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5519U - 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处理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05519U CN220105519U CN202320701680.4U CN202320701680U CN220105519U CN 220105519 U CN220105519 U CN 220105519U CN 202320701680 U CN202320701680 U CN 202320701680U CN 220105519 U CN220105519 U CN 2201055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forming
- separating
- cartridge
- force
- process cartri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08000033999 Device damage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group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0 visua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子成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盒与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设有感光鼓及鼓组件。盒体设有显影辊,包括:第一位置,显影辊与感光鼓抵接;第二位置,显影辊与感光鼓分离。分离机构,设有抵接部;当盒体接收作用力,抵接部移动至与鼓组件抵接,随着抵接部与盒体距离增大,盒体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保持于第二位置。本申请处理盒,分离机构结构简单,通过分离机构可将图像形成装置传递的用于分离显影辊与感光鼓的水平瞬时作用力缓冲为鼓组件与分离机构的转动缓冲力,解决了图像形成装置传递的瞬时作用力破坏分离机构,或长期使用过程中造成分离机构损耗的问题,延长分离机构的使用寿命,保证打印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成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盒。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利用调色剂使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影显影的处理盒。处理盒具有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其壳体内的显影辊,通过将容纳在壳体内的调色剂从显影辊供给到感光鼓来进行显影。此外,如果处理盒内部的调色剂全部被消耗,则需重新更换处理盒。
处理盒是一种广泛的应用在图像形成装置上的可拆卸部分。处理盒具有显影辊,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在显影辊和感光鼓彼此接触的状态与显影辊和感光鼓彼此分离的状态之间切换。现有技术中,用于移动处理盒以将显影辊与感光鼓分离的部件设置在抽屉单元或鼓组件的两端,用于移动处理盒的两个部件需要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接收驱动力。
然而这种结构容易造成处理盒上的分离机构损坏及装机时发生干涉,进而影响感光鼓和显影辊之间的接触与分离,而且由于处理盒的设计空间较小,该种结构并不利于优化处理盒的结构和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处理盒,通过处理盒上分离机构将水平瞬时作用力转化为转动缓冲力,防止分离机构被破坏,进而保证显影辊与感光鼓的接触与分离正常进行。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处理盒,可装拆的安装于设有感光鼓以及鼓组件的图像形成装置内;所述处理盒包括:
盒体,设有显影辊,所述盒体可于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抵接;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显影辊与所述感光鼓分离;
分离机构,连接于所述盒体上;所述分离机构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可向靠近或远离所述鼓组件的方向移动;当所述盒体接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作用力,所述抵接部向远离所述盒体的方向移动至与所述鼓组件抵接,且随着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盒体距离的增大,所述盒体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保持于所述第二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抵接部的移动轨迹为直线或曲线。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分离机构包括:
转轴,可转动式设置于所述盒体;
第一分离件,与所述转轴同轴设置,所述抵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分离件;
传动组件,包括迫推部与连接部;所述迫推部可滑动连接于所述盒体,且具有传动斜面;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迫推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分离件连接;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对所述传动斜面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迫推部滑动并驱动连接部带动所述分离件转动,所述抵接部绕所述转轴的轴向旋转至与所述鼓组件抵接,且随着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盒体距离的增大,所述盒体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保持于所述第二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转动部,其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分离件的端部,与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分离机构包括:
移动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盒体,所述移动件上设有齿条;及
第二分离件,包括齿轮与同轴设置的凸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所述抵接部设置于所述凸轮;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对所述移动件施加作用力,所述移动件通过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的啮合驱动所述第二分离件转动,所述抵接部绕所述齿轮的轴向旋转至转动至与所述鼓组件抵接,且随着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盒体距离的增大,所述盒体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保持于所述第二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分离机构包括:
第三分离件,所述第三分离件设有滑动凸起,所述盒体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三分离件通过所述滑动凸起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槽;所述抵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三分离件的端部;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对所述盒体施加作用力,所述作用力驱动所述第三分离件沿所述滑动槽向靠近所述鼓组件的方向水平滑动,以使所述抵接部与所述鼓组件抵接,且随着所述第三分离件的移动,所述盒体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保持于所述第二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分离机构包括:
连接杆,可转动式设置于所述盒体;所述连接杆设有螺纹结构;
第四分离件,与所述连接杆同轴设置,且可绕所述连接杆的轴向方向旋转;所述抵接部设置于所述第四分离件;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对所述连接杆施加旋转作用力,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第四分离件旋转,所述抵接部绕所述连接杆的轴向方向旋转至与所述鼓组件抵接,且随着旋转过程中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盒体距离的增大,所述盒体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保持于所述第二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分离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分离机构接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作用力驱动后能够通过所述弹性件复位。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分离机构设置于所述盒体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或两端。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处理盒还包括:
存储组件,其设置于所述盒体,其能够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电连接;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对所述分离机构施加作用力,以驱动所述分离件的所述抵接部向靠近所述鼓组件的方向移动,所述抵接部施加作用力于所述鼓组件,所述存储组件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断开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处理盒,用于使显影辊与感光鼓的分离或抵接分离机构结构简单,通过分离机构的抵接部可向靠近或远离鼓组件的结构,可将图像形成装置传递的用于分离显影辊与感光鼓的水平瞬时作用力缓冲为鼓组件与分离机构之间的转动缓冲力,可有效的解决图像形成装置传递的瞬时作用力破坏分离机构,或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造成分离机构损耗的问题,延长分离机构的使用寿命,进而保证了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的显影辊与感光鼓接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显影辊与感光鼓接触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施力件与传动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3的轴侧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3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3的的顶部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3的齿条、齿轮以及凸轮配合位置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3中盒体的第二分离件没有与鼓组件的作用部抵触,感光鼓与显影辊接触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3中盒体的第二分离件与鼓组件的作用部抵触,感光鼓与显影辊分离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4的感光鼓与处理盒处于接触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D处的放大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4的感光鼓与处理盒处于接触状态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E处的放大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4的感光鼓与处理盒处于分离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F处的放大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4中分离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中G处的放大图;
图22是图20中H处的放大图;
图23是图21的局部分解图。
附图标识:
1-盒体;11-显影辊;12-安装部;121-滑槽;13-安装位;16-凹槽;17-限位部;171-限位孔;18-滑动槽;181-滑动部;19-安装空槽;191-转动空位;1a-限位槽;
2-分离机构;
20-抵接部;
21-转轴;
22-第一分离件;
221-卡接块;
23-传动组件;
231-迫推部;2311-传动斜面;2312-滑块;2312a-凸起部;232-连接部;233-转动部;2331-安装通孔;2332-延伸部;2332a-第一旋转轴;
24-移动件;
241-齿条;242-受压块;243-第一滑动凸起;
25-第二分离件;
251-齿轮;252-凸轮;
26-第三分离件;
261-第二滑动凸起;
27-连接杆;
271-安装块;2711-插接部;
28-第四分离件;
3-感光鼓;31-作用部;
4-施力件;41-椭圆形凸起;
5-弹性件;
6-存储组件;61-芯片;62-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电子照相方式为利用处理盒使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影显影,具体的,处理盒可装拆安装于具有感光鼓以及鼓组件的图像形成装置,鼓组件设有用于与处理盒抵接的作用部;在本申请中,图像形成装置中能够安装有处理盒的数量为四个,但不仅限于此,处理盒的数量为若干个;每个处理盒对应包含有不同的颜色(例如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的显影剂材料(例如墨粉)。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将从处理盒提供的显影剂材料在打印纸的表面以形成图像。
参照图1~图22,本申请为更好的对处理盒进行说明,引用了X轴、Y轴、Z轴概念,取相互正交的三个空间轴为X轴、Y轴、Z轴,具体的,定义图像形成装置的施力件4的施力方向为+X轴,盒体1的显影辊11往靠近感光鼓3的方向为+Y轴方向。实施例中的前后或上下方向的移动或沿X轴、Y轴、Z轴方向移动并不限定于垂直、水平或平行与该方向的移动,有倾斜角度的移动也可以,只要存在该方向上分量的移动都算在内。
处理盒包括盒体1、搅拌器、显影辊11、驱动头,盒体1具有能够容纳显影剂材料的粉仓,显影辊11是可以绕着X方向旋转的辊体。
当处理盒接收到驱动力时,显影剂材料经由供应辊从盒体1中的粉仓被供应到显影辊11的外周表面。这时,显影剂材料在供应辊和显影辊11之间被摩擦带电。此外,由于偏置电压被施加到显影辊11,显影剂材料被显影辊11和显影剂材料之间的静电力吸引到显影辊11的外周表面。出粉刀将供应到显影辊11的外周表面上的显影剂材料形成至预定的厚度。显影辊11的外周表面上的显影剂材料被供应到鼓组件的感光鼓3上。此时,根据在感光鼓3的外周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剂材料从显影辊11移动到感光鼓3上,通过这种方式,以实现静电潜像在感光鼓3的外周表面上的可视化。
上述显影过程中,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在显影辊11和感光鼓3彼此接触的状态与显影辊11和感光鼓3彼此分离的状态之间切换。但现有技术中,用于移动处理盒以将显影辊11与感光鼓3分离的部件设置在抽屉单元或鼓组件的两端,用于移动处理盒的两个部件需要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接收驱动力。然而这种结构容易造成处理盒上的分离机构2损坏及装机时发生干涉,进而影响感光鼓3和显影辊11之间的接触与分离,而且由于处理盒的设计空间较小,该种结构并不利于优化处理盒的结构和工艺。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处理盒,可装拆的安装于设有感光鼓3以及鼓组件的图像形成装置内;处理盒包括:
盒体1,设有显影辊11,盒体1可于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处,显影辊11与感光鼓3抵接;在第二位置处,显影辊11与感光鼓3分离;
分离机构2,连接于盒体1上;分离机构2设有抵接部20,抵接部20可向靠近或远离鼓组件的方向移动;当盒体1接收图像形成装置的作用力,抵接部20向远离盒体1的方向移动至与鼓组件抵接,且随着抵接部20与盒体1距离的增大,盒体1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保持于第二位置。
上述方案中,用于使显影辊11与感光鼓3的分离或抵接分离机构2结构简单,通过分离机构2的抵接部20可向靠近或远离鼓组件的结构,可将图像形成装置传递的用于分离显影辊11与感光鼓3的水平瞬时作用力缓冲为鼓组件与分离机构2之间的转动缓冲力,可有效的解决图像形成装置传递的瞬时作用力破坏分离机构2,或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造成分离机构2损耗的问题,延长分离机构2的使用寿命,进而保证了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抵接部20的移动轨迹为直线或曲线,直线移动轨迹指抵接部20在X-Y平面内沿某一角度的直线水平移动,即可以沿垂直于作用部31的方向移动至与作用部31抵接,也可以为沿与作用部31呈角度的直线移动至与作用部31抵接;曲线移动轨迹可以为分离机构2旋转进而带动抵接部20的在X-Y平面或X-Z平面或Y-Z平面绕某一曲线进行移动。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图6,分离机构2包括:
转轴21,可转动式设置于盒体1;
第一分离件22,与转轴21同轴设置,抵接部20设置于第一分离件22;
传动组件23,包括迫推部231与连接部232;迫推部231可滑动连接于盒体1,且具有传动斜面2311;连接部232的一端与迫推部23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分离件22连接;
图像形成装置对传动斜面2311施加作用力,以使迫推部231滑动并驱动连接部232带动第一分离件22转动,抵接部20绕转轴21的轴向旋转至与鼓组件抵接,且随着抵接部20与盒体1距离的增大,盒体1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保持于第二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轴21转动式设置于盒体1,盒体1开设有转动凹槽16,转轴21转动连接于转动凹槽16。
第一分离件22为截面呈L型的圆柱状结构,抵接部20设置于圆柱状结构远离盒体1的壁面,在圆柱状结构绕转轴21旋转的过程中,抵接部20逐渐向靠近作用部31的方向移动。在本方案中,第一分离件22与转轴21一体式设置,第一分离件22通过L型结构的短边与转轴21连接,转轴21、第一分离件22形成Z型结构,使得转轴21旋转时,可带动第一分离件22绕转轴21的轴线同步转动。并且第一分离件22的数量为若干个且沿着转轴21的轴向均布,第一分离件22的数量与鼓组件的作用部31数量相匹配,转动凹槽16上开设有可供转轴21装拆的开口。优选的,本方案中鼓组件的作用部31数量为两个,因此第一分离件22的数量为两个。可以理解的,一体成型设置的第一分离件22与转轴21,当第一分离件22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第一分离件22均可通过转轴21进行同步转动,进而保证显影辊11与感光鼓3分离过程的稳定。
传动组件23包括:迫推部231、连接部232以及转动部233,具体结构如下:
迫推部231,其滑动连接于盒体1,其一端具有传动斜面2311,传动斜面2311沿Z轴反方向向靠近盒体1的端部方向倾斜。同时,盒体1上设有安装部12,安装部12上开设有滑槽121,迫推部231上设有滑块2312,滑块2312滑动连接于滑槽121。可以理解的,当图像形成装置的施力件4施加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时,因传动斜面2311的倾斜方式,可以推动迫推部231通过滑块2312与滑槽121的配合沿Z轴正向移动。
连接部232,其一端与迫推部231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分离件22连接。可以理解的,因转轴21、第一分离件22形成Z型结构,迫推部231通过连接部232可推动Z型结构旋转,即第一分离件2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布于转轴21的两端时,两个第一分离件22均可通过转轴21进行同步转动。
转动部233,其同轴设置于第一分离件22的端部,其与连接部232转动连接。具体的,第一分离件22的端部设有卡接块221,转动部233上开设有与卡接块221相匹配的安装通孔2331,卡接块221匹配安装于安装通孔2331。同时,转动部233的周向侧壁上设有延伸部2332,延伸部2332上设有第一旋转轴2332a,连接部232转动连接于第一旋转轴2332a。可以理解的,当图像形成装置的施力件4施加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时,因传动斜面2311的倾斜方式,推动迫推部231沿Z轴正向移动时,连接部232推动转动部233发生旋转,进而带动第一分离件22与转轴21发生转动,即传动组件23能够将水平方向的作用力转化为转动力。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第一分离件22的旋转中不被盒体1的壁面影响,在本实施例中,盒体1上开设有可供第一分离件22容纳的安装位13,安装位13与第一分离件22相匹配。可以理解的,设置安装位13后,第一分离件22可旋转收容于安装位13内,减小第一分离件22的空间占用。
更进一步的,盒体1上还设有能够为传动组件23提供复位弹力的弹性件5,弹性件5与传动组件23连接,弹性件5能够为传动组件23的滑动提供复位弹力。具体的,滑块2312上设有可供弹性件5挂设连接的凸起部2312a,凸起部2312a的截面呈J字型,由此,弹性件5可挂设于凸起部2312a上。可以理解的,当迫推部231通过滑块2312与滑槽121的配合沿Z轴正向移动时,弹性件5处于拉伸状态,当当迫推部231通过滑块2312与滑槽121的配合沿Z轴反向移动时,弹性件5回复至初始状态。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处理盒处于正常打印状态时:
图像形成装置的施力件4没有对传动组件23施加作用力,弹性件5处于非压缩状态,第一分离件22上的抵接部20没有与鼓组件的作用部31接触,此时感光鼓3与显影辊11处于接触状态。
感光鼓3与显影辊11分离状态:
当处理盒被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后,正常打印一段时间后,某种颜色的处理盒需要暂时停止参与打印,处理盒可以通过从图像形成装置提供的驱动力进行显影辊11与感光鼓3的分离。例如,当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进行单色打印时,除黑色以外的其他颜色的处理盒进行分开操作。需要注意的是,黑色的处理盒也可以进行分开操作。
当打印完一个颜色,打印机需要对更换不同颜色处理盒的时候,图像形成装置的施力件4对迫推部231的传动斜面2311施加沿着+X轴方向的作用力,迫推部231通过滑块2312在滑槽121上往+Z轴方向滑动,并驱动转动部233转动,此时弹性件5在滑块2312的带动下具有弹性作用力;由于转动部233与第一分离件22同轴设置,因此第一分离件22的抵接部20转动至抵触于鼓组件的作用部31上并施加作用力,使得处理盒与鼓组件之间产生相互远离的作用力,处理盒及其上的部件(盒体1)往远离感光鼓3的方向位移(-Y轴方向),且随着抵接部20与盒体1距离的增大,盒体1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保持于第二位置,进而实现感光鼓3与显影辊11分离。
感光鼓3与显影辊11接触状态:
当图像形成装置的施力件4撤销对迫推部231所施加的作用力,在弹性件5的弹性作用下,迫推部231以及滑块2312在滑槽121上往-Z轴方向滑动,并驱动转动部233以及第一分离件22反向转动,使第一分离件22的抵接部20不再施加作用力于鼓组件的作用部31上,处理盒及其上的部件(盒体1)往靠近感光鼓3的方向位移(+Y轴方向),使得鼓组件上的感光鼓3与显影辊11重新接触。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盒体1上还包括用于记录信息的存储组件6;
继续参照图1,存储组件6,其设置于盒体1,其能够与图像形成装置电连接;具体地,存储组件6包括芯片61和安装架62,安装架62安装于盒体1上,芯片61设置于安装架62内。
图像形成装置的施力件4对传动组件23施加作用力,传动组件23驱动第一分离件22转动,第一分离件22的抵接部20能够抵触并施加作用力于鼓组件的作用部31,使处理盒的盒体1与鼓组件相互远离,存储组件6与图像形成装置不断开电连接。
本方案通过利用分离机构2的特点,其能够在实现感光鼓3与显影辊11分离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存储组件6与图像形成装置的不断开电连接;或者,其能够利用分离机构2以实现存储组件6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断电连接。
实施例3:
请参照图7~图12,分离机构2包括:
移动件24,可移动设置于盒体1,移动件24上设有齿条241;及
第二分离件25,包括齿轮251与同轴设置的凸轮252,齿轮251与齿条241啮合连接;抵接部20设置于凸轮252;
图像形成装置对移动件24施加作用力,移动件24通过齿轮251与齿条241的啮合驱动第二分离件25转动,抵接部20绕齿轮251的轴向旋转至转动至与鼓组件抵接,且随着抵接部20与盒体1距离的增大,盒体1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保持于第二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盒体1上开设有用于容纳移动件24的滑槽121,以及容纳分离机构2的凹槽16,还设置有限制移动件24位置的限位部17,限位部17上设置有限位孔171,且滑槽121与凹槽16通过限位孔171是连通的,主要作用是使移动件24可以在滑槽121内滑动,通过限位部17和限位孔171使移动件24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的时候不容易脱落。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凹槽16、限位部17、限位孔171是在X方向上是成对设置的,也可以为盒体1的一端仅设置一个凹槽16、限位部17、限位孔171,也可以为其它数量的凹槽16、限位部17、限位孔171,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此不做限定。可以理解的,通过凹槽16、限位部17、限位孔171的配合,使得分离机构2可在盒体1上实现与鼓组件的抵接或分离过程。
移动件24包括受压块242,受压块242可用于接收图像形成装置施加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进而带动移动件24沿水平方向移动;还包括第一滑动凸起243,第一滑动凸起243滑动连接于滑槽121,本申请的滑槽121呈圆弧型,第一滑动凸起243同样呈圆弧型凸起,因此通过第一滑动凸起243与滑槽121的配合,使得移动件24在滑槽121内的滑动更加流畅;还包括齿条241,齿条241沿移动件24的长度方向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齿条241可以整段设置有齿牙,也可以分别在与盒体1的两个端部设置齿牙,还可以在盒体1的一个端部,比如移动件24受压块242的一侧设置齿牙,能与第二分离件25配合即可,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此不做限定。
第二分离件25,第二分离件25包括齿轮251,以及与齿轮251同轴设置的凸轮252,抵接部20设置于凸轮252的端部,即凸轮252远离齿轮251的端部。可以理解的,第二分离件25的齿轮251包括多个轮齿,在移动件24沿盒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时,通过齿条241与轮齿的啮合,移动件24可带动齿轮251发生旋转,旋转的齿轮251带动同轴的凸轮252发生旋转,此时,抵接部20绕齿轮251的轴向旋转至转动至与鼓组件抵接,且随着抵接部20与盒体1距离的增大,盒体1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保持于第二位置。
进一步的,盒体1上还设有能够为移动件24提供复位弹力的弹性件5,套设于移动件24上。可以理解的,当图像形成装置施加作用力使得移动件24沿X轴正向移动时,弹性件5处于压缩状态,当图像形成装置撤销施加的作用力使得移动件24沿X轴反向移动时,弹性件5回复至初始状态。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处理盒处于正常打印状态时:
图像形成装置的施力件4没有对移动件24的受压块242施加作用力,弹性件5处于非压缩状态,第二分离件25的凸轮252的抵接部20没有与鼓组件的作用部31接触,此时感光鼓3与显影辊11处于接触状态。
感光鼓3与显影辊11分离状态:
当处理盒可以通过从图像形成装置提供的驱动力进行显影辊11与感光鼓3的分离。例如,当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进行单色打印时,除黑色以外的其他颜色的处理盒进行分开操作。需要注意,黑色的处理盒也可以进行分开操作。当打印完一个颜色,打印机需要对更换不同颜色处理盒的时候,图像形成装置的施力件4对受力块施加沿着X轴方向的作用力,受力块带动移动件24以及齿条241沿着X轴方向移动,此时弹性件5被压缩后具有弹性势能;通过齿条241与齿轮251的啮合传动;第二分离件25同轴设置的凸轮252随齿轮251一起转动,凸轮252上的抵接部20抵触于鼓组件的作用部31上,随着抵接部20与盒体1距离的增大,处理盒及其上的部件往远离感光鼓3的方向转动(-Y轴方向),使得鼓组件上的感光鼓3与盒体1上的显影辊11分离。
感光鼓3与显影辊11接触状态:
当图像形成装置的施力件4撤销对受力块所施加的作用力,在弹性件5的弹性作用下,移动件24以及齿条241往X轴方向反方向移动,齿条241与齿轮251的啮合传动;从而带动凸轮252反向转动,凸轮252的抵接部20与作用部31脱离连接;使得鼓组件上的感光鼓3与盒体1上的显影辊11重新接触。
实施例4:
请参照图13~图19,分离机构2包括:
第三分离件26,第三分离件26设有第二滑动凸起261,盒体1设有滑动槽18,第三分离件26通过第二滑动凸起261滑动连接于滑动槽18;抵接部20为第三分离件26端部的弧形凸起;
图像形成装置对盒体1施加作用力,作用力驱动第三分离件26沿滑动槽18向靠近鼓组件的方向水平滑动,以使抵接部20与鼓组件抵接,且随着第三分离件26的移动,盒体1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保持于第二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的施力件4上设有椭圆形凸起41,其能够在转动的时候对第三分离件26施加能够使第三分离件26沿着+Y轴方向移动的迫推力。
第三分离件26活动设置于盒体1,具体的,盒体1上设有沿着施力件4的可运动轴向布置的滑动槽18,第三分离件26上设有与滑动槽18相匹配的第二滑动凸起261,滑动槽18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动凸起261相匹配滑动部181,第二滑动凸起261滑动连接于滑动部181内。
同时,第三分离件26靠近鼓组件的端部具有抵接部20,抵接部20能够抵触并施加作用力于鼓组件,其中,抵接部20为第三分离件26上的弧形凸起。通过将抵接部20设置为弧形凸起能够进一步缓冲其与鼓组件的作用部31接触时的瞬时作用力所造成的冲击。
可以理解的,施力件4旋转时椭圆形凸起41推动第三分离件26运动沿滑动部181向靠近鼓组件的方向移动,第三分离件26的抵接部20能够抵触并施加作用力于鼓组件,使感光鼓3与显影辊11分离。
进一步的,盒体1上还设有能够为移动件24提供复位弹力的弹性件5,其一端与盒体1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三分离件26连接。可以理解的,当图像形成装置施加作用力使得第三分离件26沿Y轴正向移动时,弹性件5处于拉伸态,当图像形成装置撤销施加的作用力使得第三分离件26沿Y轴反向移动时,弹性件5回复至初始状态。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处理盒处于正常打印状态时:
图像形成装置的施力件4没有对第三分离件26施加作用力,弹性件5处于非拉伸状态,第二分离件25的抵接部20没有与鼓组件的作用部31接触,此时感光鼓3与显影辊11处于接触状态。
感光鼓3与显影辊11分离状态:
当处理盒被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后,正常打印一段时间后,某种颜色的处理盒需要暂时停止参与打印,处理盒可以通过从图像形成装置提供的驱动力进行显影辊11与感光鼓3的分离。例如,当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进行单色打印时,除黑色以外的其他颜色的处理盒进行分开操作。需要注意的是,黑色的处理盒也可以进行分开操作。当打印完一个颜色,打印机需要对更换不同颜色处理盒的时候,图像形成装置的施力件4对第三分离件26施加其自身旋转方向的作用力,并在施力件4的椭圆形凸起41作用下抵触并对第三分离件26施加迫推力,使第三分离件26在滑动槽18上往+Y轴方向移动,第三分离件26拉动弹性件5获得弹性势能;第三分离件26移动使得抵接部20与鼓组件的作用部31抵触并施加作用力于鼓组件的作用部31上,使得处理盒与鼓组件之间产生相互远离的作用力,处理盒及其上的部件(盒体1)往远离感光鼓3的方向位移(-Y轴方向),进而实现鼓组件上的感光鼓3与显影辊11分离。
感光鼓3与显影辊11接触状态:
当图像形成装置的施力件4撤销对第三分离件26施加的作用力,在弹性件5的弹性作用下,第三分离件26往-Y轴方向移动,使第三分离件26的抵接部20不再施加作用力于鼓组件的作用部31上,处理盒及其上的部件(盒体1)往靠近感光鼓3的方向位移(+Y轴方向),使得鼓组件上的感光鼓3与显影辊11重新接触。
实施例5:
请参照图20~图23,分离机构2包括:
连接杆27,可转动式设置于盒体1;连接杆27设有螺纹结构;
第四分离件28,与连接杆27同轴设置,且可绕连接杆27的轴向方向旋转;抵接部20设置于第四分离件28;
图像形成装置对连接杆27施加旋转作用力,连接杆27带动第四分离件28旋转,抵接部20绕连接杆27的轴向方向旋转至与鼓组件抵接,且随着旋转过程中抵接部20与盒体1距离的增大,盒体1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保持于第二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盒体1内开设有安装空槽19,连接杆27可活动设置于安装空槽19。第四分离件28为U型结构,抵接部20为U型结构的底部,安装空槽19内开设有可供第四分离件28转动的转动空位191,此时,由此,本方案提供了一种连接杆27在盒体1内可活动设置的结构。
具体地,连接杆27设有螺纹结构,进而连接杆27可螺纹穿设于盒体1。由此,本方案提供了一种连接杆27转动连接于盒体1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既能够将转动动力转化为直线驱动力,其还能够在带动第三分离件26转动后实现感光鼓3与显影辊11分离。
盒体1开设有限位槽1a,连接杆27的外侧螺纹套设有安装块271,安装块271可装拆式卡接于限位槽1a内。由此,通过安装块271在限位槽1a内的可装拆式卡接,安装块271既能够作为座体结构供连接杆27螺纹穿设,其次考虑到螺纹连接结构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存在损坏或磨损的可能,本方案的安装块271还能够便捷地完成安装拆卸,以便于后续的维护。具体地,本方案的限位槽1a呈多边形或方形,其能够使安装块271不发生转动。
安装块271上设有插接部2711,插接部2711插接于盒体1。插接部271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绕着连接杆27的中心轴向均布。由此,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安装块271在盒体1上的插接结构,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的特点。
本实施例还包括弹性件5,其一端抵触于盒体1,其另一端抵触于安装块271,其能够为安装块271的复位提供弹力。具体的。盒体1开设有安装孔,弹性件5设置于安装孔内且套设于插接部2711的外侧,其一端抵触于安装孔,其另一端抵触于安装块271。由此,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弹性件5的安装位13置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5为弹簧,但不仅限于此。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处理盒处于正常打印状态时:
图像形成装置的施力件4没有对第三分离件26施加作用力,弹性件5处于非拉伸状态,第四分离件28的抵接部20没有与鼓组件的作用部31接触,此时感光鼓3与显影辊11处于接触状态。
感光鼓3与显影辊11分离状态:
当显影盒被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后,正常打印一段时间后,某种颜色的显影盒需要暂时停止参与打印,显影盒可以通过从图像形成装置提供的驱动力进行显影辊11与感光鼓3的分离。例如,当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进行单色打印时,除黑色以外的其他颜色的显影盒进行分开操作。需要注意的是,黑色的显影盒也可以进行分开操作。当打印完一个颜色,打印机需要对更换不同颜色显影盒的时候,图像形成装置的施力件4对连接杆27施加其自身旋转方向的作用力,连接杆27往+Y轴方向转动并带动第三分离件26转动,此时弹性件5发生形变,第三分离件26转动直至抵接部20与作用部31抵触并施加作用力于鼓组件的作用部31上,使得显影盒与鼓组件之间产生相互远离的作用力,显影盒及其上的部件(盒体1)往远离感光鼓3的方向位移(-Y轴方向),进而实现鼓组件上的感光鼓3与显影辊11分离。
感光鼓3与显影辊11接触状态:
当图像形成装置的施力件4撤销对连接杆27施加的旋转作用力,弹性件5形变回复至初始状态,进而连接杆27往-Y轴方向转动至不与鼓组件的作用部31接触,使连接杆27不再施加作用力于鼓组件的作用部31上,显影盒及其上的部件(盒体1)往靠近感光鼓3的方向位移(+Y轴方向),使得鼓组件上的感光鼓3与显影辊11重新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1~5中的分离机构2的数量均与鼓组件的作用部31的数量相同,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分离机构2的数量,在此不做限定。优选的,分离机构2设置于盒体1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或两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处理盒,可装拆的安装于设有感光鼓(3)以及鼓组件的图像形成装置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包括:
盒体(1),设有显影辊(11),所述盒体(1)可于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显影辊(11)与所述感光鼓(3)抵接;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显影辊(11)与所述感光鼓(3)分离;
分离机构(2),连接于所述盒体(1)上;所述分离机构(2)设有抵接部(20),所述抵接部(20)可向靠近或远离所述鼓组件的方向移动;当所述盒体(1)接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作用力,所述抵接部(20)向远离所述盒体(1)的方向移动至与所述鼓组件抵接,且随着所述抵接部(20)与所述盒体(1)距离的增大,所述盒体(1)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保持于所述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20)的移动轨迹为直线或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2)包括:
转轴(21),可转动式设置于所述盒体(1);
第一分离件(22),与所述转轴(21)同轴设置,所述抵接部(20)设置于所述第一分离件(22);
传动组件(23),包括迫推部(231)与连接部(232);所述迫推部(231)可滑动连接于所述盒体(1),且具有传动斜面(2311);所述连接部(232)的一端与所述迫推部(23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分离件(22)连接;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对所述传动斜面(2311)施加作用力,以使所述迫推部(231)滑动并驱动连接部(232)带动所述第一分离件(22)转动,所述抵接部(20)绕所述转轴(21)的轴向旋转至与所述鼓组件抵接,且随着所述抵接部(20)与所述盒体(1)距离的增大,所述盒体(1)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保持于所述第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3)还包括转动部(233),其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分离件(22)的端部,与所述连接部(232)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2)包括:
移动件(24),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盒体(1),所述移动件(24)上设有齿条(241);及
第二分离件(25),包括齿轮(251)与同轴设置的凸轮(252),所述齿轮(251)与所述齿条(241)啮合连接;所述抵接部(20)设置于所述凸轮(252);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对所述移动件(24)施加作用力,所述移动件(24)通过所述齿轮(251)与所述齿条(241)的啮合驱动所述第二分离件(25)转动,所述抵接部(20)绕所述齿轮(251)的轴向旋转至转动至与所述鼓组件抵接,且随着所述抵接部(20)与所述盒体(1)距离的增大,所述盒体(1)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保持于所述第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2)包括:
第三分离件(26),所述第三分离件(26)设有第二滑动凸起(261),所述盒体(1)设有滑动槽(18),所述第三分离件(26)通过所述第二滑动凸起(261)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槽(18);所述抵接部(20)为所述第三分离件(26)端部的弧形凸起;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对所述盒体(1)施加作用力,所述作用力驱动所述第三分离件(26)沿所述滑动槽(18)向靠近所述鼓组件的方向水平滑动,以使所述抵接部(20)与所述鼓组件抵接,且随着所述第三分离件(26)的移动,所述盒体(1)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保持于所述第二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2)包括:
连接杆(27),可转动式设置于所述盒体(1);所述连接杆(27)设有螺纹结构;
第四分离件(28),与所述连接杆(27)同轴设置,且可绕所述连接杆(27)的轴向方向旋转;所述抵接部(20)设置于所述第四分离件(28);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对所述连接杆(27)施加旋转作用力,所述连接杆(27)带动所述第四分离件(28)旋转,所述抵接部(20)绕所述连接杆(27)的轴向方向旋转至与所述鼓组件抵接,且随着旋转过程中所述抵接部(20)与所述盒体(1)距离的增大,所述盒体(1)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保持于所述第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2)还包括弹性件(5),所述分离机构(2)接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作用力驱动后能够通过所述弹性件(5)复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2)设置于所述盒体(1)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或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盒还包括:
存储组件(6),其设置于所述盒体(1),其能够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电连接;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对所述分离机构(2)施加作用力,以驱动所述分离机构(2)的所述抵接部(20)向靠近所述鼓组件的方向移动,所述抵接部(20)施加作用力于所述鼓组件,所述存储组件(6)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断开连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8753771 | 2022-04-08 | ||
CN202220875377 | 2022-04-08 | ||
CN202220864211 | 2022-04-14 | ||
CN202220864211X | 2022-04-14 | ||
CN202220973816 | 2022-04-25 | ||
CN2022209738162 | 2022-04-25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05519U true CN220105519U (zh) | 2023-11-28 |
Family
ID=88841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701680.4U Active CN220105519U (zh) | 2022-04-08 | 2023-03-31 | 处理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05519U (zh) |
-
2023
- 2023-03-31 CN CN202320701680.4U patent/CN22010551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673973B2 (ja) | 処理ボックス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KR101347421B1 (ko) |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 |
JP5084257B2 (ja)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
KR100465951B1 (ko) | 카트리지 및 전자사진 화상 형성 장치 | |
JP5901327B2 (ja)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EP3644127A1 (en) | Toner cartridge electrical contacts | |
CN101515134A (zh) | 存储器、调色剂盒、显影装置及具有上述部件的成像设备 | |
CN109946940B (zh) | 一种处理盒的工作方法、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 |
CN105824222A (zh) | 成像装置 | |
CN100511000C (zh) | 成像设备 | |
KR20070099715A (ko) | 프린터 카트리지용 감광성 드럼 및 이의 장착방법 | |
CN210666366U (zh) | 处理盒 | |
CN210666367U (zh) | 处理盒 | |
CN210742682U (zh) | 处理盒 | |
CN209606790U (zh) |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 |
CN220105519U (zh) | 处理盒 | |
CN108614404B (zh) | 处理盒 | |
CN110647022A (zh) | 处理盒 | |
CN213365266U (zh) | 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10850697A (zh) | 处理盒 | |
JP525347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の駆動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411809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10850698A (zh) | 处理盒 | |
CN220271737U (zh) | 显影盒 | |
CN219958079U (zh) | 处理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