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6595U - 一种燃料电池散热外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料电池散热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6595U
CN220106595U CN202321690112.5U CN202321690112U CN220106595U CN 220106595 U CN220106595 U CN 220106595U CN 202321690112 U CN202321690112 U CN 202321690112U CN 220106595 U CN220106595 U CN 220106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fuel cell
housing
circulating pipeline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901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真
王凯
王立文
蒋玉昆
聂乾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delman Zibo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delman Zibo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delman Zibo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delman Zibo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9011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6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6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65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散热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动力件以及散热件,所述外壳本体内构造有安装腔,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布置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的两端均由所述外壳本体的外壁伸出,所述循环管道内设置有液体介质;所述动力件为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循环管道相连;所述散热件与所述循环泵以及所述循环管道连接成闭合的循环管路。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循环管道能够将燃料电池产生的热量吸收,并通过液体介质将热量带至散热件,通过散热件将热量散发出来以对其他物体加热,实现了对热量的回收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燃料电池散热外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散热外壳。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能量转化装置,它是按电化学原理,即原电池工作原理,等温的把贮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因而实际过程是氧化还原反应。燃料电池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阳极、阴极、电解质和外部电路。燃料气和氧化气分别由燃料电池的阳极和阴极通入。燃料气在阳极上放出电子,电子经外电路传导到阴极并与氧化气结合生成离子。离子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电解质迁移到阳极上,与燃料气反应,构成回路,产生电流。同时,由于本身的电化学反应以及电池的内阻,燃料电池还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这些热量需要及时散掉,不然会对电池造成不良影响,现有的散热方式包括主动散热或者被动散热,但是这些散热方式都不能对热量进行有效的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散热外壳,能够对燃料电池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利用,以保证散热。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料电池散热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动力件以及散热件,所述外壳本体内构造有安装腔,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布置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的两端均由所述外壳本体的外壁伸出,所述循环管道内设置有液体介质;所述动力件为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循环管道相连;所述散热件与所述循环泵以及所述循环管道连接成闭合的循环管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循环管道能够将燃料电池产生的热量吸收,并通过液体介质将热量带至散热件,通过散热件将热量散发出来以对其他物体加热,实现了对热量的回收利用。
进一步,所述散热件为散热管,所述散热管构造为蛇形。蛇形的散热管能够增加与燃料电池的接触面积,进而加快散热的速率。
进一步,还包括一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内构造有换热腔,所述散热管伸入所述换热腔内并靠近所述换热腔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循环泵固定于所述外壳本体的外部。
进一步,所述循环管道分布于所述外壳本体的四个侧壁上。
进一步,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固定有覆盖所述循环管道的吸热板。
进一步,所述吸热板朝向燃料电池的一面设置有吸热翅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外壳本体100、吸热板110、循环管道200、进口端210、出口端220、循环泵300、外壳400、散热管4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散热外壳400,包括外壳400本体100、动力件以及散热件,外壳400本体100内构造有安装腔,外壳400的内壁上布置有循环管道200,循环管道200的两端均由外壳400本体100的外壁伸出,具体的,循环管道200的两端为进口端210和出口端220,循环管道200内设置有液体介质;动力件为循环泵300,循环泵300与循环管道200相连,具体的,循环泵300和循环管道200的出口端220相连;散热件与循环泵300以及循环管道200连接成闭合的循环管路。
使用时,将外壳400本体100设置在燃料电池的外壁,设置的循环管道200能够将燃料电池产生的热量吸收,并通过液体介质将热量带至散热件,通过散热件将热量散发出来以对其他物体加热,实现了对热量的回收利用。
为了将吸收的热量利用起来,将散热件为散热管410,散热管410构造为蛇形。蛇形的散热管410能够增加与燃料电池的接触面积,进而加快散热的速率。进一步,还包括一换热器,换热器包括一外壳400,外壳400内构造有换热腔,散热管410伸入换热腔内并靠近换热腔的底部。换热腔内可以通入需要加热的物质。
循环泵300与循环管道200的一端相连,能给将循环管道200内的液体介质循环泵300入散热件,散热件的回路与循环管道200的另一端相连,实现连续循环,优选的,将循环泵300固定于外壳400本体100的外部。
为了避免影响燃料电池作业,将循环管道200分布于外壳400本体100的四个侧壁上。为了对循环管道200进行保护和增加吸热效率,在外壳400的内壁上固定有覆盖循环管道200的吸热板110。进一步,吸热板110朝向燃料电池的一面设置有吸热翅片。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系统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燃料电池散热外壳(4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400)本体(100),所述外壳(400)本体(100)内构造有安装腔,所述外壳(400)的内壁上布置有循环管道(200),所述循环管道(200)的两端均由所述外壳(400)本体(100)的外壁伸出,所述循环管道(200)内设置有液体介质;
动力件,所述动力件为循环泵(300),所述循环泵(300)与所述循环管道(200)相连;以及,
散热件,所述散热件与所述循环泵(300)以及所述循环管道(200)连接成闭合的循环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散热外壳(4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为散热管(410),所述散热管(410)构造为蛇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散热外壳(4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一外壳(400),所述外壳(400)内构造有换热腔,所述散热管(410)伸入所述换热腔内并靠近所述换热腔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散热外壳(400),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300)固定于所述外壳(400)本体(100)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散热外壳(400),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200)分布于所述外壳(400)本体(100)的四个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散热外壳(4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400)的内壁上固定有覆盖所述循环管道(200)的吸热板(1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散热外壳(4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110)朝向燃料电池的一面设置有吸热翅片。
CN202321690112.5U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燃料电池散热外壳 Active CN220106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0112.5U CN220106595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燃料电池散热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0112.5U CN220106595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燃料电池散热外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6595U true CN220106595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44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90112.5U Active CN220106595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燃料电池散热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65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4619A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单元的散热器以及使用该散热器的电池单元模块
JP6134105B2 (ja) 電池用アノード、金属空気電池および電池用アノードの製造方法
CN220106595U (zh) 一种燃料电池散热外壳
CN212230549U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石墨烯锂电池结构
CN108847510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蓄电池散热装置
CN214123922U (zh) 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11858806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固态储氢余热回收装置
CN211350834U (zh) 一种金属燃料电池结构
CN111653804B (zh) 燃料电池的散热系统和车辆
CN212162021U (zh) 一种散热型锂电池
CN211208581U (zh) 具有冷却水循环装置的燃料电池系统
CN220491976U (zh) 一种浸没式液冷电池包
CN216749977U (zh) 一种具有水循环散热功能的氢燃料电池
CN217086633U (zh) 一种应用于锌铁液流电池的温度管理系统
CN113161592A (zh)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端板
CN220106593U (zh) 一种燃料电池保湿装置
CN219286463U (zh) 一种水冷散热结构
CN108832155A (zh) 一种快启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CN219937085U (zh) 燃料电池系统和物流车
CN22015632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
CN216288537U (zh) 一种具有排热利用的高发电效率燃料电池
CN220400638U (zh) 一种双回路水冷氢燃料电池组
CN216389451U (zh) 一种车载氢燃料电池冷却装置
CN217086693U (zh) 一种可避免热量积蓄的高稳定性磷酸铁锂电池组
CN218123463U (zh) 一种车载氢燃料电池电解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