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54803U - 一种耐用的组件电缆四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用的组件电缆四线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54803U
CN214254803U CN202120460745.1U CN202120460745U CN214254803U CN 214254803 U CN214254803 U CN 214254803U CN 202120460745 U CN202120460745 U CN 202120460745U CN 214254803 U CN214254803 U CN 214254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wn spring
shell
connector
outgoing line
copper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6074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科
张志宏
赵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Univers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Univers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Univers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Univers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6074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548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54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548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用的组件电缆四线连接器,所述第一出线与铜棒相对应,所述第二出线与所述空心铜棒相对应,所述第三出线与所述前冠簧相对应,所述第四出线与所述后冠簧相对应,通过所述第一出线和所述第二出线将导线焊接在所述铜棒和所述空心铜棒的末端,通过所述第三出线将导线焊接在所述内导体末端,通过所述第四出线将导线焊接在后冠簧的侧面,使得测试时所述公头连接器的本身电阻,分为所述铜棒的电阻和所述空心铜棒的电阻,所述母头连接器的本身电阻,分为所述前冠簧的电阻和所述后冠簧的电阻,从而使得光伏板的大电流只经过所述空心铜棒和所述前冠簧,所述铜棒和所述后冠簧接电压表,进而避免大电流的通过,使得测量结构更加精确。

Description

一种耐用的组件电缆四线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测试的电缆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用的组件电缆四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光伏组件IV测试时,为了提高光伏组件测试功率,往往采用四端测试。目前光伏组件测试治具上用的电缆连接器大多数采用的是市场现成的通用连接头,该连接器不支持完全的四线测试功能,只能在连接器后端实现四线测试,从而导致组件输出功率实测值有所偏低。
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通用连接器作为治具连接器和光伏组件电缆进行对插,其测试原理如图6所示:由于接触电阻和连接器本身电阻的存在,导致在该电阻部分消耗的功率没有被测试设备计算在内,从而导致测试功率偏低,随着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和输出电流越来越大,组件输出电流可达30A以上。电缆连接器的接触电阻和自身电阻有几毫欧,假设组件输出电流为30A,电缆连接器的综合电阻(电缆连接器的接触电阻和自身电阻之和)为3.3mΩ,那么在连接器损耗的压降V=I*R=0.1V,所以IV的测试功率会比实际功率少P=I*V=30*0.1=3W,测量结果不够精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用的组件电缆四线连接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通用连接器由于接触电阻和连接器本身电阻的存在,导致在该电阻部分消耗的功率没有被测试设备计算在内,从而导致测试功率不精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耐用的组件电缆四线连接器,包括公头连接器和母头连接器,所述公头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铜棒和空心铜棒,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块,所述空心铜棒与所述安装块卡合连接,所述铜棒贯穿所述空心铜棒,所述铜棒的外部涂设有绝缘胶,所述铜棒与所述空心铜棒之间形成绝缘层,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插槽,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的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出线和第二出线,所述第一出线与铜棒远离所述插槽的一端相对应,所述第二出线与所述空心铜棒远离所述插槽的一端相对应,所述母头连接器包括第二壳体、前冠簧、后冠簧、绝缘圈一、绝缘圈二和内导体,所述内导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与所述插槽相对应,所述插头内依次设置有所述前冠簧和所述后冠簧,所述前冠簧和所述后冠簧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圈一,所述前冠簧与所述内导体相贴合,所述后冠簧与所述内导体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圈二,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插头的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出线和第四出线,所述第三出线与所述前冠簧相对应,所述第四出线与所述后冠簧相对应。
其中,所述铜棒与所述空心铜棒之间保持10°的倾斜角度。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置有插接槽,所述第二壳体上还设置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与所述插接槽相适配。
其中,所述插头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与所述插槽相适配。
其中,所述空心铜棒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相适配。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还设置有防滑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所述第一出线与铜棒相对应,所述第二出线与所述空心铜棒相对应,所述第三出线与所述前冠簧相对应,所述第四出线与所述后冠簧相对应,通过第一出线和所述第二出线分别将导线焊接在所述铜棒和所述空心铜棒的末端,通过所述第三出线将导线焊接在所述内导体末端与所述前冠簧连接,所述第四出线将导线焊接在所述后冠簧的侧面,使得测试时所述公头连接器的本身电阻R1,分为所述铜棒的电阻R3和所述空心铜棒的电阻R4,所述母头连接器的本身电阻R2,分为所述前冠簧的电阻R5和所述后冠簧的电阻R6,从而使得光伏板的电流A2只经过R3和R6,R4和R5接电压表V2,进而避免大电流的通过,使得测量结构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公头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母头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母头连接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通用连接器的测试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耐用的组件电缆四线连接器的测试示意图。
1-第一壳体、2-铜棒、3-空心铜棒、4-安装块、5-绝缘胶、6-插槽、7-第一出线、8-第二出线、9-第二壳体、10-前冠簧、11-后冠簧、12-绝缘圈一、13-内导体、14-插头、15-第三出线、16-第四出线、17-绝缘圈二、18-卡块、19-插接板、20-橡胶圈、21-防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用的组件电缆四线连接器,包括公头连接器和母头连接器,所述公头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1、铜棒2和空心铜棒3,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块4,所述空心铜棒3与所述安装块4卡合连接,所述铜棒2贯穿所述空心铜棒3,所述铜棒2的外部涂设有绝缘胶5,所述铜棒2与所述空心铜棒3之间形成绝缘层,所述第一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插槽6,所述第一壳体1的另一端的尾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出线7和第二出线8,所述第一出线7与铜棒2远离所述插槽6的一端相对应,所述第二出线8与所述空心铜棒3远离所述插槽6的一端相对应,所述母头连接器包括第二壳体9、前冠簧10、后冠簧11、绝缘圈一12、绝缘圈二17和内导体13,所述内导体13位于所述第二壳体9的内部,所述第二壳体9的一端设置有插头14,所述插头14与所述插槽6相对应,所述插头14内依次设置有所述前冠簧10和所述后冠簧11,所述前冠簧10和所述后冠簧11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圈一12,所述前冠簧10与所述内导体13相贴合,所述后冠簧11与所述内导体13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圈二17,所述第二壳体9远离所述插头14的尾部分别设置有第三出线15和第四出线16,所述第三出线15与所述前冠簧10相对应,所述第四出线16与所述后冠簧11相对应。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出线7与铜棒2远离所述插槽6的一端相对应,所述第二出线8与所述空心铜棒3远离所述插槽6的一端相对应,所述第三出线15与所述前冠簧10相对应,所述第四出线16与所述后冠簧11相对应,通过第一出线7和所述第二出线8分别将导线焊接在所述铜棒2和所述空心铜棒3的末端,通过所述第三出线15将导线焊接在所述内导体13末端,从而连接所述前冠簧10,通过所述第四出线16将导线焊接在后冠簧11的侧面,使得测试时所述公头连接器的本身电阻R1,分为所述铜棒2的电阻R3和所述空心铜棒3的电阻R4,所述母头连接器的本身电阻R2,分为所述前冠簧10的电阻R5和所述后冠簧11的电阻R6,从而使得光伏板的电流A2只经过R3和R6,R4和R5接电压表V2,进而避免大电流的通过,使得测量结构更加精确。
进一步地,所述铜棒2与所述空心铜棒3之间保持10°的倾斜角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铜棒2与所述空心铜棒3之间保持10°的倾斜角度,从而增加与所述母头连接器内的所述前冠簧10和所述后冠簧11的接触面积,使得连接更加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1上还设置有插接槽,所述第二壳体9上还设置有插接板19,所述插接板19与所述插接槽相适配。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板19为柔性材料制成,按压所述插接板19将所述插接板19插入所述插接槽内,将所述公头连接器和所述母头连接器插接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插头14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圈20,所述橡胶圈20与所述插槽6相适配。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所述插头14插入所述插槽6内,通过所述橡胶圈20增大与所述插槽6内壁的摩擦力,使得所述公头连接器和所述母头连接器插接更加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铜棒3上设置有卡块18,所述安装块4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块18与所述卡槽相适配。
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所述空心铜棒3时,将所述卡块18插入所述卡槽内,使得所述空心铜棒3在所述第一壳体1内固定更加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1的外部还设置有防滑槽21。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所述第一壳体1的外部设置所述防滑槽21,使得拔除所述母头连接器时,更加方便。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耐用的组件电缆四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公头连接器和母头连接器,所述公头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铜棒和空心铜棒,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块,所述空心铜棒与所述安装块卡合连接,所述铜棒贯穿所述空心铜棒,所述铜棒的外部涂设有绝缘胶,所述铜棒与所述空心铜棒之间形成绝缘层,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插槽,所述第一壳体的后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出线和第二出线,所述第一出线与铜棒远离所述插槽的一端相对应,所述第二出线与所述空心铜棒远离所述插槽的一端相对应,所述母头连接器包括第二壳体、前冠簧、后冠簧、绝缘圈一、绝缘圈二和内导体,所述内导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与所述插槽相对应,所述插头内依次设置有所述前冠簧和所述后冠簧,所述前冠簧和所述后冠簧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圈一,所述前冠簧和所述内导体相贴合,所述后冠簧与所述内导体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圈二,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插头的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出线和第四出线,所述第三出线与所述前冠簧相对应,所述第四出线与所述后冠簧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用的组件电缆四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铜棒与所述空心铜棒之间保持10°的倾斜角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用的组件电缆四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置有插接槽,所述第二壳体上还设置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与所述插接槽相适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用的组件电缆四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与所述插槽相适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用的组件电缆四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心铜棒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相适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用的组件电缆四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还设置有防滑槽。
CN202120460745.1U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耐用的组件电缆四线连接器 Active CN214254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60745.1U CN214254803U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耐用的组件电缆四线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60745.1U CN214254803U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耐用的组件电缆四线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54803U true CN214254803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28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60745.1U Active CN214254803U (zh) 2021-03-03 2021-03-03 一种耐用的组件电缆四线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548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0697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789930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14254803U (zh) 一种耐用的组件电缆四线连接器
CN116960669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座
CN218525788U (zh) 立式插座连接器
CN206076597U (zh) 一种USB type c插接头
CN208923460U (zh) 一种电线连接端子
CN209641888U (zh) 一种车用连接端子
CN112582240A (zh) 插接装置
CN215418759U (zh) 多路快速接线工业插排
CN220042349U (zh) 一种耐用性好的弯出线端子
CN204190124U (zh) 一种牛角转接头
CN219779241U (zh) 航空插头及航空插头检测设备
CN213484006U (zh) 一种贴片式端子
CN217137923U (zh) 一种用于洗地机的手柄线路连接结构
CN214503691U (zh) 一种测试装置
CN220120273U (zh) 校验组件及校验仪
CN214153277U (zh) 一种rj45圆形连接座
CN213043110U (zh) 一种hsd双头线束连接器
CN215070507U (zh) 一种Type-C铆合壳充电款连接器及数码连接线
CN210092427U (zh) 一种连接器母座
CN211629472U (zh) 二合一hsd板端连接器
CN214154230U (zh) 一种用于绕线骨架上的接线卡子
CN217740281U (zh) 一种汽车线束终端电阻
CN211579118U (zh) 一种矩形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