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0310U - 通风横梁结构及光伏幕墙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风横梁结构及光伏幕墙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00310U CN220100310U CN202321151583.9U CN202321151583U CN220100310U CN 220100310 U CN220100310 U CN 220100310U CN 202321151583 U CN202321151583 U CN 202321151583U CN 220100310 U CN220100310 U CN 2201003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ntilation
- cavity
- sealing plate
- photovoltaic module
- photovolta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0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529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945 sealing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46 thermal str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725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943 EPDM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43261 Hevea brasiliens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459 Nitril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6 build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84 building-integrated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7 detri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340 laminated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52 natural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94 natural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098 polyolef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66 seal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风横梁结构及光伏幕墙系统,通风横梁结构用于光伏幕墙系统的通风,光伏幕墙系统包括墙体和光伏组件,光伏组件连接于墙体,光伏组件与墙体之间形成有通风空间,通风横梁结构包括:横梁框架、封板和通风装置,横梁框架设于通风空间内;封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横梁框架,封板与横梁框架围合形成空腔,横梁框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分别与空腔与通风空间连通;通风装置设于空腔内,且通风装置通过第一通孔与通风空间连通,通风装置用于带动通风空间内的空气流动。进而利用通风装置可以带动通风空间内的空气流动,促进通风空间内的气流循环,从而提升对光伏组件的散热效果,同时,方便对空腔内的通风装置进行装卸和维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风横梁结构及光伏幕墙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BIPV)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体结合起来,太阳能电池即为建筑物的一部分,这样节省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又能就近供应给建筑内部用电。目前比较常见的是屋顶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筑,而与墙体结合的一体化光伏幕墙的应用较少。主要是由于光伏组件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光伏组件上局部热应力集中,导致光伏组件产生热斑、发电量下降等现象,影响建筑材料甚至是整个光伏幕墙系统的使用寿命,存在安全隐患。
在目前的光伏幕墙系统中,主要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进行光伏组件的散热,但在炎热天气的环境下,环境温度和光伏组件的温度都很高,自然通风的方式散热效果较差,不能满足光伏组件的散热需求,影响了光伏幕墙系统的安装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通风横梁结构及光伏幕墙系统,至少解决相关技术的光伏幕墙系统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散热效果较差,不能满足光伏组件的散热需求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风横梁结构,用于光伏幕墙系统的通风,所述光伏幕墙系统包括墙体和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连接于所述墙体,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墙体之间形成有通风空间,包括:
横梁框架,所述横梁框架设于所述通风空间内;
封板,所述封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横梁框架,所述封板与所述横梁框架围合形成空腔,所述横梁框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所述空腔与所述通风空间连通;
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设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通风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通风空间连通,所述通风装置用于带动所述通风空间内的空气流动。
可选地,所述通风横梁结构还包括:温控装置;
所述温控装置设于所述通风空间内,所述温控装置与所述通风装置电连接,所述温控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通风空间内的温度,并基于所述温度控制所述通风装置的打开或关闭。
可选地,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测温模组和控制模组;
所述测温模组设于所述通风空间内,用于检测所述温度;所述控制模组分别与所述测温模组和所述通风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模组用于基于所述温度控制所述通风装置的打开或关闭。
可选地,所述测温模组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多个测温模组分别设于所述通风空间内的不同位置,每个所述测温模组用于检测对应位置的所述温度,所述控制模组分别与所述多个测温模组电连接,所述控制模组用于基于多个所述温度控制所述通风装置的打开或关闭。
可选地,所述空腔内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空腔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分隔板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所述通风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腔体用于收纳线缆包,所述通风装置通过导线与所述线缆包电连接,所述导线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可选地,所述通风横梁结构还包括: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设置在所述横梁框架与所述封板之间,所述密封结构的一侧与所述横梁框架贴合,所述密封结构的另一侧与所述封板贴合。
可选地,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板和密封件;
所述密封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梁框架靠近所述封板的一端,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封板延伸;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封板之间,所述密封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端贴合,所述密封件的另一侧与所述封板贴合。
可选地,所述第二端设有卡槽,所述密封件朝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卡接。
可选地,所述横梁框架靠近所述封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封板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一种光伏幕墙系统,包括:墙体、光伏组件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通风横梁结构;
所述光伏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墙体,所述墙体与所述光伏组件之间形成有通风空间,所述通风横梁结构设于所述通风空间内,所述通风横梁结构用于所述墙体与所述光伏组件之间的通风。
可选地,所述光伏幕墙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立柱;
所述至少两个立柱分别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所述至少两个立柱间隔排布,所述光伏组件连接于所述立柱背离所述墙体的一侧,所述横梁框架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
所述横梁框架靠近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设有连接端,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连接端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光伏幕墙系统还包括通风板;所述通风板连接于所述光伏组件远离所述横梁框架的一端,所述通风板上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所述通风空间连通。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在光伏幕墙系统中墙体和光伏组件之间的通风空间内设置通风横梁结构,通风横梁结构包括横梁框架、封板和通风装置,利用封板与横梁框架围合形成空腔,将通风装置设置于空腔内,通风装置通过第一通孔与通风空间连通,进而利用通风装置可以带动通风空间内的空气流动,促进通风空间内的气流循环,从而提升对光伏组件的散热效果。并且,通过将通风装置安装在空腔内,方便实际的安装布局,同时设置封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横梁框架,便于从封板处对空腔内的通风装置进行装卸和维护,方便实际的安装和维护操作。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风横梁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横梁框架与封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图2中圈示的A部的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横梁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光伏幕墙系统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图7中圈示的B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通风横梁结构;110:横梁框架;111:空腔;111a:第一腔体;111b:第二腔体;112:第一通孔;113:第一卡接部;114:连接端;120:封板;121:第二卡接部;130:通风装置;131:导线;140:温控装置;141:测温模组;142:控制模组;150:分隔板;151:第二通孔;160:密封结构;161:密封板;161a:卡槽;162:密封件;162a:卡扣;170:线缆包;200:墙体;300:光伏组件;201:通风空间;400:立柱;500:通风板;501: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风横梁结构及光伏幕墙系统进行解释说明之前,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风横梁结构及光伏幕墙系统的应用场景作以具体说明。
光伏幕墙系统是在建筑物墙体的外侧安装光伏组件,从而实现光伏组件与建筑物墙体的有效结合,以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利用率,并且能够利用光伏组件就近为建筑内部供电。其中,在建筑物的墙体外侧安装固定多个立柱,再将多个横梁固定在立柱上,这样,由立柱和横梁组成支撑框架,进而将光伏组件以及透明玻璃等安装固定在支撑框架上,形成建筑物的外部光伏幕墙系统。
由于光伏组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光伏组件的背面离墙体较近,位于光伏组件的背面与墙体之间的空间散热较差,在光伏组件上会出现局部热应力集中,导致光伏组件产生热斑、发电量下降等现象。采用自然通风散热的方式,为了达到有效的散热,需要保证光伏组件的背面与墙体之间有足够的散热空间,同时还需要设置足够的通风孔,以便使光伏组件背面空间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空气流通,这样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并且严重影响建筑幕墙外立面的效果。
为了促进光伏组件与墙体之间的空气流动,可以通过在支撑框架的立柱或横梁上安装排风扇,利用排风扇带动空间内的空气流动,从而提升散热效果。然而,当整个光伏幕墙系统安装完成后,光伏组件与墙体之间的空间狭小,一旦排风扇出了问题,,只能通过拆卸光伏组件才能进行维修操作,大大增加了维修难度和维护成本。并且,由于光伏组件的电路连接需要布置较多的线缆,若线缆散布在光伏组件与墙体之间,随着空间内局部温度的升高,存在安全隐患。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风横梁结构及光伏幕墙系统,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风横梁结构及光伏幕墙系统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和图7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通风横梁结构100,用于光伏幕墙系统的通风,光伏幕墙系统包括墙体200和光伏组件300,光伏组件300连接于墙体200,光伏组件300与墙体200之间形成有通风空间201,该通风横梁结构100包括:横梁框架110、封板120和通风装置130,横梁框架110设于通风空间201内;封板120可拆卸地连接于横梁框架110,封板120与横梁框架110围合形成空腔111,横梁框架11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2,第一通孔112分别与空腔111和通风空间201连通;通风装置130设于空腔111内,且通风装置130通过第一通孔112与通风空间201连通,通风装置130用于带动通风空间201内的空气流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光伏幕墙系统中墙体200和光伏组件300之间的通风空间201内设置通风横梁结构100,通风横梁结构100包括横梁框架110、封板120和通风装置130,利用封板120与横梁框架110围合形成空腔111,将通风装置130设置于空腔111内,通风装置130通过第一通孔112与通风空间201连通,进而利用通风装置130可以带动通风空间201内的空气流动,促进通风空间201内的气流循环,从而提升对光伏组件300的散热效果。并且,通过将通风装置130安装在空腔111内,方便实际的安装操作,同时设置封板120可拆卸地连接于横梁框架110,可以从封板120处对空腔111内的通风装置130进行装卸和维护,方便实际的安装和维护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通风横梁结构100应用于光伏幕墙系统中时,可以是在现有的光伏幕墙系统中增设通风横梁结构100。也可以是利用本申请中的通风横梁结构100部分替代现有的光伏幕墙系统中的横梁,从而使通风横梁结构100既能起到通风效果,又能起到对光伏组件300的固定作用。
具体地,通风横梁结构100包括横梁框架110,横梁框架110为中空结构,沿竖直方向该中空结构的上端设有开口,在开口处设置封板120,由封板120和横梁框架110可以围合成空腔111,将通风装置130安装在空腔111内。
其中,设置封板120与横梁框架110可拆卸连接,在实际安装使用时,可以先对横梁框架110进行安装固定,然后,将通风装置130以及用于光伏组件300电路连接的线缆包170等安装到空腔111内,最后在将封板120安装到横梁框架110上完成通风横梁结构100的组装。而在需要对通风装置130进行维护时,只需将封板120拆卸后,即可对空腔111内部的通风装置130进行维护操作,操作方便灵活。
在一些实施例中,封板120与横梁框架110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卡接、插接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当然,可以采用其它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在具体应用中,在横梁框架11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2,通过第一通孔112可以连通横梁框架110内部的空腔111与外部的通风空间201,通风装置130安装在空腔111内靠近第一通孔112的位置,并使通风装置130通过第一通孔112与通风空间201连通。这样,在通风装置130工作时,由通风装置130可以带动通风空间201内的空气流动,进而促进了通风空间201内的空气循环,通过空气流动可以带走光伏组件300局部产生的热量,避免局部热量集中而影响光伏组件300的发电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通常在光伏幕墙系统中,会对应设置通风孔501,以将光伏组件300与墙体200之间的通风空间201与外部环境连通,便于通风空间201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空气流动。而本申请中通过在横梁框架110中设置通风装置130,利用通风装置130加速通风空间201内的空气流动,进而能够促进通风空间201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空气交换,进而提升了散热效果。
具体地,通风装置130可以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本申请中使通风装置130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通过第一通孔112与通风空间201连通,这样,随着通风装置130的运行,可以带动其周围空气的流动,进而加速通风空间201内的空气循环,实现对光伏组件300的散热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风装置130可以选用风扇,将风扇安装在横梁框架110上第一通孔112处,风扇与通风空间201连通,通过风扇扇叶的转动,可以加速通风空间201内的空气流动,实现对光伏组件300的散热作用。
当然,通风装置130还可以选用其它的通风或排风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用,在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如图1所示,通风横梁结构100还包括温控装置140,温控装置140设于通风空间201内,温控装置140与通风装置130电连接,温控装置140用于检测通风空间201内的温度,并基于所述温度控制通风装置130的打开或关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通风空间201内设置温控装置140,利用温控装置140可以实时检测通风空间201内的温度,并且该温控装置140与通风装置130电连接,进而基于实际检测的温度,温控装置140可以精准控制通风装置130的打开或关闭,从而实现对温控装置140的自动控制,能够及时有效的降低光伏组件300的温度,从而提高光伏组件300发电效率。
其中,温控装置140可以设置在通风空间201中的任意位置,进而利用温控装置140能够实时监测通风空间201内的温度,以便根据实际温度控制通风装置130的打开或关闭。
可选地,如图1所示,温控装置140包括:测温模组141和控制模组142;测温模组141设于通风空间201内,用于检测通风空间201内的温度;控制模组142分别与测温模组141和通风装置130电连接,控制模组142基于温度控制通风装置130的打开或关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测温模组141可以检测通风空间201内的实时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温度传输给控制模组142,控制模组142基于所检测的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以控制通风装置130的打开或关闭,从而实现对通风装置130的精准控制。
具体地,测温模组141可以选用温度计、测温仪、温度传感器等温度测量仪器,当然,测温模组141还可以选用其它的温度测量仪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用,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其中,可以预先在控制模组142中设置预设温度,当测温模组141所检测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控制模组142控制通风装置130的打开,以加速通风空间201内的空气流动,提升光伏组件300的散热。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温度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环境以及光伏组件300的性能来确定,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温模组141可以安装在光伏组件300朝向墙体200的一面,也即安装在光伏组件300的背面,从而检测光伏组件300的温度变化,当光伏组件300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由控制模组142控制通风装置130的打开,以对光伏组件300进行散热。
当然,测温模组141还可以设置在通风空间201内的其他位置,测温模组141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结构布局需要进行设置,以便准确地检测通风空间201内的温度变化。
可选地,测温模组141设为多个,多个测温模组141分别设置于通风空间201内的不同位置,每个测温模组141用于测量其对应位置的温度,控制模组142分别与多个测温模组141电连接,控制模组142基于多个温度通风装置130的打开或关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测温模组141,使多个测温模组141分布于通风空间201内,利用每个测温模组141可以测量其对应位置的实时温度,进而控制模组142可以根据多个测温模组141所测量的温度精准控制通风装置130的运行,提高对通风空间201温度监测的准确性。
其中,多个测温模组141可以散布在整个通风空间201内,从而通过多个测温模组141可以实现对多个位置的温度监测作用,当其中任意一个测温模组141所检测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时,控制模组142都会控制通风装置130的打开,以起到对局部过高温度的散热作用。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空腔111内设有分隔板150;分隔板150将空腔111分为第一腔体111a和第二腔体111b;分隔板150上设有第二通孔151,第二通孔151连通第一腔体111a和第二腔体111b;通风装置130设于第一腔体111a内,第一通孔112与第一腔体111a连通;第二腔体111b用于收纳线缆包170,通风装置130通过导线131与线缆包170电连接,导线131穿设于第二通孔151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空腔111内设置分隔板150,利用分隔板150将空腔111分隔成第一腔体111a和第二腔体111b,第一腔体111a用于安装通风装置130,第二腔体111b用于收纳线缆包170,并在分隔板150上开设第二通孔151,利用第二通孔151连通第一腔体111a和第二腔体111b,在第二通孔151内穿设有导线131,利用导线131实现通风装置130与线缆包170的电连接。
具体地,本申请中的线缆包170可以包括光伏幕墙系统中为实现电连接所需的各种线缆。例如,用于将通风装置130连接至电源的线缆,以及光伏组件300的电路系统中的线缆等。
在具体地应用中,由于整个光伏幕墙系统所需的线缆数量较多,若散布在光伏组件300与墙体200之间比较杂乱,且不利于实际的安装和维护。并且,当光伏组件300背面局部温度较高时,会加速线缆的老化损伤,影响线缆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空腔111内形成两个腔体,利用其中一个腔体收纳线缆包170,这样,既能达到隐蔽线缆的作用,提升整个光伏幕墙系统的整洁美观度,同时,也方便实际的走线和维护操作,降低线缆包170损坏的风险。
其中,至少两个腔体可以沿竖直方向排布,也可以沿水平方向排布,或者沿其它方向排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腔111内的分隔板150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利用多个分隔板150可以将空腔111分隔成多个腔体,进而利用不同腔体满足不同的安装和收纳需求。当然,空腔111内分隔板150的设置数量以及位置,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分隔形成的多个腔体中,至少一个腔体与第一通孔112连通,进而将通风装置130设置在相应的腔体内,并使通风装置130与第一通孔112连通,以便利用通风装置130可以带动通风空间201内的空气流动。
此外,当分隔板150设置在通风装置130与封板120之间时,分隔板150上所设置的第二通孔151的尺寸与通风装置130的尺寸相适配,以便在封板120拆下后,穿过第二通孔151对通风装置130进行维护操作。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通风横梁结构100还包括:密封结构160,密封结构160设置在横梁框架110与封板120之间,密封结构160的一侧与横梁框架110贴合,密封结构160的另一侧与封板120贴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横梁框架110与封板120之间设置密封结构160,使密封结构160的一侧与横梁框架110贴合,另一侧与封板120贴合,进而通过密封结构160可以实现横梁框架110与封板120之间的密封作用,以增加空腔111内的密闭性,进而避免外部积水由横梁框架110与封板120的安装缝隙处进入空腔111内,从而提升通风装置130以及电路系统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热空气上升,为了提升通风效果,可以将整个通风横梁结构100设置在通风空间201内靠近上方的位置,并且,沿竖直方向,第一通孔112设置在横梁框架110的下端,使通风装置130的出风口自上往下吹风,进而能够加速通风空间201内的空气流动。
此外,将第一通孔112设置在横梁框架110的下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通风空间201内出现冷凝水时,在重力作用下,便于从冷凝水第一通孔112处流出空间201,避免对通风装置130以及电路系统的影响。
可选地,如图3至图6所示,密封结构160还包括:密封板161和密封件162,密封板16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连接于横梁框架110靠近封板120的一端,第二端朝向封板120延伸,密封件162设置于第二端与封板120之间,密封件162的一侧与第二端贴合,密封件162的另一侧与封板120贴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横梁框架110中设置密封板161,密封板161的一端与横梁框架110连接,密封板161的另一端设有密封件162,密封件162夹持在密封板161的另一端与封板120之间,从而实现封板120与横梁框架110之间的密封连接,避免外部积水由封板120处漏入空腔111内。
具体地,在横梁框架110靠近封板120的一端设置密封板161,密封板161的第一端与横梁框架110固定连接,密封板161的第二端向封板120延伸,在密封板161的第二端与封板120之间设置密封件162,利用密封板161与封板120对密封件162形成挤压作用,使密封件162产生预变形,进而实现封板120与横梁框架110之间的密封。
其中,密封板161与横梁框架110可以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方便实际的安装操作。具体地,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密封板161的第一端与横梁框架110焊接固定,也可以采用一体加工的方式加工得到一体式结构的密封板161和横梁框架1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162可以选用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等弹性材料制成,例如,可以选用:三元乙丙橡胶、丁腈橡胶、天然橡胶、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等弹性材料制成。
当然,密封件162还可以选用其它的密封材料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用,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结构还包括密封胶层,密封胶层设置在密封件162与封板120之间。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先将密封件162安装到密封板161上,再在密封件162与封板120的配合面上涂敷一层密封胶层,再将封板120与横梁框架110扣合在一起,通过设置密封胶层增加封板161与密封件之间的密封性。
可选地,如图3所示,在密封板161的第二端设有卡槽161a,密封件162朝向第二端的一侧设有卡扣162a,卡扣162a与卡槽161a卡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密封件162朝向密封板161的一侧设置卡扣162a,通过卡扣162a与密封板161上的卡槽161a卡接,可以实现密封件162与密封板161的预固定,进而方便安装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密封件162是通过受压预变形来产生密封作用,但当密封件162受压过大则会导致密封件162被压伤而失去密封性能。因而,本申请中通过在密封板161的第二端设置卡槽161a,一方面,通过卡槽161a与卡扣162a的配合可以实现对密封件162的卡接固定;另一方面,利用卡槽161a还可以作为密封件162的变形预留空间,当封板120与密封板161之间的挤压力多大时,密封件162可以向卡槽161a内变形以抵消过大的挤压力,避免密封夹被压伤。
可选地,如图3至图5所示,横梁框架110靠近封板120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接部113,封板120在与第一卡接部113对应位置设有第二卡接部121,通过第一卡接部113与第二卡接部121卡接,可以实现封板120与横梁框架11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便封板120的安装和拆卸,进而便于对空腔111的通风装置130进行装卸和维护。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卡接部113和第二卡接部121可以选用卡扣结构和卡槽结构的配合结构,其中,第一卡接部113可以设为卡扣结构和卡槽结构中的其一,第二卡接部121可以设为卡扣结构和卡槽结构中的另一,通过卡扣结构与卡槽结构的卡接配合,实现封板120与横梁框架11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接部113和第二卡接部121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伏幕墙系统,包括:墙体200、光伏组件300以及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通风横梁结构100;光伏组件300固定连接于墙体200,墙体200与光伏组件300之间形成有通风空间201,通风横梁结构100设于通风空间201内,通风横梁结构100用于墙体200与光伏组件300之间的通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光伏幕墙系统中墙体200和光伏组件300之间的通风空间201内设置通风横梁结构100,通风横梁结构100包括横梁框架110、封板120和通风装置130,利用封板120与横梁框架110围合形成空腔111,将通风装置130设置于空腔111内,通风装置130通过第一通孔112与通风空间201连通,进而利用通风装置130可以带动通风空间201内的空气流动,促进通风空间201内的气流循环,从而提升对光伏组件300的散热效果。并且,通过将通风装置130安装在空腔111内,方便实际的安装布局,同时设置封板120可拆卸地连接于横梁框架110,便于从封板120处对空腔111内的通风装置130进行装卸和维护,方便实际的安装和维护操作,提升了整个光伏幕墙系统的适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组件300可以选用双层夹胶玻璃结构的光伏组件300,也可以是中空玻璃结构的光伏组件300,当然,还可以选用其他结构的光伏组件300,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如图7所示,光伏幕墙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立柱400,至少两个立柱400分别与墙体200固定连接,至少两个立柱400间隔排布,光伏组件300连接于立柱400背离墙体200的一侧,横梁框架110设于相邻两个立柱400之间;横梁框架110靠近光伏组件300的一侧设有连接端114,光伏组件300与连接端114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墙体200上固定安装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立柱400,并在相邻两个立柱400之间设置横梁框架110,由至少两个立柱400和横梁框架110可以形成支撑框架,利用支撑框架可以安装承载光伏组件300。这样,既能实现对光伏组件300的安装固定,又能通过在横梁框架110内安装通风装置130,利用通风装置130可以促进光伏组件300与墙体200之间的空气流动,提升对光伏组件300的散热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横梁框架110既可用于安装通风装置130,还可用于安装固定光伏组件300,能够替代原有支撑框架中的部分横梁结构,节省材料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中的光伏幕墙系统的安装过程可以包括:在墙体200内预先埋置有固定埋件,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将多个立柱400分别与对应的固定埋件固定连接。再将横梁框架110以及其它固定横梁分别安装到立柱400上,以形成支撑框架。然后,再将光伏组件300以及透明玻璃系统等外部安装部件安装到支撑框架上,完成对光伏幕墙系统主体部件的组装。最后,再根据散热在横梁框架110的空腔111内装入通风装置130,以及在空腔111内布置相应的线缆包170,扣上封板120,以完成对通风横梁结构100的组装。
可选地,如图8所示,光伏幕墙系统还包括通风板500;通风板500连接于光伏组件300远离横梁框架110的一端,通风板500上设有多个通风孔501,通风孔501与通风空间201连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光伏幕墙系统中设置通风板500,在通风板500上设有多个通风孔501,利用通风孔501可以将光伏组件300背面的通风空间201与光伏组件300正面的外部环境连通。通过使通风装置130和通风孔501分别设置于光伏组件300的相对两端,这样,在通风装置130工作时,能够带动光伏组件300整个空间的空气流动,进而有助于进一步促进通风空间201内的空气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空气交换,提升对光伏组件300背面的散热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通常在将光伏组件300安装在墙体200上时,光伏组件300的背面朝向墙体200,光伏组件300的正面朝向外部环境,利用光伏组件300的正面接收阳光而进行光电转换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中的墙体200可以包括建筑结构梁,建筑结构梁处于上下两层房屋之间,光伏组件300的设置位置可以与建筑结构梁的位置相对应,从而避免光伏组件300对房屋光线的遮挡。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的通风横梁结构100可以设置于建筑结构梁的上端,也即通风横梁结构100位于上层房屋的阳台位置,这样方便实际的维护操作。当然,光伏幕墙系统的具体设置结构可以根据实际建筑结构来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通风横梁结构,用于光伏幕墙系统的通风,所述光伏幕墙系统包括墙体和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连接于所述墙体,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墙体之间形成有通风空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梁框架,所述横梁框架设于所述通风空间内;
封板,所述封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横梁框架,所述封板与所述横梁框架围合形成空腔,所述横梁框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所述空腔与所述通风空间连通;
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设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通风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通风空间连通,所述通风装置用于带动所述通风空间内的空气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横梁结构还包括:温控装置;
所述温控装置设于所述通风空间内,所述温控装置与所述通风装置电连接,所述温控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通风空间内的温度,并基于所述温度控制所述通风装置的打开或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装置包括:测温模组和控制模组;
所述测温模组设于所述通风空间内,用于检测所述温度;所述控制模组分别与所述测温模组和所述通风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模组用于基于所述温度控制所述通风装置的打开或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模组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多个测温模组分别设于所述通风空间内的不同位置,每个所述测温模组用于检测对应位置的所述温度,所述控制模组分别与所述多个测温模组电连接,所述控制模组用于基于多个所述温度控制所述通风装置的打开或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空腔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分隔板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所述通风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腔体用于收纳线缆包,所述通风装置通过导线与所述线缆包电连接,所述导线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通风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横梁结构还包括: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设置在所述横梁框架与所述封板之间,所述密封结构的一侧与所述横梁框架贴合,所述密封结构的另一侧与所述封板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风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板和密封件;
所述密封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梁框架靠近所述封板的一端,所述第二端朝向所述封板延伸;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封板之间,所述密封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端贴合,所述密封件的另一侧与所述封板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设有卡槽,所述密封件朝向所述第二端的一侧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框架靠近所述封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封板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
10.一种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光伏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通风横梁结构;
所述光伏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墙体,所述墙体与所述光伏组件之间形成有通风空间,所述通风横梁结构设于所述通风空间内,所述通风横梁结构用于所述墙体与所述光伏组件之间的通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幕墙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立柱;
所述至少两个立柱分别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所述至少两个立柱间隔排布,所述光伏组件连接于所述立柱背离所述墙体的一侧,所述横梁框架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
所述横梁框架靠近所述光伏组件的一侧设有连接端,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连接端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伏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幕墙系统还包括通风板;所述通风板连接于所述光伏组件远离所述横梁框架的一端,所述通风板上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与所述通风空间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51583.9U CN220100310U (zh) | 2023-05-12 | 2023-05-12 | 通风横梁结构及光伏幕墙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51583.9U CN220100310U (zh) | 2023-05-12 | 2023-05-12 | 通风横梁结构及光伏幕墙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00310U true CN220100310U (zh) | 2023-11-28 |
Family
ID=88865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151583.9U Active CN220100310U (zh) | 2023-05-12 | 2023-05-12 | 通风横梁结构及光伏幕墙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00310U (zh) |
-
2023
- 2023-05-12 CN CN202321151583.9U patent/CN22010031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969760U (zh) | 导轨拼接式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 | |
CN101591953B (zh) | 一种具有保温供热光伏发电功能幕墙 | |
CN200999405Y (zh) | 一种光电幕墙 | |
KR102046409B1 (ko) | 태양광 발전수단이 구비된 건축용 외장재 | |
CN203277448U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专用铝合金边框 | |
CN220100310U (zh) | 通风横梁结构及光伏幕墙系统 | |
CN202307009U (zh) | 一种新型led网格租赁屏 | |
CN111565023B (zh) | 一种光伏接线盒 | |
CN218292386U (zh) | 一种幕墙单元、光伏幕墙及建筑物 | |
CN105207609B (zh) | 一种通风散热的智能接线盒 | |
CN207491446U (zh) | 一种外置散热充电桩电源模块 | |
CN113225993B (zh) | 一种节能型室外运行机柜降温装置 | |
CN211126643U (zh) | 一种高散热配网自动化终端 | |
CN210296550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线路板 | |
CN210008132U (zh) | 一种电机控制器的散热组件 | |
CN219011616U (zh) | 一种光伏幕墙构件及光伏幕墙 | |
CN219351676U (zh) | 一种光伏接电盒 | |
CN219107086U (zh) | 一种光储一体机 | |
CN219100551U (zh) | 一种光伏保温一体板和光伏保温系统 | |
CN101699733B (zh) | 变流器的通风装置 | |
CN221590052U (zh) | 一种便于拆装的通风式光伏幕墙 | |
CN216414241U (zh) | 一种双槽装框式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 | |
CN220301664U (zh) | 一种bipv厂房屋面系统 | |
CN211321256U (zh) | 竖向光伏幕墙安装组件 | |
CN221326611U (zh) | 可主动散热的电表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