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20767U - 一种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20767U
CN220120767U CN202321431449.4U CN202321431449U CN220120767U CN 220120767 U CN220120767 U CN 220120767U CN 202321431449 U CN202321431449 U CN 202321431449U CN 220120767 U CN220120767 U CN 2201207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bundle
marking
detection
eddy current
press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314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沙滨滨
韩昊学
李炳增
李春冬
王超
曹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Chambroad Equipment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Chambroad Equipment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Chambroad Equipment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Chambroad Equipment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314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207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207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207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探伤检测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检测标记部,检测标记部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速度检测组件、涡流探测组件和标记组件,速度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压轮和与第一压轮连接的速度传感器,第一压轮能够与管束抵接并在管束带动下转动以使速度传感器工作,涡流探测组件包括多个沿管束周向均匀分布的涡流探头;与检测标记部固定连接的手持部,手持部用于操作人员手持使用;控制部,控制部用于接收速度传感器和涡流探头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并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标记组件对管束进行标记。本申请提供的检测装置性能可靠速度快,具有高检出灵敏度,便携且使用方便的同时,还能对伤处进行标记,方便后期对管束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属于探伤检测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涡流检测是一种应用较广泛的无损检测技术,能够检测出金属物体的电导率和磁导率、试件的尺寸和形状、线圈和试件间隙的大小、试件内部的缺陷等。目前换热器管束出厂质量报告中要求管束已进行涡流检测,但在实际生产中仍会出现管束安装后渗漏现象,装配工人只能重新拆再次卸焊接,严重耗费工时,并降低生产效率,因此在实际施工对管束进行装配前,需要再次进行涡流检测。
目前在管束无损检测复检中,常见的是采用换热管表面检测(渗透或磁粉),采用人工肉眼观察的方式会有遗漏的风险,并且该方式也不能知晓管束的内部缺陷。对于检测管束的内部缺陷,现有技术有采用IRIS超声检测技术的方式,该方式中检测探头在管道内部推进式前进,通过管壁展开图的形式来识别,但会受内表面清洁度影响,检测数据时有丢失现象,因此需要对管内表面提前进行高压清洗,然后由操作工主观评价清洗质量也可能会因清晰不到位影响检测,并且该方式即便找到缺陷后不能进行标记,速度比较慢且工序复杂效率低下,不适合大量管束的检查,为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够方便使用且对缺陷处进行标记以方便后续处理的管束缺陷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具有较快的检测速度以及可靠的检测性能,方便操作人员手持对管束进行检测,通过添加速度检测组件与标记组件进行配合,根据涡流探测组件的探测结果,结合管束与该装置的相对运动速度,通过标记组件准确标记管束缺陷位置,方便后期对管束进行处理,便携性高且使用快捷方便,使得管束的探伤检测过程工序简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标记部,所述检测标记部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速度检测组件、涡流探测组件和标记组件,所述速度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压轮和与第一压轮连接的速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压轮能够与管束抵接并在管束带动下转动以使速度传感器工作,所述涡流探测组件包括多个沿管束周向均匀分布的涡流探头,所述标记组件用于对管束进行标记;
与所述检测标记部固定连接的手持部,所述手持部用于操作人员手持使用;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用于接收所述速度传感器和所述涡流探头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并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标记组件对管束进行标记。
可选的,所述标记组件包括喷墨头和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所述喷墨头能够在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下喷墨。
可选的,所述喷墨头为多个且沿管束的周向均匀分布。
可选的,所述喷墨头的数量为4。
可选的,所述涡流探头的数量为6。
可选的,所述速度传感器包括光电编码器和编码器,所述光电编码器通过所述编码器与所述第一压轮连接。
可选的,所述速度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二压轮,所述第二压轮与所述第一压轮分别设置在管束的两侧,所述第二压轮能够与管束抵接并在管束的带动下转动。
可选的,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
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1.本申请所提供的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采用成熟的漏磁检测、涡流检测技术,具有可靠的检测性能,且其为非接触式的检测方式,无需耦合介质,不会受油污、灰尘等因素的影响,检测速度快且工序简单操作方便。
2.本申请所提供的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设置标记组件以及与标记组件配合使用的速度检测组件,操作人员手持该装置将管束置于第一压轮与第二压轮之间,管束与该装置相对运动,当涡流探测组件检测到缺陷时发送信号,控制部通过分析涡流探测组件的信号以及速度检测组件的信号,能够通过判断管束与该检测装置的相对运动情况,控制标记装置在涡流探测组件检测到的缺陷准确位置进行标记,缺陷标记的准确度高且标记难度小、效率高。
3.本申请所提供的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检测信号为电信号,可进行数字化处理,电信号信息便于存储、再现及进行数据的比较和后处理。
4.本申请所提供的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其中的速度检测组件获取的数据还能通过求积分处理为管束的长度数据,能为管束的精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中速度检测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中涡流探测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部件和附图标记列表:
速度检测组件-1,涡流探测组件-2,标记组件-3,第一压轮-4,第二压轮-5,光电编码器-6,编码器-7,涡流探头-8,管束-9,手持部-10,喷墨头-11,显示器-12,控制部-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是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参考图1~4,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管束9缺陷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标记部,检测标记部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速度检测组件1、涡流探测组件2和标记组件3,速度检测组件1包括第一压轮4和与第一压轮4连接的速度传感器,第一压轮4能够与管束9抵接并在管束9带动下转动以使速度传感器工作,涡流探测组件2包括多个沿管束9周向均匀分布的涡流探头8,标记组件3用于对管束9进行标记;与检测标记部固定连接的手持部10,手持部10用于操作人员手持使用;控制部13,控制部13用于接收速度传感器和涡流探头8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并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标记组件3对管束9进行标记。
本申请提供的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将管束9置于与第一压轮4抵接的状态,并使该装置与管束9相对运动,带动第一压轮4转动,从而使得速度检测组件1工作,可以检测出该装置与管束9的相对运动速度,而涡流探测组件2能够对管束9的缺陷状态进行检测,当涡流探测组件2中的涡流探头8探测到管束9表面裂缝或者缺陷中断将诱导磁场交变,管束9内产生涡流流动,涡流探头8会根据涡流变化并将信号进行反馈,信号传递到控制部13后,控制部13会持续获取速度检测组件1的信号,从而能够通过计算管束9与该装置的相对运动速度,结合涡流探测组件2中涡流探头8与标记组件3的距离,判断何时控制标记组件3工作,从而使得标记组件3能够在涡流探测组件2探测获得的缺陷处准确做出标记,方便后续处理,而检测过程中该检测装置可以持续与管束9进行相对运动,当该检测装置与管束9的相对运动停止后,管束9上对应的缺陷位置即有标记组件3在管束9上做的标记,使用快捷方便,工序流程简单,效率非常高,并且较好的准确度和高的可靠性。同时本申请中对标记组件3的具体实现不做具体限定,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实现方式,例如采用激光打标、喷漆打标或贴标签打标等不同的方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标记组件3包括喷墨头11和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控制部13电连接,喷墨头11能够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喷墨,本申请中采用喷墨打标的方式进行标记,采用该方式具有标记速度快,对管束9的损伤小,容易去除等优点。
其中喷墨头11的数量与伺服电机的数量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可以是伺服电机与喷墨头11一一对应,也可以通过联动装置仅通过一个伺服电机即可同时控制多个喷墨头11一起工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喷墨头11为多个且沿管束9的周向均匀分布,通过设置多个喷墨头11,增加喷墨头11的冗余,避免由于单个喷墨头11的损坏导致缺陷的检测出现问题,虽然可以通过后期对涡流探测组件2的数字信号进行检查,知晓缺陷数量,然而却无法准确确定缺陷的具体位置,通过设置喷墨头11的冗余,增加该装置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喷墨头11的数量为4,设置为4个既能保证足够的冗余设置提高可靠性,又能避免喷墨头11数量过多导致该装置的重量过重、便携性差的问题。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涡流探头8的数量为6,涡流探头8设置多组,增加涡流探测的准确度和探测范围,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速度传感器包括光电编码器6和编码器7光电编码器6通过编码器7第一压轮4连接,速度传感器的实现方式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实现方式,本方案中采用光电传感器的非接触式的实现方式,能够减少该检测装置与管束9的阻力,提高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流畅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速度检测组件1还包括第二压轮5,第二压轮5与第一压轮4分别设置在管束9的两侧,第二压轮5能够与管束9抵接并在管束9的带动下转动,通过设置第一压轮4与第二压轮5在管束9的两侧,第一压轮4与第二压轮5将管束9夹于中间,提高该检测装置与管束9相对运动的稳定性,也能够保证速度传感器的检测准确性。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显示器12,显示器12与控制部13电连接,通过设置显示器12,控制部13能够将获取的信号进行调理整形放大、D/A数字信号转化之后,对缺陷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在显示器12以曲线形式显示出来,方便快速检测管束9点状缺陷和圆周方向的裂纹。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标记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术语,例如PLC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D/A为数模转换器。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标记部,所述检测标记部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速度检测组件、涡流探测组件和标记组件,所述速度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压轮和与第一压轮连接的速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压轮能够与管束抵接并在管束带动下转动以使速度传感器工作,所述涡流探测组件包括多个沿管束周向均匀分布的涡流探头,所述标记组件用于对管束进行标记;
与所述检测标记部固定连接的手持部,所述手持部用于操作人员手持使用;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用于接收所述速度传感器和所述涡流探头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并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标记组件对管束进行标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组件包括喷墨头和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所述喷墨头能够在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下喷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头为多个且沿管束的周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头的数量为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探头的数量为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传感器包括光电编码器和编码器,所述光电编码器通过所述编码器与所述第一压轮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检测组件还包括第二压轮,所述第二压轮与所述第一压轮分别设置在管束的两侧,所述第二压轮能够与管束抵接并在管束的带动下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
CN202321431449.4U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 Active CN2201207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1449.4U CN220120767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1449.4U CN220120767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20767U true CN220120767U (zh) 2023-12-01

Family

ID=88890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31449.4U Active CN220120767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207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8326A (zh) 接触式超声无损检测直线自动扫查装置
CN204788276U (zh) 一种基于激光扫描的直缝焊管焊缝噘嘴检测系统
CN102062757A (zh) 煤矿液压支架缸体环焊缝缺陷超声自动检测系统
CN208297425U (zh) 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管材探伤装置
CN220120767U (zh) 一种手持式管束缺陷检测装置
CN110702714B (zh) 异型节管射线探伤升降结构及异型节管射线探伤机
CN105806222A (zh) 圆锯片基体圆跳动、厚度、翘曲及齿根裂纹的检测装置
CN110836926A (zh) 一种空气导管电子束焊缝超声检测探头
CN203465241U (zh) 管道无损检测装置
KR100975330B1 (ko) 초음파 탐상 장치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6953086B (zh) 一种应用于自动超声波检测系统的缺陷检测分析方法
CN113155970A (zh) 用于搅拌摩擦焊内部缺陷在线检测的自动化系统
CN112903585B (zh) 弯管焊缝缺陷的自动检测装置及其自动检测方法
CN210401329U (zh) 一种无线耦合式超声探伤装置
CN112485334B (zh) 一种动叶片叶根相控阵超声检测部件形状实时判别方法
CN213121735U (zh) 具有自动化扫查功能的超声c扫扫查工装
CN201548523U (zh) 气阀涡流探伤装置
CN216900365U (zh) 顶锤裂缝在线检测装置
CN209894757U (zh) 桥梁索鞍摩擦板焊缝超声相控阵探伤装置
CN113523642A (zh) 一种焊缝检测和焊接装置
CN112730620A (zh) 基于5g信号传输的环锻件超声检测方法
CN210604512U (zh) 一种无线超声检测装置
CN220381044U (zh) 一种可变管径阵列式检测装置
CN110426007A (zh) 一种用于测量钢板长度的装置及方法
CN110826681A (zh) 轮毂轴承单元钢球数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