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1568U - 防止污泥吸入潜水泵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止污泥吸入潜水泵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1568U
CN220101568U CN202321626293.5U CN202321626293U CN220101568U CN 220101568 U CN220101568 U CN 220101568U CN 202321626293 U CN202321626293 U CN 202321626293U CN 220101568 U CN220101568 U CN 220101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dimentation tank
primary
tank
shell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262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利建
周玲玲
温晓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262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1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1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1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污泥吸入潜水泵的装置,可减少潜水泵对沉泥的吸入量。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沉槽、二沉槽、斜板沉淀装置、吸水槽、壳体、初次溢流堰、二次溢流堰和进水管;进水管安装在壳体上;一沉槽设置在壳体中,进水管与一沉槽连通;二沉槽设置在壳体中,一沉槽和二沉槽连通;初次溢流堰设置在一沉槽和二沉槽之间;斜板沉淀装置安装在二沉槽中;吸水槽设置在壳体中,二沉槽和吸水槽连通;二次溢流堰设置在二沉槽和吸水槽之间。

Description

防止污泥吸入潜水泵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污泥吸入潜水泵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设计中某些特定的工业项目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排放含泥量较高的废水(比如陶瓷生产行业),由于该类含泥废水不同于普通的淤泥废水,含泥量高,其质地细腻又容易沉积。废水在排放的过程中及其容易沉淀,沉淀之后密实不容易被后来的水流冲走,特别当采用潜水泵对其废水进行提升排放时,由于废水排放的间歇性,水泵内部容易积泥,导致水泵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在潜水泵吸水过程中,如何采用一种简单又有效的办法减少泥浆的吸入量,成为水泵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
现有工程中还没有这样一种防止泥沙吸入的装置来实现潜水泵一直正常工作,因此,在现有工程中,提升含泥量较多废水的潜水泵故障率很高,水泵后的管道也容易被泥沙堵塞。部分工程定期往水泵吸水池内用自来水冲洗,并注入大量清水对水泵后的管道进行清洗,但其效果有限,且浪费宝贵的自来水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防止污泥吸入潜水泵的装置,可减少潜水泵对沉泥的吸入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污泥吸入潜水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沉槽、二沉槽、斜板沉淀装置、吸水槽、壳体、初次溢流堰、二次溢流堰和进水管;进水管安装在壳体上;一沉槽设置在壳体中,进水管与一沉槽连通;二沉槽设置在壳体中,一沉槽和二沉槽连通;初次溢流堰设置在一沉槽和二沉槽之间;斜板沉淀装置安装在二沉槽中;吸水槽设置在壳体中,二沉槽和吸水槽连通;二次溢流堰设置在二沉槽和吸水槽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活动盖板,活动盖板安装在壳体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沉槽和二沉槽的宽度不小于0.4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初次溢流堰和二次溢流堰的堰顶高度低于正常运行水位0.3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根据水处理工程中污泥的沉淀原理,提供一种简单有效且无机电控制的装置来实现减少潜水泵对沉泥的吸入量,对含泥废水进行多次的泥沙截留,整个装置完全采用机械控制,无电控设备,节约能源,基本无需日常维护,且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一沉槽1、二沉槽2、斜板沉淀装置3、吸水槽4、壳体6、初次溢流堰7、二次溢流堰8、活动盖板9和进水管10。
壳体6采用PE塑料材质或玻璃钢或钢板均可。活动盖板9安装在壳体6的顶部,用于打开和关闭壳体6。
进水管10安装在壳体6上。
一沉槽1设置在壳体6中,进水管10与一沉槽1连通。二沉槽2设置在壳体6中,一沉槽1和二沉槽2连通。一沉槽1和二沉槽2宽度一般不小于0.4m,方便沉泥清掏,且水流速递不宜超过0.80m/s。
初次溢流堰7设置在一沉槽1和二沉槽2之间。
斜板沉淀装置3安装在二沉槽2中。斜板沉淀装置3由单独的斜板拼装而成,斜板可采用塑料或金属材质,安装角度与水平面成45°~60°之间,事先将每块斜板通过构架固定为一个整体后装入二沉槽2。斜板3沉淀装置应固定牢固,水流速度控制在5mm/s之内。
吸水槽4设置在壳体6中,二沉槽2和吸水槽4连通。二次溢流堰8设置在二沉槽2和吸水槽4之间。潜水泵5安装在吸水槽4中。
初次溢流堰7和二次溢流堰8的堰顶高度低于正常运行水位0.30m,整个装置其它外围部分和内部隔板均高于水位到地面。
其工作过程为:当外部含泥废水从进水方向通过进水管10首先进入一沉槽1,随着水量的增多,一沉槽1的含泥废水开始达到初次溢流堰7高度,水中部分颗粒较大的泥颗粒沉入槽底,上部含泥量较少的泥水越过初次溢流堰7进入二沉槽2,随着水量增大,二沉槽2的水位慢慢从斜板沉淀装置3底部慢慢达到二次溢流堰8高度,进入吸水槽4。在上述水流过程中,水流由于经过斜板沉淀装置3,泥沙颗粒可有效被截留,保证进入吸水槽4的上清液泥沙含量较少。为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可根据装置底部实际的沉泥量多少进行定期清掏。当一次间歇性排水结束,下次来水时重复以上过程。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防止污泥吸入潜水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沉槽、二沉槽、斜板沉淀装置、吸水槽、壳体、初次溢流堰、二次溢流堰和进水管;进水管安装在壳体上;一沉槽设置在壳体中,进水管与一沉槽连通;二沉槽设置在壳体中,一沉槽和二沉槽连通;初次溢流堰设置在一沉槽和二沉槽之间;斜板沉淀装置安装在二沉槽中;吸水槽设置在壳体中,二沉槽和吸水槽连通;二次溢流堰设置在二沉槽和吸水槽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污泥吸入潜水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盖板,活动盖板安装在壳体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污泥吸入潜水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沉槽和二沉槽的宽度不小于0.4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污泥吸入潜水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次溢流堰和二次溢流堰的堰顶高度低于正常运行水位0.3m。
CN202321626293.5U 2023-06-26 2023-06-26 防止污泥吸入潜水泵的装置 Active CN220101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26293.5U CN220101568U (zh) 2023-06-26 2023-06-26 防止污泥吸入潜水泵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26293.5U CN220101568U (zh) 2023-06-26 2023-06-26 防止污泥吸入潜水泵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1568U true CN220101568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66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26293.5U Active CN220101568U (zh) 2023-06-26 2023-06-26 防止污泥吸入潜水泵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15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50319U (zh) 新型斜管竖流沉淀池
CN204563770U (zh) 并联式污水沉淀罐
CN204661454U (zh) 一种串联式污水沉淀设备
CN102847348A (zh) 除尘脱硫圆形循环沉淀池
CN204563771U (zh) 串联式污水沉淀罐
CN208832087U (zh) 一种节能型在线去除工作液沉渣的装置
CN103599660A (zh) 石材废水净化回用装置
CN220101568U (zh) 防止污泥吸入潜水泵的装置
CN102910754B (zh) 一种锅炉除尘水的处理工艺
CN209809603U (zh) 一种高效水力颗粒分离系统
CN204502479U (zh) 一种导沉斜管沉淀集成箱
CN113797606A (zh) 一种优化进出水及排泥方式的矩形周进周出沉淀池
CN110917668A (zh) 污水处理用沉淀装置
CN217077189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絮凝沉淀装置
CN212894213U (zh) 一种混凝土废水的快速沉降装置
CN105692737A (zh) 集除砂撇渣除油于一体的曝气沉砂池
CN206090805U (zh) 一种无沉积式污水提升泵站
CN213049532U (zh) 一种优化进出水及排泥方式的矩形周进周出沉淀池
CN203379708U (zh) 石材废水净化回用装置
CN210845374U (zh) 一种废水循环利用沉淀池
CN202682862U (zh) 除尘脱硫圆形循环沉淀池
CN209367894U (zh) 一种气回气洗斜板斜管式沉淀装置
CN204502480U (zh) 一种导沉斜板沉淀集成箱
CN215654245U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废水再利用装置
CN213100946U (zh) 一种环保工程污水治理用净化沉淀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