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6326U - 按键和面板组件 - Google Patents

按键和面板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6326U
CN220106326U CN202321330271.4U CN202321330271U CN220106326U CN 220106326 U CN220106326 U CN 220106326U CN 202321330271 U CN202321330271 U CN 202321330271U CN 220106326 U CN220106326 U CN 2201063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panel
spring arm
key cap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302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庆飞
连光辉
李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axin Dynam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axin Dynam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axin Dynam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axin Dynam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302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63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63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63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按键和面板组件,其中按键具有能准确复位的优点,避免“陷入”和“凸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包括键帽和设置于键帽的周缘外的至少两个弹臂。弹臂为弯折结构。键帽包括按触部以及形成于按触部的后端并沿周向向外凸出的限位部,弹臂的第一端连接于限位部,弹臂的第二端形成固定端。

Description

按键和面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配件领域,尤其涉及按键和面壳组件。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的公共电网覆盖区域的有限性,储能电源在公共电网覆盖不到的区域起到为用电终端进行供电的作用;或者当遭受停电事故时,储能电源就成为了供电的有限选择之一。
储能电源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输出插座、开关和指示灯等,通常开关通过按触按键而打开和关闭,按键安装到控制面板。当前的按键存在一定的设计不足,例如有些按键的弹力不足,按触后不能快速复位,甚至不能复位到指定位置,此时按键看似“陷入”控制面板内,而有些按键的弹力则过强,按触后按键在弹力的作用力被顶出控制面板外,导致按键的凸出,以上都明显地影响消费者的使用感受。
因此,亟需一款能准确复位的按键和具有该按键的面板组件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准确复位的按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款面板组件,该面板组件具有能够准确复位的按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款按键,其包括键帽和设置于键帽的周缘外的至少两个弹臂,弹臂为弯折结构。键帽包括按触部以及形成于按触部的后端并沿周向向外凸出的限位部,弹臂的第一端连接于限位部,弹臂的第二端形成固定端。
较佳地,至少两个弹臂相对键帽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较佳地,按触部为多边形结构,限位部为环形结构,限位部环绕按触部一圈。
较佳地,键帽的背部开设有容置孔,容置孔中形成有顶触结构,顶触结构穿出容置孔。
较佳地,弹臂呈弯曲长条状,弹臂包括与限位部连接的第一延伸部、连接于第一延伸部的弯曲部以及连接于弯曲部的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与限位部间隔设置。
较佳地,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相正交。
较佳地,第二延伸部的端部形成圆形的固定端,固定端的直径大于第二延伸部的宽度,固定端的中心开设有安装通孔。
为实现上述的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款面板组件,其包括面板和上述的按键。面板开设有活动通孔,按触部设于活动通孔,限位部抵接在面板的背侧,弹臂的固定端固定于面板的背侧。
较佳地,面板的背侧凸伸有支撑筒,支撑筒的型腔与活动通孔正对连通,限位部设于支撑筒的型腔中,支撑筒的型腔与限位部的轮廓相适配,支撑筒的侧部开设有与型腔连通的缺口,弹臂穿出缺口。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组件还包括电路板和开关,开关安装于电路板,电路板安装于面板的背侧,开关设于支撑筒的型腔中,键帽与开关正对设置,按下的键帽顶推开关而使其受触发打开/关闭。
本实用所提供的按键处于未被按压的初始状态时,限位部抵接在面板的背侧,亦即是按键受面板的阻挡,按触部不能从活动通孔越出,避免键帽凸出于面板。按压下键帽后,按触部退出活动通孔,放松按压后弹臂复原而带动键帽复位。因设有至少两个弹臂,弹臂能有效顶推键帽复位,让退出活动通孔的按触部正常地重新进入活动通孔中,防止键帽“陷入”面板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按键能够准确复位。
可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组件包括上述的按键,在使用按键后,按键不会出现“陷入”或“凸出”的情况,而是能够自动准确复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组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组件的后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面板组件在隐藏电路板后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的立体图。
图7是沿图1中A-A线段剖切后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的立体图。
图9是图8所示按键处于另一角度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款面板组件10,用于电子设备。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面板组件10用于储能电源,但不应以此为限。面板组件10大致呈方形,面板组件10与外壳组装后,对设置在内电池组的提供保护。面板组件10构成储能电源的一个侧面,该侧面通常系消费者最常和最易观察的,如本实用新型中,面板组件10设于储能电源的前侧面。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组件10包括面板11和按键12。面板11开设有活动通孔111。按键12包括键帽121和设置于键帽121周缘外的两个弹臂122。弹臂122为弯折结构,在一定的空间内保证弹臂122有足够的长度。键帽121包括按触部1211以及形成于按触部1211的后端并沿周向向外凸出的限位部1212。弹臂122的第一端连接于限位部1212,弹臂122的第二端形成固定端。按触部1211设于活动通孔111,限位部1212抵接在面板11的背侧,弹臂122的固定端固定于面板11的背侧。
按键12处于未被按压的初始状态时,限位部1212抵接在面板11的背侧,亦即是按键12受面板11的阻挡,按触部1211不能从活动通孔111越出,避免键帽121凸出于面板11。按压下键帽121后,按触部1211退出活动通孔111,放松按压后弹臂122复原而带动键帽121复位。因设有至少两个弹臂122,弹臂122能有效顶推键帽121复位,让退出活动通孔111的按触部1211正常地重新进入活动通孔111中,防止键帽121“陷入”面板11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按键12能够准确复位。
较优的是,至少两个弹臂122相对键帽121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布置,以使键帽121能够均衡受力回弹。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按键12包括2个弹臂122,但是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增加弹臂122的数量,如4、6……等。
本实用新型中,2个弹臂122呈一左一右布置。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7、图8和图9所示,按触部1211为多边形结构。具体地讲,按触部1211为六边形结构,但不限于此,根据实际需要,按触部1211可设为圆形、方形或三角形等。对应地,活动通孔111为六边形孔,与按触部1211相适配。限位部1212为环形结构,限位部1212环绕按触部1211一圈,限位部1212大致呈“胶囊”状,但不限于此。
如图1、图2、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组件10还包括电路板13和开关14。开关14安装于电路板13,且开关14与电路板13电连接,电路板13则与电池包电连接,开关14受触发打开时,对应的线路打开,例如可打开电池包输出电能的线路,让电池包对外供电。面板11上还设有多个通孔,这些通孔供端口安装,端口安装到电路板13上,端口包括电源输入端口、电源输出端口等。电路板13安装于面板11的背侧,键帽121与开关14相正对,按下的键帽121顶推开关14而使其受触发打开/关闭。
如图8和图9所示,键帽121的背部开设有容置孔1213,容置孔1213中形成有顶触结构1214,顶触结构1214穿出容置孔1213。键帽121与弹臂122一体注塑,所设置的容置孔1213供模具插入,注塑过后抽出模具形成容置孔1213,顶触结构1214随注塑一体成型。当按下键帽121后,顶触结构1214顶推开关14,使开关14被触发打开/关闭。具体地讲,顶触结构1214呈“十”字形,但不限于此。
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面板11的背侧凸伸有支撑筒112,支撑筒112的型腔113与活动通孔111正对连通,限位部1212设于支撑筒112的型腔113中,支撑筒112的型腔113与限位部1212的轮廓相适配,从而对键帽121进行限位,使运动平稳。支撑筒112的侧部开设有与型腔113连通的缺口114,弹臂122穿出缺口114。支撑筒112提供对键帽121的支撑,使得被按压后的键帽121在按触部1211退出活动通孔111后仍能得到支撑。
值得指出的是,因为开设有2个缺口114,此时支撑筒112并非呈严格意义的“筒”,而是呈类似“筒”状的结构,其由一上一下两个半环组成,由于起到筒的功能,因此称之为筒。设置的缺口114为了方便弹臂122的穿出,以便于弹臂122的安装。
如图4、图8和图9所示,弹臂122呈弯曲长条状,弹臂122包括与限位部1212连接的第一延伸部1221、连接于第一延伸部1221的弯曲部1222以及连接于弯曲部1222的第二延伸部1223,第二延伸部1223与限位部1212相间隔。弹臂122由3段组成,结构较长,保证提供足够的回弹力。而且弯曲部1222位于第一延伸部1221和第二延伸部1223之间,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足够长的弹臂122。较优的是,第一延伸部1221与第二延伸部1223的延伸方向相正交,该布置使得弹臂122的结构更紧凑,让弹臂122可以提供足够强的弹力。具体地讲,第一延伸部1221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延伸部1223沿上下方向延伸。
如图4、图6、图8和图9所示,第二延伸部1223的端部形成圆形的固定端1224,固定端1224的直径大于第二延伸部1223的宽度,固定端1224的中心开设有安装通孔1225。固定端1224固定到面板11的背侧。具体地,面板11的背侧形成有凸柱115,凸柱115插入安装通孔1225,后通过熔融或者点胶的方式连接固定。
以下简单介绍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组件10的安装过程和操作过程:首先将键帽121从后装入型腔113,将按触部1211放到活动通孔111,限位部1212抵接到面板11的背侧,弹臂122经缺口114穿出,凸柱115插入安装通孔1225中,并通过熔融或点胶的方式与固定端1224相固定。将电路板13固定到面板11的背侧,开关14置于型腔113中。按压下按触部1211后,按触部1211退出活动通孔111并缩入到型腔113中,顶触结构1214顶推开关14而触发开关14打开,对应的线路打开,此时的弹臂122受压而弹性变形。
放松按压后,弹臂122复原,带动键帽121向活动通孔111运动,当限位部1212抵接到面板11的背侧时,按触部1211处于活动通孔111中。
要指出的是,按压下按触部1211后,按触部1211退出活动通孔111,但并非是完全退出,可仅退出一部分。
需要指出的是,图2中箭头X所指的方向为从左至右的方向,箭头Y所指的方向为从前后往后的方向,该方向用于区分前侧和后侧,箭头Z所指的方向为从下至上的方向。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按键,包括键帽和设置于所述键帽的周缘外的至少两个弹臂,所述弹臂为弯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包括按触部以及形成于所述按触部的后端并沿周向向外凸出的限位部,所述弹臂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部,所述弹臂的第二端形成固定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弹臂相对键帽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触部为多边形结构,所述限位部为环形结构,所述限位部环绕所述按触部一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帽的背部开设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中形成有顶触结构,所述顶触结构穿出所述容置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呈弯曲长条状,所述弹臂包括与所述限位部连接的第一延伸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弯曲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弯曲部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与所述限位部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相正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端部形成圆形的固定端,所述固定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宽度,所述固定端的中心开设有安装通孔。
8.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的所述的按键,所述面板开设有活动通孔,所述按触部设于所述活动通孔,所述限位部抵接在所述面板的背侧,所述弹臂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面板的背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背侧凸伸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型腔与所述活动通孔正对连通,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支撑筒的型腔中,所述支撑筒的型腔与所述限位部的轮廓相适配,所述支撑筒的侧部开设有与所述型腔连通的缺口,所述弹臂穿出所述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和开关,所述开关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面板的背侧,所述开关设于所述支撑筒的型腔中,所述键帽与所述开关正对设置,按下的所述键帽顶推所述开关而使其受触发打开/关闭。
CN202321330271.4U 2023-05-29 2023-05-29 按键和面板组件 Active CN2201063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30271.4U CN220106326U (zh) 2023-05-29 2023-05-29 按键和面板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30271.4U CN220106326U (zh) 2023-05-29 2023-05-29 按键和面板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6326U true CN220106326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47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30271.4U Active CN220106326U (zh) 2023-05-29 2023-05-29 按键和面板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63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2383414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case
CN109075299B (zh) 电池组和组装电池组的方法
US8088507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ecured battery
US2011027814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push botton
CN220106326U (zh) 按键和面板组件
CN204596678U (zh) 一种按键开关
CN214477126U (zh) 一种无线自复位开关
CN217768179U (zh) 一种特殊自锁结构按键开关
CN110994298A (zh) 同轴开关
JP4628203B2 (ja) 電気回路制御保護器
CN216597373U (zh) 一种双触发式静音开关
CN210167291U (zh) 超薄自发电无线开关
US7683750B1 (en) Warning device for circuit breaker
CN220710164U (zh) 一种防误触轻触开关
JP2006050758A5 (zh)
CN201311861Y (zh) 按键开关
CN216871801U (zh) 按键、按键模组以及储能电源
CN221127457U (zh) 头戴式耳机
CN218351330U (zh) 过载保护按键开关和用电器
CN218215070U (zh) 一种按键开关及电子设备
CN219962560U (zh) 一种电水壶
CN220985645U (zh) 按键结构和开关控制器
CN213041962U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按键功能测试设备
CN211320418U (zh) 同轴开关
CN213519799U (zh) 一种具有独立发光室的电源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