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20273U - 校验组件及校验仪 - Google Patents

校验组件及校验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20273U
CN220120273U CN202321659313.9U CN202321659313U CN220120273U CN 220120273 U CN220120273 U CN 220120273U CN 202321659313 U CN202321659313 U CN 202321659313U CN 220120273 U CN220120273 U CN 220120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wire
acquisition module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5931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梦颖
文强
段春晖
薛松
张兴明
何战勇
王妍
武锦涛
李辉
李畇邑
刘乙人
汪宇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Lancang River Hydro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Lancang River Hydro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Lancang River Hydro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Lancang River Hydro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5931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20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20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20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校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校验组件及校验仪,所述校验组件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第一导线具有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和第三接线端,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一接线端与第三接线端在正交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与温度采集模件相连,第三接线端位于第一导线远离温度采集模件的一端,第二导线与第一导线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并与第一导线绝缘连接,第二导线具有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的第四接线端和第五接线端,第四接线端与温度采集模件相连,第五接线端位于第二导线远离温度采集模件的一端,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校验组件,可以提高校验效率。

Description

校验组件及校验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校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校验组件及校验仪。
背景技术
在机组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温度采集模件进行校验以确保机组各部件温度值上送准确。相关技术中在对温度采集模件进行校验时,需要将与温度采集模件连接的两根等电位线从端子排内侧的接线端子上解下,使用电工夹将两根等电位线同时接入校验仪公共端表笔,校验仪信号输出端使用指针式表笔插入温度采集模件的信号线端子孔进行校验,而且需要校验的温度采集模件的数量较多,校验时解线数量较多,校验时间过长,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校验组件,可以提高校验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校验组件,包括: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具有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和第三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第三接线端在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适于与温度采集模件相连,所述第三接线端位于所述第一导线远离所述温度采集模件的一端;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第一导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第一导线绝缘连接,所述第二导线具有第四接线端和第五接线端,所述第四接线端与所述第五接线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四接线端与所述温度采集模件相连,所述第五接线端位于所述第二导线远离所述温度采集模件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校验组件,可以提高校验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校验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绝缘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线相连,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线相连以调整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隔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数量设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线包括折弯段和两个连接段,所述连接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两个所述连接段的一端通过折弯段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分别设在两个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接线端设在所述折弯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线端、所述第二接线端和所述第四接线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平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之间的间隔距离与所述第二接线端与所述第四接线端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接线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导线的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的直径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接线端适于与端子排的其中一个插接口相连,所述端子排上具有至少三个插接口,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与所述端子排中的另两个所述插接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端子排的另一端与所述温度采集模件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校验仪,包括:校验组件,所述校验组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校验组件;校验本体,所述校验本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接线端相连,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五接线端相连以形成回路,便于向所述温度采集模件输出温度值。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校验仪,可以提高校验仪的校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校验组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导线1,第一接线端11,第二接线端12,第三接线端13,折弯段14,连接段15,
第二导线2,第四接线端21,第五接线端22,连接件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校验组件包括第一导线1和第二导线2。第一导线1具有第一接线端11、第二接线端12和第三接线端13,第一接线端11和第二接线端12在第一方向(如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一接线端11与第三接线端13在正交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一接线端11与第二接线端12适于与温度采集模件(图中未示出)相连,第三接线端13位于第一导线1远离温度采集模件的一端。第二导线2与第一导线1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且第二导线2与第一导线1绝缘连接,第二导线2具有第四接线端21和第五接线端22,第四接线端21与第五接线端22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第四接线端21与温度采集模件相连,第五接线端22位于第二导线2远离温度采集模件的一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线1和第二导线2均包括导电部分和绝缘层,第一导线1除了第一接线端11、第二接线端12和第三接线端13处导电部分裸露之外,其他部分均由绝缘层包裹,第二导线2除了第四接线端21和第五接线端22处导电部分裸露之外,其他部分均由绝缘层包裹,防止短路或干扰,第一导线1和第二导线2的使用材料容易获取,可以提高校验的便捷性。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导线1为U字型,第一导线1的一端设有第一接线端11,第一导线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接线端12,第一接线端11和第二接线端12之间设有第三接线端13,第一接线端11和第二接线端12位于第一导线1的左侧,第三导线端位于第一导线1的右侧,第一接线端11和第二接线端12分别与温度采集模件相连。
第二导线2位于第一导线1的下方,第二导线2的绝缘层与第一导线1的绝缘层之间绝缘连接,第二导线2为L型,第二导线2的一端设有第四接线端21,第二导线2的另一端设有第五接线端22,第四接线端21设在第二导线2的左侧,第五接线端22设在第二导线2的右侧,即第四接线端21与第一接线端11和第二接线端12位于左侧,第三接线端13和第五接线端22位于右侧。
可以理解的是,校验仪公共端与第三接线端13相连,校验仪信号输出端与第五接线端22相连,第一接线端11、第二接线端12和第四接线端21分别与温度采集模件相连以构成回路,校验仪向温度采集模件输出温度值,温度采集模件接收信号并上送,根据校验仪输出温度值与温度采集模件上送温度值之间的偏差,判断温度采集模件功能是否满足要求,实现校验组件对温度采集模件的校验工作。
相比相关技术对温度采集模件进行校验时,需要将与温度采集模件相连接的两根等电位线从端子排(图中未示出)内侧的接线端子上解下,然后再使用电工夹将两根等电位线同时接入校验仪公共端,并将校验仪信号输出端使用指针式表笔插入温度采集模件的端子孔内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只需要将端子排外侧连接热电阻信号端的一根线解开,然后将校验仪公共端使用电工夹接到第三接线端13处,校验仪信号输出端使用电工夹接到第五接线端22处,再将第一接线端11、第二接线端12和第四接线端21同时分别插入端子排对应的插接口上即可对温度采集模件进行校验,降低了校验解线数量,缩短了解线的时间,提高了校验组件的校验效率。
而且在对温度采集模件完成校验后,还需要将解开的线接回,本实用新型减少了接线数量,提高接线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误接线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校验组件的校验效率。
例如,校验仪的表笔为可加装电工夹的指针式表笔。
在一些实施例中,校验组件还包括连接件3,连接件3为绝缘连接件3,连接件3的一端与第一导线1相连,连接件3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线2相连以调整第一导线1和第二导线2在第一方向上的间隔距离。
具体地,连接件3将第一导线1和第二导线2缠绕在一起,连接件3的上端绕过第一导线1的U型槽内并与第一导线1抵接,连接件3的下端绕过第二导线2的下端并与第二导线2抵接。
当需要调整第一导线1和第二导线2在上下方向上的间隔距离时,可以通过调整连接件3在上下方向的延伸长度进行调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3的数量设为多个,多个连接件3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
具体地,多个连接件3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通过多个连接件3的设置便于固定第一导线1和第二导线2的位置,避免第一导线1或第二导线2在左右方向上发生位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线1包括折弯段14和两个连接段15,连接段15沿第二方向延伸,且两个连接段15的一端通过折弯段14连接,第一接线端11和第二接线端12分别设在两个连接段15的另一端,第三接线端13设在折弯段14。
具体地,第一导线1设置为U型,其中两个连接段15沿左右方向延伸,折弯段14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两个连接段15的右端分别与折弯部的两端相连,第一接线端11设在位于上方的连接段15的左端,第二接线端12设在位于下方的连接段15的左端,第三接线端13设在折弯段14的中端,便于第三接线端13与校验仪的连接。
当两个连接段15在上下方向上的间隔距离过小时,可以在两个连接段15的外侧缠绕绝缘件以增大两个连接段15在上下方向上的间隔距离,以确保绝缘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线端11、第二接线端12和第四接线端21在第一方向上平齐。
具体地,第一接线端11、第二接线端12和第四接线端21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布置且平齐,便于第一接线端11、第二接线端12和第四接线端21同时分别插入端子排内,提高插接效率,进而提高校验组件的校验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线端11与第二接线端12之间的间隔距离与第二接线端12与第四接线端21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
具体地,第一接线端11和第二接线端12在上下方向的间隔距离,以及第二接线端12与第四接线端21在上下方向的间隔距离相同,根据实际校验需求的温度采集模件接线端子之间的距离进行确定,以使校验组件可以适应于不同的校验仪,提高校验组件的使用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接线端22朝向远离第一导线1的方向延伸。
具体地,第二导线2为L型,第二导线2的左侧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导线2的右侧向下方延伸,第四接线端21设在第二导线2的左端,第五接线端22设在第二导线2的右端,通过将第五接线端22向下延伸,确保第一导线1和第二导线2绝缘,不受外界干扰,同时便于与校验仪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线1与第二导线2的直径相同。
具体地,第一导线1和第二导线2可以根据实际温度采集模件的接线端子的孔径以选取不同直径的线芯,以适应不同的校验需求,由于第一导线1和第二导线2与校验仪和温度采集模件之间需要构成回路,将第一导线1和第二导线2的直径设为相同以减小校验误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接线端21适于与端子排中信号线插接口(图中未示出)相连,端子排上具有至少三个插接口,第一接线端11和第二接线端12与端子排中的另两个等电位线插接口一一对应连接,端子排的另一端与温度采集模件相连。
具体地,端子排的外侧分别与第一接线端11、第二接线端12和第四接线端21相连,端子排的内侧分别与温度采集模件对应的接口相连,通过将第一导线1和第二导线2直接插入端子排内,实现校验组件与温度采集模件的插拔式连接,节省了操作时间,进而提高了校验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校验仪,包括校验组件和检验本体,校验组件为上述任一项的校验组件,校验本体(图中未示出)具有第一端(图中未示出)和第二端(图中未示出),第一端与第三接线端13相连,第二端与第五接线端22相连形成回路向温度采集模件输出温度值。
第一端为校验本体公共端,第二端为校验本体信号输出端,校验本体公共端与第三接线端13相连,校验本体信号输出端与第五接线端22相连,第一接线端11、第二接线端12和第四接线端21分别与温度采集模件相连以构成回路,检验本体向温度采集模件输出温度值,温度采集模件接收信号并上送,根据校验仪输出温度值与温度采集模件上送温度值之间的偏差,判断温度采集模件功能是否满足要求,实现校验仪对温度采集模件的校验工作,提高校验仪的校验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校验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具有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和第三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第三接线端在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适于与温度采集模件相连,所述第三接线端位于所述第一导线远离所述温度采集模件的一端;
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第一导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第一导线绝缘连接,所述第二导线具有第四接线端和第五接线端,所述第四接线端与所述第五接线端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四接线端与所述温度采集模件相连,所述第五接线端位于所述第二导线远离所述温度采集模件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验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绝缘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线相连,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线相连以调整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隔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校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数量设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包括折弯段和两个连接段,所述连接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两个所述连接段的一端通过折弯段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分别设在两个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接线端设在所述折弯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校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所述第二接线端和所述第四接线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校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之间的间隔距离与所述第二接线端与所述第四接线端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接线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导线的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的直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接线端适于与端子排的其中一个插接口相连,所述端子排上具有至少三个插接口,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与所述端子排中的另两个所述插接口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端子排的另一端与所述温度采集模件相连。
10.一种校验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校验组件,所述校验组件为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校验组件;
校验本体,所述校验本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接线端相连,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五接线端相连以形成回路,便于向所述温度采集模件输出温度值。
CN202321659313.9U 2023-06-27 2023-06-27 校验组件及校验仪 Active CN220120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9313.9U CN220120273U (zh) 2023-06-27 2023-06-27 校验组件及校验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59313.9U CN220120273U (zh) 2023-06-27 2023-06-27 校验组件及校验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20273U true CN220120273U (zh) 2023-12-01

Family

ID=88916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59313.9U Active CN220120273U (zh) 2023-06-27 2023-06-27 校验组件及校验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202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8701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eparable contacts
US8403708B2 (en) Terminating connector
US20100210120A1 (en) Connector
CN114421223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TWM481528U (zh) 轉接器
CN108346767A (zh) 连接组件
US20120149233A1 (en) Terminal structure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ing the same
CN220120273U (zh) 校验组件及校验仪
CN206401418U (zh) 连接组件
CN103733353A (zh) 用于光伏设备中支路电流确定的分线测量盒
US11777260B2 (en) Charging socket and lead frame assembly and charging socket
CN205039359U (zh) 插座面板及接线盒
CN209786230U (zh) 多芯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12412343U (zh) 线缆连接器
CN219779241U (zh) 航空插头及航空插头检测设备
CN112563779A (zh) 接触端子、电连接器及控制器组件
CN219224867U (zh) 电缆和电源测试装置
US20210296878A1 (en) Wire and mold-member assembly and cable with connector
CN106450865B (zh) 插头连接器组件
CN215266571U (zh) 用于集成电动车电池的电连接结构
CN214254803U (zh) 一种耐用的组件电缆四线连接器
CN217444646U (zh) 本地节点网络
CN209993745U (zh) 多芯线缆上下双层连接器组件
CN220306586U (zh) 一种短路器
CN218887545U (zh) 连接器用牢固接线的接线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