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86640U - 高压配电箱及电池系统 - Google Patents

高压配电箱及电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86640U
CN220086640U CN202321443945.1U CN202321443945U CN220086640U CN 220086640 U CN220086640 U CN 220086640U CN 202321443945 U CN202321443945 U CN 202321443945U CN 220086640 U CN220086640 U CN 220086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positive
output port
input port
neg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4394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兴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Eve Energy Stora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Eve Energy Stora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Eve Energy Stora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Eve Energy Stora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4394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86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86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86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压配电箱及电池系统,该高压配电箱包括箱体,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上设置有正极输入口和负极输入口,第二侧板上设置有正极输出口和负极输出口,正极输入口和正极输出口在位置上对应设置,负极输入口和负极输出口在位置上对应设置,正极输入口和正极输出口连接形成正极回路,负极输入口和负极输出口连接形成负极回路,由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改善外部端口之间的干涉问题,且可以避免线束过于集中,增大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Description

高压配电箱及电池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配电箱及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混合动力船舶电池系统的高压箱,其充电端口(输入端口)、放电端口(输出端口)以及调试端口等通常均是放置在同一面板上,如均设置于正面面板上,然而此种布局会存在以下问题:(1)电池输入端口及输出端口的连接器较大,在同一面板上布置容易发生干涉,从而导致非常规设计及定制件,例如受空间影响可能部分连接器需要采用尺寸较小的定制件,从而成本增加;(2)由于各端口都布置在同一面板上,因此内部走线时与各端口连接的线路都需要引至该面板上,造成该面板上的线束过于集中,线路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较小,从而需要额外做加强防护,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压配电箱及电池系统,能够改善外部端口之间的干涉问题,且回路简单,可以避免线束过于集中,增大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压配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正极输入口和负极输入口,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正极输出口和负极输出口,所述正极输入口和正极输出口在位置上对应设置,所述负极输入口和负极输出口在位置上对应设置,所述正极输入口和正极输出口连接形成正极回路,所述负极输入口和负极输出口连接形成负极回路。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上还设置手动维修开关,所述正极输入口通过所述手动维修开关与正极输出口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正极输入口和负极输入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相对两侧边缘处,所述手动维修开关位于正极输入口和负极输入口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板上还设置有簇通讯输入口、簇通讯输出口和温度信号输出口,所述正极输出口和负极输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相对两侧边缘处,所述簇通讯输入口、簇通讯输出口和温度信号输出口依次排列在正极输出口和负极输出口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上还设置有故障指示灯和运行指示灯,所述故障指示灯位于所示正极输入口和手动维修开关之间,所述运行指示灯位于所述负极输入口和手动维修开关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高压配电箱还包括正极继电器和第一熔断器,所述正极输入口、手动维修开关、正极继电器、第一熔断器、正极输出口依次连接以形成所述正极回路。
更进一步地,所述高压配电箱还包括连接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三侧板;所述正极继电器和第一熔断器沿第一侧板到第二侧板的直线方向依次固定在所述第三侧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高压配电箱还包括分流器、负极继电器和第二熔断器,所述负极输入口、分流器、负极继电器、第二熔断器、负极输出口依次连接以形成所述负极回路,且所述分流器、负极继电器和第二熔断器沿第一侧板到第二侧板的直线方向依次固定在第三侧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侧板具有互不重叠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且所述第一区域包含位于正极输入口和正极输出口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包含位于负极输入口和负极输出口之间的区域;
所述正极继电器和第一熔断器位于第一区域内,所述分流器、负极继电器和第二熔断器位于第二区域内。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高压配电箱。
上述介绍了一种高压配电箱及电池系统,该高压配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正极输入口、和负极输入口,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正极输出口和负极输出口,由此,通过将正负极输入口和正负极输出口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侧板上,从而可以避免同一侧板布局较多端口而造成端口间产生干涉的问题,从而为各端口的布局提供充足的空间,确保各端口的连接器可以采用通用件,减少非常规件的设计,降低成本;此外通过将正负极输入口和正负极输出口分别设置在相对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且正极输入口和正极输出口位置对应设置,负极输入口和负极输出口位置对应设置,即正极输入口和正极输出口为面对面设置,负极输入口和负极输出口为面对面设置,因此在布线时可以减少正极回路和负极回路转弯,且可以避免线束过于集中在一个侧板上,有利于增加线路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减少额外防护设计,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配电箱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配电箱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第一侧板的正视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配电箱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高压配电箱:100;箱体:101;正极继电器:102;第一熔断器:103;分流器:104;负极继电器:105;第二熔断器:106;固定件:107、108;第一侧板:1011;第二侧板:1012;第三侧板:1013;第四侧板:1014;第五侧板:1015;第六侧板:1016;正极输入口:21;负极输入口:22;铭牌:23;手动维修开关:24;加热输入端口:25;调试输入端口:26;PACK通讯输入口:27;故障指示灯:28;运行指示灯:29;正极输出口:31;负极输出口:32;簇通讯输入口:33;簇通讯输出口:34;温度信号输出口:35;高压危险标识:41;注意安全标识:42;正极回路:A;负极回路: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配电箱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配电箱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第一侧板的正视图,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压配电箱的内部结构俯视图;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压配电箱100,包括箱体101,箱体10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011和第二侧板1012。
其中,第一侧板1011例如可以作为高压配电箱100的正面面板,其上设置有正极输入口21和负极输入口22。第二侧板1012例如可以是高压配电箱100的后背板,其上设置有正极输出口31和负极输出口32,正极输入口21和正极输出口31在位置上对应设置,负极输入口22和负极输出口32在位置上对应设置,正极输入口21和正极输出口31连接形成正极回路A,负极输入口22和负极输出口32连接形成负极回路B。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正负极输入口21、22和正负极输出口31、32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侧板上,从而可以避免同一侧板布局较多端口而造成端口间产生干涉的问题,从而为各端口的布局提供充足的空间,确保各端口的连接器可以采用通用件,减少非常规件的设计,降低成本;此外通过将正负极输入口21、22和正负极输出口31、32分别设置在相对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且正极输入口21和正极输出口31位置对应设置,负极输入口22和负极输出口32位置对应设置,即正极输入口21和正极输出口31为面对面设置,负极输入口22和负极输出口32为面对面设置,因此在布线时可以减少正极回路和负极回路转弯,且可以避免线束过于集中在一个侧板上,有利于增加线路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减少额外防护设计,降低成本。
可选地,在第一侧板1011上还可以设置用于展示产品基本信息的铭牌23,由此可使得用户可以第一时间查看到产品基本信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铭牌23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侧板上,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011上还设置手动维修开关24、加热输入端口25、调试输入端口26和PACK通讯输入口27。正极输入口21通过手动维修开关24与正极输出口31连接。
其中,正极输入口21和负极输入口22分别位于第一侧板1011的相对两侧边缘处,手动维修开关24位于正极输入口21和负极输入口22之间。此外,第二侧板1012上还设置有簇通讯输入口33、簇通讯输出口34和温度信号输出口35,正极输出口31和负极输出口32分别位于第二侧板1012的相对两侧边缘处,簇通讯输入口33、簇通讯输出口34和温度信号输出口35依次排列在正极输出口31和负极输出口32之间。由此,可以使得正极输入口21和负极输入口22间隔较大距离,正极输出口31和负极输出口32间隔较大距离,从而可使得正极回路A和负极回路B的间距增大,进一步保证了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进一步地,第一侧板1011上还设置有故障指示灯28和运行指示灯29,故障指示灯28位于所示正极输入口21和手动维修开关24之间,运行指示灯29位于负极输入口22和手动维修开关24之间。
其中,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高压配电箱100还包括正极继电器102、第一熔断器103、分流器104、负极继电器105和第二熔断器106。正极输入口21、手动维修开关24、正极继电器102、第一熔断器103、正极输出口31依次连接以形成正极回路A。负极输入口22、分流器104、负极继电器105、第二熔断器106、负极输出口32依次连接以形成负极回路B。
进一步地,高压配电箱100还包括连接在第一侧板1011和第二侧板1012之间的第三侧板1013,第三侧板1013例如可以是高压配电箱100的底板。其中,正极继电器102和第一熔断器103沿第一侧板1011到第二侧板1012的直线方向依次固定在第三侧板1013上,分流器104、负极继电器105和第二熔断器106沿第一侧板1011到第二侧板1012的直线方向依次固定在第三侧板1013上。此外,第三侧板1013具有互不重叠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且第一区域包含位于正极输入口21和正极输出口31之间的区域,第二区域包含位于负极输入口22和负极输出口32之间的区域。以图4所示的视图为基础,如图所示,第一区域为第三侧板1013的左侧区域,也即靠近正极输入口21和正极输出口31的区域,第二区域为第三侧板1013的右侧区域,也即靠近负极输入口22和负极输出口32的区域。正极继电器102和第一熔断器103位于第三侧板1013的第一区域内,分流器104、负极继电器105和第二熔断器106位于第三侧板1013的第二区域内。由此,通过上述方式,形成正极回路A的各器件位于高压配电箱100的一侧,形成负极回路B的各器件位于高压配电箱100的另一侧,从而回路较为简单清晰,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均有较大的设计冗余,各回路的元器件排布位置可调空间较大,有利于专用件的常规参数化设计。
进一步地,高压配电箱100还可以包括第四侧板1014、第五侧板1015和第六侧板1016,第四侧板1014和第五侧板1015均连接在第一侧板1011和第二侧板1012之间,且相对设置。以图4所示的视图为基础,第四侧板1014和第五侧板1015例如可以分别是高压配电箱100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其中,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正极继电器102和第一熔断器103可以固定在第四侧板1014上,而分流器104、负极继电器105和第二熔断器106则可以固定在第五侧板1015上,由此可以使得正极回路和负极回路之间的干涉更小。
可选地,高压配电箱100还包括可以两个固定件107、108,两个固定件107、108分别固定在第四侧板1014和第五侧板1015上。两个固定件107、108可用于将高压配电箱100与外部设备如船舶或新能源汽车等固定连接。
其中,第六侧板1016例如可以是高压配电箱100的顶盖,第六侧板1016上设置有高压危险标识41和注意安全标识42。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系统,该电池系统包括前文的高压配电箱100。
综上,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压配电箱及电池系统,该高压配电箱包括箱体,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第一侧板上设置有正极输入口和负极输入口,第二侧板上设置有正极输出口和负极输出口,由此,通过将正负极输入口和正负极输出口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侧板上,从而可以避免同一侧板布局较多端口而造成端口间产生干涉的问题,从而为各端口的布局提供充足的空间,确保各端口的连接器可以采用通用件,减少非常规件的设计,降低成本;此外通过将正负极输入口和正负极输出口分别设置在相对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且正极输入口和正极输出口位置对应设置,负极输入口和负极输出口位置对应设置,即正极输入口和正极输出口为面对面设置,负极输入口和负极输出口为面对面设置,因此在布线时可以减少正极回路和负极回路转弯,且可以避免线束过于集中在一个侧板上,有利于增加线路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减少额外防护设计,降低成本。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高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正极输入口和负极输入口,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正极输出口和负极输出口,所述正极输入口和正极输出口在位置上对应设置,所述负极输入口和负极输出口在位置上对应设置,所述正极输入口和正极输出口连接形成正极回路,所述负极输入口和负极输出口连接形成负极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上还设置手动维修开关,所述正极输入口通过所述手动维修开关与正极输出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输入口和负极输入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板的相对两侧边缘处,所述手动维修开关位于正极输入口和负极输入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上还设置有簇通讯输入口、簇通讯输出口和温度信号输出口,所述正极输出口和负极输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相对两侧边缘处,所述簇通讯输入口、簇通讯输出口和温度信号输出口依次排列在正极输出口和负极输出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上还设置有故障指示灯和运行指示灯,所述故障指示灯位于所示正极输入口和手动维修开关之间,所述运行指示灯位于所述负极输入口和手动维修开关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配电箱还包括正极继电器和第一熔断器,所述正极输入口、手动维修开关、正极继电器、第一熔断器、正极输出口依次连接以形成所述正极回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配电箱还包括连接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三侧板;所述正极继电器和第一熔断器沿第一侧板到第二侧板的直线方向依次固定在所述第三侧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配电箱还包括分流器、负极继电器和第二熔断器,所述负极输入口、分流器、负极继电器、第二熔断器、负极输出口依次连接以形成所述负极回路,且所述分流器、负极继电器和第二熔断器沿第一侧板到第二侧板的直线方向依次固定在第三侧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板具有互不重叠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且所述第一区域包含位于正极输入口和正极输出口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包含位于负极输入口和负极输出口之间的区域;
所述正极继电器和第一熔断器位于第一区域内,所述分流器、负极继电器和第二熔断器位于第二区域内。
10.一种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高压配电箱。
CN202321443945.1U 2023-06-06 2023-06-06 高压配电箱及电池系统 Active CN220086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43945.1U CN220086640U (zh) 2023-06-06 2023-06-06 高压配电箱及电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43945.1U CN220086640U (zh) 2023-06-06 2023-06-06 高压配电箱及电池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86640U true CN220086640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32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43945.1U Active CN220086640U (zh) 2023-06-06 2023-06-06 高压配电箱及电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866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85173B2 (ja) 車両用高電圧分配装置
KR20120037155A (ko) 저전압 및 고전압 통합 전압 분배 장치
CN102398524A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电力管理装置
US20220209358A1 (en)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unswitched high voltage power
CN220086640U (zh) 高压配电箱及电池系统
CN202319944U (zh) 用于电动车的电力管理装置
CN210283910U (zh) 一种基于低压双重控制切高压电路的装置
CN217691046U (zh) 一种保险丝盒、车载保护系统及车辆
KR20170127150A (ko) 전기차량용 파워 릴레이 어셈블리
CN114927391A (zh) 一种保险丝盒、车载保护系统及车辆
CN214336778U (zh) 船用多系统集装箱式动力电池单元及其系统架构
US10439373B2 (en) DC power supply distribution board
CN208445035U (zh) 一种转接电缆、发电车及电力系统
WO2020215507A1 (zh) 电池接线端子机构、动力电池系统及电动车辆
CN217730373U (zh) 一种高压配电盒
CN103303149A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车用直流高压控制设备
CN21073385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高压配电箱
CN219457738U (zh) 电池箱集成系统
CN21025802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的多合一智能配电系统
CN219938028U (zh) 一种电力模块和配电系统
CN220314924U (zh) 一种可换电式轨道机车的供电系统
CN220021224U (zh) 分体式高压箱及动力电池系统
CN210852333U (zh) 一种确保高压配电盒外部插件可靠连接才可通高压的装置
CN219393955U (zh) 一种集分线与熔断器一体的高压连接器
CN214625278U (zh) 电池包及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