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5272U - 一种包含近光伴随点亮功能的远光照明单元及车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含近光伴随点亮功能的远光照明单元及车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5272U
CN220135272U CN202321247427.2U CN202321247427U CN220135272U CN 220135272 U CN220135272 U CN 220135272U CN 202321247427 U CN202321247427 U CN 202321247427U CN 220135272 U CN220135272 U CN 2201352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gh beam
light
lighting unit
lens
low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474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韬
周南
吴磊磊
郝戈
严海月
郭浩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474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52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52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52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车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包含近光伴随点亮功能的远光照明单元及车灯。本实用新型在近光工况时,在远光照明单元中通过设置第二反射镜和伴随光源,使伴随光源的光线经过第二反射镜进行反射后,反射的光线通过远光透镜折射后出射,继而实现近光伴随点亮功能;此外,由于伴随光源和第二反射镜远离远光透镜的焦点设置,即都处于离焦状态,因而伴随光源出射的光线所形成的伴随点亮光型亮度低。以上述形式实现在近光工况时的远光照明单元点亮,不仅能够提升前车灯的整体点亮外观美观度,还不会影响近光光型,避免了近光光型不满足近光法规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包含近光伴随点亮功能的远光照明单元及车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包含近光伴随点亮功能的远光照明单元及车灯。
背景技术
现目前的用于车辆前照灯中的近光和远光都是强制功能。作为强制功能,近光和远光照明单元的设计形式有两种:1、近光和远光的设计集成在一个照明单元中。2、近光和远光分体式设计。
但是不论近光和远光是集成在一个照明单元中还是分开在两个照明单元中,在近光点亮时,远光都是不能点亮的。所以在夜间近光是常亮功能,而远光不常点亮,近光照明单元被点亮时,远光照明单元的外观则是无光的。
首先,远光照明单元处于关闭状态,会造成视觉上的空洞感,导致整车车灯的美观度大大降低,产品的竞争力也会下降。若额外增加线路板以及增加额外光学原件,来实现远光照明单元的远光透镜与近光照明单元在近光工况时的共同点亮,会增加产品的使用成本。
其次,近光照明单元或是远光照明单元往往是采用透镜分段设计。在近光照明单元点亮时,各透镜分段区域都处于点亮状态,同时为了使车灯外观整体呈现良好的点亮效果,远光照明单元也要能够同时点亮,若光源发出的光线非常容易被透镜会聚并形成亮度高的光斑,会导致近光光型超亮,不符合近光法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近光伴随点亮功能的远光照明单元及车灯,其能够在近光工况时,同时点亮远光照明单元,提高车灯点亮外观的美观度,并且其产生的伴随点亮光型不会影响近光法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包含近光伴随点亮功能的远光照明单元,包括多个远光光源、多个依次排列的第一反射镜和远光透镜,且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远光透镜沿远光光路传输方向设置,所述远光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和所述远光透镜的折射后出射并投射形成远光光型,还包括:第二反射镜和伴随光源,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反射镜之间;所述伴随光源相对于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且所述伴随光源和所述第二反射镜均远离所述远光透镜的焦点设置,所述伴随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和所述远光透镜的折射后出射并投射形成伴随点亮光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在近光工况时,在远光照明单元中通过设置第二反射镜和伴随光源,使伴随光源的光线经过第二反射镜进行反射后,反射的光线通过远光透镜折射后出射,继而实现近光伴随点亮功能;此外,由于伴随光源和第二反射镜远离远光透镜的焦点设置,即都处于离焦状态,因而伴随光源出射的光线所形成的伴随点亮光型亮度低。
关于远光透镜本身的焦点,像第一反射镜或者光源通常会设置在远光透镜的焦点处,这样经远光透镜投射得到的光型比较明亮。然而伴随光源所投射出的光型不能太亮,所以伴随光源和第二反射镜远离远光透镜的焦点进行设置。
以上述形式实现在近光工况时的远光照明单元点亮,不仅能够提升前车灯的整体点亮外观美观度,还不会影响近光光型,避免了近光光型不满足近光法规的情况发生。
优选地,所述远光透镜包括多个透镜单元,所述透镜单元一一对应所述远光光源和所述第一反射镜进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远光透镜的入光面包括多个所述透镜单元的入光子面,多个所述入光子面依次进行衔接,多个所述入光子面的衔接处均设置有不透光的挡板。
优选地,所述入光子面为一曲线沿纵向拉伸的曲面,所述远光透镜的出光面为一曲线沿横向拉伸的曲面。
优选地,所述伴随光源与所述远光光源设置于同一块线路板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为凹面,所述伴随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凹面的反射和所述远光透镜的折射后出射。
优选地,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设有花纹结构。
通过上诉技术方案设计,在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设置花纹结构或皮纹结构,可以降低第二反射镜对伴随光源的反射率,以减少对近光光型的影响。也可以采用反射面不镀铝的第二反射镜。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车灯,包括上述的远光照明单元。
优选地,所述车灯还包括所述近光照明单元,所述近光照明单元与所述远光照明单元分别单独设置于所述车灯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包含近光伴随点亮功能的远光照明单元,包括多个远光光源、多个依次排列的第一反射镜和远光透镜,且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远光透镜沿远光光路传输方向设置,所述远光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和所述远光透镜的折射后出射并投射形成远光光型,还包括第二反射镜和伴随光源,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反射镜之间;所述伴随光源相对于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且所述伴随光源和所述第二反射镜均远离所述远光透镜的焦点设置,所述伴随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和所述远光透镜的折射后出射并投射形成伴随点亮光型。
在近光工况时,在远光照明单元中通过设置第二反射镜和伴随光源,使伴随光源的光线经过第二反射镜进行反射后,反射的光线通过远光透镜折射后出射,继而实现近光伴随点亮功能;此外,由于伴随光源和第二反射镜远离远光透镜的焦点设置,即都处于离焦状态,因而伴随光源出射的光线所形成的伴随点亮光型亮度低。以上述形式实现在近光工况时的远光照明单元点亮,不仅能够提升前车灯的整体点亮外观美观度,还不会影响近光光型,避免了近光光型不满足近光法规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远光照明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远光照明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远光照明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局部远光照明单元内伴随光源射出光线的光线传播示意图;
图5为伴随点亮光型位置示意图(图3~图4中,带箭头的线段代表光线的传播方向)。
图标:100-远光照明单元;110-第一反射镜;120-远光透镜;121-透镜单元;122-入光子面;123-出光面;130-第二反射镜;140-伴随光源;150-挡板;160-近光光型;170-伴随点亮光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图5,本申请的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近光伴随点亮功能的远光照明单元100,包括多个远光光源、多个依次排列的第一反射镜110和远光透镜120,且第一反射镜110和远光透镜120沿远光光路传输方向设置,远光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第一反射镜110的反射和远光透镜120的折射后出射并投射形成远光光型,还包括第二反射镜130和伴随光源140,第二反射镜130设置于相邻的第一反射镜110之间;伴随光源140相对于第二反射镜130设置,且伴随光源140和第二反射镜130均远离远光透镜120的焦点设置,伴随光源140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第二反射镜130的反射和远光透镜120的折射后出射并投射形成伴随点亮光型170。
本申请实施例中,远光透镜120包括多个透镜单元121,透镜单元121一一对应远光光源和第一反射镜110进行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远光透镜120的入光面包括多个透镜单元121的入光子面122,多个入光子面122依次进行衔接,多个入光子面122的衔接处均设置有不透光的挡板150。
详细地,第二反射镜130相对入光子面122衔接处设置,以使伴随光源140出射的光线经第二反射镜130反射后,反射的光线可以进入相邻的两个透镜单元121并射出,点亮多个透镜单元121从而实现整个远光透镜120的均匀点亮。其中挡板150的作用是防止窜光。
本申请实施例中,入光子面122为一曲线沿纵向拉伸的曲面,远光透镜120的出光面123为一曲线沿横向拉伸的曲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入光子面122为一曲线沿纵向拉伸的曲面,对光线具有沿横向的准直作用;远光透镜120的出光面123为一曲线沿横向拉伸的曲面,对光线具有沿纵向的准直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远光透镜120的入光面和出光面123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平面、凹曲面或凸曲面,通过调节曲面截面的曲率大小可以改变光线的投射角度,继而决定伴随点亮光型170的大小与亮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伴随光源140与远光光源设置于同一块线路板上。
详细地,伴随光源140与远光光源共板设置以节约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反射镜130的反射面为凹面,伴随光源140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凹面的反射和远光透镜120的折射后出射。
详细地,第二反射镜130的反射面为凹面,伴随光源140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凹面的反射和远光透镜120的折射后出射并投射形成伴随点亮光型17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反射镜130可以为凹面反射镜。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反射镜130的反射面设有花纹结构。或第二反射镜130的反射面为不镀铝反射面。
详细地,第二反射镜130可以采用反射面不镀铝的反射镜或反射面表面设置花纹结构的设计形式,其目的是降低第二反射镜130的反射率,以减少第二反射镜130反射的光线对近光法规的影响。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反射镜130可以采用反射面不镀铝的反射镜。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反射镜130可以采用反射面表面设置花纹结构的设计形式。
在本申请的该实施例中一种包含近光伴随点亮功能的远光照明单元100的工作原理是:
针对传统的远光照明单元和近光照明单元,在远光工况时,一般远光、近光照明单元都会被点亮,而在近光工况时,只有近光照明单元被点亮,而远光照明单元的外观则是无光的。这样会造成视觉上的空洞感,使整体车灯的造型不协调,点亮外观不美观。
具体的,相较于远光工况时,因近光照明单元和远光照明单元同时点亮,而整个前照灯区域呈现了饱满的灯光视觉感受。在近光工况时,由于近光法规的限制,远光照明单元必须处于关闭状态,所以远光照明单元对应的透镜区域不发光,造成了前照灯在近光工况时远光照明单元区域呈现空洞感。进而使得前照灯近光工况和远光工况时,车灯外观视觉上的不协调,美观度不足的问题。
如图4~图5所示,本申请的该实施例中,通过在远光照明单元100中设置第二反射镜130,以及相对于第二反射镜130单独设置伴随光源140,实现在近光工况时的远光照明单元100的近光伴随点亮功能。
在近光工况时,伴随光源140同时发出光线,光线经第二反射镜130反射后进入远光透镜120,这时远光透镜120也发出光线,远光透镜120被伴随光源140出射的光线点亮,如此使得整个包括远光照明单元100区域和近光照明单元区域的前照灯区域均呈现点亮的效果。
并且在远光工况使用时,远光照明单元100、近光照明单元都会被点亮,从而使得整个前照灯区域均呈现点亮状态。即前照灯在近光工况和远光工况,整个车灯区域均为点亮状态,从而使得车灯照明时视觉上饱满,整个车灯的造型也更加协调,同时点亮外观美观。
其次,如2所示,第二反射镜130设置于相邻的第一反射镜110之间,伴随光源140与第二反射镜130对应设置,且伴随光源140和第二反射镜130皆远离远光透镜120的焦点,即伴随光源140和第二反射镜130都处于离焦状态,使得伴随光源140出射的光线经第二反射镜130反射及远光透镜120的折射后投射形成的伴随点亮光型170亮度低,减少对近光光型160的影响。
在近光工况时,远光照明单元100的伴随光源140同时工作,伴随光源140发出的光线被第二反射镜130反射,经过第二反射镜130反射后的光线出射至相邻的透镜单元121,并经相邻的透镜单元121折射后投射形成两个伴随点亮光型170。
由于远光照明单元100的伴随光源140发出的光线,所产生的两个伴随点亮光型170分别位于近光光型160的两侧,因此伴随点亮光型170不会影响近光光型160,所以在法规判别时,近光光型160也是满足近光法规要求的。
所以因为伴随点亮功能的存在,使得远光照明单元100在近光工况时外观上呈现点亮状态,从而满足近光法规要求的同时,使得车灯照明时视觉上饱满外观美观,使得整个车灯的造型也更加协调。
实施例2
本申请的该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灯,具体地,包含上述的远光照明单元100和近光照明单元,近光照明单元与远光照明单元100单独设置于车灯内。
在本申请中的一种车灯,其远光照明单元100能够在近光照明单元点亮时同时被点亮,提高了车灯的点亮外观美观度,且伴随点亮光型170不会影响近光光型160,避免近光光型160不满足近光法规的情况发生。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包含近光伴随点亮功能的远光照明单元,包括:多个远光光源、多个依次排列的第一反射镜和远光透镜,且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远光透镜沿远光光路传输方向设置,所述远光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反射和所述远光透镜的折射后出射并投射形成远光光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反射镜之间;
伴随光源,所述伴随光源相对于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且所述伴随光源和所述第二反射镜均远离所述远光透镜的焦点设置,所述伴随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和所述远光透镜的折射后出射并投射形成伴随点亮光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近光伴随点亮功能的远光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光透镜包括多个透镜单元,所述透镜单元一一对应所述远光光源和所述第一反射镜进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含近光伴随点亮功能的远光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光透镜的入光面包括多个所述透镜单元的入光子面,多个所述入光子面依次进行衔接,多个所述入光子面的衔接处均设置有不透光的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含近光伴随点亮功能的远光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子面为一曲线沿纵向拉伸的曲面,所述远光透镜的出光面为一曲线沿横向拉伸的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近光伴随点亮功能的远光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伴随光源与所述远光光源设置于同一块线路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近光伴随点亮功能的远光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为凹面,所述伴随光源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凹面的反射和所述远光透镜的折射后出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近光伴随点亮功能的远光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设有花纹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近光伴随点亮功能的远光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反射面为不镀铝反射面。
9.一种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包含近光伴随点亮功能的远光照明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灯还包括所述近光照明单元,所述近光照明单元与所述远光照明单元分别单独设置于所述车灯内。
CN202321247427.2U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包含近光伴随点亮功能的远光照明单元及车灯 Active CN2201352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7427.2U CN220135272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包含近光伴随点亮功能的远光照明单元及车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7427.2U CN220135272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包含近光伴随点亮功能的远光照明单元及车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5272U true CN220135272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47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47427.2U Active CN220135272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包含近光伴随点亮功能的远光照明单元及车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52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56480B2 (en) Vehicle headlight
CN104296037B (zh) 车辆用灯具
US6805476B2 (en) Led-type vehicular lamp having uniform brightness
JP4460966B2 (ja) カットオフを有する照明ビームを発生する、シールドのない楕円照明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かかる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ヘッドライト
US7645061B2 (en) Headlight assembly
US7341366B2 (en) Projector type vehicle headlamp unit
US20070236950A1 (en) Headlight assembly having strongly trained cut-off
EP2503224B1 (en) Vehicle lighting unit
US5762414A (en) Indicating light, in particular a complementary stop light for a motor vehicle, having a number of light sources in line with each other
US6857769B2 (en) Lighting or indicating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JP6659456B2 (ja) 車両用灯具
RU2507442C2 (ru) Световой прибор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112752925B (zh) 车灯光学元件、车灯模组、车辆前照灯及车辆
JP6986341B2 (ja) 車両用前照灯
US20220003382A1 (en) Rear lamp having moving infinity mirror effect
WO2022110570A1 (zh) 远光光学元件、远光照明单元和车辆
US20060209556A1 (en) Vehicle lamp
JP6792388B2 (ja) 車両用前照灯
CN220135272U (zh) 一种包含近光伴随点亮功能的远光照明单元及车灯
WO2020233573A1 (zh) 一种矩阵式车灯光学装置、车灯及车辆
CN113405064A (zh) 车灯光学系统、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JP2004139903A (ja) 車両用灯具
JP2022554315A (ja) 右ハンドル車と左ハンドル車との間でモジュール化可能な自動車用ヘッドライト
CN207945636U (zh) 车前灯和机动车辆
CN217235496U (zh) 一种光线定向射出的透镜及照明装置及照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