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24605U - 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24605U
CN220124605U CN202321563496.4U CN202321563496U CN220124605U CN 220124605 U CN220124605 U CN 220124605U CN 202321563496 U CN202321563496 U CN 202321563496U CN 220124605 U CN220124605 U CN 2201246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battery
sleeve
air
bl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6349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凌飞
崔治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Runhao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Runhao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Runhao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Runhao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6349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246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246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246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包括同轴延伸依次布置的第一壳体、套筒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内部形成有第一腔体,一端面设有吸风口;套筒内部形成有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配合形成电机容置空间;第二壳体内部形成有第三腔体,一端面设有吹风口;电池支架布置在第三腔体内,与第二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吹风通道,内部形成有电池容置空间;电机卡设固定在电机容置空间内;电池卡设固定在电池容置空间。本申请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的第一壳体、套筒和第二壳体采用轴向端面连接方式同轴设置,内部能够形成贯穿空间,从而保证内部气流畅通,有效提高吹风效果,实现吹吸两用功能,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整机外形尺寸。

Description

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吸尘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
背景技术
在清理狭小角落时,需要使用手持吸尘器进行清理,例如笔记本电脑缝隙、车内缝隙等使用情景空间都比较狭窄,需要吸尘器结构小巧,便于收纳,放置于车内和包内不占空间;同时需要吸力大,能够将灰尘和杂物清理干净。
但现有的手持吸尘器要么体积大,不便携带;要么吸力小,吸不干净;有些则仅具有吸尘的功能,而不能有效利用机体尾部排出的空气进行吹风,导致功能单一,无法同时实现体积小、便携、吸力大和吸吹两用功能,无法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持吸尘器无法同时实现体积小、便携、吸力大和吸吹两用,无法满足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包括同轴延伸依次布置的第一壳体、套筒和第二壳体;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形成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第二壳体一端面设有吸风口;所述套筒内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配合形成电机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三腔体,所述第二壳体背离所述第一壳体一端面设有吹风口;
还包括:
电池支架,布置在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电池支架沿轴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电池支架与所述第二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吹风通道,所述电池支架内部形成有电池容置空间;
电机,卡设固定在所述电机容置空间内,所述电机包括与所述吸风口连通的入风端以及与所述吹风通道连通的出风端;
电池,卡设固定在所述电池容置空间,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有至少一个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柱,所述套筒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柱一一对应的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内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二安装柱内设有贯穿的第一插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套筒通过穿过所述第一插孔插入所述第一螺孔的螺栓固定。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插孔端部套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柱上。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筒背离所述第一壳体一面设有至少一个沿轴向延伸的第三安装柱,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套筒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三安装柱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三安装柱插入所述通孔内设置;所述电池支架靠近所述套筒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三安装柱一一对应的第四安装柱,所述第三安装柱内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四安装柱内设有贯穿的第二插孔,所述套筒、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电池支架通过穿过所述第二插孔插入所述第二螺孔的螺栓固定。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支架包括:
第一支架部,套设在所述电池一端,所述第一支架部包括布置在所述电池一侧面的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沿轴向延伸设置;
第二支架部,套设在所述电池另一端,所述第二支架部包括布置在所述电池一侧面的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沿轴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臂端部和所述第一连接臂端部通过卡扣结构固定;
电路板,布置在所述电池另一侧面,所述电路板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部和所述第二支架部固定。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尘杯,布置在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套筒一端,所述尘杯内部形成有储尘腔,所述尘杯上设有用于连接吸头的接口;
滤网组件,布置在所述吸风口处,所述滤网组件用于过滤经过所述储尘腔进入所述吸风口的空气:
后盖,盖设在所述第二壳体背离所述套筒一端,所述后盖背离所述第二壳体一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槽底镂空设置,以使空气经过所述吹风通道由所述凹槽槽底吹出,所述凹槽槽壁设有至少一个卡扣;
吹风筒,一端与所述凹槽形状匹配且外壁设有与所述卡扣匹配的卡口,所述吹风筒一端通过所述卡口可拆卸地插设固定在所述凹槽内。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包括:
内筒,沿轴向延伸布置在所述电机容置空间内;
机壳,沿轴向延伸套设在所述内筒外,所述机壳一端设有与所述吸风口连通的入风口,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吹风通道连通的出风口,所述机壳与所述内筒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入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道;
转轴,沿轴向转动安装于所述内筒内,所述转轴靠近所述入风口一端伸出所述内筒设置;
动叶轮,安装在所述转轴靠近所述入风口一端;
若干第一导叶片,沿周向布置在所述风道中,所述第一导叶片与所述机壳和所述内筒固定;
定叶轮,安装在所述内筒靠近所述入风口一端,所述定叶轮外环面上设有若干第二导叶片;
其中,所述第一导叶片和所述第二导叶片之间形成有间隙。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定叶轮还包括至少一个沿轴向延伸的第五安装柱,所述内筒上设有与所述第五安装柱匹配的第三插孔,所述定叶轮通过所述第五安装柱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内筒上。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还包括:
定子,布置在所述内筒内壁;
转子,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子布置在与所述定子对应位置,且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
一对轴承,间隔布置在所述内筒内壁和所述转轴外壁之间;
对顶波簧,布置在所述一对轴承之间。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壳外壁与所述套筒内壁和所述第一壳体内壁抵接固定,且所述机壳外壁与所述套筒内壁和所述第一壳体内壁之间设有减震垫。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的第一壳体、套筒和第二壳体采用轴向端面连接方式同轴设置,内部能够形成贯穿空间,从而保证内部气流畅通,有效提高吹风效果,实现吹吸两用功能,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整机外形尺寸;
本申请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的电池支架采用分体式卡扣固定结构,安装拆卸方便,减少空间占用,预留更大的吹风通道空间,保证内部气流畅通;
本申请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的电机采用间隔分布的双层导叶片设计,能够有效延长电机的风道长度,提高吸尘器的吸力和效率,使电机可以缩小整体尺寸的同时达到客户高吸力的要求,整体电机尺寸可以仅为29~32mm,整体小型化,更小更轻,符合吸尘器市场的小型化,轻量化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一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的框架一实施方式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本申请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的框架一实施方式的另一视角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的一实施方式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电机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电机一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第一壳体100;第一腔体101;第一安装柱102;第一螺孔103;
套筒200;第二腔体201;第二安装柱202;第一插孔203;第三安装柱204;第二螺孔205;
第二壳体300;第三腔体301;吹风通道302;通孔303;
电池支架400;第四安装柱401;第一支架部402;第二支架部403;第一连接臂404;第二连接臂405;卡扣结构406;电路板407;第二插孔408;
装饰环500;
电机600;内筒601;机壳602;入风口603;出风口604;风道605;转轴606;动叶轮607;第一导叶片608;定叶轮609;第二导叶片610;第五安装柱611;第三插孔612;定子613;转子614;轴承615;对顶波簧616;散热通道617;
尘杯700;储尘腔701;接口702;滤网组件703;
后盖800;凹槽801;卡扣802;
吹风筒900;卡口901;
减震垫10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现有的手持吸尘器受限于电机600性能和结构布局设计的影响,无法在小型化设计的同时保证高吸力。为保证电机600性能,吸尘器的电机600尺寸无法进一步缩小,导致体积小的吸尘器一般吸力不足,无法满足吸尘需求,而体积较大的吸尘器无法适用于一些狭小角落的清洁工作。
并且由于结构布局不合理,小型吸尘器无法充分利用排气进行吹风,功能单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手持吸尘器,该吸尘器体积小,吸力大,便携性好,并且能够实现吹吸两用功能。
具体地,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一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包括沿轴向x依次布置的第一壳体100、套筒200和第二壳体300。
其中,第一壳体100内部形成有第一腔体101,第一壳体100背离第二壳体300一端面设有吸风口。
套筒200内部形成有与第一腔体101连通的第二腔体201,第一腔体101和第二腔体201配合形成电机600容置空间。
第二壳体300内部形成有与第二腔体201连通的第三腔体301,第二壳体300背离第一壳体100一端面设有吹风口。
第三腔体301内布置有电池支架400,电池支架400沿轴向延伸设置,且电池支架400与第二壳体300内壁之间形成有吹风通道302,电池支架400内部形成有电池容置空间。
电机600卡设固定在电机600容置空间内,且电机600包括与吸风口连通的入风端以及与吹风通道302连通的出风端。
电池卡设固定在电池容置空间,电池与电机600电性连接。
可以理解的,第一腔体101、第二腔体201和第三腔体301沿轴向依次布置,形成了贯穿的通道。其中,电机600布置在电机600容置空间,电池布置在电池容置空间。
工作时,电机600通过吸风口抽风,并通过电机600的出风端排风,风通过吹风通道302排出。由于吸尘器的多元件呈轴向连接,工作时风力可直接贯穿吹出,保证内部气流通畅,有效提高了吹风效果。
为了保证整体结构美观,第一壳体100和套筒200外还套设有装饰环500,装饰环500与第二壳体300配合形成圆柱形结构。
具体地,请参阅图3和图4,图3是本申请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的框架一实施方式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本申请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的框架一实施方式的另一视角爆炸结构示意图。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壳体100内部外围设有一圈第一安装柱102,第一安装柱102沿轴向延伸设置。套筒200上设有与第一安装柱102一一对应的第二安装柱202,第一安装柱102内设有第一螺孔103,第二安装柱202内设有贯穿的第一插孔203,第一壳体100和套筒200通过穿过第一插孔203插入第一螺孔103的螺栓固定。
可以理解的,通过外围布置的一圈第一安装柱102与第二安装柱202配合固定第一壳体100和套筒200,能够有效减少固定结构对内部空间的占用,给予电机600更大的安装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并且第一壳体100和套筒200的轴向端面连接方式也能够有效减少整机外形尺寸。
为了便于第一安装柱102和第二安装柱202的对齐定位,同时提高固定稳定性,第二安装柱202内部的第一插孔203端部可以套设在第一安装柱102上,从而起到定位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仅示出了布置外围一圈第一安装柱102的技术方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柱102和第二安装柱202也可以基于实际工况采用其他布置方式,例如在四角布置等。
进一步的,套筒200背离第一壳体100一面外围设有一圈第三安装柱204,第二壳体300靠近套筒200一端设有与第三安装柱204一一对应的通孔303,第三安装柱204插入通孔303内设置。
电池支架400靠近套筒200一端设有与第三安装柱204一一对应的第四安装柱401,第三安装柱204内设有第二螺孔205,第四安装柱401内设有贯穿的第二插孔408,套筒200、第二壳体300和电池支架400通过穿过第二插孔408插入第二螺孔205的螺栓固定。
可以理解的,通过第三安装柱204、通孔303和第四安装柱401的配合,能够同时实现套筒200、电池支架400和第二壳体300的固定,套筒200、电池支架400和第二壳体300采用轴向端面连接方式,能够减小整机尺寸,并保证内部气流通畅。
上述实施方式仅示出了布置外围一圈第三安装柱204和第四安装柱401的技术方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安装柱204和第四安装柱401也可以基于实际工况采用其他布置方式,例如在四角布置等。
为了便于电池的拆卸和安装,同时优化电池的安装结构,增大吹风通道302空间,电池支架400采用分体式结构。
具体地,电池支架400包括第一支架部402和第二支架部403,其中第一支架部402套设在电池一端,且第一支架部402包括布置在电池一侧面的第一连接臂404,第一连接臂404沿轴向延伸设置;第二支架部403套设在电池另一端,第二支架部403包括布置在电池一侧面的第二连接臂405,第二连接臂405沿轴向延伸设置,且第二连接臂405端部和第一连接臂404端部通过卡扣802结构406固定。
其中,第四安装柱401布置在第一支架部402上,从而将第一支架部402与第二壳体300和套筒200固定。
电池的另一侧面还布置有电路板407,电路板407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部402和第二支架部403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第一支架部402和第二支架部403通过卡扣802结构406固定,并利用电路板407保证电池固定稳定性,拆卸安装方便,并且能够有效减少电池支架400的空间占用,预留更大空间的吹风通道302,保证内部气流通畅。
如图2所示,为了对进入吸风口的空气进行过滤并储存灰尘,第一壳体100背离套筒200一端还设有尘杯700,尘杯700内部形成有储尘腔701,尘杯700上设有用于连接吸头的接口702;吸风口处布置有滤网组件703,滤网组件用于过滤经过储尘腔701进入吸风口的空气。
请参阅图2和图5,图5是本申请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的一实施方式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如图2和图5所示,为了避免灰尘由端部进入吹风通道302内,第二壳体300背离套筒200一端还设有后盖800,后盖800背离第二壳体300一面设有凹槽801,凹槽801槽底镂空设置,以使空气经过吹风通道302由凹槽801槽底吹出。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吹风效果,凹槽801内还插设有吹风筒900,凹槽801槽壁设有一对卡扣802,吹风筒900一端与凹槽801形状匹配且外壁设有与卡扣802匹配的卡口901,吹风筒900一端通过卡口901可拆卸地插设固定在凹槽801内。
为了优化电机600内部结构,提高电机600吸力,减少电机600尺寸,请参阅图6和图7,图6是本申请电机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电机一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电机600包括内筒601和机壳602,内筒601沿轴向延伸布置在电机600容置空间内;机壳602沿轴向延伸套设在内筒601外,机壳602一端设有与吸风口连通的入风口603,另一端设有与吹风通道302连通的出风口604,机壳602与内筒601之间形成有连通入风口603和出风口604的风道605。
内筒601内沿轴向转动安装有转轴606,且转轴606靠近入风口603一端伸出内筒601设置。转轴606靠近入风口603一端安装有动叶轮607。
风道605中沿周向布置有若干第一导叶片608,第一导叶片608与机壳602和内筒601固定。
内筒601靠近入风口603一端还安装有定叶轮609,定叶轮609外环面上设有若干第二导叶片610。
其中,第一导叶片608和第二导叶片610之间形成有间隙。
工作时,转轴606旋转带动动叶轮607旋转由入风口603吸风进入风道605内,外部空气经过第二导叶片610和第一导叶片608的增压后流出。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叶片608和第二导叶片610相互配合形成的双层导叶片结构,能够有效延长电机600的风道605长度,提高吸尘器的吸力和效率,使电机600可以缩小整体尺寸的同时达到客户高吸力的要求。
具体地,定叶轮609包括一圈均匀布置的第五安装柱611,内筒601上设有与第五安装柱611匹配的第三插孔612,定叶轮609通过第五安装柱611可拆卸地安装在内筒601上。通过上述设计,有利于提高电机600的稳定性。
电机600还包括定子613、转子614、一对轴承615和对顶波簧616。
定子613布置在内筒601内壁;转子614套设在转轴606上,转子614布置在与定子613对应位置,且转子614与定子613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
一对轴承615间隔布置在内筒601内壁和转轴606外壁之间;对顶波簧616布置在一对轴承615之间。
对顶波簧616的端面可保持与轴承615外圈充分抵接状态,从而保证无刷电机600轴承615的预紧力可长期有效地施加,便于降低电机600噪音,并减少不必要的零件,降低漏装的可能性。
为了进一步减少吸尘器工作时的震动和噪音,机壳602外壁与套筒200内壁和第一壳体100内壁抵接固定,且机壳602外壁与套筒200内壁和第一壳体100内壁之间设有减震垫1000。
本公开内容的上述描述被提供来使得本领域任何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公开内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公开内容进行的各种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并且,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将本文所对应的一般性原理应用于其它变型。因此,本公开内容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与符合本文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延伸依次布置的第一壳体、套筒和第二壳体;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形成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第二壳体一端面设有吸风口;所述套筒内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配合形成电机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三腔体,所述第二壳体背离所述第一壳体一端面设有吹风口;
还包括:
电池支架,布置在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电池支架沿轴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电池支架与所述第二壳体内壁之间形成有吹风通道,所述电池支架内部形成有电池容置空间;
电机,卡设固定在所述电机容置空间内,所述电机包括与所述吸风口连通的入风端以及与所述吹风通道连通的出风端;
电池,卡设固定在所述电池容置空间,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有至少一个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柱,所述套筒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柱一一对应的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内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二安装柱内设有贯穿的第一插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套筒通过穿过所述第一插孔插入所述第一螺孔的螺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孔端部套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背离所述第一壳体一面设有至少一个沿轴向延伸的第三安装柱,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套筒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三安装柱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三安装柱插入所述通孔内设置;所述电池支架靠近所述套筒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三安装柱一一对应的第四安装柱,所述第三安装柱内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四安装柱内设有贯穿的第二插孔,所述套筒、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电池支架通过穿过所述第二插孔插入所述第二螺孔的螺栓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支架包括:
第一支架部,套设在所述电池一端,所述第一支架部包括布置在所述电池一侧面的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沿轴向延伸设置;
第二支架部,套设在所述电池另一端,所述第二支架部包括布置在所述电池一侧面的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沿轴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臂端部和所述第一连接臂端部通过卡扣结构固定;
电路板,布置在所述电池另一侧面,所述电路板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部和所述第二支架部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尘杯,布置在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套筒一端,所述尘杯内部形成有储尘腔,所述尘杯上设有用于连接吸头的接口;
滤网组件,布置在所述吸风口处,所述滤网组件用于过滤经过所述储尘腔进入所述吸风口的空气:
后盖,盖设在所述第二壳体背离所述套筒一端,所述后盖背离所述第二壳体一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槽底镂空设置,以使空气经过所述吹风通道由所述凹槽槽底吹出,所述凹槽槽壁设有至少一个卡扣;
吹风筒,一端与所述凹槽形状匹配且外壁设有与所述卡扣匹配的卡口,所述吹风筒一端通过所述卡口可拆卸地插设固定在所述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
内筒,沿轴向延伸布置在所述电机容置空间内;
机壳,沿轴向延伸套设在所述内筒外,所述机壳一端设有与所述吸风口连通的入风口,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吹风通道连通的出风口,所述机壳与所述内筒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入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道;
转轴,沿轴向转动安装于所述内筒内,所述转轴靠近所述入风口一端伸出所述内筒设置;
动叶轮,安装在所述转轴靠近所述入风口一端;
若干第一导叶片,沿周向布置在所述风道中,所述第一导叶片与所述机壳和所述内筒固定;
定叶轮,安装在所述内筒靠近所述入风口一端,所述定叶轮外环面上设有若干第二导叶片;
其中,所述第一导叶片和所述第二导叶片之间形成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叶轮还包括至少一个沿轴向延伸的第五安装柱,所述内筒上设有与所述第五安装柱匹配的第三插孔,所述定叶轮通过所述第五安装柱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内筒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
定子,布置在所述内筒内壁;
转子,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子布置在与所述定子对应位置,且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
一对轴承,间隔布置在所述内筒内壁和所述转轴外壁之间;
对顶波簧,布置在所述一对轴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外壁与所述套筒内壁和所述第一壳体内壁抵接固定,且所述机壳外壁与所述套筒内壁和所述第一壳体内壁之间设有减震垫。
CN202321563496.4U 2023-06-19 2023-06-19 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 Active CN2201246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63496.4U CN220124605U (zh) 2023-06-19 2023-06-19 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63496.4U CN220124605U (zh) 2023-06-19 2023-06-19 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24605U true CN220124605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50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63496.4U Active CN220124605U (zh) 2023-06-19 2023-06-19 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246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124605U (zh) 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
CN116602575A (zh) 便携式吹吸两用吸尘器
CN214965054U (zh) 一种易于拆装出风滤网的吸尘器
CN110801176A (zh) 一种吸尘器
CN218009526U (zh) 一种吸尘器
CN2129132Y (zh) 带有照明功能的可充电式微型吸尘器
CN219557792U (zh) 一种紧凑型电动掏耳勺
CN217761352U (zh) 一种吸尘器风机
CN217365634U (zh) 一种节能吸尘器降噪结构
CN218625371U (zh) 一种容易散热的减速机
CN213551527U (zh) 多电机手持式无线吸尘器
CN215605395U (zh) 一种吸尘器出风过滤海帕组件的安装结构
CN214433966U (zh) 组合式桌面吸尘器
CN218339261U (zh) 集尘器
CN221730414U (zh) 一种吸尘器的双尘杯结构
CN216000085U (zh) 角磨吹吸转换器
CN212479644U (zh) 一种挂脖式风扇
CN215486814U (zh) 一种外转子风机专用机壳组件
CN215979881U (zh) 一种叶片式节能高效鼓风机
CN212784921U (zh) 便携式微型吸尘器无刷电机
CN218738705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动滚刷
CN220757299U (zh) 一种电源分离式吸尘器
CN219720564U (zh) 吸吹一体吸尘器
CN214683254U (zh) 一种吹尘机
CN213371734U (zh) 一种微型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