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3512U - 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3512U
CN220103512U CN202321669105.7U CN202321669105U CN220103512U CN 220103512 U CN220103512 U CN 220103512U CN 202321669105 U CN202321669105 U CN 202321669105U CN 220103512 U CN220103512 U CN 2201035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eceiving
water
receiving tank
evaporator
t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6910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奎学
李海辉
冯聪健
周树垣
张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ik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ik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ik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ik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6910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35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35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35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Water From Condensation And Defro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电器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箱体、设于箱体内的蒸发器、设于蒸发器下方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包括呈上下设置的第一接水槽和第二接水槽、设于第一接水槽和第二接水槽之间的导流通道,所述接水盘倾斜安装在箱体内,且所述接水盘朝设有所述导流通道的一侧向下倾斜;所述第一接水槽与第二接水槽之间还设有导风通道。通过蒸发器吸热制冷的冷空气能够穿过所述导风通道并进入至冷藏空间内,以使所述接水盘在接水的同时,能够保持箱体内正常通风,从而提升箱体的冷藏效果,使制冷系统能够发挥更大的制冷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电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在制冷循环系统中,蒸发器负责吸收冷凝器放出的热量并将之转化为制冷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蒸发器表面的温度会降低,周围的空气中的水分会结成水滴,这些水滴也就是常说的除霜水、化霜水,一般通过安装在蒸发器下方的接水盘收集并统一排出除霜水。
现有的接水盘通常是塑料材质制成的盘形状,虽然可以接水,但是会阻挡通风,影响柜内循环制冷,使制冷效果下降。
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的接水盘通常是塑料材质制成的盘形状,虽然可以接水,但是会阻挡通风,影响柜内循环制冷,使制冷效果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箱体、设于箱体内的蒸发器、设于蒸发器下方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包括呈上下设置的第一接水槽和第二接水槽、设于第一接水槽和第二接水槽之间的导流通道,所述接水盘倾斜安装在箱体内,且所述接水盘朝设有所述导流通道的一侧向下倾斜;所述第一接水槽与第二接水槽之间还设有导风通道。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所述箱体包括背板,所述接水盘包括与所述第二接水槽连接的安装部,通过所述安装部使所述接水盘倾斜安装在背板上,所述第一接水槽位于第二接水槽一侧,所述蒸发器安装在背板上,所述第一接水槽与蒸发器的前侧相对,所述第二接水槽与蒸发器的后侧相对。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所述箱体还包括与所述背板相对的封板,所述背板与封板的间距与所述接水盘的宽度相适配。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所述封板设有与所述导风通道相对应的通风区域。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所述第一接水槽的上部设有相连的第一挡边、第二挡边和第三挡边,所述第二挡边设有与所述导流通道连通的流通口,所述第二挡边与封板相对。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所述第一接水槽位于第二接水槽一侧,所述第一接水槽与第二接水槽之间设有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部形成所述导风通道。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所述连接部包括若干个隔板,各所述隔板沿所述第一接水槽和第二接水槽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分布。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所述导流通道设置为连接在所述第一接水槽与第二接水槽之间的导水槽。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所述第二接水槽的下部设有与所述导流通道连通的排水部,所述排水部用于连接排水管。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所述安装部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接水槽下部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有若干个且间隔排列分布,所述连接板中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底端为开放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导风通道用于使箱体内的冷空气流通,通过蒸发器吸热制冷的冷空气能够穿过所述导风通道并进入至冷藏空间内,以使所述接水盘在接水的同时,能够保持箱体内正常通风,从而提升箱体的冷藏效果,使制冷系统能够发挥更大的制冷效果。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接水盘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接水盘的连接示意图一(隐藏封板);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接水盘的连接示意图一(隐藏背板);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的纵向剖视图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了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包括箱体1、设于箱体1内的蒸发器2、设于蒸发器2下方的接水盘3,所述接水盘3包括呈上下设置的第一接水槽31和第二接水槽32、设于第一接水槽31和第二接水槽32之间的导流通道33,所述接水盘3倾斜安装在箱体1内,且所述接水盘3朝设有所述导流通道33的一侧向下倾斜;所述第一接水槽31与第二接水槽32之间还设有导风通道3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内设有用于安装制冷系统的安装空间以及用于放置需冷藏物品的冷藏空间,所述蒸发器2和接水盘3均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接水盘3用于接取蒸发器2中滴落的除霜水,且除霜水可排出制冷设备外部,通过在所述第一接水槽31与第二接水槽32之间设置导风通道34,所述导风通道34用于使箱体1内的冷空气流通,通过蒸发器2吸热制冷的冷空气能够穿过所述导风通道34并进入至冷藏空间内,以使所述接水盘3在接水的同时,能够保持箱体1内正常通风,从而提升箱体1的冷藏效果,使制冷系统能够发挥更大的制冷效果;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接水盘3倾斜安装在蒸发器2的下方,当所述第一接水槽31接取除霜水后,通过所述导流通道33将除霜水引流至所述第二接水槽32内,并排出外部,通过所述接水盘3倾斜安装在蒸发器2的下方,且所述接水盘3沿设有所述导流通道33的一侧向下倾斜,使得所述第一接水槽31内的除霜水能够受重力自然地沿第一接水槽31流向所述导流通道33,无需额外的引流动力,节省资源、更加环保,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的,所述箱体1包括背板11,所述接水盘3包括与所述第二接水槽32连接的安装部35,通过所述安装部35使所述接水盘3倾斜安装在背板11上,所述第一接水槽31位于第二接水槽32一侧,所述蒸发器2安装在背板11上,所述第一接水槽31与蒸发器2的前侧相对,所述第二接水槽32与蒸发器2的后侧相对。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器2和接水盘3分别紧贴着所述背板11安装,所述蒸发器2在横向上分为前侧和后侧,靠近所述背板11的为后侧,在制冷过程中,所述蒸发器2中产生的除霜水可能会沿背板11流下,或出现空气中的水分形成水滴吸附在背板11上并沿背板11流下的情况,因此将所述第二接水槽32紧贴着所述背板11安装,且第二接水槽32与蒸发器2的后侧相对,以便于所述第二接水槽32直接接取沿背板11流下的除霜水,且第二接水槽32具有一定的宽度以接取从蒸发器2底部滴落的除霜水;由于蒸发器2也具有一定的宽度,除霜水可能会从蒸发器2底部或侧面滴落,因此设置所述第一接水槽31与所述蒸发器2的前侧相对,以使所述第一接水槽31能够接取从蒸发器2底部或侧面滴落的除霜水,并通过导流通道33将除霜水引流至第二接水槽32内并排出,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提升所述接水盘3的接水效果,增加接水量,有效防止除霜水滴落到箱体1内部,导致箱体1外壳锈蚀、制冷设备故障等问题。优选的,所述第一接水槽31与第二接水槽32错开设置,以实现所述第一接水槽31与蒸发器2的前侧相对,且所述第二接水槽32与蒸发器2的后侧相对,且所述第一接水槽31与第二接水槽32之间具有重叠部分,以防止除霜水漏出。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1还包括与所述背板11相对的封板12,所述背板11与封板12的间距与所述接水盘3的宽度相适配。如图3、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板12用于使箱体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所述安装空间和冷藏空间,以利于制冷系统的安装和维护,通过限定所述背板11与封板12的间距A1与接水盘3的宽度A2相适配,以利于缩小所述安装空间从而增大所述冷藏空间,使所述制冷设备能够放置更多的物品进行冷藏,优化用户体验;而且还有利于缩小除霜水的产生空间,提高所述接水盘3的接水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封板12设有与所述导风通道34相对应的通风区域101。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区域101用于使所述安装空间内的冷空气经导风通道34进入至所述冷藏空间内,优选的,所述通风区域101与导风通道34相对,以加快冷空气进入所述冷藏空间的速度,从而有效提升所述冷藏空间内的制冷效果;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通风区域101可由多个孔组成,孔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长条形、矩形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水槽31的上部设有相连的第一挡边311、第二挡边312和第三挡边313,所述第二挡边312设有与所述导流通道33连通的流通口301,所述第二挡边312与封板12相对。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水槽31优选设置为矩形槽,其上部设置所述第一挡边311、第二挡边312和第三挡边313以阻挡除霜水飞溅,在装配时,所述第一接水槽31无挡边的一侧紧贴着所述封板12,所述封板12与第二挡边312相对,且所述封边可直接作为第四挡边使用,当所述第一接水槽31内具有较多的除霜水时,所述第一挡边311、第二挡边312和第三挡边313能够将除霜水导流至流通口301处,从而通过所述导流通道33导流至所述第二接水槽32内;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挡边311、第二挡边312和第三挡边313分别与所述第一接水槽31为一体成型结构,以利于增强所述接水盘3的整体结构稳定性,且易于拆装。
具体的,所述第一接水槽31位于第二接水槽32一侧,所述第一接水槽31与第二接水槽32之间设有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部形成所述导风通道3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若干个隔板36,各所述隔板36沿所述第一接水槽31和第二接水槽3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分布。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任意两个隔板36之间可形成所述导风通道34,以供冷空气流通,从而提升箱体1的冷藏效果,使制冷系统能够发挥更大的制冷效果;进一步优选的,在装配时,所述第一接水槽31与第二接水槽32之间具有重叠部分,以供各所述隔板36连接,从而提升所述接水盘3的整体结构稳定性;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接水槽31、各所述隔板36与第二接水槽32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稳固,易于生产装配。
具体的,所述导流通道33设置为连接在所述第一接水槽31与第二接水槽32之间的导水槽。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水槽与所述流通口301连通,所述导水槽设置在靠近所述接水盘3的侧边,以增加所述导水槽导流的水量,从而防止所述第一接水槽31内积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水槽与第一接水槽31、第二接水槽32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稳固,易于生产装配。
具体的,所述第二接水槽32的下部设有与所述导流通道33连通的排水部37,所述排水部37用于连接排水管。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部37设置为位于第二接水槽32中且靠近所述导流通道33底部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处连接有联通外部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用于清理第二接水槽32内的除霜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排水口下部设有连接支管,所述连接支管可连接排水管,以增强排水管的连接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安装部35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接水槽32下部的连接板351,所述连接板351设有若干个且间隔排列分布,所述连接板351中设有开口352,所述开口352底端为开放端。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35用于连接所述背板11,所述开口352设置为倒U型开口352,在装配时,所述安装部35可通过所述开口352悬挂在背板11上的柱条以便于拆装,或通过螺钉连接使所述安装部35固定连接在背板11上以使所述接水盘3稳固地安装在背板11中,且所述连接板351设有多个,进一步增强所述接水盘3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安装部35与第二接水槽32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稳固,易于拆装。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包括箱体(1)、设于箱体(1)内的蒸发器(2)、设于蒸发器(2)下方的接水盘(3),所述接水盘(3)包括呈上下设置的第一接水槽(31)和第二接水槽(32)、设于第一接水槽(31)和第二接水槽(32)之间的导流通道(33),所述接水盘(3)倾斜安装在箱体(1)内,且所述接水盘(3)朝设有所述导流通道(33)的一侧向下倾斜;所述第一接水槽(31)与第二接水槽(32)之间还设有导风通道(3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包括背板(11),所述接水盘(3)包括与所述第二接水槽(32)连接的安装部(35),通过所述安装部(35)使所述接水盘(3)倾斜安装在背板(11)上,所述第一接水槽(31)位于第二接水槽(32)一侧,所述蒸发器(2)安装在背板(11)上,所述第一接水槽(31)与蒸发器(2)的前侧相对,所述第二接水槽(32)与蒸发器(2)的后侧相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还包括与所述背板(11)相对的封板(12),所述背板(11)与封板(12)的间距与所述接水盘(3)的宽度相适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12)设有与所述导风通道(34)相对应的通风区域(101)。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水槽(31)的上部设有相连的第一挡边(311)、第二挡边(312)和第三挡边(313),所述第二挡边(312)设有与所述导流通道(33)连通的流通口(301),所述第二挡边(312)与封板(12)相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水槽(31)位于第二接水槽(32)一侧,所述第一接水槽(31)与第二接水槽(32)之间设有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部形成所述导风通道(3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若干个隔板(36),各所述隔板(36)沿所述第一接水槽(31)和第二接水槽(3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分布。
8.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33)设置为连接在所述第一接水槽(31)与第二接水槽(32)之间的导水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水槽(32)的下部设有与所述导流通道(33)连通的排水部(37),所述排水部(37)用于连接排水管。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35)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接水槽(32)下部的连接板(351),所述连接板(351)设有若干个且间隔排列分布,所述连接板(351)中设有开口(352),所述开口(352)底端为开放端。
CN202321669105.7U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 Active CN2201035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9105.7U CN220103512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9105.7U CN220103512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3512U true CN220103512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42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69105.7U Active CN220103512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35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29429B1 (en) Refrigerator
KR20120007500A (ko) 냉장고 공기 덕트
US4353223A (en) Refrigerator with a large refrigeration chamber cooled by natural convection
CN109373680A (zh) 制冰机冰箱用接水盘、制冰机和冰箱
US20220341654A1 (en) Refrigerator with improved evaporator installation structure
CN103649657B (zh) 具有蒸发盘的制冷设备
CN101861504B (zh) 冰箱
CN220103512U (zh) 一种具有新型接水盘结构的制冷设备
CN103403480B (zh) 带有蒸发盘的制冷器具
CN211953369U (zh) 一体式制冷机组及立式冷藏柜
CN202692580U (zh) 制冷器具
CN218495556U (zh) 用于冰箱的蒸发皿及冰箱
CN113513868B (zh) 用于冰箱的制冷装置及具有其的冰箱
CN211953368U (zh) 立式冷藏柜
CN210036004U (zh) 移动式风冷蓄冷箱
CN113357868B (zh) 用于冰箱的制冷装置及具有其的冰箱
CN210772966U (zh) 一种冰箱
CN109780782B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该风道组件的冰箱
CN218096675U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装置
CN219810089U (zh) 冷柜
CN220669894U (zh) 冰箱
WO2015062661A1 (en) Refrigeration appliance having an improved defrost water collection receptacle
US20220146182A1 (en) Refrigerator preventing air supply duct from falling down
CN218328878U (zh) 一种保鲜冷藏柜
CN107131717B (zh) 一种多层自循环饮料水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