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6114U - 扁管式散热器及换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扁管式散热器及换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6114U
CN220136114U CN202320843929.5U CN202320843929U CN220136114U CN 220136114 U CN220136114 U CN 220136114U CN 202320843929 U CN202320843929 U CN 202320843929U CN 220136114 U CN220136114 U CN 2201361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flat tube
section
turbulent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4392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昊
史俊茹
张丽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nan Electro 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4392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61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61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61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扁管式散热器及换热系统,扁管式散热器包括扁管、以及换热元件,扁管安装于换热元件上;其中,扁管内开设有供换热介质流通的流体通道,流体通道的通道壁上设有扰流段以及导流段,扰流段设置为多段且多段扰流段沿着换热介质流动方向间隔设置,以对流经的换热介质进行扰流;导流段位于相邻的两段扰流段之间,沿着换热介质流动方向,导流段能够将流经前一段的扰流段的换热介质引导和重新分配至后一段扰流段。本实用新型的扁管式散热器工作时,扁管内换热介质能够交替扰流,这样能够提高该扁管式散热器工作时所能够起到的换热效率,并达到换热均匀的效果。

Description

扁管式散热器及换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相关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扁管式散热器及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外机或多联机外机的扁管式散热器,主要由安装支架及换热管组成,具体的,将安装支架固定至空调外机或多联机外机的发热部件上,然后再往换热管内导通的换热介质,利用热传导来实现该扁管式散热器工作时对发热部件的散热。
目前,现有的扁管式散热器中换热管通常为圆形中空管结构,使得换热介质在换热管内流动时,换热介质会顺畅地流经换热管,这样会缩短换热介质在途经换热管时的停留时间,从而降低应用有该换热管的扁管式散热器工作时所能够起到的换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扁管式散热器及换热系统。
一种扁管式散热器,所述扁管式散热器包括扁管、以及换热元件,所述扁管安装于所述换热元件上;
其中,所述扁管内开设有供换热介质流通的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的通道壁上设有扰流段以及导流段,所述扰流段设置为多段且多段所述扰流段沿着所述换热介质流动方向间隔设置,以对流经的换热介质进行扰流;
所述导流段位于相邻的两段扰流段之间,沿着所述换热介质流动方向,所述导流段能够将流经前一段的扰流段的换热介质引导和重新分配至后一段扰流段。
在本申请中,通过扁管的流体通道的通道壁上形成有的扰流段和导流段,使得扁管内导通有换热介质,能够用扰流段实现换热介质流向的扰流,并用导流段对处于扰流状态的换热介质进行引导和重新分配,这样能够解决因换热介质扰流时伴随产生分配不均而引发换热不均的技术问题,而且还能够减少换热介质在途经该扁管时的压降,使得换热介质在该扁管内流通时流向交替扰流,这样能够提高该扁管式散热器工作时所能够起到的换热效率,并达到换热均匀的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扁管上形成有多个导流凸包,多个所述导流凸包设置于所述导流段所在的区域内,多个所述导流凸包对称布置于所述扁管上相对设置的两个板体上,并各自沿两个所述板体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且对称的两个所述导流凸包之间形成有预设间隙。
可以理解的是,扁管在导流段所在的区域内形成导流凸包,并用导流凸包来实现对换热介质途经导流段时的导流和缓冲,这样具体实现该扁管上导流段的结构设置,具有简化结构的作用;且,通过上述多个导流凸包的结构设置,这样具体实现多个导流凸包在扁管上的布置,这样确保导流凸包能够在换热介质途经导流段时起到导流和缓冲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扁管的宽度方向,多个所述导流凸包依次间隔布置,并组合形成为导流凸包组件;沿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所述导流凸包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一排;
且当所述导流凸包组件的数量为多排时,多排所述导流凸包组件沿着所述导流段内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间隔布置。
可以理解的是,将多个导流凸包组合并形成为导流凸包组件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一排,使得该扁管具体可通过相邻两个扰流段的长度来具体布置导流段中导流凸包组件的数量,这样能够确保导流段对处于不同扰流状态的换热介质进行导流和缓冲,并实现对换热介质流向的重新分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排所述导流凸包组件中导流凸包的数量设定为S,其中,5个≤S≤10个;
和/或,所述导流段的长度为所述扁管长度的0.03~0.6。
可以理解的是,将每排导流凸包组件中导流凸包的数量设置在5个与10个之间,这样具体实现扁管上每排导流凸包组件中导流凸包的数量,且将导流段的长度设置为扁管长度的0.03~0.6,这样能够满足换热介质在途经该扁管上导流段时能够实现对换热介质流向重新分配的使用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凸包的横截面呈长腰形,且所述导流凸包的外周长自远离对应的所述板体方向不变或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
可以理解的是,将导流凸包的横截面设置为长腰形,并将导流凸包的外周长自远离对应的所述板体方向不变或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这样具体实现该导流凸包的结构设置,在满足对换热介质流向进行重新分配的基础上,具有简化该导流凸包的结构,并便于在该扁管上加工制备得到导流凸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扁管上形成有多个扰流凸包,多个所述扰流凸包设置于所述扰流段所在的区域内,多个所述扰流凸包对称地布置于所述扁管上相对设置的两个板体上,并各自沿两个所述板体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且对称的两个所述扰流凸包之间形成有预设间隙;
其中,沿所述扁管的宽度方向,多个所述扰流凸包组合并形成为多排扰流凸包组件,多排所述扰流凸包组件沿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间隔布置,且相邻两排所述扰流凸包组件中扰流凸包错位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多个扰流凸包的结构设置,这样具体实现该扰流段在扁管上的结构设置,使得导入至扰流段的换热介质能够在扰流凸包的阻隔作用下产生扰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扰流凸包的横截面呈圆形,且所述扰流凸包的外径自远离对应的所述板体方向逐渐减小或逐渐增大或不变;
和/或,所述扰流段的长度为所述扁管长度的0.15~0.2。
可以理解的是,将扰流凸包的横截面设置为圆形,并将扰流凸包的外径自远离对应的所述板体方向不变或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且将扰流段的长度设置为扁管长度的0.15~0.2,这样具体实现该扰流凸包的结构设置,并确保该扰流段对换热介质的扰流,具有简化该扰流凸包的结构,并便于在该扁管上加工制备得到扰流凸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元件包括换热板,所述扁管贴靠至所述换热板上,并与所述换热板焊接固定;
所述扁管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扁管并列设置;
多根所述扁管以串联的方式连通,或者,多根所述扁管以并联的方式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该扁管式散热器中扁管能够以换热板为基础进行装配,以便于该扁管式散热器的整体装配,使得该扁管式散热器工作时,可用换热板贴靠至发热部件上,并实现对发热部件的散热;而将扁管的数量设置为多根,并以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连通,这样能够提高该扁管式散热器工作时起到的换热效率,且多根扁管之间能够根据使用的需求进行串联或者并联,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扁管式散热器还包括多个翅片,沿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多个所述翅片间隔卡装至所述扁管上,以对所述扁管风冷散热。
可以理解的是,用翅片对扁管进行风冷散热,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该扁管式散热器工作时的散热效率。
本申请还请求保护一种换热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扁管式散热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扁管式散热器及换热系统,通过扁管的流体通道的通道壁上形成有的扰流段和导流段,使得扁管内导通有换热介质,能够用扰流段实现换热介质流向的扰流,并用导流段对处于扰流状态的换热介质进行引导和重新分配,这样能够解决因换热介质扰流时伴随产生分配不均而引发换热不均的技术问题,而且还能够减少换热介质在途经该扁管时的压降,使得换热介质在该扁管内流通时流向交替扰流,这样能够提高该扁管式散热器工作时所能够起到的换热效率,并达到换热均匀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扁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C-C剖视图;
图4为图2中D-D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扁管式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扁管式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扁管式散热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系统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10、扰流段;11、扰流凸包;20、导流段;21、导流凸包;100、扁管;101、流体通道;102、板体;110、进出管;200、换热元件;210、换热板;300、连接弯管;400、翅片;500、分配管;1000、扁管式散热器;1001、毛细管;2000、压缩机;3000、室外换热器;4000、室内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扁管式散热器1000,应用于空调外机或多联机外机中,以对空调外机或多联机外机中发热部件进行散热。
如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扁管式散热器1000,包括扁管100、以及换热元件200,扁管100安装于换热元件200上;其中,扁管100内开设有供换热介质流通的流体通道101,流体通道101的通道壁上设有扰流段10以及导流段20,扰流段10设置为多段且多段扰流段10沿着换热介质流动方向间隔设置,以对流经的换热介质进行扰流;导流段20位于相邻的两段扰流段10之间,沿着换热介质流动方向,导流段20能够将流经前一段的扰流段10的换热介质引导和重新分配至后一段扰流段10。也就是说,导入至扁管100内换热介质在途经扰流段10及导流段20时,能够依次实现对换热介质流向的扰流和重新分配。
可以理解,该扁管式散热器1000通过扁管100的流体通道101的通道壁上形成有的扰流段10和导流段20,使得扁管100内导通有换热介质,能够用扰流段10实现换热介质流向的扰流,并用导流段20对处于扰流状态的换热介质进行引导和重新分配,这样能够解决因换热介质扰流时伴随产生分配不均而引发换热不均的技术问题,而且还能够减少换热介质在途经该扁管100时的压降,使得换热介质在该扁管100内流通时流向交替扰流,这样能够提高应用有该扁管100的扁管式散热器1000工作时所能够起到的换热效率,并达到换热均匀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该扁管式散热器1000中扁管100内流通的换热介质具体可为冷媒,且该扁管100中扰流段10的长度具体可设置为扁管100长度的0.15~0.2,而该导流段20的长度具体可设置为扁管100长度的0.03~0.6,使得该扁管100应用于扁管式散热器1000并工作时能够很好的换热效率,并达到均匀换热。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扁管100上形成有多个扰流凸包11,多个扰流凸包11设置于扰流段10所在的区域内,以使导入至扰流段10内换热介质流向扰流;也就是说,换热介质在途经扰流段10时,具体用扰流凸包11来驱使换热介质的流向扰流。需要说明的是,该扁管100上多个扰流凸包11对称地布置于扁管100上相对设置的两个板体102上,并各自沿两个板体102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且对称的两个扰流凸包11之间形成有预设间隙,使得换热介质在途经扁管100上扰流段10的过程中,利用扰流凸包11对换热介质的阻挡,来驱使换热介质从预设间隙流过,形成扰流,当然了,该扰流凸包11也可设置在扁管100的其中一个板体102上,又或者,将两个扰流凸包11贴靠在一起。
其中,沿扁管100的宽度方向,多个扰流凸包11组合并形成为多排扰流凸包组件,多排扰流凸包组件沿扰流段10内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间隔布置,且相邻两排扰流凸包组件中扰流凸包11错位设置。也就是说,该多个扰流凸包11在扰流段10中具体呈蜂窝状布置,以确保换热介质在途经扰流段10时的流向产生扰流。当然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多个扰流凸包11在扰流段10中布置方式可根据使用的需求设置为其它形式,比如将多排扰流凸包组件中扰流凸包11沿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依次间隔排列,又或者,将多个扰流凸包11以不规则的形式布置于扰流段10中。
具体的,该扰流凸包11的横截面呈圆形,且,扰流凸包11的外径自远离对应的板体102方向逐渐减小,这样能够简化该扁管100上扰流凸包11的结构,并便于在该扁管100上加工并形成,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扰流凸包11的外径还可以不变或者自远离对应的板体102方向逐渐增大。当然了,扰流凸包11的横截面不局限为图示所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将扰流凸包11设置为长腰形、梯形、或者其它不规则的形状,在此就不展开阐述。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扁管100上形成有多个导流凸包21,多个导流凸包21设置于导流段20所在的区域内,用以对途经导流段20的换热介质进行导流和缓冲。也就是说,换热介质在途经导流段20时,具体用导流凸包21来导流换热介质。需要说明的是,该扁管100上多个导流凸包21对称地布置于扁管100上相对设置的两个板体102上,并同样各自沿两个板体102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且对称的两个导流凸包21之间也形成有预设间隙,用于换热介质流过,使得换热介质在途经扁管100上导流段20的过程中,利用导流凸包21来对换热介质进行导流和缓冲,当然了,该导流凸包21也可设置在扁管100的其中一个板体102上,又或者,将两个导流凸包21贴靠在一起。
沿着扁管100的宽度方向,多个导流凸包21依次间隔布置,这样具体实现多个导流凸包21在扁管100上的布置,以确保换热介质在途经导流段20时用导流凸包21进行导流和缓冲,并实现对换热介质流向的重新分配。
其中,多个导流凸包21组合并形成为导流凸包组件,导流凸包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一排,且当导流凸包组件的数量为多排时,多排导流凸包组件沿着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间隔布置。使得该扁管100具体可通过相邻两个扰流段10的长度来具体布置导流段20中导流凸包组件的数量,这样能够确保导流段20能够对处于不同扰流状态的换热介质进行导流和缓冲,并实现对换热介质流向的重新分配。
示例性的,导流段20中导流凸包组件的排数可设置为一排、两排、三排、甚至更多排,且该导流段20中导流凸包组件的排数可根据所需要导流和缓冲的换热介质处于不同的扰流状态来设置,亦即,可根据置于该导流段20之前的扰流段10的长度来选择导流凸包组件的排数。
其中,每排导流凸包组件中导流凸包21的数量设定为S,其中,5个≤S≤10个,这样具体实现扁管100上每排导流凸包组件中导流凸包21的数量,以满足换热介质在途经该扁管100上导流段20时能够实现对换热介质流向重新分配的使用需求。需要说明的是,导流凸包21的宽度,具体可根据扁管100的宽度具体设置,在此就不展开阐述。
如图1、图2所示,该导流凸包21的横截面呈长腰形,且,导流凸包21的外周长自远离对应的板体102方向不变或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这样具体实现该导流凸包21的结构设置,在满足对换热介质流向进行重新分配导流的基础上,具有简化该导流凸包21的结构,并便于在该扁管100上加工制备得到导流凸包21。当然了,导流凸包21的横截面不局限为图示所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将导流凸包21设置为长方形,梯形或其他具有导流作用(设置有线条段)的形状,在此就不展开阐述。
如图5至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换热元件200包括换热板210,扁管100贴靠至换热板210上,并与换热板210固定,如通过焊接或粘接固定,使得该扁管式散热器1000中扁管100能够以换热板210为基础进行装配,以便于该扁管式散热器1000的整体装配,且该扁管式散热器工作时,可用换热板210贴靠至发热部件上,并实现对发热部件的散热。
其中,扁管100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扁管100并列设置;多根扁管100以串联的方式连通,或者,多根扁管100以并联的方式连通。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该扁管式散热器1000中扁管100的数量为两根,换热板210的数量为一块,且两根扁管100贴靠至换热板210上,并相对换热板210向外伸出;其中,两根扁管100伸出换热板210的一端通过连接弯管300进行连接并连通,两根扁管100伸出换热板210的另一端则分别与进出管110连接并连通,以使该两根扁管100以串联的方式进行连通;这样该扁管式散热器1000工作时,进出管110能够将换热介质导入至其中一根扁管100内,在连接弯管300的传导下,换热介质能够进入至另外一根扁管100,然后再由对应的进出管110排出,在此过程中,两根扁管100能够通过换热板210与发热部件进行热交换,以达到对发热部件散热的作用。
该扁管式散热器1000还可以包括多个翅片400,多个翅片400卡装至扁管100上,以对扁管100风冷散热,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该扁管式散热器1000工作时的散热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沿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多个翅片400可以具体以等间距的方式卡装至多根扁管100上背离换热板210的一侧。
如图6、图7所示,该实施例的扁管式散热器1000中换热板210的数量为两块,扁管100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扁管100并列地布置于两块换热板210之间,且多根扁管100分别与两根分配管500连通,使得该多根扁管100以并联的方式进行连通。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换热板210的数量也可以为一块,多根扁管100并联地布置在换热板210的同侧(或异侧),并分别与分配管500连通。这样该扁管式散热器1000工作时,其中一根分配管500能够将换热介质同时导入至多根扁管100内,然后再由另外一根分配管500向外排出,在此过程中,多根扁管100能够通过换热板210与发热部件进行热交换,以达到对发热部件散热的作用。
如图8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换热系统,包括上述的扁管式散热器1000。
具体的,该换热系统还包括压缩机2000、室外换热器3000、室内换热器4000,使得该换热系统在制冷作业时,压缩机2000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经室外换热器3000后,冷凝后变成中温高压的液体,然后少部分换热介质经毛细管1001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流过扁管式散热器1000,吸收热量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最后再回到压缩机2000吸气侧。而当换热系统在制热作业的时,压缩机2000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先流经室内换热器4000,冷凝后变成中温高压的液体,然后少部分换热介质又经毛细管1001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再流过扁管式散热器1000,吸收热量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最后回到压缩机2000吸气侧。
以上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扁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式散热器(1000)包括扁管(100)、以及换热元件(200),所述扁管(100)安装于所述换热元件(200)上;
其中,所述扁管(100)内开设有供换热介质流通的流体通道(101),所述流体通道(101)的通道壁上设有扰流段(10)以及导流段(20),所述扰流段(10)设置为多段且多段所述扰流段(10)沿着所述换热介质流动方向间隔设置,以对流经的换热介质进行扰流;
所述导流段(20)位于相邻的两段扰流段(10)之间,沿着所述换热介质流动方向,所述导流段(20)能够将流经前一段的扰流段(10)的换热介质引导和重新分配至后一段扰流段(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100)上形成有多个导流凸包(21),多个所述导流凸包(21)设置于所述导流段(20)所在的区域内,多个所述导流凸包(21)对称布置于所述扁管(100)上相对设置的两个板体(102)上,并各自沿两个所述板体(102)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且对称的两个所述导流凸包(21)之间形成有预设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扁管(100)的宽度方向,多个所述导流凸包(21)依次间隔布置,并组合形成为导流凸包组件;沿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所述导流凸包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一排;
且当所述导流凸包组件的数量为多排时,多排所述导流凸包组件沿着所述导流段(20)内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扁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导流凸包组件中导流凸包(21)的数量设定为S,其中,5个≤S≤10个;
和/或,所述导流段(20)的长度为所述扁管(100)长度的0.03~0.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凸包(21)的横截面呈长腰形,且所述导流凸包(21)的外周长自远离对应的所述板体(102)方向不变或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100)上形成有多个扰流凸包(11),多个所述扰流凸包(11)设置于所述扰流段(10)所在的区域内,多个所述扰流凸包(11)对称地布置于所述扁管(100)上相对设置的两个板体(102)上,并各自沿两个所述板体(102)的外表面向内凹陷形成,且对称的两个所述扰流凸包(11)之间形成有预设间隙;
其中,沿所述扁管(100)的宽度方向,多个所述扰流凸包(11)组合并形成为多排扰流凸包组件,多排所述扰流凸包组件沿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间隔布置,且相邻两排所述扰流凸包组件中扰流凸包(11)错位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扁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凸包(11)的横截面呈圆形,且所述扰流凸包(11)的外径自远离对应的所述板体(102)方向逐渐减小或逐渐增大或不变;
和/或,所述扰流段(10)的长度为所述扁管(100)长度的0.15~0.2。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扁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元件(200)包括换热板(210),所述扁管(100)贴靠至所述换热板(210)上,并与所述换热板(210)固定;
所述扁管(100)的数量为多根,多根所述扁管(100)并列设置;
多根所述扁管(100)以串联的方式连通,或者,多根所述扁管(100)以并联的方式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扁管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式散热器(1000)还包括多个翅片(400),沿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多个所述翅片(400)间隔卡装至所述扁管(100)上,以对所述扁管(100)风冷散热。
10.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扁管式散热器(1000)。
CN202320843929.5U 2023-04-14 2023-04-14 扁管式散热器及换热系统 Active CN2201361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43929.5U CN220136114U (zh) 2023-04-14 2023-04-14 扁管式散热器及换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43929.5U CN220136114U (zh) 2023-04-14 2023-04-14 扁管式散热器及换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6114U true CN220136114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54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43929.5U Active CN220136114U (zh) 2023-04-14 2023-04-14 扁管式散热器及换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61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121385A1 (en) Heat dissipation fin for heat exchangers
CN102706040A (zh) 热交换器
CN108917232A (zh) 布液器、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CN107941054B (zh) 气液热交换装置
CN105135753A (zh) 热泵空调用微通道换热器
CN220136114U (zh) 扁管式散热器及换热系统
CN107966057A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5066240U (zh) 热泵空调用微通道换热器
CN116294703A (zh) 一种翅片管式换热器
CN108541183B (zh) 水冷式散热模块
CN216049288U (zh) 换热管及具有该换热管的换热器
CN213546405U (zh) 一种口琴管及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12458020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CN211702804U (zh) 一种微通道散热器
CN210463271U (zh) 一种环形c形口微通道平行流热交换器
CN113390273A (zh) 一种水散热器
CN110645812A (zh) 一种双排散热管结合散热带的散热器
CN214099710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用整体式冷却板
CN112460856A (zh) 冷凝器
CN211398128U (zh) 一种液压系统翅片换热器
CN215810395U (zh) 改良型集液槽及多流道液冷排
CN210346443U (zh) 一种冷却器用翅片装置及冷却器
CN217358223U (zh) 高强度复合型集流管
CN214148923U (zh) 空气冷却器
CN215490009U (zh) 洁净型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