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93776U - 一种铸铁件加工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铸铁件加工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93776U
CN220093776U CN202321381660.XU CN202321381660U CN220093776U CN 220093776 U CN220093776 U CN 220093776U CN 202321381660 U CN202321381660 U CN 202321381660U CN 220093776 U CN220093776 U CN 220093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disc
iron casting
fixed connection
clamp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8166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曦
潘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Youd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Youd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Youd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Youd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8166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93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93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93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铁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铸铁件加工夹持装置,包括底板和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盘上设有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下表面与第一圆盘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壳内壁与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横杆均与夹板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板分别贯穿第一外壳与第一外壳上加工的滑道滑动连接,通过夹持结构和第一圆盘的配合,电动伸缩杆启动带动立板向上移动,通过加工的滑槽带动两边的两个横杆相对移动,带动两个夹板在第一外壳上加工的滑道相对滑动,对铸铁件进行夹持工作,不需要人工手动拿住铸铁件使铸铁件腾空在四个夹块之间,再进行夹持工作,减少了人工手动劳动力。

Description

一种铸铁件加工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铁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铸铁件加工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铸铁件加工夹持装置其综合性能接近于钢,正是基于其优异的性能,已成功地用于铸造一些受力复杂,强度、韧性、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零件。
例如授权公告号“CN214817740U”名为一种球墨铸铁件用加工夹持装置,支撑座的顶端另一侧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的上端焊接有滑动架,滑动架与第一螺柱相对一侧设置有第二螺柱,第二螺柱上移动连接有第二上夹块和第二下夹块,滑动架的另一侧设置有转动轴,支撑座上端位于滑动架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柱,支柱上设置有螺孔,螺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一端与转动轴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滑动第一上夹块、第一下夹块、第二上夹块和第二下夹块调节夹块的夹持大小,使得夹块能够夹持不同大小的铸铁件,夹持稳定性高。但是球墨铸铁件用加工夹持装置在对铸铁件进行夹持工作时,是将铸铁件的四边进行夹持,需要人工手动拿住铸铁件使铸铁件腾空在四个夹块之间,再进行夹持工作,增加了人工手动劳动力,同时球墨铸铁件用加工夹持装置不能对铸铁件的加工角度进行调节,只能固定铸铁件的角度进行加工,设备的工作局限性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存在的需要人工手动拿住铸铁件使铸铁件腾空在第一夹板之间,在进行夹持工作,增加了人工手动劳动力和只能固定铸铁件的角度进行加工,设备的工作局限性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铸铁件加工夹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铸铁件加工夹持装置,包括底板和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盘上设有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下表面与第一圆盘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壳内壁与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与立板固定连接,所述立板上下分别加工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两边分别与两个横杆上突起的圆柱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横杆均与夹板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板分别贯穿第一外壳与第一外壳上加工的滑道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表面与支撑架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铸铁件加工旋转结构,所述铸铁件加工旋转结构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下表面与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壳内壁通过支架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通过减速器与双头螺柱固定连接,所述双头螺柱通过轴承与第二外壳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双头螺柱表面两边分别与两个螺纹座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座通过销轴与直杆活动连接,所述直杆通过销轴与第二圆盘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圆盘上表面与圆杆固定连接,所述圆杆贯穿第二外壳通过轴承与第二外壳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杆上表面与第一圆盘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内壁与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与加工模块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铸铁件加工夹持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夹持结构和第一圆盘的配合,电动伸缩杆启动带动立板向上移动,通过加工的滑槽带动两边的两个横杆相对移动,带动两个夹板在第一外壳上加工的滑道相对滑动,对铸铁件进行夹持工作,不需要人工手动拿住铸铁件使铸铁件腾空在四个夹块之间,再进行夹持工作,减少了人工手动劳动力;
通过铸铁件加工旋转结构和第一圆盘的配合,电机启动带动双头螺柱转动,带动两个螺纹座相对移动,带动两个直杆相对带动,带动第二圆盘转动,同时带动圆杆在第二外壳内转动,带动第一圆盘转动,同时带动铸铁件进行转动,进行加工角度的调节,减少了设备的工作局限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剖视图;
图3为图1中铸铁件加工旋转结构的正剖视图;
图4为图3的仰剖视图;
图5为图1中夹持结构的正剖视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架,3、铸铁件加工旋转结构,301、第二外壳,302、电机,303、螺纹座,304、直杆,305、双头螺柱,306、圆杆,307、第二圆盘,4、第一圆盘,5、夹持结构,501、第一外壳,502、立板,503、夹板,504、横杆,505、电动伸缩杆,506、滑槽,6、加工模块,7、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5:
本实施例中,一种铸铁件加工夹持装置,包括底板1和第一圆盘4,第一圆盘4上设有夹持结构5,夹持结构5包括第一外壳501,第一外壳501下表面与第一圆盘4上表面固定连接,固定住第一外壳501的位置,第一外壳501内壁与电动伸缩杆505固定连接,固定住电动伸缩杆505的位置,电动伸缩杆505根据实际需求,满足工作需要即可,电动伸缩杆505与立板502固定连接,立板502上下分别加工有两个滑槽506,两个滑槽506两边分别与两个横杆504上突起的圆柱滑动连接,横杆504上突起的圆柱能在滑槽506内滑动,两个横杆504均与夹板503表面固定连接,两个夹板503分别贯穿第一外壳501与第一外壳501上加工的滑道滑动连接,两个夹板503能在第一外壳501上加工的滑道上左右滑动,底板1上表面与支撑架2下表面固定连接,固定住支撑架2的位置。
参照附图1-4:
底板1上设有铸铁件加工旋转结构3,铸铁件加工旋转结构3包括第二外壳301,第二外壳301下表面与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固定住第二外壳301的位置,第二外壳301内壁通过支架与电机302固定连接,固定住电机302的位置,电机302根据实际需求,满足工作需要即可,电机302输出轴通过减速器与双头螺柱305固定连接,双头螺柱305通过轴承与第二外壳301内壁转动连接,电机302启动能带动双头螺柱305在第二外壳301内转动,双头螺柱305表面两边分别与两个螺纹座303螺纹连接,螺纹座303通过销轴与直杆304活动连接,直杆304能在螺纹座303上活动,直杆304通过销轴与第二圆盘307活动连接,第二圆盘307上表面与圆杆306固定连接,圆杆306贯穿第二外壳301通过轴承与第二外壳301转动连接,第二圆盘307转动能带动圆杆306在第二外壳301内转动,圆杆306上表面与第一圆盘4下表面固定连接,圆杆306转动能带动第一圆盘4转动,支撑架2内壁与液压缸7固定连接,固定住液压缸7的位置,液压缸7根据实际需求,满足工作需要即可,液压缸7与加工模块6固定连接,加工模块6可以是钻孔、打磨等,根据实际需求,满足工作需要即可。
工作原理:
当使用铸铁件加工夹持装置时,将需要进行加工的铸铁件放置在第一外壳501上,接通电动伸缩杆505的外接电源,电动伸缩杆505启动带动立板502向上移动,通过加工的滑槽506带动两边的两个横杆504相对移动,带动两个夹板503在第一外壳501上加工的滑道相对滑动,对铸铁件进行夹持工作,然后接通液压缸7的外接电源,液压缸7启动带动加工模块6向下移动对铸铁件进行加工工作,当铸铁件的加工角度需要进行调节时,接通电机302的外接电源,电机302启动带动双头螺柱305转动,带动两个螺纹座303相对移动,带动两个直杆304相对带动,带动第二圆盘307转动,同时带动圆杆306在第二外壳301内转动,带动第一圆盘4转动,同时带动铸铁件进行转动,进行加工角度的调节,完成铸铁件加工夹持装置的铸铁件加工夹持工作。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Claims (5)

1.一种铸铁件加工夹持装置,包括底板(1)和第一圆盘(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盘(4)上设有夹持结构(5),所述夹持结构(5)包括第一外壳(501),所述第一外壳(501)下表面与第一圆盘(4)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壳(501)内壁与电动伸缩杆(505)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505)与立板(502)固定连接,所述立板(502)上下分别加工有两个滑槽(506),两个所述滑槽(506)两边分别与两个横杆(504)上突起的圆柱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横杆(504)均与夹板(503)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板(503)分别贯穿第一外壳(501)与第一外壳(501)上加工的滑道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铁件加工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与支撑架(2)下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铁件加工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铸铁件加工旋转结构(3),所述铸铁件加工旋转结构(3)包括第二外壳(301),所述第二外壳(301)下表面与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壳(301)内壁通过支架与电机(30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02)输出轴通过减速器与双头螺柱(305)固定连接,所述双头螺柱(305)通过轴承与第二外壳(30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双头螺柱(305)表面两边分别与两个螺纹座(303)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座(303)通过销轴与直杆(304)活动连接,所述直杆(304)通过销轴与第二圆盘(307)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圆盘(307)上表面与圆杆(306)固定连接,所述圆杆(306)贯穿第二外壳(301)通过轴承与第二外壳(30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铸铁件加工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306)上表面与第一圆盘(4)下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铸铁件加工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内壁与液压缸(7)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7)与加工模块(6)固定连接。
CN202321381660.XU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铸铁件加工夹持装置 Active CN220093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81660.XU CN220093776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铸铁件加工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81660.XU CN220093776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铸铁件加工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93776U true CN220093776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81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81660.XU Active CN220093776U (zh) 2023-06-01 2023-06-01 一种铸铁件加工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937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16627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精密内燃机法兰吊装设备
CN113183027A (zh) 一种机器人打磨系统及其打磨夹具
CN216940072U (zh) 一种结晶器铜管内壁抛光装置
CN208826199U (zh) 一种金属圆管打磨装置
CN220093776U (zh) 一种铸铁件加工夹持装置
CN112536648B (zh) 适用于曲轴及非标轴类实体表面的磁粒研磨机及方法
CN213258163U (zh) 一种节省cnc车床加工材料的加工治具
CN113211140A (zh) 发动机曲轴油孔加工用精密通用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1386923U (zh) 一种加工轮辐的单刀立车装置
CN210208743U (zh) 一种机械制造用加工设备
CN209954337U (zh) 一种专用汽车零配件加工中心
CN206689671U (zh) 一种可调节式焊接平台
CN216732630U (zh) 一种尼龙滑轮毛坯压铸成型设备
CN214305612U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作业台架
CN213004640U (zh) 一种铸铁件修磨加工系统
CN215088226U (zh) 一种连杆大头孔修复装置
CN205147694U (zh) 一种小型铸焊转轮用手动焊接变位机
CN211680242U (zh) 一种自行车车架加工用切割装置
CN109623418B (zh) 一种专用汽车零配件加工中心
CN210997437U (zh) 一种用于钢管连接的焊接装置
CN219053425U (zh) 一种模具修复焊接机
CN220740266U (zh) 一种机加工转孔装置
CN219542407U (zh) 一种高效的汽车制作卡轴夹具
CN220006884U (zh) 一种轴类工件加工装置
CN220881762U (zh) 一种稳定型打磨加工供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