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3495U - 一种组合型建筑模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型建筑模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33495U CN220133495U CN202321631982.5U CN202321631982U CN220133495U CN 220133495 U CN220133495 U CN 220133495U CN 202321631982 U CN202321631982 U CN 202321631982U CN 220133495 U CN220133495 U CN 2201334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nel
- rectangular frame
- building template
- size
- shap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型建筑模板,包括面板、矩形框架及固定件,所述矩形框架与面板的四周边侧接触,所述固定件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固定件用于对矩形框架与面板的四角进行卡紧固定,所述矩形框架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对相邻两个建筑模板进行拼接组装的拼接结构,且每相邻两个建筑模板的矩形框架之间通过卡接件固定连接,该一种组合型建筑模板,通过立板、横板、面板及固定件之间的配合,便于对该建筑模板进行组装与拆卸,且操作简单快捷,技术要求低,有利于建筑模板的重复利用,且由于各个部件均可拆卸,使得当某一个部件损坏时,只需对该部件进行更换即可,从而大大节省了成本,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型建筑模板。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支护结构,建筑工人将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使之成形,并保持其相应的正确位置,且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工具。
现有的建筑模板由于结构固定,使得自身结构不便于组装拆卸,当建筑模板的某一处损坏时时,则不能继续使用,大大提高了成本,另外现有的建筑模板使用时拼装繁杂,灵活性差,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型建筑模板,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组合型建筑模板,包括面板、矩形框架及固定件,所述矩形框架与面板的四周边侧接触,所述固定件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固定件用于对矩形框架与面板的四角进行卡紧固定,所述矩形框架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对相邻两个建筑模板进行拼接组装的拼接结构,且每相邻两个建筑模板的矩形框架之间通过卡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架内从上到下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并与面板表面接触的加强板。
优选的,所述矩形框架包括两个平行分布的立板及两个平行分布的横板,且所述立板与横板垂直分布。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为L型结构,所述固定件的内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表面与面板的表面接触,且所述挡板与固定件之间形成有L型口,所述L型口的厚度与面板的厚度相吻合,所述固定件与立板及横板端部相对一侧均设置有与L型口相连通的插口,所述立板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的尺寸及横板两端的尺寸均与插口的尺寸相吻合,且所述固定件通过内六角螺栓与面板的拐角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拼接结构包括设置于其中一个立板侧壁上的凸块,以及设置于另一个立板侧壁上的凹槽,且所述凸块及凹槽沿着立板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凸块与凹槽一一对应分布,且所述凸块的尺寸与凹槽的尺寸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卡接件包括两个上下分布的U型座,两个所述U型座之间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且所述U型座内U型口的宽度与两个立板的厚度之和相吻合,所述U型座通过螺栓螺母与两个立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立板相对一侧从上到下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承接块,所述承接块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尺寸与加强板两端的尺寸相吻合,且所述承接块与加强板之间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型建筑模板具有以下优点:
1.该一种组合型建筑模板,通过立板、横板、面板及固定件之间的配合,便于对该建筑模板进行组装与拆卸,且操作简单快捷,技术要求低,有利于建筑模板的重复利用,且由于各个部件均可拆卸,使得当某一个部件损坏时,只需对该部件进行更换即可,从而大大节省了成本,实用性强。
2.该一种组合型建筑模板,通过凸块与凹槽之间的配合,当需要对多个建筑模板进行拼接时,只需将建筑模板的凸块插进与其相邻建筑模板的凹槽中,使得相邻两个建筑模板牢牢的咬合在一起,提高了连接的紧密性,同时可以有效防止在拼接过程中相邻建筑模板之间发生偏移错位的现象,增加了建筑模板使用时的简单化。
3.通过承接块上限位槽与加强板之间的配合,便于对加强板进行安装与拆卸,并在加强板的作用下,增大矩形框架的受力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建筑模板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建筑模板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矩形框架;2、面板;3、加强板;4、固定件;5、卡接件;6、立板;7、横板;8、插块;9、凸块;10、承接块;11、限位槽;12、凹槽;13、挡板;14、L型口;15、插口;16、U型座;17、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型建筑模板,包括面板2、矩形框架1及固定件4,矩形框架1与面板2的四周边侧接触,矩形框架1包括两个平行分布的立板6及两个平行分布的横板7,且立板6与横板7垂直分布,固定件4设置有四个,四个固定件4用于对矩形框架1与面板2的四角进行卡紧固定,固定件4为L型结构,固定件4的内侧设置有挡板13,挡板13的表面与面板2的表面接触,且挡板13与固定件4之间形成有L型口14,L型口14的厚度与面板2的厚度相吻合,固定件4与立板6及横板7端部相对一侧均设置有与L型口14相连通的插口15,立板6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插块8,插块8的尺寸及横板7两端的尺寸均与插口15的尺寸相吻合,且固定件4通过内六角螺栓与面板2的拐角处固定连接,通过立板6、横板7、面板2及固定件4之间的配合,便于对该建筑模板进行组装与拆卸,且操作简单快捷,技术要求低,有利于建筑模板的重复利用,且由于各个部件均可拆卸,使得当某一个部件损坏时,只需对该部件进行更换即可,从而大大节省了成本,实用性强,具体组装方式为,使得面板2的四角处插进固定件4的四个L型口14内,并使得立板6上下两端的插块8及横板7的两端均插进固定件4上对应的插口15中,通过内六角螺栓将固定件4与面板2固定连接,从而使得面板2与立板6及横板7之间牢牢的固定在一起。
矩形框架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对相邻两个建筑模板进行拼接组装的拼接结构,拼接结构包括设置于其中一个立板6侧壁上的凸块9、以及设置于另一个立板6侧壁上的凹槽12,且凸块9及凹槽12沿着立板6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凸块9与凹槽12一一对应分布,且凸块9的尺寸与凹槽12的尺寸相吻合,通过凸块9与凹槽12之间的配合,当需要对多个建筑模板进行拼接时,只需将建筑模板的凸块9插进与其相邻建筑模板的凹槽12中,使得相邻两个建筑模板牢牢的咬合在一起,提高了连接的紧密性,同时可以有效防止在拼接过程中相邻建筑模板之间发生偏移错位的现象,增加了建筑模板使用时的简单化。每相邻两个建筑模板的矩形框架1之间通过卡接件5固定连接,卡接件5包括两个上下分布的U型座16,两个U型座16之间通过连接块17固定连接,且U型座16内U型口的宽度与两个立板6的厚度之和相吻合,U型座16通过螺栓螺母与两个立板6固定连接,当将相邻两个建筑模板拼接在一起后,使得卡接件5上的两个U型座16将相邻两个建筑模板的立板6进行卡紧固定,并通过螺栓螺母牢牢锁紧固定,从而实现将两个建筑模板固定在一起形成整体,且操作简单,同时便于后期的拆卸。
矩形框架1内从上到下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并与面板2表面接触的加强板3,两个立板6相对一侧从上到下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承接块10,承接块10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槽11,限位槽11的尺寸与加强板3两端的尺寸相吻合,且承接块10与加强板3之间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连接,通过承接块10上限位槽11与加强板3之间的配合,便于对加强板3进行安装与拆卸,并在加强板3的作用下,增大矩形框架1的受力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建筑模板的整体强度。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组合型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2)、矩形框架(1)及固定件(4),所述矩形框架(1)与面板(2)的四周边侧接触,所述固定件(4)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固定件(4)用于对矩形框架(1)与面板(2)的四角进行卡紧固定,所述矩形框架(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对相邻两个建筑模板进行拼接组装的拼接结构,且每相邻两个建筑模板的矩形框架(1)之间通过卡接件(5)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架(1)内从上到下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并与面板(2)表面接触的加强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型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1)包括两个平行分布的立板(6)及两个平行分布的横板(7),且所述立板(6)与横板(7)垂直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型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4)为L型结构,所述固定件(4)的内侧设置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的表面与面板(2)的表面接触,且所述挡板(13)与固定件(4)之间形成有L型口(14),所述L型口(14)的厚度与面板(2)的厚度相吻合,所述固定件(4)与立板(6)及横板(7)端部相对一侧均设置有与L型口(14)相连通的插口(15),所述立板(6)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插块(8),所述插块(8)的尺寸及横板(7)两端的尺寸均与插口(15)的尺寸相吻合,且所述固定件(4)通过内六角螺栓与面板(2)的拐角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型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结构包括设置于其中一个立板(6)侧壁上的凸块(9),以及设置于另一个立板(6)侧壁上的凹槽(12),且所述凸块(9)及凹槽(12)沿着立板(6)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凸块(9)与凹槽(12)一一对应分布,且所述凸块(9)的尺寸与凹槽(12)的尺寸相吻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型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5)包括两个上下分布的U型座(16),两个所述U型座(16)之间通过连接块(17)固定连接,且所述U型座(16)内U型口的宽度与两个立板(6)的厚度之和相吻合,所述U型座(16)通过螺栓螺母与两个立板(6)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型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立板(6)相对一侧从上到下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承接块(10),所述承接块(10)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的尺寸与加强板(3)两端的尺寸相吻合,且所述承接块(10)与加强板(3)之间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31982.5U CN220133495U (zh) | 2023-06-26 | 2023-06-26 | 一种组合型建筑模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631982.5U CN220133495U (zh) | 2023-06-26 | 2023-06-26 | 一种组合型建筑模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33495U true CN220133495U (zh) | 2023-12-05 |
Family
ID=88949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631982.5U Active CN220133495U (zh) | 2023-06-26 | 2023-06-26 | 一种组合型建筑模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33495U (zh) |
-
2023
- 2023-06-26 CN CN202321631982.5U patent/CN22013349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930333B (zh) | 一种钢结构节点锁定结构 | |
CN220133495U (zh) | 一种组合型建筑模板 | |
CN213539287U (zh) | 装配式钢材连接结构 | |
CN113719112A (zh) | 一种建筑工程铝模施工用模板紧固装置 | |
CN210658695U (zh) | 一种厂房钢结构梁柱 | |
CN216475571U (zh) | 一种钢结构房屋拼装连接部件 | |
CN214144838U (zh) | 一种建筑墙体加固装置 | |
CN208907303U (zh) |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建筑工程用木模板 | |
CN219887564U (zh) | 一种便于拆模的建筑模板 | |
CN215331673U (zh) | 一种便于拆卸的钢结构支撑机构 | |
CN216794916U (zh) | 一种光伏钢结构 | |
CN215634209U (zh) | 多功能杆件设备固定锁紧器 | |
CN214658753U (zh) | 预埋螺母易拆装建筑模板结构 | |
CN214492909U (zh) | 一种安装架及前端开闭机构 | |
CN219825766U (zh) | 一种光伏幕墙 | |
CN213629313U (zh) | 一种便于安装单片法兰沟槽管件 | |
CN213898136U (zh) | 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模板组件 | |
CN218454628U (zh) | 一种组合式工业机器人围栏 | |
CN217353570U (zh) | 一种建筑模板新型连接夹 | |
CN202768546U (zh) | 一种板材连接件 | |
CN218234318U (zh) |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建筑钢模板 | |
CN219138281U (zh) | 一种具有防脱落踏板结构的脚手架 | |
CN213081226U (zh) | 一种钢管构支架对接辅助装置 | |
CN214302261U (zh) | 一种新型可拆卸钢结构 | |
CN219755018U (zh) | 一种钢构件间的连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