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89017U - 一种防夹零靠墙电动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夹零靠墙电动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89017U
CN220089017U CN202321408770.0U CN202321408770U CN220089017U CN 220089017 U CN220089017 U CN 220089017U CN 202321408770 U CN202321408770 U CN 202321408770U CN 220089017 U CN220089017 U CN 2200890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inge
board
buttock
telescopic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087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
张发欢
谢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igo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igo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igo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igo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087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890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890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890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夹零靠墙电动床,包括床架以及支撑在床架上的床板,床板包括依次分布的背部板、臀部板、大腿板及小腿板,背部板由背部伸缩电机驱动进行上下摆动,在背部板与床架之间还设置有限位连杆,在背部板上下摆动的同时,由限位连杆驱动背部板进行水平移动,所述背部伸缩电机与背部板之间设置有铰接件,铰接件包括第一铰接件、第二铰接件,第一铰接件的一侧与背部伸缩电机铰接,另一侧与第二铰接件铰接,第二铰接件的另一侧与背部板固定相连。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第一铰接件、第二铰接件的组合设计,能够在碰触到人时,可由人直接手动将背部板掀开,使得背部板不会因为背部伸缩电机的运动而挤压人,有效的消除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防夹零靠墙电动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床,具体的说是一种防夹零靠墙电动床。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为了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质量,电动床由于其舒适性以及便利性渐渐进入人们视野,而且随着电动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对于电动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常电动床包括背板和伸缩电机,伸缩电机带动背板翻转升起,可以使得使用者倚靠在背板上,提高使用舒适度,但是背板在翻转时会使得背板的端部与墙体之间留下间隙,影响整体的美观程度。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在专利CN112190063A中提到了一种零靠墙电动床,属于电动床领域。电动床包括床板结构和床架结构,所述床板结构包括背板和背板座板,所述背板相对于背板座板转动,所述床架结构包括固定框架和活动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相对于地面固定,所述活动框架与固定框架之间为滑动连接或滚动连接,所述电动床还包括背部伸缩电机和背板限位杆,所述背部伸缩电机一端与背板转动连接,一端与活动框架转动连接,所述背板座板与活动框架相对固定,所述背板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框架和背板转动连接。
上述专利中的电动床,其在实现零靠墙的动作时,背板在由背部伸缩电机带动向上摆动时,同时由背板限位杆拉着背板沿着水平方向进行平移,从而实现零靠墙的目的。但是,上述的这种零靠墙的运动方式会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背部伸缩电机是通过一个固定的铰接点来与背板相连的,这样的设计,使得背板的运动完全由背部伸缩电机来实现,这就导致如果此时有人员或人员的手臂在背板与墙壁之间时,就有可能会出现夹伤人员或人员的手臂的现象,而此时如果人员主动推动背板来避免夹伤,则需要克服背部伸缩电机的拉力或推力,所需力较大,不容易推开,因此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在零靠墙运动时夹伤人员的防夹零靠墙电动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夹零靠墙电动床,包括床架以及支撑在床架上的床板,所述床板包括依次分布的背部板、臀部板、大腿板及小腿板,背部板由背部伸缩电机驱动进行上下摆动,在背部板与床架之间还设置有限位连杆,在背部板上下摆动的同时,由限位连杆驱动背部板进行水平移动,其创新点在于:
所述背部伸缩电机与背部板之间设置有铰接件,铰接件包括第一铰接件、第二铰接件,其中,第一铰接件的一侧与背部伸缩电机铰接,另一侧与第二铰接件铰接,第二铰接件的另一侧与背部板固定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背部板通过一平移支架安装在床架上,在平移支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平移滚轮,在床架上还设置有容平移滚轮进行水平移动的导向槽;
所述第一铰接件包括一对并列分布的第一铰接板以及连接在两个第一铰接板之间的第一连接板,第一铰接板分布于背部伸缩电机的输出轴的两侧,第一连接板位于背部伸缩电机的输出轴的上方,在第一铰接板上位于远离背部伸缩电机的一侧还开有上下分布的第一铰接孔、第二铰接孔,背部伸缩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铰接板的第二铰接孔铰接;
所述第二铰接件包括一对并列分布的第二铰接板以及连接在两个第二铰接板之间的第二连接板,第二铰接板直接固定在背部板的底端,且第二铰接板的一侧与第一铰接板的第一铰接孔铰接,第二连接板位于第一连接板的上方,并直接支撑在第一连接板上。
进一步的,臀部板包括并列分布的第一臀部板、第二臀部板以及辅助臀部支撑板,其中,第一臀部板直接安装平移支架上,并随着平移支架进行往复移动,第二臀部板直接安装在床架上,辅助臀部支撑板连接在第一臀部板的底端面上,并水平向第二臀部板方向延伸,且辅助臀部支撑板的上端面的高度不高于第二臀部板的底面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床架包括水平方向分布的左支架、右支架,左支架与右支架通过一对支撑连接板连接,在左支架与右支架相互相邻的一侧还开有容支撑连接板安装的缺口,所述支撑连接板包括支撑板、固定板、限位板,固定板、限位板分别竖直连接在支撑板的两侧,所述左支架与右支架相互相邻的一侧均支撑在支撑板上,固定板分别与左支架、右支架之间通过螺栓、螺母的配合连接固定,进而实现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背部板远离臀部板的一侧还连接有一头部板,该头部板的一侧与背部板之间铰接,且头部板由安装在背部板上的头部伸缩电机驱动进行上下摆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本发明中,对于背部伸缩电机与背部板之间的铰接件,采用第一铰接件、第二铰接件的组合设计,能够在碰触到人时,可由人直接手动将背部板掀开,使得背部板不会因为背部伸缩电机的运动而挤压人,有效的消除安全隐患。
臀部板的设计,采用第一臀部板、第二臀部板以及辅助臀部支撑板的组合设计,在背部板进行零靠墙动作时,通过第一臀部板与辅助臀部支撑板的水平移动,来实现整个臀部板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的变化,不论是电动床处于水平状态还是翻转状态时,都能够对人的臀部起到一个很好的支撑的作用,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床架采用左支架与右支架的分体式设计,再配合支撑连接板的连接,在不需要使用时,能够将左支架与右支架进行折叠,减少床架的占用空间,方便了床架的输送或是存储。
背部板一侧的头部板的设计,则是为了方便对头部进行支撑,再配合头部伸缩电机,使得头部板能够实现不同角度的调节,以方便对头部的支撑,使得头部能够处于一个非常舒适的位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防夹零靠墙电动床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防夹零靠墙电动床的的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支撑连接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防夹零靠墙电动床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铰接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手动掀开背部板的状态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图6 所示的一种防夹零靠墙电动床,包括床架以及支撑在床架上的床板。
床架包括水平方向分布的左支架8、右支架9,左支架8与右支架9均为由一对横板以及一个纵杆共同连接而成的C字型框架结构,横板为U型钢结构,纵杆为空心方管结构,左支架8与右支架9相对分布,从而在左支架8与右支架9连接后形成一个口字型的床架。
左支架8与右支架9通过一对支撑连接板连接,在左支架8与右支架9相互相邻的一侧还开有容支撑连接板11安装的缺口10。
如图3所示的示意图可知,支撑连接板11包括支撑板111、固定板112、限位板113,支撑板111、固定板112、限位板113均为长方形板,支撑板111水平设置,固定板112、限位板113分别竖直连接在支撑板111的两侧,且固定板112的尺寸大于限位板113的尺寸。
左支架8与右支架9相互相邻的一侧均支撑在支撑板111上,固定板112分别与左支架8、右支架9之间通过螺栓、螺母的配合连接固定,在固定板112上还开有一对容螺栓穿过的通孔114,在左支架8与右支架9的横板上也开有容螺栓穿过的通孔,进而实现左支架8与右支架9之间的固定。床架采用左支架8与右支架9的分体式设计,再配合支撑连接板11的连接,在不需要使用时,能够将左支架8与右支架9进行折叠,形成如图4所示的状态,减少床架的占用空间,方便了床架的输送或是存储。
在使用时,将左支架8与右支架9相互相邻的一侧均支撑在支撑板111上,并将左支架8与右支架9的横板上的通孔与固定板112上的两个通孔114一一对准,分别通过两个螺栓穿过固定板112上的两个通孔114后,再穿过左支架8、右支架9的横板上的通孔后,分别利用两个螺母与螺栓进行拧紧,从而实现了左支架8与右支架9的固定;当需要进行折叠时,分别拧开两个螺母,使得螺栓与左支架8、右支架9、支撑板111之间出现松动,然后将右支架9沿着固定板112翻转,使得右支架9与左支架8形成上下堆叠的状态,如图4所示,完成了床架的折叠。
床板包括依次分布的头部板1、背部板2、臀部板、大腿板6及小腿板7,臀部板包括并列分布的第一臀部板3、第二臀部板5以及辅助臀部支撑板4,第二臀部板5可以为一块板,也可以为多块板依次平铺组合而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臀部板5采用的是两块板平铺组合而成。
头部板1的一侧通过数个合页与背部板2之间铰接,且头部板1由安装在背部板2上的头部伸缩电机101驱动进行上下摆动。头部板1的设计,则是为了方便对人头部进行支撑,再配合头部伸缩电机101,使得头部板1能够实现不同角度的调节,以方便对头部进行不同角度的支撑,使得头部能够处于一个非常舒适的位置,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背部板2由安装在左支架8上的背部伸缩电机201驱动进行上下摆动,在背部伸缩电机201与背部板2之间设置有铰接件,如图5所示,铰接件包括第一铰接件、第二铰接件,其中,第一铰接件的一侧与背部伸缩电机201铰接,第一铰接件的另一侧与第二铰接件铰接,第二铰接件的另一侧与背部板2固定相连。
第一铰接件包括一对并列分布的第一铰接板204以及连接在两个第一铰接板204之间的第一连接板203,第一铰接板204与第一连接板203连接形成一倒U字型结构,第一铰接板204竖直设置在背部伸缩电机201的输出轴的两侧,第一连接板203位于背部伸缩电机201的输出轴的上方,在第一铰接板204上位于远离背部伸缩电机的一侧还开有上下分布的第一铰接孔208、第二铰接孔207,背部伸缩电机201的输出轴与第一铰接板204的第二铰接孔207之间通过铰接轴铰接。
第二铰接件包括一对并列分布的第二铰接板206以及连接在两个第二铰接板206之间的第二连接板205,第二铰接板206、第二连接板205连接形成一U字型结构,第二铰接板206直接固定在背部板2的底端,在第二铰接板206的顶端还具有与背部板2固定的翻边结构209,第二铰接板206的一侧与第一铰接板204的第一铰接孔208通过铰接轴铰接,第二连接板205位于第一连接板203的上方,并直接支撑在第一连接板203的上端面上。
背部板2通过一平移支架210安装在左支架8上,在平移支架210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平移滚轮211,在两个左支架8上还设置有容平移滚轮211进行水平移动的导向槽。
在背部板2与左支架8之间还设置有限位连杆202,限位连杆202一共有两个,分别位于背部板2的两侧,且限位连杆202的两侧分别与背部板2、左支架8之间铰接,在背部板2上下摆动的同时,由限位连杆202拉动或推动背部板2进行水平移动,实现零靠墙的动作。
在背部板2的底面的两侧还分别安装有一翻转板212,两个翻转板212沿着头部板1、背部板2的分布方向延伸,两个翻转板212之间连接有一翻转轴211,翻转板212靠近臀部板的一侧与平移支架210之间铰接,在两个第二铰接板206上还开有容翻转轴211穿过的通孔。
第一臀部板3直接安装在平移支架210的上端面上,并随着平移支架210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第二臀部板5直接安装在右支架9上,辅助臀部支撑板4连接在第一臀部板3的底端面上,并水平向第二臀部板5方向延伸,且辅助臀部支撑板4的上端面的高度不高于第二臀部板5的底面的高度,在第一臀部板3的底端还连接有用于固定辅助臀部支撑板4的支撑支架41,辅助臀部支撑板4与支撑支架41之间通过螺栓的配合连接固定。臀部板的设计,采用第一臀部板3、第二臀部板5以及辅助臀部支撑板4的组合设计,在背部板2进行零靠墙动作时,通过第一臀部板3与辅助臀部支撑板4的水平移动,来实现整个臀部板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的变化,不论是电动床处于水平状态还是翻转状态时,都能够对人的臀部起到一个很好的支撑的作用,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在正常状态下,由于背部板2自身的重力作用,会使得第二铰接件直接支撑在第一铰接件的上端面,即第二连接板205与第一连接板203相贴合,随着背部伸缩电机201的动作会驱动背部板2进行上下翻转,当头部板1碰触到人时,此时,由人直接手动将头部板1向上掀开,并带动背部板2掀开,形成图6 所示状态,此时第二连接板205与第一连接板203处于分离状态,此时,及时背部伸缩电机201继续动作,其仅仅会驱动第一铰接件进行摆动,而第二铰接件则不动作,使得背部板2不会因为背部伸缩电机的运动而继续挤压人,有效的消除安全隐患。
大腿板6由安装在右支架9上的大腿伸缩电机61驱动进行上下摆动,在右支架9上位于大腿板6的下方还安装有一工字型翻转支架62,翻转支架62的一侧与右支架9之间铰接,翻转支架62的另一侧安装有贴合大腿板6底面的滚轮,翻转支架62由大腿伸缩电机61驱动进行上下摆动,进而带动大腿板6进行上下摆动,在大腿板6上还开有避让大腿伸缩电机61的避让孔64。
小腿板7的一侧与大腿板6之间通过数个合页铰接,在小腿板7远离大腿板6一侧的底面还连接有随动杆71,随动杆71有两个,位于小腿板7的两侧,随动杆71的一侧与小腿板7的底面铰接,随动杆71的另一侧与右支架9铰接,通过随动杆71的配合在大腿板6进行上下摆动时带动小腿板7进行同步摆动。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防夹零靠墙电动床,包括床架以及支撑在床架上的床板,所述床板包括依次分布的背部板、臀部板、大腿板及小腿板,背部板由背部伸缩电机驱动进行上下摆动,在背部板与床架之间还设置有限位连杆,在背部板上下摆动的同时,由限位连杆驱动背部板进行水平移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部伸缩电机与背部板之间设置有铰接件,铰接件包括第一铰接件、第二铰接件,其中,第一铰接件的一侧与背部伸缩电机铰接,另一侧与第二铰接件铰接,第二铰接件的另一侧与背部板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夹零靠墙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板通过一平移支架安装在床架上,在平移支架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平移滚轮,在床架上还设置有容平移滚轮进行水平移动的导向槽;
所述第一铰接件包括一对并列分布的第一铰接板以及连接在两个第一铰接板之间的第一连接板,第一铰接板分布于背部伸缩电机的输出轴的两侧,第一连接板位于背部伸缩电机的输出轴的上方,在第一铰接板上位于远离背部伸缩电机的一侧还开有上下分布的第一铰接孔、第二铰接孔,背部伸缩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铰接板的第二铰接孔铰接;
所述第二铰接件包括一对并列分布的第二铰接板以及连接在两个第二铰接板之间的第二连接板,第二铰接板直接固定在背部板的底端,且第二铰接板的一侧与第一铰接板的第一铰接孔铰接,第二连接板位于第一连接板的上方,并直接支撑在第一连接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夹零靠墙电动床,其特征在于:臀部板包括并列分布的第一臀部板、第二臀部板以及辅助臀部支撑板,其中,第一臀部板直接安装平移支架上,并随着平移支架进行往复移动,第二臀部板直接安装在床架上,辅助臀部支撑板连接在第一臀部板的底端面上,并水平向第二臀部板方向延伸,且辅助臀部支撑板的上端面的高度不高于第二臀部板的底面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夹零靠墙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包括水平方向分布的左支架、右支架,左支架与右支架通过一对支撑连接板连接,在左支架与右支架相互相邻的一侧还开有容支撑连接板安装的缺口,所述支撑连接板包括支撑板、固定板、限位板,固定板、限位板分别竖直连接在支撑板的两侧,所述左支架与右支架相互相邻的一侧均支撑在支撑板上,固定板分别与左支架、右支架之间通过螺栓、螺母的配合连接固定,进而实现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的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夹零靠墙电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板远离臀部板的一侧还连接有一头部板,该头部板的一侧与背部板之间铰接,且头部板由安装在背部板上的头部伸缩电机驱动进行上下摆动。
CN202321408770.0U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防夹零靠墙电动床 Active CN2200890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08770.0U CN220089017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防夹零靠墙电动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08770.0U CN220089017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防夹零靠墙电动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89017U true CN220089017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66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08770.0U Active CN220089017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防夹零靠墙电动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890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54249B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床
CN109701219B (zh) 一种折叠式体育训练用辅助压腿装置
CN206809412U (zh) 一种新型康复护理床
CN110973890A (zh) 多形态电动床架
CN204105342U (zh) 一种脚垫可调节座椅
CN220089017U (zh) 一种防夹零靠墙电动床
CN211269577U (zh) 多形态电动床架
CN109431140A (zh) 升降折叠办公椅
CN211431877U (zh) 一种新型折叠式电动床
WO2023202301A1 (zh) 一种床架、床垫及电动床
CN204105343U (zh) 一种联动座椅
CN216316610U (zh) 一种辅助起身装置及休闲椅
CN214156800U (zh) 一种可调节床架
CN201131863Y (zh) 床架组的支撑结构
CN214760197U (zh) 一种多功能床架
CN219439755U (zh) 一种电动护理椅
CN111388230A (zh) 一种助老智能床
CN212972377U (zh) 一种椅背调节组件
CN214318424U (zh) 一种电动护理轮椅床的床面板部件
CN211610431U (zh) 一种床脚可调节高度的老年人用床
CN219022007U (zh) 一种具有起背防护功能的护理床
CN100408004C (zh) 自重式牵引床
CN217337806U (zh) 一种多功能变形午休床组合课桌椅
CN220988207U (zh) 浴足椅双滑轨电动滑动扶手结构
CN211382296U (zh) 一种医用多功能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