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1020U - 一种阻尼组件及电动撑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阻尼组件及电动撑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1020U
CN220101020U CN202320287835.4U CN202320287835U CN220101020U CN 220101020 U CN220101020 U CN 220101020U CN 202320287835 U CN202320287835 U CN 202320287835U CN 220101020 U CN220101020 U CN 220101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friction shaft
screw
compression sleeve
assembly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878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军
刘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 Shin Ltd
Original Assignee
U Shi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 Shin Ltd filed Critical U Shin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878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1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1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10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尼组件及电动撑杆,该阻尼组件,包括:壳体,设有安装腔;压紧套,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压紧套开设有第一通孔;摩擦轴,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摩擦轴用于与螺杆传动连接,以使得所述摩擦轴可相对所述压紧套转动;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压紧套的外部,用于沿所述摩擦轴的径向收紧所述压紧套的内径,以使得所述压紧套能够施加作用于所述摩擦轴的压紧力。以上结构的阻尼组件减少零件结构组成,简化安装以及减少占用空间。该电动撑杆包括上述的阻尼组件,该电动撑杆的阻尼组件,零件少,安装简单且占用空间小。

Description

一种阻尼组件及电动撑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撑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尼组件及电动撑杆。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撑杆常应用于汽车尾门,可以实现汽车尾门的自动开启或关闭。其中,电动撑杆一般包括阻尼器和螺杆,阻尼器能够给螺杆提供稳定的摩擦阻尼,从而限制螺杆在非电机驱动的情况下自转动,进而使得汽车尾门能够在任意位置悬停,以防止汽车尾门在使用中出现掉落或反弹等异常现象。
现有的阻尼器一般由多组结构部件轴向堆叠挤压组成,每组结构部件包括限位片、花键垫片以及摩擦片等零件,从而利用相邻两个零件之间的轴向压力来提供摩擦阻尼。然而,采用上述的结构方式的阻尼器,不仅零件多,结构复杂,而且安装麻烦,整体占用空间大,从而容易导致电动撑杆的研发和制造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阻尼组件,旨在实现减少零件结构组成,简化安装以及减少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动撑杆,该电动撑杆的阻尼组件,零件少,安装简单且占用空间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阻尼组件,包括:壳体,设有安装腔;压紧套,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压紧套开设有第一通孔;摩擦轴,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摩擦轴用于与螺杆传动连接,以使得所述摩擦轴可相对所述压紧套转动;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压紧套的外部,用于沿所述摩擦轴的径向收紧所述压紧套的内径,以使得所述压紧套能够施加作用于所述摩擦轴的压紧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阻尼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弹性件和压紧套的配合来给摩擦轴提供压紧力,替代了以往多组结构部件轴向堆叠挤压组成的结构方式,减少了零件数量,简化了结构组成,而且采用相互套设的安装方式,安装相对简单方便,提高了结构的紧凑性,使得整体占用空间能够更小。
具体地,压紧套是可受力变形以改变其内径的零件,则通过弹性件收紧压紧套的内径,使得压紧套能够沿径向施加作用于摩擦轴的压紧力,从而在压紧套和摩擦轴之间形成阻碍螺杆转动的摩擦阻尼。其中,在汽车尾门开启或关闭的过程中,电机驱动螺杆克服摩擦阻尼转动,使得汽车尾门开闭的速度不会过快,从而使得电机不会因转动过快而烧坏内部电路,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而当汽车尾门开启或关闭至任意高度位置时,摩擦阻尼能够阻碍螺杆在非电机驱动的情况下自转动,从而利用摩擦阻尼来平衡汽车尾门的重力,进而保证汽车尾门能够在任意位置悬停。而当需要关闭汽车尾门时,只要人力按压以克服摩擦阻尼和汽车尾门的重力之间的平衡,从而实现了汽车尾门能够手动关门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紧套包括套管部,所述压紧套沿所述摩擦轴的轴向断开一处以形成缺口部,所述缺口部使得所述套管部的内径可变,所述弹性件的内径小于所述套管部的外径,在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套管部时,所述弹性件能够收紧所述套管部的内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C型弹簧或密圈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摩擦轴的外壁与所述套管部的内壁其中之一设有环形槽,另一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环形槽和所述第一凸起相互卡接配合以限制所述压紧套相对所述摩擦轴沿轴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紧套还包括连接所述套管部的端面部,所述端面部与所述壳体的内底壁其中之一设有插槽,另一设有与所述插槽间隙卡接的第二凸起,在所述弹性件收紧所述压紧套后,所述第二凸起抵接于所述插槽以限制所述压紧套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起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凸起沿所述套管部的轴向周向分布于所述端面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主壳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主壳的壳盖,所述主壳和所述壳盖之间共同限定出所述安装腔,所述壳盖用于将所述端面部压紧于所述主壳的内底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盖包括端盖和圆环体,所述主壳的内壁与所述端盖的外壁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所述圆环体朝所述端面部的一侧延伸设置,在所述端盖通过所述螺纹结构连接于所述主壳时,所述圆环体将所述端面部压紧于所述主壳的内底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盖开设有呈六角状的第二通孔。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动撑杆,包括螺杆、电机、套设于所述螺杆的外侧的外套管以及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阻尼组件,所述套管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所述电机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以驱使所述套管沿所述螺杆的轴向伸缩运动,所所述螺杆传动连接所述阻尼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撑杆,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电动撑杆的阻尼组件能够为螺杆提供稳定的摩擦阻尼,且通过弹性件和压紧套的配合来给摩擦轴提供压紧力,替代了以往多组结构部件轴向堆叠挤压组成的结构方式,减少了零件数量,简化了结构组成,而且采用相互套设的安装方式,安装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结构的紧凑性,使得整体占用空间能够更小。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阻尼组件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主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压紧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阻尼组件的电动撑杆的一种实施例的内部剖视图
图6为图5中阻尼组件与螺杆的组装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内部结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8为图5的电动撑杆安装于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汽车本体1,电动撑杆2,汽车尾门3,壳体100,安装腔101,插槽102,主壳110,壳盖120,端盖121,圆环体122,第二通孔123,压紧套200,第一通孔201,缺口部202,环形槽203,套管部210,端面部220,第二凸起221,摩擦轴300,第一凸起310,弹性件400,螺杆500,电机600,套管700,壳体管800,弹簧件9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至图7,一种阻尼组件,包括:壳体100,设有安装腔101;压紧套200,固定安装于安装腔101,压紧套200开设有第一通孔201;摩擦轴300,穿设于第一通孔201,摩擦轴300用于与螺杆500传动连接,以使得摩擦轴300可相对压紧套200转动;弹性件400,套设于压紧套200的外部,用于沿摩擦轴300的径向收紧压紧套200的内径,以使得压紧套200能够施加作用于摩擦轴300的压紧力。
以上结构的阻尼组件,通过弹性件400和压紧套200的配合来给摩擦轴300提供压紧力,替代了以往多组结构部件轴向堆叠挤压组成的结构方式,减少了零件数量,简化了结构组成,而且采用相互套设的安装方式,安装相对简单方便,提高了结构的紧凑性,使得整体占用空间能够更小。
具体地,压紧套200是可受力变形以改变其内径的零件,则通过弹性件400收紧压紧套200的内径,使得压紧套200能够沿径向施加作用于摩擦轴300的压紧力,从而在压紧套200和摩擦轴300之间形成阻碍螺杆500转动的摩擦阻尼。其中,参见图5至图7,在汽车尾门3开启或关闭的过程中,电机600驱动螺杆500克服摩擦阻尼转动,使得汽车尾门3开闭的速度不会过快,从而使得电机600不会因转动过快而烧坏内部电路,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而当汽车尾门3开启或关闭至任意高度位置时,摩擦阻尼能够阻碍螺杆500在非电机600驱动的情况下自转动,从而利用摩擦阻尼来平衡汽车尾门3的重力,进而保证汽车尾门3能够在任意位置悬停。而当需要关闭汽车尾门3时,只要人力按压以克服摩擦阻尼和汽车尾门3的重力之间的平衡,从而实现了汽车尾门3能够手动关门的效果。
参见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压紧套200包括套管部210,压紧套200沿摩擦轴300的轴向断开一处以形成缺口部202,缺口部202使得套管部210的内径可变,弹性件400的内径小于套管部210的外径,在弹性件400套设于套管部210时,弹性件400能够收紧套管部210的内径。具体而言,在使用时,先撑开弹性件400使其能够套设于套管部210的外部,随后弹性件400恢复形变以收缩套管部210的内径,从而使得套管部210紧贴于摩擦轴300并对其施加沿径向的压紧力,从而产生阻碍摩擦轴300转动的摩擦阻尼,安装简单快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400为C型弹簧或密圈弹簧。具体而言,C型弹簧为断开一处的弹性件(参见图2),而密圈弹簧为圈与圈之间没有缝隙的螺旋弹簧,有利于增大压紧套管部210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压紧套200与摩擦轴300之间的摩擦阻尼。在某些实施例中,弹性件400也可替换为卡箍等能够径向收紧的零件。
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摩擦轴300的外壁与套管部210的内壁其中之一设有环形槽203,另一设有第一凸起310,环形槽203和第一凸起310相互卡接配合,以限制压紧套200相对摩擦轴300沿轴向移动。具体而言,先撑开套管部210使其能够套设于摩擦轴300的外部,然后移动套管部210使得第一凸起310插设于环形槽203中,安装快速方便,拆卸也相对简单。
参见图2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压紧套200还包括连接套管部210的端面部220,端面部220与壳体100的内底壁其中之一设有插槽102,另一设有与插槽102间隙卡接的第二凸起221,在弹性件400收紧压紧套200后,第二凸起221抵接于插槽102以限制压紧套200转动。具体而言,在装配时,先将压紧套200套设于摩擦轴300的外部,然后再将第二凸起221插设于插槽102中,从而完成压紧套200安装于壳体100,安装快速方便,拆卸也相对简单。其中,插槽102与第二凸起221之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弹性件400在收紧压紧套200的同时,也使得第二凸起221与插槽102能够相互抵接,从而起到限制压紧套200转动的效果,以便于后续摩擦轴300转动而使得压紧套200与摩擦轴300之间能够产生摩擦阻尼。
参见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凸起221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凸起221沿套管部210的轴向周向分布于端面部220。具体而言,第二凸起221设置有多个,从而能够在压紧套200和壳体100之间形成多个卡接点,更好地限制压紧套200产生转动。
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主壳110和可拆卸连接于主壳110的壳盖120,主壳110和壳盖120之间共同限定出安装腔101,壳盖120用于将端面部220压紧于主壳110的内底壁上。具体而言,在壳盖120安装于主壳110时,壳盖120朝端面部220的一侧施力将端面部220压紧于主壳110的内底壁上,从而限制压紧套200产生轴向上的移动,提高结构的紧凑性,保证产品的正常使用。当需要拆卸压紧套200时,只需将壳盖120拆卸,便可以对压紧套200进行拆卸更换,方便人们的使用。
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盖120包括端盖121和圆环体122,主壳110的内壁与端盖121的外壁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圆环体122朝端面部220的一侧延伸设置,在端盖121通过螺纹结构连接于主壳110时,圆环体122将端面部220压紧于主壳110的内底壁上。具体而言,只需朝端面部220的一侧施力将端盖121拧紧于主壳110上,便可使得圆环体122施力压紧端面部220,从而完成快速固定压紧套200的效果。而螺纹结构的配合,安装拆卸方便,连接强度也有所保证,有利于减少端盖121连接的松动现象。在某些实施例中,壳盖120和端面部220之间还可利用弹簧压紧端面部220。
参见图1、图2、图6和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端盖121开设有呈六角状的第二通孔123。具体而言,第二通孔123有利于螺杆500穿设于壳体100,也有利于人们使用六角套筒对壳体100进行拧紧或拧松的效果。
参见图5至图8,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动撑杆2,包括螺杆500、电机600、套设于螺杆500的外侧的套管700以及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阻尼组件,套管700与螺杆500螺纹配合,电机600连接螺杆500的一端以驱使套管700沿螺杆500的轴向伸缩运动,螺杆500传动连接阻尼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撑杆2,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电动撑杆2的阻尼组件能够为螺杆500提供稳定的摩擦阻尼,且通过弹性件400和压紧套200的配合来给摩擦轴300提供压紧力,替代了以往多组结构部件轴向堆叠挤压组成的结构方式,减少了零件数量,简化了结构组成,而且采用相互套设的安装方式,安装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结构的紧凑性,使得整体占用空间能够更小。
具体地,参见图5至图8,电动撑杆2还包括由内往外依次套合于套管700外侧的弹簧件900和壳体管800。阻尼组件的壳体固定安装于壳体管800的内部,电机600带动套管700相对壳体管800伸缩运动。而电动撑杆2的一端连接汽车本体1,电动撑杆2的另一端连接汽车尾门3,从而通过螺杆500的转动带动套管700伸缩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汽车尾门3。其中,阻尼组件能够给螺杆500提供稳定的摩擦阻尼,从而限制螺杆500在非电机600驱动的情况下自转动,进而使得汽车尾门3能够在任意位置悬停,以防止汽车尾门3在使用中出现掉落或反弹等异常现象。此外,设置的弹簧件900能够增加电动撑杆2支撑汽车尾门3的支撑力,从而提高汽车尾门3开闭的平稳性。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阻尼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设有安装腔(101);
压紧套(200),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腔(101),所述压紧套(200)开设有第一通孔(201);
摩擦轴(300),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201),所述摩擦轴(300)用于与螺杆(500)传动连接,以使得所述摩擦轴(300)可相对所述压紧套(200)转动;
弹性件(400),套设于所述压紧套(200)的外部,用于沿所述摩擦轴(300)的径向收紧所述压紧套(200)的内径,以使得所述压紧套(200)能够施加作用于所述摩擦轴(300)的压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紧套(200)包括套管部(210),所述压紧套(200)沿所述摩擦轴(300)的轴向断开一处以形成缺口部(202),所述缺口部(202)使得所述套管部(210)的内径可变,所述弹性件(400)的内径小于所述套管部(210)的外径,在所述弹性件(400)套设于所述套管部(210)时,所述弹性件(400)能够收紧所述套管部(210)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尼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400)为C型弹簧或密圈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尼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摩擦轴(300)的外壁与所述套管部(210)的内壁其中之一设有环形槽(203),另一设有第一凸起(310),所述环形槽(203)和所述第一凸起(310)相互卡接配合以限制所述压紧套(200)相对所述摩擦轴(300)沿轴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尼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紧套(200)还包括连接所述套管部(210)的端面部(220),所述端面部(220)与所述壳体(100)的内底壁其中之一设有插槽(102),另一设有与所述插槽(102)间隙卡接的第二凸起(221),在所述弹性件(400)收紧所述压紧套(200)后,所述第二凸起(221)抵接于所述插槽(102)以限制所述压紧套(200)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阻尼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凸起(22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凸起(221)沿所述套管部(210)的轴向周向分布于所述端面部(22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阻尼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00)包括主壳(110)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主壳(110)的壳盖(120),所述主壳(110)和所述壳盖(120)之间共同限定出所述安装腔(101),所述壳盖(120)用于将所述端面部(220)压紧于所述主壳(110)的内底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阻尼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盖(120)包括端盖(121)和圆环体(122),所述主壳(110)的内壁与所述端盖(121)的外壁设有相互配合的螺纹结构,所述圆环体(122)朝所述端面部(220)的一侧延伸设置,在所述端盖(121)通过所述螺纹结构连接于所述主壳(110)时,所述圆环体(122)将所述端面部(220)压紧于所述主壳(110)的内底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阻尼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121)开设有呈六角状的第二通孔(123)。
10.一种电动撑杆(2),包括螺杆(500)、电机(600)以及套设于所述螺杆(500)的外侧的套管(7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管(700)与所述螺杆(500)螺纹配合,所述电机(600)连接所述螺杆(500)的一端以驱使所述套管(700)沿所述螺杆(500)的轴向伸缩运动,所述螺杆(500)传动连接有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的所述的一种阻尼组件。
CN202320287835.4U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阻尼组件及电动撑杆 Active CN220101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87835.4U CN220101020U (zh)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阻尼组件及电动撑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87835.4U CN220101020U (zh)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阻尼组件及电动撑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1020U true CN220101020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68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87835.4U Active CN220101020U (zh)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阻尼组件及电动撑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10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83137B (zh) 车用脚踏板设备
US8202031B2 (en) Fastener assembly including a screw and a captively arranged bush
CN220101020U (zh) 一种阻尼组件及电动撑杆
CN204915491U (zh) 车用脚踏板设备
CN208264379U (zh) 用于汽车配件装配的防错位连接转轴
EP1508710B1 (en) A coupling device and a vehicle including such a device
CN208907433U (zh) 带气弹簧的变阻尼式转轴装置
CN2869427Y (zh) 螺母旋紧式电机传动结构
US20230184018A1 (en) Drive for adjusting an adjustment element of a motor vehicle
CN110553023A (zh) 过载保护器和电动撑杆
CN213117192U (zh) 一种液压爪式联轴节
CN210087089U (zh) 阻尼器和电动尾门撑杆
CN204450373U (zh) 可定力矩的套筒
CN210195514U (zh) 汽车外开启手柄用配重组件
CN219472618U (zh) 一种阻尼器
CN110925376A (zh) 一种具备较大自锁力的传动装置和电动升降立柱
CN218992180U (zh) 制动器、电动尾门撑杆及车辆
CN217925440U (zh) 汽车用阻尼装置
CN211398471U (zh) 一种自锁力较佳的传动总成和升降立柱
CN216305693U (zh) 撑杆用阻尼装置
CN216642300U (zh) 一种发动机曲轴耐磨套安装结构
CN116136144A (zh) 撑杆用阻尼装置
CN218623833U (zh) 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撑杆用阻尼器
CN212155388U (zh) 一种用于固定减震弹簧的螺杆
CN210087891U (zh) 气弹簧组件和汽车尾门撑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