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81538U - 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81538U
CN220081538U CN202321698709.4U CN202321698709U CN220081538U CN 220081538 U CN220081538 U CN 220081538U CN 202321698709 U CN202321698709 U CN 202321698709U CN 220081538 U CN220081538 U CN 2200815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water inlet
main board
upper mai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9870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Hong Yang Automobile Condensation Equip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in Hong Yang Automobile Condensation Equip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in Hong Yang Automobile Condensation Equip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yin Hong Yang Automobile Condensation Equip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9870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815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815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815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包括:多组散热器芯、散热进水机构、导流组件。多组散热器芯之间均连接有散热翅片。散热进水机构设于多组散热器芯的一侧,散热进水机构包括上主板,上主板的一侧设有进水板,上主板与进水板配合形成进水室,上主板远离进水板的一侧一体化成型有一对散热导流件,一对散热导流件上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进水孔。导流组件设于散热器芯远离上主板的一侧。本实用新型通过相应机构的设置,可对高温冷却介质进行快速输送与导出,从而提高了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对高温冷却介质进行散热的效率,提高了汽车暖风水箱使用过程中高温冷却介质的输送与导出效率,提高了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
背景技术
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散热部件,主要由进水室、出水室以及散热器芯几部分组成,冷却液在散热器芯内流动,通过对散热器芯内流通的冷却液进行冷却的方式对冷却介质起到散热作用,从而保证了发动机的冷却效果。
目前常见的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主要由进水管、进水室、散热器芯、散热翅片、出水室以及出水管几部分组成,在使用过程中,高温冷却介质沿进水管进入到进水室内,并通过多组散热器芯进行流通,通过外部散热风扇加速空气流通的方式对散热器芯内流通的冷却介质进行散热处理。
而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暖风水箱大多设置单个进水管与出水管,通过单个进水管与出水管对高温冷却介质进行添加与输出,并通过多组散热器芯与单个进水管和出水管配合的方式对暖风水箱内的高温冷却介质进行导流散热,这样就使得汽车暖风水箱使用过程中高温冷却介质的输送与导出效率较低,使得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的使用效果较差。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的散热效率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包括:多组散热器芯、散热进水机构、导流组件。
多组所述散热器芯之间均连接有散热翅片。
所述散热进水机构设于所述多组散热器芯的一侧,所述散热进水机构包括上主板,所述上主板的一侧设有进水板,所述上主板与进水板配合形成进水室,所述上主板远离进水板的一侧一体化成型有一对散热导流件,一对所述散热导流件上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进水孔。
所述导流组件设于所述散热器芯远离上主板的一侧,所述导流组件包括下主板,所述下主板的一侧连接有导流板,所述下主板与导流板配合形成排水室,所述排水室与多组散热器芯相连通。
进一步地,多组所述散热器芯均空心设置,且多组所述散热器芯的一端与进水室相连通,多组所述散热器芯的另一端与排水室相连通。通过将多组散热器芯空心设置便于对进水室与排水室内的冷却介质进行流通输送,从而便于通过冷却介质在多组散热器芯内进行流通的方式对高温冷却介质进行散热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上主板远离进水板的一侧连接有一对进水限位管。通过一对进水限位管对进水连接嘴起到连接导通的作用。所述进水板贴近上主板的一侧一体化成型有分隔板,所述进水室在分隔板的作用下分别于一对进水限位管相连通,便于通过一对进水连接嘴向散热器内同步输送高温冷却介质,提高了对高温冷却介质进行散热的效率。
进一步地,一对所述进水限位管内均连接有进水连接嘴。便于通过进水连接嘴向进水室内输送高温冷却介质。通过一对进水连接嘴对高温冷却介质进行输送的方式提高了对高温冷却介质进行输送的效率。提高了多组散热器芯的利用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上主板远离散热器芯的一侧开设有一对进水导流槽,所述进水导流槽与进水连接嘴和进水室相连通。进水导流槽起到连通进水连接嘴与进水室的作用,便于使得进水连接嘴内输送的高温冷却介质沿进水导流槽输送至进水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上主板远离散热器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限位凸台,所述进水板内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限位孔,所述固定限位孔与限位凸台相匹配。通过多个限位凸台与固定限位孔相互配合的方式对上主板与进水板起到连接限位的作用。提高了对上主板进行装配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下主板的一侧连接有排水连接嘴,所述排水连接嘴与排水室相连通。便于通过排水连接嘴对排水室内散热后的冷却介质进行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相应机构的设置,可对高温冷却介质进行快速输送与导出,从而提高了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对高温冷却介质进行散热的效率,提高了汽车暖风水箱使用过程中高温冷却介质的输送与导出效率,提高了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的俯视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进水板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上主板立体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上主板示意图。
图中:1.散热器芯、101.散热翅片、2.散热进水机构、201.上主板、202.进水板、203.散热导流件、204.进水限位管、205.分隔板、206.进水连接嘴、207.限位凸台、3.导流组件、301.下主板、302.导流板、303.排水连接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参图1-图8所示,包括:多组散热器芯1、散热进水机构2、导流组件3。
具体地,多组散热器芯1均空心设置,且多组散热器芯1的一端与进水室相连通,多组散热器芯1的另一端与排水室相连通。通过将多组散热器芯1空心设置便于对进水室与排水室内的冷却介质进行流通输送,从而便于通过冷却介质在多组散热器芯1内进行流通的方式对高温冷却介质进行散热冷却。
参图1-图2所示,多组散热器芯1之间均连接有散热翅片101。便于通过多组散热翅片101对散热器芯1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提高了多组散热器芯1对高温冷却介质进行散热的效果。
参图7-图8所示,散热进水机构2设于多组散热器芯1的一侧。通过散热进水机构2对多组散热器芯1起到连接导通控制的作用。散热进水机构2包括上主板201。同时,便于通过上主板201与进水板202的相互配合形成进水室。
参图4-图6所示,上主板201的一侧设有进水板202。通过进水板202对进水连接嘴206内输送的高温冷却介质进行限位导流。上主板201与进水板202配合形成进水室。便于通过进水室对进水连接嘴206输送的高温冷却介质进行收纳存储。上主板201远离进水板202的一侧一体化成型有一对散热导流件203,一对散热导流件203上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进水孔。便于通过散热导流件203多组散热器芯1起到限位导通的作用。
具体地,一对散热导流件203远离进水板201的一侧呈弧形设置,便于通过弧形散热导流件203对进水连接嘴206输送的高温冷却介质进行辅助散热冷却。
参图1-图5所示,上主板201远离进水板202的一侧连接有一对进水限位管204。通过一对进水限位管204对进水连接嘴206起到连接导通的作用。
参图1-图5所示,一对进水限位管204内均连接有进水连接嘴206。便于通过进水连接嘴206向进水室内输送高温冷却介质。通过一对进水连接嘴206对高温冷却介质进行输送的方式提高了对高温冷却介质进行输送的效率。提高了多组散热器芯1的利用效率。
参图6所示,进水板202贴近上主板201的一侧一体化成型有分隔板205,进水室在分隔板205的作用下分别于一对进水限位管204相连通,便于通过一对进水室对一对进水连接嘴206输送的高温冷却介质进行同步散热处理。
参图6所示,上主板201远离散热器芯1的一侧开设有一对进水导流槽,进水导流槽与进水连接嘴206和进水室相连通。进水导流槽起到连通进水连接嘴206与进水室的作用,便于使得进水连接嘴206内输送的高温冷却介质沿进水导流槽输送至进水室内。
参图7-图8所示,上主板201远离散热器芯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限位凸台207,进水板202内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限位孔,固定限位孔与限位凸台207相匹配。通过多个限位凸台207与固定限位孔相互配合的方式对上主板201与进水板202起到连接限位的作用。提高了对上主板201进行装配的稳定性。
参图1所示,导流组件3设于散热器芯1远离上主板201的一侧。通过导流组件3对多组散热器芯1内输送的冷却介质起到导流控制的作用。导流组件3包括下主板301,下主板301的一侧连接有导流板302,下主板301与导流板302配合形成排水室,导流组件与多组散热器芯1相连通。便于通过下主板301与导流板302的相互配合对散热器芯1内输送的冷却介质进行导流处理。
参图3-图4所示,下主板301的一侧连接有排水连接嘴303,便于通过排水连接嘴303对散热后的高温冷却介质进行排出。
具体使用时,可通过一对进水连接嘴206向进水室内输送高温冷却介质,高温冷却介质在一对进水连接嘴206的作用下输送至一对进水室内,通过一对进水室对进水连接嘴206输送的高温冷却介质进行导流与初步散热冷却,同时,进水室内的高温冷却介质沿多组散热器芯1的作用下进行流通,在高温冷却介质流通的过程,通过多组散热器芯1与散热翅片101的配合对高温冷却介质进行散热处理。
经过多组散热器芯1散热后的冷却介质在散热器芯1的作用下输送至排水室内,排水室内散热后的冷却介质可由排水连接嘴303排出,通过设置一对进水连接嘴206与一对进水限位管204,可对高温冷却介质进行高效率输送,提高了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对高温冷却介质进行输送与导出的效率。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相应机构的设置,可对高温冷却介质进行快速输送与导出,从而提高了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对高温冷却介质进行散热的效率,提高了汽车暖风水箱使用过程中高温冷却介质的输送与导出效率,提高了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的使用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组散热器芯,多组所述散热器芯之间均连接有散热翅片;
散热进水机构,设于所述多组散热器芯的一侧,所述散热进水机构包括上主板,所述上主板的一侧设有进水板,所述上主板与进水板配合形成进水室,所述上主板远离进水板的一侧一体化成型有一对散热导流件,一对所述散热导流件上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进水孔;
导流组件,设于所述散热器芯远离上主板的一侧,所述导流组件包括下主板,所述下主板的一侧连接有导流板,所述下主板与导流板配合形成排水室,所述排水室与多组散热器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散热器芯均空心设置,且多组所述散热器芯的一端与进水室相连通,多组所述散热器芯的另一端与排水室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板远离进水板的一侧连接有一对进水限位管,所述进水板贴近上主板的一侧一体化成型有分隔板,所述进水室在分隔板的作用下分别于一对进水限位管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进水限位管内均连接有进水连接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散热导流件远离进水板的一侧呈弧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板远离散热器芯的一侧开设有一对进水导流槽,所述进水导流槽与进水连接嘴和进水室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板远离散热器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限位凸台,所述进水板内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限位孔,所述固定限位孔与限位凸台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主板的一侧连接有排水连接嘴,所述排水连接嘴与排水室相连通。
CN202321698709.4U 2023-06-30 2023-06-30 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 Active CN2200815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8709.4U CN220081538U (zh) 2023-06-30 2023-06-30 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8709.4U CN220081538U (zh) 2023-06-30 2023-06-30 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81538U true CN220081538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31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98709.4U Active CN220081538U (zh) 2023-06-30 2023-06-30 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815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49009A (zh) 高效低温差集成液冷电池系统
CN220081538U (zh) 汽车暖风水箱散热器
CN217655913U (zh) 一种燃料电池的加热和冷却系统
CN210516944U (zh) 电动汽车冷却模组的冷却板结构
CN114679129A (zh) 一种基于密闭式风腔降温的光伏发电组件及降温方法
CN212027924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高效降温装置
CN220793940U (zh) 一种中频电炉用闭式冷却塔
CN219302978U (zh) 电子设备的冷却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7716042U (zh) 一种用于浓硫酸制备管道的节能酸冷组件
CN218139556U (zh) 一种温控功能的注塑模具
CN216941715U (zh) 一种胶料冷却用水冷装置
CN219474087U (zh) 一种空气分离冷却塔
CN205066230U (zh) 一种风冷热泵与分布式能源系统耦合供能输配系统
CN212306021U (zh) 一种高效水冷散热板
CN217058025U (zh) 一种空气能热水器的蒸发器结构和热水器
CN110164657A (zh) 一种智能温控超导热管风冷换热器
CN212707937U (zh) 一种往复式循环水道筒体
CN212538274U (zh) 用于小型车辆的换热型高效暖风机
CN219037123U (zh) 一种360°进风的制冷杯座
CN220087776U (zh) 弧形液冷板
CN220307067U (zh) 一种液冷散热风机及其应用的散热器组件和燃料电池系统
CN217427965U (zh) 一种新能源风电变流柜
CN218103932U (zh) 一种铁路用大功率模块的多通路水冷装置
CN210201699U (zh) 一种变流器的散热装置
CN218430774U (zh) 暖风散热器以及基于该散热器的汽车空调制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