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4723U - 一种集成阀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阀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4723U
CN220134723U CN202320923001.8U CN202320923001U CN220134723U CN 220134723 U CN220134723 U CN 220134723U CN 202320923001 U CN202320923001 U CN 202320923001U CN 220134723 U CN220134723 U CN 2201347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valve body
sleeve
guid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230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仪平
沃春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nto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nto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nto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nto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230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47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4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47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阀体,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方形阀体加工过程中容易因夹具的作用,将阀体表面损伤。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方形阀体,方形阀体内贯穿设置有定位穿孔和辅助定位孔;方形阀体的重心在辅助定位孔和定位穿孔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加工固定面上设置定位穿孔和辅助定位孔,可以起到对方形阀体定位作用,使得在对方形阀体加工时,可以先加工固定加工面,而在加工其他面时,将定位穿孔与定位杆配合,将辅助定位孔和辅助定位杆配合,使得方形阀体被固定,而对其他的面进行加工,使得能够有效防止对其他面的造成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阀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集成阀体。
背景技术
汽车上面安装有ABS(Antilock Brake System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ECS(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ler汽车电子稳定系统)、真空助力器和制动主缸等装置,以上四种装置分别对应不同的功能,但是其均与汽车的制动力有关,均是根据汽车的制动力来提供一系列的动作;现有技术中将上述四个装置分别安装,之后通过油管进行连接,使得制动主缸内的油压能够传递至ABS、ESC、和真空助力器内,这就使得安装占据车内较大的空间,因此采用集成的方式将上述四种装置集成在一个装置上,现有的集成方式通常采用多路阀,这就使得阀体的整体结构过大,且占据的安装空间大,使得制造、安装非常的不方便。
公开号为CN111396387A,公开日为2020年7月10日,公开了一种集成结构的阀体,其通过设置成方形结构使得能够方便对阀体加工进行定位和加工;但是由于阀体通常采用铝材料制成,由于阀体的表面设置有多个连接孔,这就使得在加工过程中因为定位夹具的夹紧作用,将表面的连接孔夹伤,从而对产品的性能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方形阀体加工过程中容易因夹具的作用,将阀体表面损伤,提供了一种集成阀体,具有加工定位方便的特点,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因为夹具的作用将阀体的表面夹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阀体,包括:方形阀体,方形阀体内贯穿设置有定位穿孔和辅助定位孔;方形阀体的重心在辅助定位孔和定位穿孔之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加工固定面上设置定位穿孔和辅助定位孔,可以起到对方形阀体定位作用,使得在对方形阀体加工时,可以先加工固定加工面,而在加工其他面时,将定位穿孔与定位杆配合,将辅助定位孔和辅助定位杆配合,使得方形阀体被固定,而对其他的面进行加工,使得能够有效防止对其他面的造成损伤。
作为优选,定位穿孔的开口处设置有辅助定位缺口。
设置辅助定位缺口,使得当定位杆和定位穿孔配合时,辅助定位缺口能够起到二次定位的效果。
作为优选,方形阀体内设置有制动油孔,制动油孔内设置有活塞组件。
方形阀体内设置有制动油孔,制动油孔内设置有活塞组件。制动油孔和活塞组件配合形成相当于制动主缸的功能;通过设置阀体本体,即可形成制动主缸,省去的汽车内制动主缸单独的安装。
作为优选,活塞组件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在制动油孔内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
第一活塞的端部设置有向制动油孔底部朝向的第一活塞套,制动油孔的底部与第一活塞套之间抵接有第一弹簧;
第二活塞的端部设置有向制动油孔底部朝向的第二活塞套,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套之间抵接有第二弹簧。
第一活塞和第一弹簧,第二活塞和第二弹簧与制动油孔配合,能够实现制动主缸中的制动功能。
作为优选,第一活塞套与制动油孔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组件,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套和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套抵接在制动油孔的底部,第一导向杆固定设置在第一活塞端面的中间位置,第一导向杆滑动设置在第一导向套内。
通过第一导向组件的设置,使得第一导向杆能够沿着第一导向套进行滑动,使得第一活塞在制动油孔运动时更稳定。
作为优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套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组件,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二导向套和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套抵接在第一活塞靠近第二活塞的端面,第二导向杆固定设置在第二活塞端面的中间位置,第二导向杆滑动设置在第二导向套内。
通过设置第二导向组件,使得第二导向杆能够沿着第二导向套进行滑动,使得第二活塞在制动油孔内运动时更稳定。
作为优选,第一导向套远离第一活塞的一端的开口处设置有向外径向方向弯折的第一抵接部,第一弹簧抵接在第一抵接部与第一活塞的端部之间;第一导向套靠近第一活塞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向内径向方向弯折的第一限位部,第一导向杆远离第一活塞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旋铆头;第一旋铆头抵接在第一限位部。
采用旋铆的工艺设置第一旋铆头,可以省去通过螺栓设置在第一导向杆的端部形成限位部,且相比于螺栓,具有质量好,不会发生松动的问题。
作为优选,第二导向套远离第二活塞的一端的开口处设置有向外径向方向折弯的第二抵接部,第二弹簧抵接第二抵接部和第二活塞的端部之间;第二导向套靠近第二活塞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向内径向方向折弯的第二限位部,第二导向杆远离第二活塞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旋铆头,第二旋铆头抵接在第二限位部。
采用旋铆的工艺设置第二旋铆头,可以省去通过螺栓设置在第一导向杆的端部形成限位部,且相比于螺栓,具有质量好,不会发生松动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加工方形阀体时,通过定位穿孔和辅助定位的配合实现定位作用,能够减少对其他加工面的伤害,使得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因为夹具的作用将阀体的表面夹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工时与其他底座配合的定位图;
图中:1、方形阀体,11、定位穿孔,111、辅助定位缺口,12、辅助定位孔,13、制动油孔,131、第一出油孔,132、第一进油孔,133、第二出油孔,134、第二进油孔,14、第二辅助定位孔;
2、第一活塞,21、第一活塞套,22、第一导向杆,221、第一旋铆头;
3、第二活塞,31、第二活塞套,32、第二导向杆,321、第二旋铆头;
4、第一弹簧,41、第一导向套,411、第一抵接部,412、第一限位部;
5、第二弹簧,51、第二导向套,511、第二抵接部,512、第二限位部;
61、定位杆,62、辅助定位杆,63、第二辅助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集成阀体,包括:方形阀体1,方形阀体1为长方体结构,方形阀体1采用铝材制成,方形阀体1的一个端面为加工固定面,加工固定面上贯穿设置有定位穿孔11和辅助定位孔12;方形阀体1的重心在辅助定位孔12和定位穿孔11之间。定位穿孔11的开口处设置有辅助定位缺口111。为了使得方形阀体1更好的减轻整体的重量,在方形阀体1的棱边位置设置有减重区。
在方形阀体1的边缘设置有第二辅助定位孔14。在方形阀体1的侧壁设置有制动油孔13。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4所示,通过在加工固定面上设置定位穿孔和辅助定位孔12,可以起到对方形阀体1定位作用,使得在对方形阀体1加工时,可以先加工固定加工面,而在加工其他面时,将定位穿孔11与定位杆61配合,将辅助定位孔12和辅助定位杆62配合,使得方形阀体1被固定,而对其他的面进行加工,使得能够有效防止对其他面的造成损伤。另外,在对较大、较深的孔加工时,还可以通过第二辅助定位孔14和第二辅助定位杆63配合,进一步起到辅助定位作用,减少定位穿孔11和辅助定位孔内侧壁所受到的力,防止定位穿孔和辅助定位孔发生形变。
实施例2:参照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方形阀体1内设置有制动油孔13,制动油孔13内设置有活塞组件。制动油孔13和活塞组件配合形成相当于制动主缸的功能;通过设置阀体本体1,即可形成制动主缸,省去的汽车内制动主缸单独的安装。
活塞组件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在制动油孔内的第一活塞2和第二活塞3;
第一活塞2的端部设置有向制动油孔13底部朝向的第一活塞套21,第一活塞套21的侧壁贯穿设置有漏油孔,第一活塞套21固定设置在第一活塞2端部的圆周方向,制动油孔13的底部与第一活塞套21之间抵接有第一弹簧4;
第二活塞3的端部设置有向制动油孔13底部朝向的第二活塞套31,第二活塞套31的侧壁贯穿设置有漏油孔,第二活塞套31固定设置在第二活塞套3端部的圆周方向,第一活塞2和第二活塞套3之间抵接有第二弹簧5。
第一活塞套21与制动油孔13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组件,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套41和第一导向杆22,第一导向套41抵接在制动油孔13的底部,第一导向杆22固定设置在第一活塞2端面的中间位置,第一导向杆22滑动设置在第一导向套41内。通过第一导向组件的设置,使得第一导向杆22能够沿着第一导向套41进行滑动,使得第一活塞2在制动油孔13运动时更稳定。
第一导向套41远离第一活塞2的一端的开口处设置有向外径向方向弯折的第一抵接部411,第一弹簧4抵接在第一抵接部411与第一活塞2的端部之间;第一导向套41靠近第一活塞2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向内径向方向弯折的第一限位部412,第一导向杆22远离第一活塞2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旋铆头221;第一旋铆头221抵接在第一限位部412。采用旋铆的工艺设置第一旋铆头221,可以省去通过螺栓设置在第一导向杆22的端部形成限位部,且相比于螺栓,具有质量好,不会发生松动的问题。
第一活塞2和第二活塞套31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组件,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二导向套51和第二导向杆32,第二导向套51抵接在第一活塞2靠近第二活塞3的端面,第二导向杆32固定设置在第二活塞32端面的中间位置,第二导向杆32滑动设置在第二导向套51内。通过设置第二导向组件,使得第二导向杆32能够沿着第二导向套51进行滑动,使得第二活塞3在制动油孔13内运动时更稳定。
第二导向套51远离第二活塞3的一端的开口处设置有向外径向方向折弯的第二抵接部511,第二弹簧5抵接第二抵接部511和第二活塞3的端部之间;第二导向套51靠近第二活塞3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向内径向方向折弯的第二限位部512,第二导向杆32远离第二活塞3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旋铆头321,第二旋铆头321抵接在第二限位部512。采用旋铆的工艺设置第二旋铆头321,可以省去通过螺栓设置在第一导向杆22的端部形成限位部,且相比于螺栓,具有质量好,不会发生松动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制动油孔13,同时在制动油孔13内设置第一出油孔131、第一进油孔132、第二出油孔133和第二进油孔134,同时在制动油孔13内设置活塞组件,使得能够配合形成类似与制动主缸的功能;当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活塞套2和制动油孔13的底部之间形成第一油腔,第二活塞3和第一活塞套2之间形成第二油腔;第一活塞套21侧壁的漏油孔与第一进油孔132的位置对应,第二活塞套22的侧壁的漏油孔与第二进油孔134位置对应,此时的第一油腔内的油通过第一出油孔、第二油腔内的油通过第二出油孔能够流入油缸内;当需要制动时,推动第一活塞2、第二活塞3向着制动油孔13内运动,使得第一活塞套21上的漏油孔与第一进油孔132交错,使得第二活塞套31上的漏油孔与第二进油孔134交错,使得第一油腔内的油通过第一出油孔131流向汽车前轮制动器实现制动,使得第二油腔内的油通过第二出油孔133流向汽车前轮制动器实现制动,使得通过推动第二活塞3,使得第一活塞2和第一活塞3沿着制动油孔13进行滑动,实现对汽车前、后轮的制动;当不需要制动时,消除对第一活塞2和第二活塞3的推动力,使得第一活塞2和第二活塞3复位,使得第一活塞套21侧壁的漏油孔与第一进油孔132的位置对应,第二活塞套22的侧壁的漏油孔与第二进油孔134位置对应;使得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内的油能够流向油缸。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Claims (8)

1.一种集成阀体,其特征是,包括:方形阀体(1),方形阀体(1)内贯穿设置有定位穿孔(11)和辅助定位孔(12);方形阀体(1)的重心在辅助定位孔(12)和定位穿孔(1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阀体,其特征是,定位穿孔(11)的开口处设置有辅助定位缺口(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成阀体,其特征是,方形阀体(1)内设置有制动油孔(13),制动油孔(13)内设置有活塞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阀体,其特征是,活塞组件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在制动油孔内的第一活塞(2)和第二活塞(3);
第一活塞(2)的端部设置有向制动油孔(13)底部朝向的第一活塞套(21),制动油孔(13)的底部与第一活塞套(21)之间抵接有第一弹簧(4);
第二活塞(3)的端部设置有向制动油孔(13)底部朝向的第二活塞套(31),第一活塞(2)和第二活塞套(3)之间抵接有第二弹簧(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阀体,其特征是,第一活塞套(21)与制动油孔(13)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组件,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套(41)和第一导向杆(22),第一导向套(41)抵接在制动油孔(13)的底部,第一导向杆(22)固定设置在第一活塞(2)端面的中间位置,第一导向杆(22)滑动设置在第一导向套(41)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阀体,其特征是,第一活塞(2)和第二活塞套(31)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组件,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二导向套(51)和第二导向杆(32),第二导向套(51)抵接在第一活塞(2)靠近第二活塞(3)的端面,第二导向杆(32)固定设置在第二活塞(32)端面的中间位置,第二导向杆(32)滑动设置在第二导向套(51)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阀体,其特征是,第一导向套(41)远离第一活塞(2)的一端的开口处设置有向外径向方向弯折的第一抵接部(411),第一弹簧(4)抵接在第一抵接部(411)与第一活塞(2)的端部之间;第一导向套(41)靠近第一活塞(2)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向内径向方向弯折的第一限位部(412),第一导向杆(22)远离第一活塞(2)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旋铆头(221);第一旋铆头(221)抵接在第一限位部(41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阀体,其特征是,第二导向套(51)远离第二活塞(3)的一端的开口处设置有向外径向方向折弯的第二抵接部(511),第二弹簧(5)抵接第二抵接部(511)和第二活塞(3)的端部之间;第二导向套(51)靠近第二活塞(3)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向内径向方向折弯的第二限位部(512),第二导向杆(32)远离第二活塞(3)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旋铆头(321),第二旋铆头(321)抵接在第二限位部(512)。
CN202320923001.8U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集成阀体 Active CN220134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3001.8U CN220134723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集成阀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3001.8U CN220134723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集成阀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4723U true CN220134723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50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23001.8U Active CN220134723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集成阀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47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199879A1 (en) Guide pin
CN108909691B (zh) 一种汽车制动助力系统的踏板输入杆结构
CN220134723U (zh) 一种集成阀体
CN102785655B (zh) 制动系统止回阀
US20130199636A1 (en) Check valve of brake system
US5622483A (en) Motor end cover located resilient mount for a motor pump unit
CN209638287U (zh) 自动加载驻车制动的双膜片盘式弹簧制动室
US7430864B2 (en) Master cylinder and method of mounting stopper plate
US20020078688A1 (en) Two-piece stationary seal master cylinder
US9604621B2 (en)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US9010362B2 (en) Pressure control reservoir with check valve
CN201437356U (zh) 一种串联双腔制动主缸
KR20180029032A (ko) 오목형 베어링 표면을 갖는 공압식 브레이크 부스터
CN218986606U (zh) 脚阀、电子控制制动系统及车辆
JPH0421744Y2 (zh)
CN214578019U (zh) 一种汽车随动桥锁止缸
CN217254745U (zh) 制动底板支撑夹具
CN201439340U (zh) 一种车辆制动主缸
CN109131285B (zh) 一种柱塞式制动泵
US6955047B2 (en) Master cylinder
CN210523786U (zh) 一种定位销免压装装置
US20210354673A1 (en) Master cylinder for brake
US20240101078A1 (en) Interface device for a component of a vehicle brake system
CN112747007A (zh) 一种汽车随动桥锁止缸
CN2936860Y (zh) 制动总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