柔性加粉漏斗和碳粉瓶中的碳粉进行疏通,促使碳粉顺着柔性加粉漏斗下落到硒鼓中。但是该硒鼓加粉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加碳粉时速度较慢,而且容易使碳粉飞散,造成污染,加粉后,碳粉盖易出现碳粉残留。另外,为了方便用户操作,现有技术中也提出了碳粉瓶的结构,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7305716U(申请号为202220258924.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易加粉的碳粉瓶》,其中公开的碳粉瓶结构,利用环形凸缘向瓶体内壁挤压被划破的密封膜,进而保证碳粉顺畅流出。但是该结构的加粉装置仍然未解决碳粉飞散、污染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硒鼓加粉装置,在整个加粉操作过程中,可有效阻隔碳粉与人体直接接触,减少碳粉飞散和加粉后的碳粉残留。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硒鼓加粉装置,包括
瓶体,瓶体的口部设置有密封组件;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座,可对接在硒鼓的加粉口上,所述连接座的内部具有贯通的通道;
第一膜体,可变形地设置在通道内,所述第一膜体具有基于变形可开合的开口;
管体,沿轴向移动地设置在通道内;
所述管体的上端可与瓶体连接,所述管体的下端可移动穿过第一膜体而伸入加粉口内,所述管体内设有可顶刺密封组件的顶刺体。
简单地,所述管体与瓶体螺纹连接,所述管体的上端设有用于连接瓶体的螺纹连接部,所述顶刺体至少顶部置于管体内对应螺纹连接部的位置。
结构简单地,所述顶刺体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顶刺体自中心向外逐渐向下倾斜设置。
为了能够更好的避免加粉后,瓶体内残余的碳粉飞散、漏粉的情况,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膜以及设置在第一密封膜内侧的第二膜体,所述第二膜体可变形且具有基于变形可开合的开口。
为了增强加粉前瓶体的密封性,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膜体内侧的第二密封膜。
优选地,所述第一膜体和第二膜体均为十字开口膜。
为了方便实现对管体的轴向移动操作,且方便实现对管体轴向移动位置的定位,所述管体上连接有操作件,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导向管体轴向移动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两端设有垂直连通导向孔的定位槽孔。
为了方便实现管体伸入至加粉口后的相对固定定位,所述加粉口的周壁上外凸形成有第一定位槽;
所述通道下部外扩形成有外扩部,所述外扩部下端的内周壁上对应于第一定位槽设有第二定位槽;
所述管体的下端外凸设有置入在外扩部内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对应于第二定位槽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硒鼓加粉装置,通过管体相对于连接座可移动的设置方式,以及第一膜体可变形开合的结构,使得加粉时,管体能够穿过第一膜体而伸入至加粉口内实现加粉,避免了加粉时碳粉的外散,有效阻隔碳粉因外散与人体直接接触,保护加粉时的人身健康。另外在加粉结束后,管体还能基于复位而使得第一膜体复位关闭,避免了硒鼓加粉装置内的残余碳粉外散,同样也有效阻隔碳粉因外散与人体直接接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硒鼓加粉装置装配前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硒鼓加粉装置加粉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硒鼓加粉装置在硒鼓的粉仓上装配图。
图5为图4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硒鼓加粉装置,在硒鼓的粉仓需要加粉时,装配在硒鼓的加粉口100上进行使用。该硒鼓加粉装置包括瓶体1、连接座3、第一膜体4、管体5。
其中瓶体1用于盛装碳粉,瓶体1的口部设置有密封组件2,通过密封组件2对瓶体1的口部进行密封,保证对瓶体1内碳粉的可靠保存。本实施例中,装有碳粉的瓶体1相对独立,仅在需要加粉时,配合连接座3、第一膜体4、管体5这些结构进行使用。
连接座3、第一膜体4、管体5组装后形成一套套件,该套件能够配合与之能匹配对接的各种规格的瓶体1进行使用。一个瓶体1内的碳粉添加完成后,则更换另一个装有碳粉的瓶体1与该套套件配合使用而继续完成加粉工作。
连接座3可对接在硒鼓的加粉口100上,连接座3的内部具有贯通的通道31。
第一膜体4可变形地设置在通道31内,本实施例中,第一膜体4设置在接近连接座3下端开口的位置。第一膜体4具有基于变形可开合的开口,本实施例中第一膜体4采用十字开口膜,第一膜体4在原始状态下,十字开口基本为能够对接关闭缝隙,使得第一膜体4能够覆盖通道31而形成阻挡膜,以阻止通道31内的碳粉外散。
管体5可沿轴向移动地设置在通道31内,管体5的下端基于管体5相对于通道31的下移而可移动穿过第一膜体4而伸入加粉口100内。控制十字开口的尺寸,进而能够满足被管体5顶压变形后,管体5从开口中可以穿过第一膜体4。当然该第一膜体4也可以采用具有其他形状开口的膜,如可以采用米字形开口膜等。
管体5的上端可与瓶体1连接,管体5内设有可顶刺密封组件2的顶刺体6。本实施例中管体5与瓶体1螺纹连接,具体地,管体5的上端设有用于连接瓶体1的螺纹连接部51,顶刺体6至少顶部置于管体5内对应螺纹连接部51的位置。本实施例中顶刺体6完全设置在通道31内对应螺纹连接部51的位置。顶刺体6管体5周壁之间具有间隙,进而可供瓶体1的连接口置于顶刺体6与管体5周壁之间,进而实现在管体5上的连接。而在瓶体1逐渐连接在管体5上的过程中,顶刺体6则会顶破瓶体1口部的密封组件2,进而使得瓶体1内的碳粉可以进入到管体5,并经管体5、加粉口100,输入至硒鼓的碳粉仓内。
本实施例中的顶刺体6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板体61和第二板体62,两个板体之间形成可供碳粉通过的穿孔。为了提高对密封组件2的刺穿成功率,顶刺体6自中心向外逐渐向下倾斜设置,如此在顶刺体6的中心位置形成尖端,进入能够更容易刺穿密封组件2。
本实施例中的密封组件2包括第一密封膜21以及设置在第一密封膜21内侧的第二膜体22,第二膜体22可变形且具有基于变形可开合的开口。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膜体22通常采用十字开口膜,当让也可以选择使用米字形开口膜等。第一密封膜21形成对瓶体1口部的密封,保证瓶体1内碳粉的干燥,提高瓶体1内碳粉的保质期。为了进一步保证瓶体1内碳粉的保存品质,本实施例中,密封组件2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膜体22内侧的第二密封膜23。该第一密封膜21、第二密封膜23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塑料膜,实现碳粉的隔光、隔湿保存,而双层密封膜,能够提高碳粉保存的可靠性。而第二膜体22的设置,同第一膜体4的作用,能够有效避免瓶体1内残余的碳粉飞散、漏粉的情况,即在瓶体1安装至管体5上时,管体5内的顶刺体6能够顶开该第二膜体22,使得第二膜体22处于打开的状态,而在第一密封膜21、第二密封膜23被顶破的基础上,瓶体1内的碳粉能够经过顶刺体6而进入至管体5内。而当需要将瓶体1自管体5取下时,随着瓶体1旋离管体5,第二膜体22也逐渐复位闭合,形成对瓶体1口部的封堵,如此能够避免瓶体1内残余碳粉外散,避免碳粉被用户吸入,或者碳粉接触用户。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实现对管体5的轴向移动操作,且方便实现对管体5轴向移动位置的定位,管体5上连接有操作件52,该操作件52凸出在管体5上且方便用户持握。连接座3上开设有导向管体5轴向移动的导向孔32,由于管体5沿通道31轴向移动,则该导向孔32则沿通道31的轴向方向延伸。导向孔32的两端设有垂直连通导向孔32的定位槽孔33,即这两个定位槽孔33分别与导向孔32相连通,一个定位槽孔33位于导向孔32的上端,一个定位槽孔33位于导向孔32的下端。当操作件52位于上端的定位槽孔33内时,第一膜体4处于闭合的原始状态,当第一操作件52位于下端的定位槽孔33内时,管体5穿过第一膜体4且伸入在加粉口100内。
加粉口100的周壁上通常外凸形成有第一定位槽101,通过该第一定位槽101可方便硒鼓加粉装置在其上的定位连接。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实现管体5伸入至加粉口100后的相对固定定位,通道31下部外扩形成有外扩部311,该外扩部311可以扣设包裹在加粉口100外周,外扩部311下端的内周壁上对应于第一定位槽101设有第二定位槽3111。装配时,需要将第二定位槽3111的位置对准第一定位槽101的位置,如此方便下述管体5上的定位件53能够顺利通过加粉口100上第一定位槽101的位置,进而伸入至加粉口100内。具体地,管体5的下端外凸设有置入在外扩部311内的定位件53,定位件53对应于第二定位槽3111设置,且定位件53可匹配通过第一定位槽101。如此,装配时,将第二定位槽3111位置对准第一定位槽101的位置,即能保证当管体5基于操作件52的操作而沿导向孔32下移时,管体5穿过第一膜体4而靠近加粉口100,随着管体5的不断下移,管体5上的定位件53通过第二定位槽3111对应的位置后,能够精准的穿过第一定位槽101,使得管体5的下端伸入至加粉口100内,大大方便了管体5进入加粉口100内的操作。此时操作件52达到导向孔32的最下端,然后通过操作件52旋转管体5,使得操作件52转至下端的定位槽孔33内,此时定位件53偏离加粉口100上的第一定位槽101,通过定位件53在加粉口100的限位,实现硒鼓加粉口100上的固定。
该硒鼓加粉装置使用时,先将连接座3对准加粉口100固定,然后操作操作件52而带动管体5下移,管体5穿过第一膜体4,进而通过定位件53实现连接座3、管体5相对于加粉口100的固定。然后再将瓶体1连接在管体5的上端,管体5内的顶刺体6刺穿第一密封膜21和第二密封膜23,并穿过第二膜体22,进而实现使得瓶体1与管体5相连通,瓶体1内的碳粉经管体5而直接深入加在硒鼓的粉仓内。如果一个瓶体1内的碳粉量无法满足粉仓需求,可以将瓶体1自管体5上端旋下,此时,顶刺体6脱离第二膜体22,第二膜体22实现对瓶体1口部的封堵,避免了瓶体1内残余碳粉的外散。然后再在管体5上端连接另一密封有碳粉的瓶体1即可。如果粉仓内碳粉量达到需求后,则将操作件52自下端的定位槽孔33内移出,并基于导向孔32的导向向上操作件52,操作件52带动管体5上移,然后第一膜体4随着管体5的上移而复位封闭,将连接座3移开加粉口100时,由于第一膜体4的封堵作用,避免了管体5内的残余碳粉的外散。
本实用新型中的硒鼓加粉装置,通过管体5相对于连接座3可移动的设置方式,以及第一膜体4可变形开合的结构,使得加粉时,管体5能够穿过第一膜体4而伸入至加粉口100内实现加粉,避免了加粉时碳粉的外散,有效阻隔碳粉因外散与人体直接接触,保护加粉时的人身健康。另外在加粉结束后,管体5还能基于复位而使得第一膜体4复位关闭,避免了硒鼓加粉装置内的残余碳粉外散,同样也有效阻隔碳粉因外散与人体直接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Claims (8)

1.一种硒鼓加粉装置,包括
瓶体(1),瓶体(1)的口部设置有密封组件(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座(3),可对接在硒鼓的加粉口(100)上,所述连接座(3)的内部具有贯通的通道(31);
第一膜体(4),可变形地设置在通道(31)内,所述第一膜体(4)具有基于变形可开合的开口;
管体(5),沿轴向移动地设置在通道(31)内;
所述管体(5)的上端可与瓶体(1)连接,所述管体(5)的下端可移动穿过第一膜体(4)而伸入加粉口(100)内,所述管体(5)内设有可顶刺密封组件(2)的顶刺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硒鼓加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5)与瓶体(1)螺纹连接,所述管体(5)的上端设有用于连接瓶体(1)的螺纹连接部(51),所述顶刺体(6)至少顶部置于管体(5)内对应螺纹连接部(51)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硒鼓加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刺体(6)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板体(61)和第二板体(62),所述顶刺体(6)自中心向外逐渐向下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硒鼓加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2)包括第一密封膜(21)以及设置在第一密封膜(21)内侧的第二膜体(22),所述第二膜体(22)可变形且具有基于变形可开合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硒鼓加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2)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膜体(22)内侧的第二密封膜(2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硒鼓加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体(4)和第二膜体(22)均为十字开口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硒鼓加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5)上连接有操作件(52),所述连接座(3)上开设有导向管体(5)轴向移动的导向孔(32),所述导向孔(32)的两端设有垂直连通导向孔(32)的定位槽孔(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硒鼓加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粉口(100)的周壁上外凸形成有第一定位槽(101);
所述通道(31)下部外扩形成有外扩部(311),所述外扩部(311)下端的内周壁上对应于第一定位槽(101)设有第二定位槽(3111);
所述管体(5)的下端外凸设有置入在外扩部(311)内的定位件(53),所述定位件(53)对应于第二定位槽(3111)设置。
CN202321630205.9U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硒鼓加粉装置 Active CN2201375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0205.9U CN220137547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硒鼓加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0205.9U CN220137547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硒鼓加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7547U true CN220137547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52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30205.9U Active CN220137547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硒鼓加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75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4239476A (ja) 貯蔵シリンダと調合ピストンを備えた調合カートリッジ
JP2007508898A5 (zh)
CN220137547U (zh) 一种硒鼓加粉装置
CN109650311B (zh) 一种化妆品生产用液体分流式灌装机
US5415325A (en) Dropper-controller with an automatically sealing means
ATE37331T1 (de) Vorrichtung zum fuellen einer kapsel (messfuehler).
CN210149916U (zh) 一种农药瓶储物瓶盖
CN215944041U (zh) 一种注墨墨水瓶以及重复注墨装置
JP2002283582A (ja) インク充填装置
CN210929614U (zh) 一种新型注油方式的电子烟
WO2012174754A1 (zh) 定量泵装置
CN220188859U (zh) 一种打印机硒鼓灌粉的硒鼓装置
JPS63377Y2 (zh)
CN220608748U (zh) 一种叩香器
CN214844276U (zh) 用于环境检测中的定量装置
CN110217486B (zh) 一种农药瓶储物瓶盖
CN209796246U (zh) 一种滴液机的置料瓶
CN212530123U (zh) 软袋分装药粉用分装装置
CN215740505U (zh) 一种便捷取药器
CN218222290U (zh) 一种混合装置
CN112791243B (zh) 一种易挥发药品自防溢式提取器
CN115092527B (zh) 一种加液结构
CN112896811B (zh) 密封药瓶
CN215873072U (zh) 一种按压漏食结构及漏食玩具
CN218491737U (zh) 一种取液时免开封口盖的保存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