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85670U - 一种高柔性拖链电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柔性拖链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85670U
CN220085670U CN202320947673.2U CN202320947673U CN220085670U CN 220085670 U CN220085670 U CN 220085670U CN 202320947673 U CN202320947673 U CN 202320947673U CN 220085670 U CN220085670 U CN 220085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wrapped
soft copper
drag chain
highly flex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476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红明
徐思远
刘淼
戴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ld Cup Electric Hengyang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ld Cup Electric Hengyang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ld Cup Electric Hengyang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ld Cup Electric Hengyang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476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85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85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85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柔性拖链电缆,包括若干缆芯和包裹在若干缆芯之间的加强芯,若干缆芯外包裹有内护套,内护套外包裹有屏蔽层,屏蔽层外包裹有外护套;缆芯包括若干绞合的软铜导体和包裹于若干软铜导体的绝缘层,软铜导体中间设有芳纶纱;通过合理的电缆结构设计,使得电缆具备优异的抗拉和抗弯折性能;软铜导体绞合中增加芳纶纱,赋予电缆良好的弯曲和抗拉性能;绝缘层采用聚丙烯材料,可提高电缆的抗弯折性能;内护套选用TPV弹性体,并采用甲胄式挤出工艺,赋予了电缆高柔性和高阻燃性;外护套为聚氨酯弹性体,耐磨性能优异,耐水解性能好,能有效防止恶劣环境对电缆造成的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高柔性拖链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柔性拖链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电缆作为工业发展的“神经”和“血管”,在工业电子系统、自动生成线、仓储设备、机器人、数控机床、冶金工业等都有大量拖链电缆的身影,拖链电缆传输稳健且性能安全,未来发展趋势是不可估量的。但是,由于设备移动导致拖链电缆一直处于连持续频繁往复的动态卷绕状态,在数万次往复弯折以及摩擦的情况下,电缆容易发生导体断芯、护套开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柔性拖链电缆,实现电缆高柔性、高耐磨、高抗拉以及抗弯折等综合特性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柔性拖链电缆,包括若干缆芯和包裹在若干所述缆芯之间的加强芯,若干所述缆芯外包裹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外包裹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外包裹有外护套;
其中,所述缆芯包括若干绞合的软铜导体和包裹于若干所述软铜导体的绝缘层,所述软铜导体中间设有芳纶纱。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软铜导体采用第6类导体,所述导体单丝的直径不大于0.15mm。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采用聚丙烯材料,所述绝缘层厚度不大于0.6mm。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内护套采用TPV弹性体材料,且通过甲胄式挤压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软铜导体的成缆节径比为6~8。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而成,所述屏蔽层的编织密度不小于85%。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外护套选用阻燃聚醚性聚氨酯弹性体护套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与所述内护套之间形成若干间隙,若干所述间隙内填充有填充物。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填充物为麻绳或棉线。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若干所述缆芯以所述加强芯为中心阵列排布。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通过合理的电缆结构设计,使得电缆具备优异的抗拉和抗弯折性能;软铜导体采用柔软的第6类导体,采用先束绞再复绞形式,且束丝和复绞方向相同,并且在软铜导体绞合中增加芳纶纱,赋予电缆良好的弯曲和抗拉性能;绝缘层采用聚丙烯材料,可提高电缆的抗弯折性能;内护套选用TPV弹性体,并采用甲胄式挤出工艺,赋予电缆高柔性和高阻燃性;外护套为聚氨酯弹性体,耐磨性能优异,耐水解性能好,能有效防止恶劣环境对电缆造成的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以及“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不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间接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案。
参照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高柔性拖链电缆,包括若干缆芯和包裹在若干缆芯之间的加强芯1,若干缆芯外包裹有内护套4,内护套4外包裹有屏蔽层5,屏蔽层5外包裹有外护套6;
其中,缆芯包括若干绞合的软铜导体2和包裹于若干软铜导体2的绝缘层3,软铜导体2中间设有芳纶纱。
本实施例中,高柔性拖链电缆包括四根缆芯,每根缆芯均是由多股软铜导体2绞合而成,绞合方式是先束绞,将几十根细单线不分层通过一个小圆环束合在一起,然后朝同一方向扭绞,通过并线模成形,然后再进行复绞,复绞即先将若干根导体单丝束成股线,再将多个股线按正规绞合的方式绞制成软铜导体2,并且在软铜导体2绞合中增加芳纶纱,然后在软铜导体2外包裹一层绝缘层3,以形成缆芯,四根缆芯中间围成的间隙放置加强芯1;然后在四根缆芯外包裹有内护套4,内护套4外包裹有屏蔽层5,屏蔽层5外包裹有外护套6。
具体的,芳纶纱具有密度小,拉伸模量高,断裂强度高和断裂延伸率低等特殊的性能;在较高的温度下,能保持固有的稳定性,较低的收缩率,较低的蠕变以及非常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另外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性能,不导电,是优越的光缆加强单元材料;芳纶纱的设置赋予电缆良好的弯曲和抗拉性能。
进一步地,软铜导体2采用第6类导体,导体单丝的直径不大于0.15mm。
进一步地,绝缘层3采用聚丙烯材料,绝缘层3厚度不大于0.6mm。
进一步地,四根缆芯以加强芯1为中心阵列排布。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内护套4采用TPV弹性体材料,且通过甲胄式挤压成型。内护套4采用甲胄式护套,选用阻燃性能较好的TPV弹性体材料,赋予电缆良好柔软性和阻燃性能;进一步地,甲胃式挤压成型的内护套4可确保电缆在运动时,其缆芯不会松开,内护套4是通过特别大的压力挤压而成,对缆芯的运动起到了导向作用,同时还起到了支撑作用,因而非常适用于该拖链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软铜导体2的成缆节径比为6~8,使成缆后电缆具有良好的柔软度和圆整度,四根缆芯中间围成的间隙放置加强芯1,不放置线芯,防止电缆弯曲时,中心受力过大而造成线芯断芯。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屏蔽层5采用镀锡铜丝编织而成,屏蔽层5的编织密度不小于85%。
本实施例中,屏蔽层5采用镀锡铜丝编织而成,屏蔽层5的编织密度不小于85%,使其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极好的耐腐蚀性(潮湿环境和低温环境其耐腐蚀性亦优良),不但起到屏蔽的效果,而且大大提高了电缆的弯曲柔软性能,有效的降低了电缆的折弯时受到的损伤,进而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其中,在屏蔽层5的制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参数就是屏蔽层5的编织角度。合理的屏蔽层5编织角度能够有效地抵消张力,由于稳定的内护套4和外护套6,屏蔽层5不会松弛失效,且在绞线结构中,屏蔽层5本身就具有抗扭转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外护套6选用阻燃聚醚性聚氨酯弹性体护套材料。选用阻燃聚醚性聚氨酯弹性体护套材料,耐磨性能优异,在有水、油介质存在的情况下,耐磨性能为普通橡套材质电缆的几十倍,能有效防止恶劣环境对电缆造成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绝缘层3与内护套4之间形成若干间隙,若干间隙内填充有填充物,进一步地,填充物为麻绳或棉线;电缆的填充物,首先是为了填充缆芯与内护套4之间的间隙,除此之外,还能够稍微增加拉伸强度,主要是可以提高电缆的柔软性;而麻绳具有良好的抗阻以及抗拉性能,且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棉线具有柔软、耐高温以及强度好等特点,选用麻绳或棉线作为填充物能够有效提高电缆的弯曲性能和抗拉强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高柔性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缆芯和包裹在若干所述缆芯之间的加强芯(1),若干所述缆芯外包裹有内护套(4),所述内护套(4)外包裹有屏蔽层(5),所述屏蔽层(5)外包裹有外护套(6);
其中,所述缆芯包括若干绞合的软铜导体(2)和包裹于若干所述软铜导体(2)的绝缘层(3),所述软铜导体(2)中间设有芳纶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柔性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铜导体(2)采用第6类导体,所述导体单丝的直径不大于0.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柔性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3)采用聚丙烯材料,所述绝缘层(3)厚度不大于0.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柔性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套(4)采用TPV弹性体材料,且通过甲胄式挤压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柔性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铜导体(2)的成缆节径比为6~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柔性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5)采用镀锡铜丝编织而成,所述屏蔽层(5)的编织密度不小于8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柔性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6)选用阻燃聚醚性聚氨酯弹性体护套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柔性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3)与所述内护套(4)之间形成若干间隙,若干所述间隙内填充有填充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柔性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麻绳或棉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柔性拖链电缆,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缆芯以所述加强芯(1)为中心阵列排布。
CN202320947673.2U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高柔性拖链电缆 Active CN220085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47673.2U CN220085670U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高柔性拖链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47673.2U CN220085670U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高柔性拖链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85670U true CN220085670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19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47673.2U Active CN220085670U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高柔性拖链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856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6344002B2 (en) Cable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6451526U (zh) 抗拉高柔性拖链电缆
CN220085670U (zh) 一种高柔性拖链电缆
CN216719546U (zh) 一种加强型采煤机电缆
CN214476567U (zh) 一种单芯抗拉型软电缆
CN215265609U (zh) 一种屏蔽型耐寒拖链电缆
CN215577812U (zh) 一种煤矿用多功能柔性抗拉梭车电缆
CN217239073U (zh) 一种复合型卷筒电缆
CN216871634U (zh) 光电复合缆
CN217008725U (zh) 抗拉伸防断芯卷筒电缆
CN219916753U (zh) 耐挤压型抗拉伸多芯扁电缆
CN220065209U (zh) 抗冲击型纤维编织屏蔽盾构机橡套软电缆
CN210156152U (zh) 一种并排形高寿命拖链电缆
CN217008724U (zh) 耐油耐挤压式多芯拖链电缆
CN211555545U (zh) 一种耐扭曲拖曳电缆
CN218826250U (zh) 一种渣车用卷筒扁电缆
CN217767867U (zh) 一种高速移动拖令电缆
CN215730923U (zh) 一种柔性高抗弯曲抗拉拖链电缆
CN219122985U (zh) 一种超多芯屏蔽机器人电缆
CN217822157U (zh) 一种耐酸碱腐蚀的电缆
CN214671889U (zh) 一种带气管拖链电缆
CN216528136U (zh) 一种柔性抗干扰信号电缆
CN214476570U (zh) 一种易于敷设的耐扭、耐低温电缆
CN218384554U (zh) 一种港机电缆
CN218299405U (zh) 一种高柔性自动浇注机用卷筒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