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5426U - 镜片调节装置、显示设备及交通工具 - Google Patents

镜片调节装置、显示设备及交通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5426U
CN220105426U CN202321753625.6U CN202321753625U CN220105426U CN 220105426 U CN220105426 U CN 220105426U CN 202321753625 U CN202321753625 U CN 202321753625U CN 220105426 U CN220105426 U CN 220105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lens
servo
piston rod
electric cylinder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536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田
邓远博
吕晨科
黄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Ruiwei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Ruiwe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Ruiwei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Ruiwe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536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5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5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54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投影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片调节装置、显示设备及交通工具。本申请在光学镜片与安装座之间设置特别的四连杆结构来实现光学镜片角度转动下的传动机制,其中四连杆之一通过伺服电缸的导向套与活塞杆之间的往复运动来驱动光学镜片的转动,整个结构具有缓冲机制,机械性能比较稳定。本申请可以增强光学镜片的稳定性,提高整个结构的防震性能,噪音小,用户体验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镜片调节装置、显示设备及交通工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投影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片调节装置、显示设备及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HUD(Head Up Display,抬头显示)是一种利用在车辆挡风玻璃上反射实现车载显示的全新方式,其具体由HUD显示设备的光机发出显示光,并通过相应的光学镜片投射在挡风玻璃上产生相应的虚像,与挡风玻璃外的真实世界形成增强显示的效果。由于光的成像原理,光学镜片需要在HUD显示设备内利用调节装置来实现机械支撑及调整,从而保证投影的位置及显示的效果达到实际的要求。但是,现有的镜片调节装置在调节时噪音大、推力小、运行速度低,影响实际使用的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片调节装置、显示设备及交通工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影响HUD投影显示的光学镜片在调节装置的配合下,机械性能不佳,影响显示体验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镜片调节装置,包括:
光学镜片,所述光学镜片具有旋转部及至少第一自由部,所述第一自由部具有在外力作用下使所述光学镜片沿所述旋转部进行角度转动;
用于相对固定所述光学镜片的第一安装座;
第一伺服电缸,所述第一伺服电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自由部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连接;
所述第一伺服电缸包括第一导向套、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在所述第一导向套内位移,以使所述第一伺服电缸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第一自由部相对转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伺服电缸电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伺服电缸调节所述光学镜片的角度以适应车辆的颠簸。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片还具有与所述第一自由部相对的第二自由部,所述第二自由部与第二伺服电缸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缸的另一端与用于固定的第二安装座连接;
所述第二伺服电缸包括第二导向套、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在所述第二导向套内位移,以使所述第二伺服电缸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第二自由部相对转动,配合所述第一伺服电缸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第一自由部的相对转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伺服电缸与所述第二伺服电缸分别电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伺服电缸、第二伺服电缸以保证所述光学镜片的稳定调节。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镜片还具有与所述第一自由部相对的第二自由部,所述第二自由部连接有用于减震阻尼的弹簧件。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伺服电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自由部连接包括:
所以第一伺服电缸的一端设置有旋转球头,所述第一自由部设置有与所述旋转球头配合的转动槽,所述旋转球头在所述转动槽内运动,以使所述第一伺服电缸与所述第一自由部之间相对转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伺服电缸的一端为所述第一活塞杆露在所述第一导向套外的一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部位于所述光学镜片的中间位置。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活塞杆在所述第一导向套内位移包括:
所述第一活塞杆套设在丝杆上,所述丝杆在电机的作用下旋转,以使所述丝杆驱动所述第一活塞杆在所述第一导向套内位移。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丝杆在电机的作用下旋转包括:
所述丝杆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电机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配合的第二锥齿轮;
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二锥齿轮旋转并传动给所述第一锥齿轮,以使所述丝杆旋转。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镜片调节装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镜片调节装置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显示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在光学镜片与安装座之间设置特别的四连杆结构来实现光学镜片角度转动下的传动机制,其中四连杆之一通过伺服电缸的导向套与活塞杆之间的往复运动来驱动光学镜片的转动,整个结构具有缓冲机制,机械性能比较稳定。本申请可以增强光学镜片的稳定性,提高整个结构的防震性能,噪音小,用户体验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技术方案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示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HUD投影显示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HUD显示设备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镜片调节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镜片调节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镜片调节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伺服电缸与安装座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伺服电缸与光学镜片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锥齿轮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锥齿轮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锥齿轮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交通工具示意图。
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描述,但描述的内容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示例,并不限制本申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示例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的变换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示例中,可能使用相同的标号或标记,但是这些并不代表结构或功能上的绝对联系关系。并且,各示例中可能提到的“第一”、“第二”等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并不代表结构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相应对象的数量。除非特别说明,描述中可能涉及到的“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另外,在表示特征时,字符“/”可以表示前后关联对象存在或的关系,例如,抬头显示/平视显示,可以表示为抬头显示或平视显示。在表示运算时,字符“/”可以表示前后关联对象存在相除的关系,例如,放大倍数M=L/P,可以表示为L(虚像大小)除以P(像源大小)。并且,不同示例中的“和/或”仅仅是为了描述前后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这种关联关系可以包括三种情况,例如,凹面镜和/或凸面镜,可以表示为单独存在凹面镜、单独存在凸面镜、同时存在凹面镜和凸面镜。
HUD主要利用光学的反射原理,将待显示的成像光线经过透明表面反射进入人眼,人眼可以沿着光线反方向观看到相应的信息,由于不需要专门的显示屏,因此为信息显示提供了另一种方便的实现方式。特别是将透明表面(如挡风玻璃等)设置在驾驶人员的前方视野中,如果驾驶人员在驾驶车辆时需要查看信息,则不必将视野转到车辆前方以外的地方,提高了驾驶人员的驾驶安全。在一些示例中,在车辆中控台上可以固定安装一个HUD显示设备,HUD显示设备包括光机及光学镜片等,光机的背光源可以基于LED(Light 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激光等技术实现照明,光机的像源可以基于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s,数字微镜器件)、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微机电系统)微镜、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硅基液晶)等技术实现显示。其中光机对应像源的显示面会显示需要投影在成像位置上的图像(显示内容),并将图像的显示光投射出去,通过光学镜片的光路规划最终将显示光反射在车辆的挡风玻璃上,挡风玻璃作为反射显示光的透明表面,可以充当显示屏,驾驶人员可以通过挡风玻璃直接观察到显示内容对应的虚像,比如显示内容可以为导航信息及车速等。
如图1所示,HUD显示设备可以至少包括光机1、第一反射镜2、第二反射镜3,在本示例中,第一反射镜2、第二反射镜3为配合实现光路传输的光学镜片组,光学镜片组中的第一反射镜2、第二反射镜3可以将光机1投射出的显示光投影到挡风玻璃4上。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反射镜2、第二反射镜3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为凹面镜、凸面镜等。在一些示例中,光学镜片组还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透射镜片实现光路的规划。光机1投射出显示相应信息的光线,通过第一反射镜2、第二反射镜3实现光路规划,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内进行光路定制,并满足不同的投影显示要求。光机1投射出的显示光经过第一反射镜2、第二反射镜3的多次反射最终投影在车辆的挡风玻璃4上,在车内的驾驶人员6可以对着挡风玻璃4看到光机1的投射光线经过挡风玻璃4上形成的虚像5,对应的可以是车辆的参数信息等。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反射镜2、第二反射镜3还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角度调整,从而改变投射光线在挡风玻璃4上的投影位置,以适应不同驾驶人员6的高度。需要补充的是,针对不同光机的特性,对应地还可以设置有散光镜,调整相应的成像效果。在一些示例中,HUD显示设备中还可以包括菲涅尔透镜、波导光学器件、衍射光学器件、全息光学器件、锥形光纤等模块实现光路规划及优化。
如图2所示,对于集成在车辆中控台内部的HUD显示设备,包括光机1、第一反射镜2、第二反射镜3之外,其本体通过壳体101实现包络,光机及光学镜片收容在壳体101的内部空间,并通过支架等与壳体101的内部实现稳定的固定。参照图1,光机1、第一反射镜2、第二反射镜3相互配合,在壳体101的内部实现一定的光路规划,最终通过壳体101开设的窗口102将显示光投射出去。当HUD显示设备100嵌入到汽车的中控台内时,壳体101上的窗口102正对着中控台上方的车辆挡风玻璃,相应地,从窗口102投射出的显示光就会在挡风玻璃上发生反射形成人眼可以看到的虚像。
如上所述,由于实际场景中对投影位置、显示效果等具有不同的需求,因此需要对第一反射镜2和/或第二反射镜3的镜片角度进行调整来改变相应的投影位置、显示效果等。在一些示例中,对应的光学镜片并不是跟图2中的壳体101进行直接固定,而是利用相应的可调节支架结构与壳体101的内壁连接,这样不仅起到了支撑的作用,还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中调节镜片的角度,在本示例中,特定的支架结构自身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对光学镜片实现调整的过程中噪声小、推力大、调整的运行速度很快。进一步,支架结构还可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根据路面颠簸的情况来实现主动减震控制,减少设备抖动对投影显示效果的影响,以下将详述。
如图3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壳体101内的光学镜片20设置有相应的可调节支架结构,光学镜片20作为HUD显示设备中对光路进行影响的器件,在壳体101内呈一定的角度。光学镜片20包括旋转部21及第一自由部22,旋转部21可以采用穿过光学镜片20本体的转轴并固定在壳体101对应的内壁上,光学镜片20的本体可以围绕转轴进行上下转动,从而就可以改变光学镜片20在壳体101内的角度,HUD显示设备内部的光路也会发生变化。在本示例中,旋转部21的位置位于光学镜片20的中间位置,相应地,光学镜片20在上下转动时,光学镜片20相对于旋转部21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自由部22及第二自由部23,以光学镜片20向上转动为例,第一自由部22就会抬高,而第二自由部23就会降低,第一自由部22和/或第二自由部23都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光学镜片20绕旋转部21进行角度转动。在本示例中,为了在第一自由部22上根据需要施加角度调整的外力,第一自由部22可转动地连接第一伺服电缸71的一端,而第一伺服电缸71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一安装座71。第一安装座71固定在壳体101的内壁上,用于间接固定光学镜片20,而光学镜片20与第一安装座73之间距离可以通过第一伺服电缸71来进行调整。由于第一伺服电缸71与第一自由部22、第一安装座73之间都是采用可转动的连接,因此第一伺服电缸71在伸缩的过程中,可以将距离调整转换为转动调整,比如第一伺服电缸71在伸长时,由于第一自由部22与第一安装座73之间的距离被撑开,相应地,第一伺服电缸71与第一安装座73之间呈逆时针转动,第一伺服电缸71与第一自由部22之间呈顺时针转动,这样可以基于伺服电缸的特点实现快速、无噪声地调整,同时在转动的过程中还可以减缓颠簸带来的震动。
在一些示例中,伺服电缸是将伺服电机与丝杠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产品,将伺服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在一些示例中,伺服电缸还可以是用伺服电机进行驱动控制的压力机,伺服电机带动偏心齿轮实现滑块运动,或者伺服电机驱动主传动油泵,减少控制阀回路,对液压机滑块进行控制。在本示例中,图3中的第一伺服电缸71电连接控制器74,控制器74可以控制第一伺服电缸71进行伸长或收缩,从而就可以间接控制光学镜片20的向上或向下转动。可选地,控制器74还可以根据车辆在行驶过程的路面谱信息,即颠簸情况,自适应地去调整光学镜片20的角度,以抵消光学镜片20因为颠簸所产生的抖动,使光学镜片20处于稳定的状态,这样投影在挡风玻璃上的显示效果也可以处于稳定的显示状态。在一些示例中,在光学镜片20的第二自由部23还设置有与壳体101内壁连接的弹簧件72,弹簧件72与第一自由部22对应的第一伺服电缸71配合,以实现减震阻尼,吸收产生的抖动,进一步提高整个光学镜片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与图3示例类似,光学镜片21具有旋转部21及相对于旋转部21的第一自由部22、第二自由部23,第一自由部22可以参照图3示例连接第一伺服电缸71、第一安装座73,光学镜片21可以在第一伺服电缸71的驱动下进行角度调整。但是,第二自由部23在本示例中并不是采用弹簧件,而是与第二伺服电缸75、第二安装座76配合。相应地,第二伺服电缸75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自由部23,而第二伺服电缸75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二安装座76。第二安装座76与第一安装座71类似固定在壳体101的内壁,为了满足间接固定的光学镜片20,第二安装座76与第一安装座71的位置与第二自由部23、第一自由部22之间的距离相适应。在不考虑第一伺服电缸71的影响下,光学镜片20与第二安装座76之间的距离也可以通过第二伺服电缸75来进行调整。由于第二伺服电缸75与第二自由部23、第二安装座76之间都是采用可转动的连接,因此第二伺服电缸75在伸缩的过程中,可以将距离调整转换为转动调整。在本示例中,光学镜片20的第一自由部22、第二自由部23分别由伺服电缸施加外力,因此为了实现正常转动,需要保证第一自由部22、第二自由部23施加的外力处于同一方向,即第一伺服电缸71在伸长时,第二伺服电缸75就不能同时在伸长,因为两者施加在光学镜片20上的外力完全相反。在一些示例中,控制器74同时电性连接第一伺服电缸71及第二伺服电缸75,同时控制第一伺服电缸71、第二伺服电缸75的伸缩,保证第一自由部22的转动角度和第二自由部23的转动角度相同且方向相反,这样还可以提高光学镜片20的稳定性,同时增加推力,提高调整的速度。
如图5所示,在镜片调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中可以看到,以第一伺服电缸71的连接为例,光学镜片20与第一安装座73之间通过第一伺服电缸71连接,光学镜片20与第一伺服电缸71之间的连接处可以转动,第一安装座73与第一伺服电缸71之间的连接处也可以转动,以下将详述。第一伺服电缸71具体包括第一活塞杆711、第一导向套(图未标示)及第一底座712,第一导向套可以包括第一伺服电缸71的外壳部分,第一活塞杆711与第一导向套配合,第一活塞杆711可以在第一导向套内位移使部分露在第一导向套外,通过增加第一活塞杆711在第一导向套外的长度可以实现第一伺服电缸71的伸长,反之减少第一活塞杆711在第一导向套外的长度可以实现第一伺服电缸71的收缩。第一底座712中至少包括电机等器件,用于直接或间接地驱动第一活塞杆711向内或向外位移,第一底座712中的结构设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第一伺服电缸71的占用空间,对于HUD显示设备而言,空间占用的限制要求很高,因此需要对第一底座712中的传动结构进行设计,以下将详述。
图6示出了第一伺服电缸71与第一安装座73之间的连接,第一安装座73包括安装螺孔732,可以通过螺钉穿过安装螺孔732固定在上述壳体的内壁上。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安装底座73上还包括转轴731,转轴731可以在第一安装座73上进行自旋转,当转轴731上的安装螺丝连接在第一伺服电缸71上时,第一伺服电缸71就可以相对于第一安装座73进行转动。这样当第一伺服电缸71在伸缩的时候,第一伺服电缸71在受到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后,沿着转轴731实现转动,以抵消第一伺服电缸71伸缩的距离。
图7示出了第一伺服电缸71与光学镜片20之间的连接,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活塞杆711在露出第一导向套外的一端设置有旋转球头7110,相应地,光学镜片20在第一自由部设置有与旋转球头7110配合的转动槽200,转动槽200略大于旋转球头7110,但转动槽200的槽口可以刚好卡合住旋转球头7110的部分表面。当装配时,通过直接的外力将旋转球头7110抵入转动槽200内后,就不易从转动槽200内脱落,但是可以在转动槽200内沿多个方向进行旋转运动,这种结构的好处在于,转动的角度更加灵活,同时还有一定的缓冲抖动的作用。当第一伺服电缸71在伸缩时,光学镜片20可以相对于第一伺服电缸71进行转动,以抵消第一伺服电缸71伸缩的距离。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活塞杆在第一导向套内的位移是通过丝杆进行传动的,丝杆外表面有相应的螺纹,可以与第一活塞杆配合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即丝杆在电机的驱动下进行自旋转,而套设在丝杆上的第一活塞杆会由于旋转而沿着丝杆的方向向内或向外位移,可选地,第一活塞杆可以通过丝杆螺母套设在丝杆上,由丝杆螺母沿着丝杆的运动来带动整个第一活塞杆的运动。如图8所示,在一些示例中,为了改变电机传动丝杆旋转的结构,优化占用的空间,电机713与丝杆714之间通过两个锥齿轮配合来实现传动。具体地,丝杆714朝向电机71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715,第一锥齿轮715与丝杆714同步转动,电机713的转动接口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716,电机713可以驱动第二锥齿轮716进行旋转,而第一锥齿轮715与第二锥齿轮716之间的齿轮关系是相互配合的,当两者的齿轮啮合在一起时可以通过传动将其中一个锥齿轮的旋转运动传动给另一个锥齿轮的旋转运动。由于锥齿轮具有一定倾斜角度,因此两个锥齿轮可以形成多种啮合关系来适应不同的空间结构,在本示例中,第一锥齿轮715与第二锥齿轮716之间通过斜面角度的设置实现相对垂直的啮合关系,电机713就可以设置第一伺服电缸的侧面方向。相应地,电机713驱动第二锥齿轮716朝着电机713方向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时,可以驱动第一锥齿轮715朝着丝杆714方向实现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丝杆714被驱动开始旋转后就可以进一步转化成第一活塞杆711的直线运动。
如图9所示,在一些示例中,通过第一锥齿轮715和第二锥齿轮716的斜面配合,可以使电机713与丝杆714、第一活塞杆711的方向呈一定的角度,而第一伺服电缸就可以将包含的电机713、丝杆714、第一活塞杆711进行并排设置,且长度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如图10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锥齿轮715与第二锥齿轮716的安装方向相反,相互之间的齿轮斜面互补,这样电机713可以与丝杆714、第一活塞杆711平行设置,这样可以适用于HUD显示设备对伺服电缸的长度有要求的场景中。在更多的示例中,还可以利用锥齿轮的斜面角度和啮合关系实现其他的结构关系,以适应HUD显示设备内部的空间结构需要。
需要说明的是,图5-图10示例中的第一伺服电缸及关联结构同样适用于第二伺服电缸,也适用于同时在光学镜片的第一自由部、第二自由部分别设置第一伺服电缸、第二伺服电缸的示例中。
在一些示例中,将上述的镜片调节装置集成在HUD显示设备中,参照图1、图2所示,HUD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光机、光学镜片、壳体等,镜片调节装置可以实现对光学镜片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角度调整。以图1、图2中的第一反射镜2为例,光机1的显示光到达第一反射镜2后,会从第一反射镜2反射到第二反射镜3上,如果改变第一反射镜2的角度,就可以改变反射到第二反射镜3上的方向,从而从第二反射镜3上反射到挡风玻璃上的投影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如图2所示,第一反射镜2设置在壳体101的两个朝向的内壁附近,可选地,两个内壁可以分别固定安装座。在本示例中,镜片调节装置对应于在第一反射镜2的中间位置设置旋转部,旋转部可以保证第一反射镜2两端的第一自由部、第二自由部可以绕着旋转部转动。参照图3、图4示例,可以在第一自由部和/或第二自由部转动连接伺服电缸以可以在控制下施加转动第一反射镜的外力。可选地,第一反射镜的第一自由部与第一伺服电缸的一端转动连接(具体可以参照图7),在第一自由部正对壳体的内壁面上设置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用于间接固定第一反射镜,同时,第一安装座与第一伺服电缸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具体可以参照图6)。第一伺服电缸包括第一导向套及第一活塞杆(具体可以参照图5、图8-图10),第一活塞杆可以在第一伺服电缸中电机的驱动下在第一导向套内向内或向外位移,从而第一伺服电缸的伸缩尺寸发生变化,由于第一伺服电缸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反射镜、第一安装座,相应地就会使第一伺服电缸与第一安装座、第一自由部相对转动,最终带动第一反射镜进行角度转动。可选地,控制第一伺服电缸的控制器可以根据事先确定的映射关系,利用特定的电机输出参数来控制对应的镜片调整角度。根据上述的结构,HUD显示设备可以具有高性能的投影位置控制,以适应实际应用中的不同投影位置需求,同时HUD显示设备内部具有灵活的结构设计空间。
如图11所示,在一些示例中,交通工具可以集成有上述的HUD显示设备,通过投影将相应的标识信息投影在车辆挡风玻璃上,从驾驶舱内观看挡风玻璃的效果就是可以看到车辆的标识信息显示在目标物体位置上。由于支持镜片调节的结构相对稳定性比较高,因此即使车辆颠簸时也可以保证投影显示的效果。另外,驾驶人员在驾驶的过程中正对着挡风玻璃查看车辆速度、导航信息等,无需低头查看传统的仪表盘,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交通工具并不局限于如图11所示的汽车,也可以包括公交车、卡车、挖掘机、摩托车、火车、高铁、轮船、游艇、飞机、宇宙飞船等。投影的挡风玻璃也不局限于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也可以是其他位置的透明表面。
综上所述,本申请在光学镜片与安装座之间设置特别的四连杆结构来实现光学镜片角度转动下的传动机制,其中四连杆之一通过伺服电缸的导向套与活塞杆之间的往复运动来驱动光学镜片的转动,整个结构具有缓冲机制,机械性能比较稳定。本申请可以增强光学镜片的稳定性,提高整个结构的防震性能,噪音小,用户体验大大提高。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包括一些示例,但这些示例中的任何一个并非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示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形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申请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教导内容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型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镜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学镜片,所述光学镜片具有旋转部及至少第一自由部,所述第一自由部具有在外力作用下使所述光学镜片沿所述旋转部进行角度转动;
用于相对固定所述光学镜片的第一安装座;
第一伺服电缸,所述第一伺服电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自由部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连接;
所述第一伺服电缸包括第一导向套、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在所述第一导向套内位移,以使所述第一伺服电缸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第一自由部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片还具有与所述第一自由部相对的第二自由部,所述第二自由部与第二伺服电缸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缸的另一端与用于固定的第二安装座连接;
所述第二伺服电缸包括第二导向套、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在所述第二导向套内位移,以使所述第二伺服电缸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第二自由部相对转动,配合所述第一伺服电缸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第一自由部的相对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片还具有与所述第一自由部相对的第二自由部,所述第二自由部连接有用于减震阻尼的弹簧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伺服电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自由部连接包括:
所以第一伺服电缸的一端设置有旋转球头,所述第一自由部设置有与所述旋转球头配合的转动槽,所述旋转球头在所述转动槽内运动,以使所述第一伺服电缸与所述第一自由部之间相对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伺服电缸的一端为所述第一活塞杆露在所述第一导向套外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位于所述光学镜片的中间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杆在所述第一导向套内位移包括:
所述第一活塞杆套设在丝杆上,所述丝杆在电机的作用下旋转,以使所述丝杆驱动所述第一活塞杆在所述第一导向套内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在电机的作用下旋转包括:
所述丝杆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电机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配合的第二锥齿轮;
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二锥齿轮旋转并传动给所述第一锥齿轮,以使所述丝杆旋转。
9.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镜片调节装置。
10.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镜片调节装置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
CN202321753625.6U 2023-07-06 2023-07-06 镜片调节装置、显示设备及交通工具 Active CN220105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53625.6U CN220105426U (zh) 2023-07-06 2023-07-06 镜片调节装置、显示设备及交通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53625.6U CN220105426U (zh) 2023-07-06 2023-07-06 镜片调节装置、显示设备及交通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5426U true CN220105426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42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53625.6U Active CN220105426U (zh) 2023-07-06 2023-07-06 镜片调节装置、显示设备及交通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54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9368B (zh) 用于机动车的平视显示器
US8427751B2 (en) Combiner positioning system for head-up display
JP6435159B2 (ja) 角度調整機構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3069326A (zh) 可调节的平视显示设备
JP5741251B2 (ja) 虚像表示装置
US7532175B2 (en) Head-up display device
US9726886B1 (en) Adjustable reflector of head-up display and head-up display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5022168B (zh) 一种hud图像高度调节装置
KR101640579B1 (ko) 헤드업 디스플레이
US11226490B2 (en) Virtual image display device
KR20080007772A (ko) Hud 시스템
JP7347142B2 (ja) 虚像表示装置
CN220105426U (zh) 镜片调节装置、显示设备及交通工具
JP7046769B2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CN212341611U (zh) 一种抬头显示器及汽车
CN106154558A (zh) 抬头显示器的反射屏幕收放装置
CN212749393U (zh) 后装hud抬头显示器
CN212341610U (zh) 一种抬头显示器及汽车
CN210488125U (zh) 后装风挡式抬头显示器
CN115520094B (zh) 一种中控台内饰总成
CN209962016U (zh) 一种平视显示器
CN218750601U (zh) 角度调节装置、光路系统及抬头显示器
CN220232088U (zh) 镜片转动控制结构、显示设备及交通工具
CN218728366U (zh) 镜片调节装置、显示设备及交通工具
CN118112804A (zh) 镜片驱动结构、显示设备及交通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