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27226U - 一种挤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挤压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27226U CN220127226U CN202321428808.0U CN202321428808U CN220127226U CN 220127226 U CN220127226 U CN 220127226U CN 202321428808 U CN202321428808 U CN 202321428808U CN 220127226 U CN220127226 U CN 2201272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ding
- blocks
- die
- grooves
- fixed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7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1
Landscapes
- Extrusion Of Me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棒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挤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安装机构,下模和上模适配,安装机构包括两块板体、椭圆板、两块抵持块、两个滑动件、两根直角杆、两块限位块和两根弹簧,下模设置有两个凹槽、两个滑槽和两个通孔,两块板体均与上模固定连接,且两块板体分别置于对应的凹槽内,板体设置有限位槽,两块滑动件分别与对应的滑槽滑动连接,抵持块与对应的滑动件固定连接,椭圆板与下模转动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抵持块固定连接,椭圆板均与两块抵持块接触,限位块远离直角杆的一端贯穿对应的通孔,并插入至对应的限位槽内,以此方式能够更方便的对上模进行安装和拆卸,不会影响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棒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铝合金棒材挤压模具多采用平面模,优点是其加工比较简单,而且在挤压过程当中会形成较大的死区,可以阻止铸锭表面的杂质、缺陷、氧化皮等流到制品的表面上,保证制品表面质量;但是采用平模挤压时,消耗的挤压力较大,模具容易产生变形,使模孔变小或者将模具压坏,可以使用锥形模来减少挤压力,提高模具寿命的角度。
但锥形模因长时间挤压出铝合金棒材而磨损严重,需要将模具从固定装置上取出,而现有的锥形模具在安装和拆卸时较为麻烦,影响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压模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锥形模因长时间挤压出铝合金棒材而磨损严重,需要将模具从固定装置上取出,而现有的锥形模具在安装和拆卸时较为麻烦,影响加工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挤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安装机构,所述下模和所述上模适配,所述安装机构包括两块板体、椭圆板、两块抵持块、两个滑动件、两根直角杆、两块限位块和两根弹簧,所述下模设置有两个凹槽、两个滑槽和两个通孔,两块所述板体均与所述上模固定连接,且两块所述板体分别置于对应的所述凹槽内,所述板体设置有限位槽,两块所述滑动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抵持块与对应的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椭圆板与所述下模转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抵持块固定连接,所述椭圆板均与两块所述抵持块接触,所述直角杆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直角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远离所述直角杆的一端贯穿对应的所述通孔,并插入至对应的所述限位槽内。
其中,所述滑动件包括滑块和连接杆,所述滑块与对应的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滑块和所述抵持块连接。
其中,所述安装机构还包括拧动件,所述拧动件与所述椭圆板远离所述下模的一面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安装机构还包括两个抓取件,两个所述抓取件均与所述上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上模的两侧。
其中,所述安装机构还包括套杆和支杆,所述套杆的一端与其中一块所述抵持块固定连接,所述套杆的另一端套设所述支杆,所述支杆远离所述套杆的一端与另一块所述抵持块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挤压模具,通过设置所述安装机构,在需要对所述上模进行更换时,仅需转动所述椭圆板,所述椭圆板转动时所述椭圆板的大径抵持两块所述抵持块,两块所述抵持块带动所述弹簧伸长,且带动两个所述滑动件分别在对应的所述滑槽内相对运动,两个所述滑动件通过两根所述直角杆带动两块所述限位块分别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内滑出,之后将所述上模取出从而将两块所述板体从两个所述凹槽内取出即可,将新的所述上模上的两块所述板体对准并插入两个所述凹槽,之后反向转动所述椭圆板,此时所述椭圆板不再抵持两块所述抵持块,两根所述弹簧复位收缩,两根所述弹簧带动两块所述抵持块相向运动,两块所述抵持块带动两个所述滑动件相向运动,从而通过两根所述直角杆带动两块所述限位块分别插入至对应的所述限位槽内完成安装,以此方式能够更方便的对所述上模进行安装和拆卸,不会影响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A线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B-B线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01-上模、102-下模、103-板体、104-椭圆板、105-抵持块、106-直角杆、107-限位块、108-弹簧、109-滑块、110-连接杆、111-拧动件、112-滑槽、113-凹槽、114-通孔、115-限位槽、201-抓取件、202-套杆、203-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4,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A线结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B-B线结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挤压模具:包括上模101、下模102和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两块板体103、椭圆板104、两块抵持块105、两个滑动件、两根直角杆106、两块限位块107和两根弹簧108,所述滑动件包括滑块109和连接杆110,所述安装机构还包括拧动件111,前述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锥形模因长时间挤压出铝合金棒材而磨损严重,需要将模具从固定装置上取出,而现有的锥形模具在安装和拆卸时较为麻烦,影响加工效率的技术问题。
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下模102和所述上模101适配。所述上模101和所述下模102配合来对铝合金棒材进行挤压成型。
其中,所述下模102设置有两个凹槽113、两个滑槽112和两个通孔114,两块所述板体103均与所述上模101固定连接,且两块所述板体103分别置于对应的所述凹槽113内,所述板体103设置有限位槽115,两块所述滑动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滑槽112滑动连接,所述抵持块105与对应的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椭圆板104与所述下模102转动连接,所述弹簧108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抵持块105固定连接,所述椭圆板104均与两块所述抵持块105接触,所述直角杆106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直角杆106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块107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107远离所述直角杆106的一端贯穿对应的所述通孔114,并插入至对应的所述限位槽115内,通过设置所述安装机构,在需要对所述上模101进行更换时,仅需转动所述椭圆板104,所述椭圆板104转动时所述椭圆板104的大径抵持两块所述抵持块105,两块所述抵持块105带动所述弹簧108伸长,且带动两个所述滑动件分别在对应的所述滑槽112内相对运动,两个所述滑动件通过两根所述直角杆106带动两块所述限位块107分别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115内滑出,之后将所述上模101取出从而将两块所述板体103从两个所述凹槽113内取出即可,将新的所述上模101上的两块所述板体103对准并插入两个所述凹槽113,之后反向转动所述椭圆板104,此时所述椭圆板104不再抵持两块所述抵持块105,两根所述弹簧108复位收缩,两根所述弹簧108带动两块所述抵持块105相向运动,两块所述抵持块105带动两个所述滑动件相向运动,从而通过两根所述直角杆106带动两块所述限位块107分别插入至对应的所述限位槽115内完成安装,以此方式能够更方便的对所述上模101进行安装和拆卸,不会影响加工效率。
其次,所述滑块109与对应的所述滑槽112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10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滑块109和所述抵持块105连接,通过设置所述滑块109和所述连接杆110,在所述抵持块105移动时,所述抵持块105带动所述连接杆110移动,所述连接杆110带动所述滑块109在对应的所述滑槽112内滑动。
同时,所述拧动件111与所述椭圆板104远离所述下模102的一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所述拧动件111,可以更方便的拧动所述椭圆板104。
使用本实施例的一种挤压模具,通过设置所述安装机构,在需要对所述上模101进行更换时,仅需转动所述椭圆板104,所述椭圆板104转动时所述椭圆板104的大径抵持两块所述抵持块105,两块所述抵持块105带动所述弹簧108伸长,且带动两个所述滑动件分别在对应的所述滑槽112内相对运动,两个所述滑动件通过两根所述直角杆106带动两块所述限位块107分别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115内滑出,之后将所述上模101取出从而将两块所述板体103从两个所述凹槽113内取出即可,将新的所述上模101上的两块所述板体103对准并插入两个所述凹槽113,之后反向转动所述椭圆板104,此时所述椭圆板104不再抵持两块所述抵持块105,两根所述弹簧108复位收缩,两根所述弹簧108带动两块所述抵持块105相向运动,两块所述抵持块105带动两个所述滑动件相向运动,从而通过两根所述直角杆106带动两块所述限位块107分别插入至对应的所述限位槽115内完成安装,以此方式能够更方便的对所述上模101进行安装和拆卸,不会影响加工效率。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阅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挤压模具包括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还包括两个抓取件201、套杆202和支杆203。
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两个所述抓取件201均与所述上模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上模101的两侧,通过设置两个所述抓取件201,可以更方便的取下所述上模101。
其中,所述套杆202的一端与其中一块所述抵持块105固定连接,所述套杆202的另一端套设所述支杆203,所述支杆203远离所述套杆202的一端与另一块所述抵持块105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所述套杆202和所述支杆203,在所述抵持块105移动时,对应的所述抵持块105带动所述支杆203在所述套杆202内滑动,以此能够提升两块所述抵持块105的稳定性。
使用本实施例的一种挤压模具,两个所述抓取件201均与所述上模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上模101的两侧,通过设置所述套杆202和所述支杆203,在所述抵持块105移动时,对应的所述抵持块105带动所述支杆203在所述套杆202内滑动,以此能够提升两块所述抵持块105的稳定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和所述上模适配,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安装机构;
所述安装机构包括两块板体、椭圆板、两块抵持块、两个滑动件、两根直角杆、两块限位块和两根弹簧,所述下模设置有两个凹槽、两个滑槽和两个通孔,两块所述板体均与所述上模固定连接,且两块所述板体分别置于对应的所述凹槽内,所述板体设置有限位槽,两块所述滑动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抵持块与对应的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椭圆板与所述下模转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抵持块固定连接,所述椭圆板均与两块所述抵持块接触,所述直角杆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直角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远离所述直角杆的一端贯穿对应的所述通孔,并插入至对应的所述限位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件包括滑块和连接杆,所述滑块与对应的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滑块和所述抵持块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机构还包括拧动件,所述拧动件与所述椭圆板远离所述下模的一面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机构还包括两个抓取件,两个所述抓取件均与所述上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上模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机构还包括套杆和支杆,所述套杆的一端与其中一块所述抵持块固定连接,所述套杆的另一端套设所述支杆,所述支杆远离所述套杆的一端与另一块所述抵持块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428808.0U CN220127226U (zh) | 2023-06-07 | 2023-06-07 | 一种挤压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428808.0U CN220127226U (zh) | 2023-06-07 | 2023-06-07 | 一种挤压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27226U true CN220127226U (zh) | 2023-12-05 |
Family
ID=88949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428808.0U Active CN220127226U (zh) | 2023-06-07 | 2023-06-07 | 一种挤压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27226U (zh) |
-
2023
- 2023-06-07 CN CN202321428808.0U patent/CN2201272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866499U (zh) | 一种便于拆卸的铝轮毂锻件模具 | |
CN220127226U (zh) | 一种挤压模具 | |
CN210188354U (zh) | 一种电杆钢模跑轮锻压装置 | |
CN207245189U (zh) | 一种铝合金建筑模板用斜支撑 | |
CN205436612U (zh) | 一种采用预应力螺丝的冷轧管机 | |
CN210208136U (zh) | 一种铝合金锻造用组合反挤压杆装置 | |
CN214062320U (zh) | 一种轻型建筑用铝模板 | |
CN213460062U (zh) | 一种稳定性高的5g无线通信天线 | |
CN211715105U (zh) | 一种抽油机平衡块移动装置 | |
CN218985722U (zh) | 一种中空玻璃隔条加工用多工位折弯机 | |
CN213733276U (zh) | 一种用于挤出机的机械式活动模头 | |
CN215879494U (zh) | 一种易于脱模的冲压模具 | |
CN220992591U (zh) | 一种用于低压柜柜体加工的冲床 | |
CN219017159U (zh) | 一种用于标牌的钢结构 | |
CN222376929U (zh) | 一种可调式压力的紧固螺丝 | |
CN212917233U (zh) | 一种五金加工用多孔冲压模具 | |
CN214442437U (zh) | 一种斜楔机构及模具 | |
CN218715726U (zh) | 拆卸便捷的施工护栏 | |
CN210574914U (zh) | 一种节能环保型多功能广告牌 | |
CN220112133U (zh) | 一种冲压模具固定座 | |
CN218701520U (zh) | 一种便于检修的压模机 | |
CN220548152U (zh) | 一种铝型材框架生产用夹持结构 | |
CN216780059U (zh) | 自动精密冲压模具 | |
CN222434664U (zh) | 一种可调节电泳挂具 | |
CN216544419U (zh) | 一种减震模具用的模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