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90849U - 一种过滤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滤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90849U
CN220090849U CN202321636897.8U CN202321636897U CN220090849U CN 220090849 U CN220090849 U CN 220090849U CN 202321636897 U CN202321636897 U CN 202321636897U CN 220090849 U CN220090849 U CN 220090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filter element
pipeline
valve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368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 Institute of Nuclear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 Institute of Nuclear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 Institute of Nuclear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 Institute of Nuclear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216368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90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90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908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滤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多级过滤器、主输入管路、输出管路,所述多级过滤器的输入端均通过管路与主输入管路相连,所述管路上设有控制阀门,所述多级过滤器的输出端分别与输出管路相连,所述主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多级过滤器,可实现一用一备,保证在单个过滤器出现故障时,通过启闭管路上的控制阀门,即可开启另一备用多级过滤器,保证整个过滤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在主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过滤系统的压差。

Description

一种过滤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过滤单元。
背景技术
气体处理系统可对腔体内的气体实现过滤、排气、抽除及气体流量测量控制、排气压力测量控制,以及气体成分检测等功能。
气体处理过程中涉及到的过滤器有金属烧结过滤器、聚四氟乙烯烧结过滤器、气动阀、差压计、单向阀等,过滤器两端安装压力变送器,测量过滤器前端进气和过滤器后端出气之间的压差,以此判定管路通气能力和过滤器工况。当压差达到设定值或压差过大时,说明过滤器发生堵塞,判定为过滤功能“失效”。高密封性过滤器必须在有限空间内同时满足高过滤效率与低阻力损失。
现有的过滤单元过滤效率不高,同时由于过滤气体压力过大,容易导致滤芯受损,容易导致过滤效果受损,而且对于某些处理有害气体的工况,如果过滤器损坏是无法直接停机维修的,从而会影响整个过滤过程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实现对有害气体过滤的过程中保证过滤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过滤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多级过滤器、主输入管路、输出管路,所述多级过滤器的输入端均通过管路与主输入管路相连,所述管路上设有控制阀门,所述多级过滤器的输出端分别与输出管路相连,所述主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
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多级过滤器,可实现一用一备,保证在单个过滤器出现故障时,通过启闭管路上的控制阀门,即可开启另一备用多级过滤器,保证整个过滤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在主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过滤系统的压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多级过滤器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次级过滤器,所述次级过滤器包括壳体、滤芯,所述壳体内壁沿其轴线方向设有环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心处开设有安装凹槽,所述滤芯伸入安装凹槽的一端为锯齿状并与安装凹槽粘接固定,所述滤芯还通过压环与安装凹槽连接紧固。
通过将滤芯伸入安装凹槽的一端为锯齿状并与安装凹槽粘接固定,提高了滤芯的固定效果,同时在支撑板外侧固定压环可对滤芯进一步固定,进一步提高了滤芯的固定效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压环,并围合形成一个与滤芯相适配的安装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凹槽与滤芯相连的一端设有与滤芯连接端相适配的安装凸起。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次级过滤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次级过滤器、第二次级过滤器、多个第三次级过滤器,所述滤芯包括第一滤芯、第二滤芯、第三滤芯,且其分别固定设于第一次级过滤器、第二次级过滤器、第三次级过滤器内,所述第一滤芯过滤效率低于第二滤芯,所述第二滤芯过滤效率低于第三滤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滤芯为粗海绵,所述第二滤芯为细海绵,所述第三滤芯为玻璃纤维滤纸。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凸起与滤芯的连接端之间填充固状胶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环为钢丝网压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多级过滤器,可实现一用一备,保证在单个过滤器出现故障时,通过启闭管路上的控制阀门,即可开启另一备用多级过滤器,保证整个过滤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在主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过滤系统的压差。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滤芯伸入安装凹槽的一端为锯齿状并与安装凹槽粘接固定,提高了滤芯的固定效果,同时在支撑板外侧固定压环可对滤芯进一步固定,进一步提高了滤芯的固定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三滤芯与次级过滤器粘接固定,可防止污染气体从边缘处泄漏,通过在第三滤芯两端设置钢丝网压环,可防止气体冲击力过大使得滤芯变形过大损坏密封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的整体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体模组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阀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杆套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阀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阀组阀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杆套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五阀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五杆套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五阀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道板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气单元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流量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L型转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滤单元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级过滤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四气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1、过滤单元;11、过滤单元箱体;12、多级过滤器;121、次级过滤器;1211、安装凹槽;1212、对接凸起;122、支撑板;1221、通孔;123、压环;13、滤芯;131、第一滤芯;132、第二滤芯;133、第三滤芯;2、排气单元;21、气体模组;210、气体模组箱体;22、质谱检测模块;221、流量控制模块;2211、流量控制器;2212、L型转接板;222、气体取样模块;223、在线检测模块;2231、检测支路;2232、气体检测仪;2233、成分检测缓冲罐;23、真空泵组;24、总控模块;25、阀组模块;2501、第一阀组;2501、第一阀组;25011、第一阀组壳体;25012、第一阀杆;25013、第一杆套;25014、第一通孔;25015、第一连接通道;25016、第二连接通道;2502、第二阀组;25021、第二阀组壳体;25022、第二阀杆;25023、第二杆套;250231、第一导通孔;250232、第二导通孔;250233、第三导通孔;250234、第四导通孔;25024、第一输入通道;25025、第一输出通道;25026、第二输出通道;25027、第三输出通道;25028、第一环状腔室;2503、第三阀组;2504、第四阀组;2505、第五阀组;25051、第五阀组壳体;25052、第五阀杆;25053、第五杆套;25054、第二环状腔室;250531、第五导通孔;250532、第六导通孔;250533、第七导通孔;2506、第六阀组;2507、第七阀组;251、控制阀;2511、阀杆;2512、开孔;252、驱动电机;253、气道板;2531、气道;25311、第一气道;25312、第二气道;25313、第三气道;25314、第四气道;25315、第五气道;26、排气单元箱体;3、储气罐;4、氮气罐;5、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图10,一种带有过滤单元的过滤排气集成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单元、过滤单元1、排气单元2、储气单元,本实施例中,储气单元为储气罐3,排气单元2包括气体模组21、质谱检测模块22、真空泵组23、总控模块24、阀组模块25、排气单元箱体26,气体模组21、质谱检测模块22、真空泵组23、总控模块24均固定连接在排气单元箱体26内,本实施例中,四位三通阀为第二阀组2502,其中,真空泵组23固定在排气单元箱体26底部,质谱检测模块22位于真空泵组23顶部,进气单元依次通过质谱检测模块22、气体模组21与储气罐3相连,气体模组21包括相互连通的流量控制模块221、气体取样模块222、多个旋转多通阀、多个单通阀、主流道,多个旋转多通阀、多个单通阀、流量控制模块、流量控制模块221、气体取样模块222分别连接在主流道的上下游,气体取样模块222位于真空泵组23顶部,流量控制模块221分别通过阀组模块25内的不同阀组与气体取样模块222和真空泵组23相连,阀组模块25包括设有多个切换通道的控制阀251,多个切换通道均设于控制阀251的阀杆2511内,且其输入端共用一个接口,气体取样模块222、真空泵组23的输入端口分别与控制阀251的切换通道对应连接;旋转多通阀包括转子、定子、驱动部,转子转动设于旋转多通阀内且与驱动部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定子固定设于旋转多通阀内并与转子转动配合,定子上开设有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分别形成多个切换通道;
需要说明的是,排气单元箱体26内设有氮气冲洗接口,氮气冲洗接口与外部氮气罐4相连,可实现对整个管路的冲洗。
参阅图1、图2,阀组模块25固定连接在气体模组21内,气体模组21包括气体模组箱体210,阀组模块25包括七个控制阀251、驱动电机252、气道板253,以下记为第一阀组2501、第二阀组2502、第三阀组2503、第四阀组2504、第五阀组2505、第六阀组2506、第七阀组2507;控制阀251上均对应连接有驱动电机252,驱动电机252均与总控模块24电性连接,分为四类阀组,第Ⅰ类阀组为圆柱形旋转单通阀包括第一阀组2501、第三阀组2503、第四阀组2504,其中第一阀组2501、第三阀组2503、第四阀组2504结构相同,第Ⅱ类阀组为圆柱形旋转四位三通阀包括第二阀组2502、第七阀组2507,第二阀组2502、第七阀组2507结构相同,第Ⅲ类阀组为圆柱形旋转三位两通阀包括第五阀组2505,第Ⅳ类阀组为圆柱形旋转两位两通阀包括第六阀组2506;
气体模组箱体210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连接有第一阀组2501、气道板253、第二阀组2502,气体模组箱体210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四阀组2504、气道板253、第五阀组2505、流量控制模块221、第六阀组2506、第七阀组2507,参阅图11和图18,主流道包括气道板253,气道板253上设有五个气道2531,以下记为第一气道25311、第二气道25312、第三气道25313、第四气道25314、第五气道25315,第一气道25311与第一阀组2501的输出端相连,第一阀组2501的输入端与外部输入管路相连,气道板253通过第四气道25314与第二阀组2502的输入端相连,第一阀组2501和与第四阀组2504之间还设有第三阀组2503,气道板253通过第二气道25312与第三阀组2503的输入端相连,气道板253与压力传感器7相连,气道板253通过第三气道25313与第四阀组2504的输入端相连,第四阀组2504的输出端与另一外部管路相连,气道板253通过第五气道25315与第五阀组2505输入端相连,第五阀组2505的输出端通过流量控制模块221的输入端相连,流量控制模块221的输出端通过第六阀组2506与第七阀组2507相连。
参阅图3-图10,每个控制阀251上均设有与其对应的驱动电机252,驱动电机252与控制阀251的阀杆2511传动连接,阀杆2511周向开设有多个开孔2512,多个开孔2512沿阀杆2511周向呈螺旋分布,阀杆2511与阀组模块25的驱动电机252传动连接,驱动电机252驱动阀杆2511以其轴线为转轴转动,以开启和关闭相应切换通道。
参阅图3、图4,第一阀组2501为单通阀,仅实现开启和关断功能,第一阀组2501包括第一阀组壳体25011、第一阀杆25012、第一杆套25013、第一通孔25014、第一连接通道25015、第二连接通道25016,第一阀组壳体25011内中心处开设有同轴且不连续的第一连接通道25015和第二连接通道25016,第一阀杆25012上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25014,两个第一通孔25014形成一个贯穿阀杆2511的通路,第一杆套25013固定连接在第一阀组壳体25011内,且与第一阀杆25012转动配合,第一杆套25013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与第一连接通道25015、第二连接通道25016的截面端口相适配的导通孔,当两个第一通孔25014分别与第一连接通道25015、第二连接通道25016的截面端口、第一杆套25013上的两个导通孔对齐时,第一连接通道25015、第二连接通道25016导通,当两个第一通孔25014分别与两个导通孔无重合区域时,第一连接通道25015、第二连接通道25016被第一阀杆25012截断,第一阀组2501处于关断状态。
参阅图5、图6、图7,第二阀组2502为四位三通阀,第二阀组2502包括第二阀组壳体25021、第二阀杆25022、第二杆套25023、四个第二通孔25024,第一输入通道25025、第一输出通道25026、第二输出通道25027、第三输出通道25028;其中,第二阀杆25022和第二杆套25023为间隙配合,第一输入通道25025通过第一气道25311与第二连接通道25016相连通,第一输出通道25026、第二输出通道25027、第三输出通道25028分别与气体取样模块222的三个输入端口相连,第二阀杆25022转动连接在第二阀组壳体25021内,第二杆套25023固定连接在第二阀组壳体25021内,且与第二阀杆25022转动配合,第二杆套25023上开设有第一导通孔250231、第二导通孔250232、第三导通孔250233、第四导通孔250234,第一导通孔250231与第一输入通道25024右端对齐,第二导通孔250232、第三导通孔250233、第四导通孔250234分别与第一输出通道25026、第二输出通道25027、第三输出通道25028对齐;
四个第二通孔25024分别记为以下分别记为A、B、C、D孔,呈螺旋分布,其中,A、D孔位于第二阀杆25022同一侧,B孔位于与其相对的一侧,阀位逻辑:当B孔通过第二导通孔250232与第一输出通道25026连通时,可实现第一取气样瓶的取样;当C孔通过第三导通孔250233与第二输出通道25027连通时,可实现第二取气样瓶的取样,当D孔通过第四导通孔250234与第三输出通道25028连通时,可实现第三取气样瓶的取样;当B、C、D孔均不与第二导通孔250232、第三导通孔250233、第四导通孔250234连通时,第一输出通道25026、第二输出通道25027、第三输出通道25028均为非导通状态。
参阅图6,第二杆套25023内开设有第一环状腔室25029,A孔与第一环状腔室25029相连通,使得气体可通过A孔进入第一环状腔室25029内,气体依次通过第一输入通道25025、第一导通孔250231、第一环状腔室25029、A孔进入第二阀杆25022内腔,使得A孔始终处于导通状态;
第二阀组2502与第七阀组2507结构相同,第二阀组2502与第七阀组2507的区别在于,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的设备不同,第七阀组2507的三个输出端分别与真空泵组23的两个输入端和储气罐3相连,第三阀组2503的输入端与第六阀组2506的输出端相连。
参阅图8、图9、图10,第五阀组2505为两位三通阀,第五阀组2505包括第五阀组壳体25051、第五阀杆25052、第五杆套25053;第五杆套25053上开设有第五导通孔250531、第六导通孔250532、第七导通孔250533,第五杆套25053固定连接在第五阀组壳体25051内,其内转动连接有第五阀杆25052,其中第六导通孔250532、第七导通孔250533位于同一侧,第五导通孔250531位于另一侧,第五阀杆25052上开设有三个开孔2512,以下分别记为E、F、G孔,其中E、F孔位于同一侧,G孔位于第五阀杆25052另一侧,F孔、第五导通孔250531均为输入端口,E孔和G孔分别对应连接两个流量控制器2211的输出端口;第五杆套25053上开设有第二环状腔室25054,第二环状腔室25054与E孔始终处于连通状态,气体自第五导通孔250531进入第二环状腔室25054,并从E孔进入第五阀杆25052内腔,当E孔与第六导通孔250532对齐时,气体由第六导通孔250532排出,当G孔与第七导通孔250533对齐时,气体由第七导通孔250533排出。
第六阀组2506为两位两通阀,第六阀组2506包括第六阀组壳体、第六阀杆、第六杆套,第六阀杆转动连接在第六阀组壳体内,第六杆套固定连接在第六阀组壳体内并与第六阀杆转动配合,第六阀杆上开设有三个第三通孔,分别记为H、I、J孔,第六杆套上开设有第八导通孔、第九导通孔、第十导通孔,第六阀组壳体上开设有第三输入通道、第四输入通道、第四输出通道,第三输入通道、第四输入通道分别与两个流量控制器2211的另一端相连,第四输出通道与第七阀组输入端相连,第六阀杆的三个第三通孔孔径分别与第三输入通道、第四输入通道、第四输出通道截面相适配,第六阀杆上与第四输出通道适配的通孔均建立环形气室,其中H、I孔均为输入端,J孔为输出端,H、I不位于同一侧,H孔与第八导通孔、第三输入通道对齐时,该支路即一个流量控制器2211处于导通状态,I孔与第九导通孔、第四输入通道对齐时,另一支路即另一个流量控制器2211处于导通状态,由于环形腔室的开设,J孔与第十导通孔、第四输出通道始终处于导通状态。
参阅图13、图14,流量控制模块221包括两个质量流量控制器2211、L型转接板2212,两个质量流量控制器2211并排设置,每个质量流量控制器2211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L型转接板2212,且关于流量控制器轴线对称分布,L型转接板2212固定连接在气体模组箱体210内壁,L型转接板2212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其竖直段朝向流量控制器2211的一端与流量控制器2211的转接头通过橡胶圈密封固定,其竖直段背离流量控制器2211的一端分别与第五阀组2505和第六阀组2506通过橡胶圈密封固定。
参阅图1,排气单元2还包括在线检测模块223,在线检测模块223包括检测支路2231、气体检测仪2232、成分检测缓冲罐2233,检测支路2231两端均与排气单元2的主管路相连,且检测支路2231与主管路相连的一端均设有控制阀门,检测支路2231上设有成分检测缓冲罐2233和与检测气体相适配的气体检测仪2232,本实施例中以三个气体检测仪2232为例,分别为CO检测仪、H2检测仪、SF6检测仪,需要说明的是,检测时,先把减压阀调整到微正压,然后再通过S-9手阀控制后端压力,为检测仪创造一个微正压使用环境,CO、SF6的最佳检测流量为100mL-150mL/min,设计缓冲罐容积为1L,理论上最少可支持3次取样分析。
参阅图15、图16、图17,过滤单元1包括过滤单元箱体11、两个多级过滤器12,多级过滤器12对排出的高温高压并含有粉尘颗粒杂质的,气体进行过滤,为满足过滤效率,需要通过质量流量器控制气体流速,此外,当高温高压气体排泄至低压约30kPa时,气体将会含有水蒸气,需要设计冷凝除水模块,使高温高湿气体经过冷凝除水模块的换热器后,气体温度被换热器内的冷却水降至常温或更低的温度,其中的冷凝水析出,设置专用的封闭腔体储存冷凝水,通过检测过滤器后端气体的颗粒成分满足要求后,进入后续单元;
两个多级过滤器12固定设于过滤单元箱体11内,且多级过滤器1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进气单元的输出端和排气单元2的输出端相连,多级过滤器1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进气单元的输出端和排气单元2的输出端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门,两个多级过滤器12对称分布在过滤单元箱体11内,一用一备,多级过滤器12的输入端与进气单元的输出端相连,多级过滤器12的输出端与质谱检测模块22的输入端相连,过滤单元箱体1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总控模块24电性连接,用来检测多级过滤器12的一个运行状态,如果多级过滤器12前后压差过大,则需要更换新的过滤器,更换的时候只需要将控制阀门关死;同时,为便于更换多级过滤器12,将过滤单元箱体11上设计有可拆卸的箱门。
参阅图17,多级过滤器12包括多个依次串联的次级过滤器121,次级过滤器121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次级过滤器、第二次级过滤器、五个第三次级过滤器,次级过滤器121包括壳体、支撑板122、压环123,次级过滤器121采用相同结构,便于过滤器改型,整体重量小于1.8公斤,次级过滤器121内壁固定有环状支撑板122,环状支撑板122中心线处开设有通孔1221,滤芯13嵌设于通孔1221内并通过压环123连接紧固,其中压环123位钢丝网压片,可防止气体冲击力过大使得滤芯13变形过大损坏密封结构;滤芯13包括沿多级过滤器12轴向依次分布的第一滤芯131、第二滤芯132、多个第三滤芯133,本实施例中,以五个第三滤芯133为例,第一滤芯131为粗海绵,第二滤芯132为细海绵和聚丙烯,第三滤芯133材质为H14级高效滤芯(高效玻璃纤维滤纸),次级过滤器121内壁开设有安装凹槽1211,第三滤芯133与次级过滤器121相连的一端伸入安装凹槽1211内部并与其粘接固定,第三滤芯133与次级过滤器121相连的一端为锯齿状,安装凹槽1211与其相连的端面开设有与其相适配的对接凸起1212。
通过将第三滤芯133与次级过滤器121相连的一端设置为锯齿状并伸入安装凹槽1211内,并设置对接凸起1212与第三滤芯133锯齿状连接部配合,增大了第三滤芯133与次级过滤器121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第三滤芯133的连接强度,通过第三滤芯133与次级过滤器121粘接固定,并在其连接处灌胶,可防止污染气体从边缘处泄漏,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滤芯131、第二滤芯132与第三滤芯133的安装结构相同,但不限于此。
相邻的次级过滤器121之间采用法兰连接,并焊接固定,由于次级过滤器121尺寸较小,为防止次级过滤器121在焊接时由于焊接产生的高温烧坏密封胶水,从而产生烟雾污染过滤器,在焊接时通过水冷装置对焊点处进行降温,同时焊接采用一个周段一个周段的间歇焊接,同时采用耐高温密封胶水,从而避免局部温度过高烧坏胶水和滤芯13。
使用方法:待过滤的气体从过滤单元箱体11进入多级过滤器12内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气体进入排气单元2,先经过质谱检测模块22检测后,流入流量控制器2211,在真空泵组23的抽吸下进入储气罐3。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多级过滤器、主输入管路、输出管路,所述多级过滤器的输入端均通过管路与主输入管路相连,所述管路上设有控制阀门,所述多级过滤器的输出端分别与输出管路相连,所述主输入管路和输出管路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过滤器包括多个依次相连的次级过滤器,所述次级过滤器包括壳体、滤芯,所述壳体内壁沿其轴线方向设有环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心处开设有安装凹槽,所述滤芯伸入安装凹槽的一端为锯齿状并与安装凹槽粘接固定,所述滤芯还通过压环与安装凹槽连接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压环,并围合形成一个与滤芯相适配的安装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凹槽与滤芯相连的一端设有与滤芯连接端相适配的安装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过滤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次级过滤器、第二次级过滤器、多个第三次级过滤器,所述滤芯包括第一滤芯、第二滤芯、第三滤芯,且其分别固定设于第一次级过滤器、第二次级过滤器、第三次级过滤器内,所述第一滤芯过滤效率低于第二滤芯,所述第二滤芯过滤效率低于第三滤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芯为粗海绵,所述第二滤芯为细海绵,所述第三滤芯为玻璃纤维滤纸。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凸起与滤芯的连接端之间填充固状胶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为钢丝网压片。
CN202321636897.8U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过滤单元 Active CN220090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6897.8U CN220090849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过滤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36897.8U CN220090849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过滤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90849U true CN220090849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72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36897.8U Active CN220090849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过滤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908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15873U (zh) 一种斗提机尾轮传动轴承的气体密封及粉尘泄漏检测装置
CN220090849U (zh) 一种过滤单元
CN111006278B (zh) 一种油烟净化装置及该油烟净化装置的油烟泄漏监测方法
CN205760242U (zh) 脉冲袋式除尘器装置
CN220102877U (zh) 一种四位三通阀
CN219997037U (zh) 一种排气单元
CN107630931A (zh) 斗提机尾轮传动轴承的气体密封及粉尘泄漏检测装置
CN116792685A (zh) 一种集成式气体模组及其旋转多通阀的设计方法
CN103007650B (zh) 旋转门三通离线阀
CN116672815A (zh) 一种多级过滤器及其设计方法
CN209865667U (zh) 一种新型工业烟尘过滤器
CN111013288A (zh) 一种布袋除尘设备内部粉尘多少的判别方法
CN114544274B (zh) 用于水泥生产的氮氧化物采集装置
CN116785857A (zh) 一种过滤排气集成系统及其控制系统
CN217662195U (zh) 用于布袋除尘器的多叶式气动排气阀
KR20030064364A (ko) 볼순환펌프를 이용한 열교환기튜브 자동세정장치
CN217724952U (zh) 一种滚筒混合机新型粉尘过滤装置
CN212236377U (zh) 真空负压机用细菌过滤器模块
CN213540676U (zh) 过滤器及压缩机
CN212523385U (zh) 一种布袋除尘回转清灰装置
CN215138067U (zh) 一种气体管道分配支管
CN220016234U (zh) 阀块组件、电堆模块及燃料电池系统
CN215311224U (zh) 一种防腐保温管道生产用压缩空气的油水分离装置
CN203036816U (zh) 双重密封无泄漏高效送风口
CN216919312U (zh) 一种新型高炉炉顶料罐均、排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