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0000U -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30000U CN220130000U CN202320589171.7U CN202320589171U CN220130000U CN 220130000 U CN220130000 U CN 220130000U CN 202320589171 U CN202320589171 U CN 202320589171U CN 220130000 U CN220130000 U CN 2201300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ding block
- bracket
- headrest
- screw rod
- headrest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结构,包括头枕主体、支架和前后驱动装置;头枕主体包括用于支撑头部的支撑件,支撑件可前后运动地设置在支架上;前后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第一丝杆、第一滑块;驱动电机的机体安装在支架上;第一丝杆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一滑块匹配螺接在第一丝杆外;第一滑块与支撑件连接;支架上设置有分置在第一滑块前后的前限位部和后限位部;前限位部用于与第一滑块相抵以阻止第一滑块继续向前运动;后限位部用于与第一滑块相抵以阻止第一滑块继续向后运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结构,其能实现前后调节的行程限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汽车座椅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座椅头枕作为汽车座椅中较为特殊的产品,除了具备保护人体头部的安全性功能之外,人们还要求它具备较高的舒适性。不同的人们对汽车座椅头枕的前后位置也提出了可调节的要求,例如扎辫子的女性要求头枕可以向后调节等等;现有部分汽车座椅头枕可实现前后调节,但是,由于汽车空间限制、汽车部件布局等因素,需要对头枕的前后调节范围进行限制,因此需要解决前后可调节的头枕的行程限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结构,其能实现前后调节的行程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结构,包括头枕主体、支架和前后驱动装置;所述头枕主体包括用于支撑头部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可前后运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前后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第一丝杆、第一滑块;所述驱动电机的机体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匹配螺接在所述第一丝杆外;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分置在所述第一滑块前后的前限位部和后限位部;所述前限位部用于与所述第一滑块相抵以阻止所述第一滑块继续向前运动;所述后限位部用于与所述第一滑块相抵以阻止所述第一滑块继续向后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为前外壳,所述头枕主体还包括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的后外壳;所述前外壳可运动地匹配套设在所述后外壳外,并与所述后外壳围合形成内置腔;所述前后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内置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内置腔内;所述前限位部和所述后限位部设置在所述支架伸入所述内置腔内的部分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板和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包括设置在所述内置腔的横杆和由所述横杆相对两侧分别向下延伸至所述内置腔外的两竖杆;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横杆上;所述前限位部和所述后限位部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头枕主体还包括加强骨架;所述加强骨架固定设置在所述前外壳内,与所述前外壳的内壁相抵而阻止所述前外壳的顶面和正面向内凹陷。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骨架包括加强板和设置在所述加强板后方的加强顶杆;所述加强板抵顶在所述前外壳与其正面相对的内侧壁上;所述加强顶杆抵顶在所述前外壳的内顶壁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前限位部和所述后限位部上;所述导向杆还活动穿过所述第一滑块。
进一步地,还包括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支架升降。
进一步地,还包括座椅靠背;所述支架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上;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升降电机、第二丝杆和第二滑块;所述升降电机的机体安装在所述座椅靠背上;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匹配螺接在所述第二丝杆外,并与所述支架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第一滑块来带动头枕主体的支撑件前后运动实现前后调节,再配合设置在支架上的前限位部和后限位部分别能够与第一滑块相抵,从而实现支架前后运动的行程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头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头枕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头枕结构的爆炸图。
图中:10、头枕主体;11、支撑件;12、后外壳;13、加强骨架;131、加强板;132、加强顶杆;20、支架;21、支撑板;22、支架主体;221、横杆;222、竖杆;30、前后驱动装置;31、驱动电机;32、第一丝杆;33、第一滑块;41、前限位部;42、后限位部;50、内置腔;60、导向杆;70、升降驱动装置;71、升降电机;72、第二丝杆;73、第二滑块;80、座椅靠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看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结构,包括头枕主体10、支架20和前后驱动装置30;头枕主体10包括用于支撑头部的支撑件11,支撑件11可前后运动地设置在支架20上;在实际应用中,该前后方向是指靠近或远离乘车人员后部的方向,具体如图1中箭头A所示方向;前后驱动装置30包括驱动电机31、第一丝杆32、第一滑块33;驱动电机31的机体安装在支架20上;第一丝杆32与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一滑块33匹配螺接在第一丝杆32外,可以理解地,第一滑块33开设有贯通其前后面的螺孔并通过该螺孔螺接在第一丝杆32外;第一滑块33与支撑件11连接;支架20上设置有分置在第一滑块33前后的前限位部41和后限位部42;可以理解地是,第一滑块33可在前限位部41和后限位部42之间作前后运动;前限位部41用于与第一滑块33相抵以阻止第一滑块33继续向前运动;后限位部42用于与第一滑块33相抵以阻止第一滑块33继续向后运动。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使用本汽车座椅头枕结构时,支架20安装在座椅靠背80上,需要调整支撑件11位置前后位置时,根据实际需要,采用驱动电机31驱动第一丝杆32旋转,从而联动第一滑块33前后运动来带动支撑件11向前或向后运动,继而实现支撑件11向前或向后位置的调整;在第一滑块33向前运动至与前限位部41相抵时,第一滑块33被限制继续向前运动则实现向前行程限位;在第一滑块33向前运动至与后限位部42相抵时,第一滑块33被限制继续向后运动则实现向后行程限位。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第一滑块33配合实现前后运动,再配合前限位部41和后限位部42即可实现行程限定,此处第一滑块33起双重作用,简化结构。
本实施例的支撑件11为前外壳,头枕主体10还包括与支架20固定连接的后外壳12;前外壳可运动地匹配套设在后外壳12外,并与后外壳12围合形成内置腔50;此时,后外壳12对前外壳运动起导向作用,且将前后驱动装置30内置在内置腔50内,结构更紧凑;再者,增加前后驱动装置30将导致头枕主体10整体较长,因此,本实施例采用前外壳移动,后外壳12固定模式,此时,前后驱动装置30可内置在内置腔50内,且前外壳和后外壳12重叠,有效缩短头枕主体10的的长度,从而使头枕主体10造型更美观。
值得一提的是,后外壳12具有与其内部连通的侧开口,前外壳套设在侧开口外并通过该侧开口与后外壳12内部连通。
具体地,可以在前外壳外套设枕套,以提高乘车人员的舒适度。
本实施例的支架20的一部分伸入内置腔50内;前限位部41和后限位部42设置在支架20伸入内置腔50内的部分上,由此,充分采用内置腔50内的空间,整体结构更紧凑,美化外观。
具体地,支架20包括支撑板21和支架主体22;支架主体22包括设置在内置腔50的横杆221和由横杆221相对两侧分别向下延伸至内置腔50外的两竖杆222;支撑板21设置在横杆221上;前限位部41和后限位部42均设置在支撑板21上;竖向伸出内置腔50外的部分可供安装在座椅靠背80上;支架主体22的横杆221则提供一定宽度空间供支撑板21安装。
本实施例的头枕主体10还包括加强骨架13;加强骨架13固定设置在前外壳内,与前外壳的内壁相抵而阻止前外壳的顶面和正面向内凹陷,提高前外壳的强度,可以理解地,前外壳的正面是指其朝向乘车人员头部的面。
具体地,加强骨架13包括加强板131和设置在加强板131后方的加强顶杆132;加强板131抵顶在前外壳与其正面相对的内侧壁上;加强顶杆132抵顶在前外壳的内顶壁上,结构简单易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滑块33与前外壳和/或加强骨架13连接。
为提高第一滑块33的运动稳定性,本实施例的还包括导向杆60,导向杆60还活动穿过第一滑块33,可以理解地,第一滑块33可相对导向杆60运动,即导向杆60可对第一滑块33的运动进行导引;具体地,导向杆6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限位部41和后限位部42上,通过前限位部41和后限位部42实现对导向杆60两端的支撑,提高导向杆60安装稳定性,且无需另外增设其他部件,简化结构。
为进一步提供更好坐姿舒适性和提高汽车商品性,本实施例还包括升降驱动装置70,升降驱动装置70用于驱动支架20升降,如此,通过升降驱动装置70驱动支架20升降来带动支撑件11升降,对支撑件11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以更适配乘车人员的头部位置。
具体地,本汽车座椅头枕结构还包括座椅靠背80;支架20可升降地设置在座椅靠背80上;升降驱动装置70包括升降电机71、第二丝杆72和第二滑块73;升降电机71的机体安装在座椅靠背80上;第二丝杆72与升降电机7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二滑块73匹配螺接在第二丝杆72外,并与支架20连接;由此,通过升降电机71带动第二丝杆72旋转,继而带动第二滑块73升降而带动升降件升降;上述结构中,采用第二丝杆72和第二滑块73配合的结构,比其他采用多连杆或者齿轮组结构实现升降电机71传动动力的方式而言,结构相对简单紧凑,同时成本投入少。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枕主体(10)、支架(20)和前后驱动装置(30);所述头枕主体(10)包括用于支撑头部的支撑件(11),所述支撑件(11)可前后运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20)上;所述前后驱动装置(30)包括驱动电机(31)、第一丝杆(32)、第一滑块(33);所述驱动电机(31)的机体安装在所述支架(20)上;所述第一丝杆(32)与所述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33)匹配螺接在所述第一丝杆(32)外;所述第一滑块(33)与所述支撑件(11)连接;所述支架(20)上设置有分置在所述第一滑块(33)前后的前限位部(41)和后限位部(42);所述前限位部(41)用于与所述第一滑块(33)相抵以阻止所述第一滑块(33)继续向前运动;所述后限位部(42)用于与所述第一滑块(33)相抵以阻止所述第一滑块(33)继续向后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1)为前外壳,所述头枕主体(10)还包括与所述支架(20)固定连接的后外壳(12);所述前外壳可运动地匹配套设在所述后外壳(12)外,并与所述后外壳(12)围合形成内置腔(50);所述前后驱动装置(30)设置在所述内置腔(50)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的一部分伸入所述内置腔(50)内;所述前限位部(41)和所述后限位部(42)设置在所述支架(20)伸入所述内置腔(50)内的部分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包括支撑板(21)和支架主体(22);所述支架主体(22)包括设置在所述内置腔(50)的横杆(221)和由所述横杆(221)相对两侧分别向下延伸至所述内置腔(50)外的两竖杆(222);所述支撑板(21)设置在所述横杆(221)上;所述前限位部(41)和所述后限位部(42)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板(21)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主体(10)还包括加强骨架(13);所述加强骨架(13)固定设置在所述前外壳内,与所述前外壳的内壁相抵而阻止所述前外壳的顶面和正面向内凹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骨架(13)包括加强板(131)和设置在所述加强板(131)后方的加强顶杆(132);所述加强板(131)抵顶在所述前外壳与其正面相对的内侧壁上;所述加强顶杆(132)抵顶在所述前外壳的内顶壁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杆(60),所述导向杆(6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前限位部(41)和所述后限位部(42)上;所述导向杆(60)还活动穿过所述第一滑块(3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驱动装置(70),所述升降驱动装置(70)用于驱动所述支架(20)升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座椅头枕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座椅靠背(80);所述支架(20)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80)上;所述升降驱动装置(70)包括升降电机(71)、第二丝杆(72)和第二滑块(73);所述升降电机(71)的机体安装在所述座椅靠背(80)上;所述第二丝杆(72)与所述升降电机(7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73)匹配螺接在所述第二丝杆(72)外,并与所述支架(20)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89171.7U CN220130000U (zh) | 2023-03-22 | 2023-03-22 |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89171.7U CN220130000U (zh) | 2023-03-22 | 2023-03-22 |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30000U true CN220130000U (zh) | 2023-12-05 |
Family
ID=88961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589171.7U Active CN220130000U (zh) | 2023-03-22 | 2023-03-22 |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30000U (zh) |
-
2023
- 2023-03-22 CN CN202320589171.7U patent/CN22013000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043385B2 (ja) | 自動車用シート装置 | |
KR101034310B1 (ko) | 시트쿠션 익스텐션 장치 | |
CN112428900B (zh) | 一种四向电动头枕机构 | |
CN219077076U (zh) | 一种汽车座椅腿托 | |
KR200476827Y1 (ko) | 시트쿠션 익스텐션 장치 | |
CN220130000U (zh) |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结构 | |
CN116279032A (zh) |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结构 | |
CN113500949A (zh) | 一种多功能快速转换的联动式汽车座椅骨架 | |
SG187531A1 (en) | Chair-type massage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leg kneading device | |
CN214689131U (zh) | 一种汽车座椅倾角调节装置 | |
CN112977214B (zh) | 一种汽车座椅 | |
CN109677307A (zh) | 可调脚踏装置及交通工具 | |
KR20120136556A (ko) | 차량 시트용 레그 레스트 장치 | |
CN214396509U (zh) | 一种四向电动头枕机构 | |
CN211468229U (zh) | 座椅靠背 | |
CN209852139U (zh) | 电动四向头枕及包含其的汽车座椅 | |
CN211485512U (zh) | 一种按摩椅翻背结构 | |
JP2008049848A (ja) | 自動車用シート装置 | |
CN209616967U (zh) | 可调脚踏装置及交通工具 | |
KR101295931B1 (ko) | 헤드레스트 연동형 백 익스텐션 유닛 | |
KR20110031781A (ko) | 시트쿠션 익스텐션 장치 | |
CN216915626U (zh) | 一种零重力座椅头枕 | |
CN209336546U (zh) | 一种新型汽车睡眠头枕电动调节结构 | |
CN219584001U (zh) | 座椅高度调节机构、座椅骨架、座椅和车辆 | |
CN221914072U (zh) | 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框架组件及车辆座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