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13139U - 一种光纤合束器夹具及拉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合束器夹具及拉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13139U
CN220113139U CN202321419479.3U CN202321419479U CN220113139U CN 220113139 U CN220113139 U CN 220113139U CN 202321419479 U CN202321419479 U CN 202321419479U CN 220113139 U CN220113139 U CN 2201131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fixing
combiner
rotating piece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1947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莹
魏大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Zhihe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Zhihe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Zhihe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Zhihe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1947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131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131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131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合束器夹具及拉锥机,其中光纤合束器夹具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安装座以及光纤固定机构、光纤夹持机构和光纤靠拢机构,光纤固定机构用于固定光纤的一端,光纤夹持机构包括装配座和星型的旋转件;旋转件转动连接于装配座,且其中心设置有主纤容纳槽,周向设置有多个外围光纤容纳槽;光纤靠拢机构包括两个限位件,限位件包括支架和推杆,推杆上设置有弧形槽。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对光纤进行有效的定位,显著提高了熔融拉锥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利于确保产品的一致率、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良品率,而且可制作多种光纤合束器,适用范围广,此外可配合拉锥机使用,大大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合束器夹具及拉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合束器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合束器夹具及拉锥机。
背景技术
光纤激光器具备较高的转换效率,体积小,灵活性高,散热好,输出光束质量高,稳定性高,适宜在高功率下使用等优点,在加工、医学、军事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光纤合束器是研发光纤激光器的关键器件之一,它是无源器件,可以使得功率定向传输,在高功率全纤化激光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其是利用光纤制作的器件,可以通过熔接的方式和其他器件连接,构成了目前研究热度极高的全光纤结构的激光器。
在光纤合束器的生产过程中,熔融拉锥工序至关重要,其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其中夹具的好坏直接影响熔融拉锥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然而,现有的光纤合束器夹具无法对光纤进行有效的定位,从而导致产品的制作成功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光纤合束器夹具及拉锥机。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合束器夹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合束器夹具,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座以及沿X方向依次设置在安装座上的光纤固定机构、光纤夹持机构和光纤靠拢机构,所述光纤固定机构用于固定光纤的一端,所述光纤夹持机构包括装配座和星型的旋转件;所述旋转件转动连接于装配座,且其中心设置有主纤容纳槽,周向设置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多个外围光纤容纳槽;所述光纤靠拢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支架和滑动连接于支架的推杆,所述推杆上设置有用于使外围光纤向中间主纤靠拢的弧形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光纤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多个平行相间的光纤固定槽,所述光纤固定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真空吸附孔。
进一步,所述真空吸附孔为长条形,且多个所述真空吸附孔沿光纤固定槽的轴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真空吸附孔通过进气口连接于真空泵。
进一步,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座的第一基座和用于支撑装配座及支架的第二基座。
进一步,所述装配座上沿X方向设置有安装腔和配合旋转件使用的光纤导向通道,所述旋转件的一端可转动的装配在安装腔内,所述光纤导向通道与安装腔连通。
进一步,所述外围光纤容纳槽的数量设置为六个。
进一步,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滑动推杆的滑道。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锥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拉锥机,包括上述的光纤合束器夹具。
进一步,所述拉锥机还包括拉伸平台,所述拉伸平台包括机架、正反牙丝杆、导轨以及用于驱动正反牙丝杆转动的电机,所述正反牙丝杆的两端部转动连接于机架,所述光纤合束器夹具的两个安装座对称设置在正反牙丝杆上并与正反牙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导轨平行于正反牙丝杆设置并与安装座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合束器夹具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不仅可对光纤进行有效的定位,显著提高了熔融拉锥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利于确保产品的一致率、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良品率,实用性和工作可靠性较好,而且可制作多种光纤合束器,满足市场对3×1、7×1等类型光纤合束器的需求,适用范围广,此外可配合拉锥机使用,大大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纤夹持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
1、安装座,11、第一基座,12、第二基座,2、光纤固定机构,21、固定座,22、光纤固定槽,23、真空吸附孔,3、光纤夹持机构,31、装配座,32、旋转件,33、主纤容纳槽,34、外围光纤容纳槽,35、安装腔,36、光纤导向通道,4、光纤靠拢机构,41、支架,42、推杆,43、弧形槽,5、拉伸平台,51、机架,52、导轨,53、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X方向为平行于安装座1的一个方向。
实施例1
如图1-图4、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光纤合束器夹具,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座1以及沿X方向依次设置在安装座1上的光纤固定机构2、光纤夹持机构3和光纤靠拢机构4。所述光纤固定机构2用于固定光纤的一端。所述光纤夹持机构3包括装配座31和星型的旋转件32。所述旋转件32转动连接于装配座31,且其中心设置有主纤容纳槽33,周向设置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多个外围光纤容纳槽34。所述光纤靠拢机构4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支架41和滑动连接于支架41的推杆42,所述推杆42上设置有用于使外围光纤向中间主纤靠拢的弧形槽43。所述支架41上设置有用于滑动推杆42的滑道。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组件对N×1光纤进行有效的定位,即利用光纤固定机构2对光纤的端部进行固定,利用光纤夹持机构3和光纤靠拢机构4的协同作用对多根光纤靠近中部的部分进行夹持及聚拢,从而提高熔融拉锥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利于确保产品的一致率,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良品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类似,区别在于光纤固定机构2的改进设计。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光纤固定机构2包括固定座21,所述固定座21上设置有多个平行相间的光纤固定槽22,所述光纤固定槽2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真空吸附孔23。所述光纤固定槽22优选为弧形槽。利用多个真空吸附孔23的吸附力将光纤稳定地固定在光纤固定槽22内,使光纤在熔融拉锥过程中不易发生位移,可有效保证光纤的直线度和稳定性,且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本实施例的真空吸附孔23为长条形,且多个所述真空吸附孔23沿光纤固定槽22的轴向间隔设置。以增大对光纤的吸附面积,进一步提升吸附稳定性和效果,从而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良品率。
本实施例的固定座21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真空吸附孔23通过进气口连接于真空泵,从而通过真空泵为真空吸附孔23提供真空吸附力。
本实施例的安装座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座21的第一基座11和用于支撑装配座31及支架41的第二基座12,以进一步提高光纤合束器夹具的结构稳固性和操作便捷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结构基本类似,区别在于对光纤夹持机构3的改进。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装配座31上沿X方向设置有安装腔35和配合旋转件32使用的光纤导向通道36,所述旋转件32的一端可转动的装配在安装腔35内,所述光纤导向通道36与安装腔35连通。
采用上述方案:可实现旋转件32与装配座31转动连接的同时,保证旋转件32的旋转稳定性和工作可靠性,从而对光纤进行有效的夹持和定位。
本实施例所述外围光纤容纳槽34的数量设置为六个,即最多可放入六根外围光纤,从而适用于制作7×1以下类型的光纤合束器,适用范围广。
实施例4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拉锥机,包括实施例3中的光纤合束器夹具和拉伸平台5。所述拉伸平台5包括机架51、正反牙丝杆、导轨52以及用于驱动正反牙丝杆转动的电机53。所述正反牙丝杆的两端部转动连接于机架51。所述光纤合束器夹具的两个安装座1对称设置在正反牙丝杆上并与正反牙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导轨52平行于正反牙丝杆设置并与安装座1滑动配合。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电机53带动正反牙丝杆转动,其上的两个安装座1相互靠近或远离,同时导轨52对安装座1的移动方向进行有效的限定,从而大大提升了熔融拉锥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利于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良品率。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操作人员先将光纤放入一个外围光纤容纳槽34中,再将旋转件32旋转固定角度后放入第二根,最多可放入六根,主纤容纳槽33放入主纤;操作人员将光纤靠拢机构4的两个推杆42向内推动,相配合的两个推杆42使外围光纤向中间主纤靠拢;光纤固定机构2采用真空吸附将光纤的两端吸附在光纤固定槽22内,完成光纤的固定;拉升平台5带动光纤向两边移动以完成熔融拉锥过程。
本实用新型中,未对结构进行描述的设备及组件,均为市售设备或组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纤合束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安装座(1)以及沿X方向依次设置在安装座(1)上的光纤固定机构(2)、光纤夹持机构(3)和光纤靠拢机构(4),所述光纤固定机构(2)用于固定光纤的一端,所述光纤夹持机构(3)包括装配座(31)和星型的旋转件(32);所述旋转件(32)转动连接于装配座(31),且其中心设置有主纤容纳槽(33),周向设置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多个外围光纤容纳槽(34);所述光纤靠拢机构(4)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支架(41)和滑动连接于支架(41)的推杆(42),所述推杆(42)上设置有用于使外围光纤向中间主纤靠拢的弧形槽(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合束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固定机构(2)包括固定座(21),所述固定座(21)上设置有多个平行相间的光纤固定槽(22),所述光纤固定槽(2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真空吸附孔(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合束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附孔(23)为长条形,且多个所述真空吸附孔(23)沿光纤固定槽(22)的轴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光纤合束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1)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真空吸附孔(23)通过进气口连接于真空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合束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座(21)的第一基座(11)和用于支撑装配座(31)及支架(41)的第二基座(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合束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座(31)上沿X方向设置有安装腔(35)和配合旋转件(32)使用的光纤导向通道(36),所述旋转件(32)的一端可转动的装配在安装腔(35)内,所述光纤导向通道(36)与安装腔(35)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合束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光纤容纳槽(34)的数量设置为六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合束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1)上设置有用于滑动推杆(42)的滑道。
9.一种拉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光纤合束器夹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拉锥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伸平台(5),所述拉伸平台(5)包括机架(51)、正反牙丝杆、导轨(52)以及用于驱动正反牙丝杆转动的电机(53),所述正反牙丝杆的两端部转动连接于机架(51),所述光纤合束器夹具的两个安装座(1)对称设置在正反牙丝杆上并与正反牙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导轨(52)平行于正反牙丝杆设置并与安装座(1)滑动配合。
CN202321419479.3U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光纤合束器夹具及拉锥机 Active CN2201131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19479.3U CN220113139U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光纤合束器夹具及拉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19479.3U CN220113139U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光纤合束器夹具及拉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13139U true CN220113139U (zh) 2023-12-01

Family

ID=88891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19479.3U Active CN220113139U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光纤合束器夹具及拉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131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34198B (zh) 一种基于伞状结构装夹的光纤端面研磨系统
CN220113139U (zh) 一种光纤合束器夹具及拉锥机
CN113211254A (zh) 一种机械配件的自动化毛边打磨装置
CN114346640B (zh) 一种艾烟净化器自动化组装平台
CN219659637U (zh)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光伏支架
CN210236375U (zh) 一种用于光器件生产的夹持装置
CN217413090U (zh) 一种螺母自动组装装置
CN218021269U (zh) 一种适用于重卡车辆的车载电池包底座
CN214558229U (zh) 一种便于不同直径的圆形管材激光切割用夹持固定装置
CN212599716U (zh) 激光切割机的椭圆管切割装置
CN217225265U (zh) 一种可调节的光纤接头组装用定位夹具
CN220105339U (zh) 一种光纤压头机构
CN117108831B (zh) 一种机电设备管线固定装置
CN115180820B (zh) 一种光纤拉制设备
CN220548410U (zh) 一种竹筒切割用固定装置
CN216098619U (zh) 一种夹持定位装置
CN219274789U (zh) 一种激光切管机的随动式卡盘结构
CN220603756U (zh) 一种svg用光纤整理装置
CN219114103U (zh) 一种具有调节结构的机械手安装座
CN212183280U (zh) 一种静音降噪步进电机机座
CN214444659U (zh) 一种用于纺纱机的超喂罗拉导纱盘的装夹工装
CN219552848U (zh) 一种钟表机芯加工用夹具
CN218886220U (zh) 一种用于尾纤式隔离器的组装治具
CN219507388U (zh) 缆线夹线装置及全自动缆线绕线机
CN216882843U (zh) 一种高工件夹持精度的龙门加工中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