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70579U - 一种间接启动的灭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间接启动的灭火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070579U CN220070579U CN202320740904.2U CN202320740904U CN220070579U CN 220070579 U CN220070579 U CN 220070579U CN 202320740904 U CN202320740904 U CN 202320740904U CN 220070579 U CN220070579 U CN 2200705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ston
- starting
- fire extinguishing
- recited
- gas gener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713 feedback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022 ve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QQZOPKMRPOGIEB-UHFFFAOYSA-N 2-Oxohexane Chemical class CCCCC(C)=O QQZOPKMRPOGIE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43 aeros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24 ca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间接启动的灭火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前端设置喷放部,筒体内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与喷放部之间设置灭火剂,所述第一活塞与筒体后端之间设有主产气剂及与主产气剂配合的间接启动机构,所述间接启动机构包括启动壳体,所述启动壳体内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与启动壳体之间设有次产气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间接启动机构,使得灭火装置在喷放过程中不会因漏气而导致灭火剂喷放压力降低,大大提高了灭火装置能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间接启动的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很多灭火装置都采用了非储压的形式,这种形式相比于储压式灭火装置的好处在于,这类装置在运输、安装以及正常运行状态时,装置不带有压力,这样极大的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能。
市场上采用的非储压灭火装置的方式,通常是在灭火装置内部装载有产气剂,当灭火装置启动时,产气剂产生大量气体,以此来推动灭火装置中的干粉、水机、全氟己酮等灭火物质喷出灭火装置实施灭火。但是此类装置通常面临一个问题,产气剂的启动方式一般采用的是热敏线和/或电子点火头,出线部位如果密封效果不好,会导致产气剂产生的大量气体从出线部位向外喷出,进而降低灭火装置喷出压力,降低灭火装置的灭火效果。针对这一问题,许多产品采用的是加强出线部位的密封,以降低漏气的风险。但是灭火装置实际的应用环境可能具有高温、高湿、盐腐、腐蚀等情况,导致密封效果下降。另外灭火装置除了有启动线以外可能还有反馈线进入装置内部,进入装置内部的线束越多,装置的密封功能越容易失效。
在202121860046.2专利当中采用的是热传导的方式启动灭火装置,这种方式能够保证装置启动后,产气剂不会出现漏气的情况,但是通过热传导的形式,难以保证热量会集中传向产气剂及其启动结构,并且随着反馈线束、反馈装置的加入也会吸收一定的热量。另外热传导的效率相对于直接启动而言效率较低,如果加入反馈装置(热敏线电阻)在第一导火索的位置,那么可能出现一种情况,第一导火索启动,反馈装置发出反馈信号,但是由于导热不集中使得第二导火索未启动,或者产气剂年久失效未启动,那么就会给人员提供错误的信号,让人们误以为装置已经启动从而导致对火势的错误判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间接启动的灭火装置,使得灭火装置在喷放过程中不会因漏气而导致灭火剂喷放压力降低,提高灭火装置能效。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间接启动的灭火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前端设置喷放部,筒体内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与喷放部之间设置灭火剂,所述第一活塞与筒体后端之间设有主产气剂及与主产气剂配合的间接启动机构,所述间接启动机构包括启动壳体,所述启动壳体内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与启动壳体之间设有次产气剂。
优选地,所述次产气剂与第一启动线一端接触,所述第二活塞与主产气剂之间设有第二启动线。
优选地,所述第二活塞侧部或顶部设有点火药,启动壳体内壁设有摩擦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启动线为电点火头结构,所述第二启动线为热敏线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活塞为金属结构,启动壳体后端两侧设有导线,所述导线与反馈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产气剂设于药剂仓内,药剂仓与启动壳体前端连通;所述启动壳体后端还设有绝缘密封塞。
优选地,所述喷放部包括设于筒体前端的前端盖,所述前端盖内开设有喷放孔,所述喷放孔内设有喷口膜片。
优选地,所述喷口膜片一侧设有与喷放孔螺纹配合的喷头螺栓,另一侧设有四氟垫圈,喷头螺栓内开设有通道。
优选地,所述筒体前端与前端盖螺纹连接,所述筒体后端与后端盖螺纹连接,所述前端盖内还开设有灌装孔,所述灌装孔内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堵头。
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塞表面设有泄爆膜片,第一活塞侧面与筒体内侧之间设有活塞密封圈和耐磨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间接启动机构,使得灭火装置在喷放过程中不会因漏气而导致灭火剂喷放压力降低,大大提高了灭火装置能效。
2、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活塞反向移动而接触导线时,会接通反馈机构所在电路,从而使得相应报警器报警,给人们提供准确判断;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活塞只有在主产气剂被引燃,而产生具有反向推力的气体时,才会反向移动而接触导线,不会存在主产气剂未被点燃启动而导致反馈机构误工作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中的这种间接启动(或多级启动)方式,大大降低了启动机构对密封性的要求,因其中的间接启动结构体积远小于灭火装置,所以采用常规密封结构即可以有效防止漏气对活塞推动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间接启动的灭火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主产气剂及间接启动机构所在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4所示,一种间接启动的灭火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前端设置喷放部3,筒体1内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一活塞4,第一活塞4与喷放部3之间设置灭火剂5,所述第一活塞4与筒体1后端之间设有主产气剂6及与主产气剂6配合的间接启动机构7,所述间接启动机构7包括启动壳体7.1,所述启动壳体7.1内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二活塞7.2,第二活塞7.2与启动壳体7.1之间设有次产气剂7.3。
优选地,所述次产气剂7.3与第一启动线7.4一端接触,所述第二活塞7.2与主产气剂6之间设有第二启动线7.5。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主产气剂6和次产气剂7.3可选用气溶胶发生剂,其被点燃后可以产生大量气溶胶或气体,从而给灭火剂5喷出提供推力;灭火剂5可以选用干粉灭火剂或水机灭火剂或全氟己酮等灭火剂。
优选地,所述第二活塞7.2侧部或顶部设有点火药7.6,启动壳体7.1内壁设有摩擦层7.7。在本实施例中,点火药7.6和摩擦层7.7产生相对移动后,点火药7.6会被点燃,类似火柴头和火柴盒侧壁摩擦的方式。
优选地,所述第一启动线7.4为电点火头结构,所述第二启动线7.5为热敏线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启动线7.4为电点火头结构时,其与火灾探测装置连接,火灾探测装置为温度传感器和/或烟雾传感器,当有火灾、过热等情况发生时,火灾探测装置检测到外部因火灾而产生高温环境后,发出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第一启动线7.4将次产气剂7.3点燃。而第二启动线7.5为热敏线结构,点火药7.6被点燃后,可以直接引燃第二启动线7.5,最终直接点燃主产气剂6。
优选地,所述第二活塞7.2为金属结构,启动壳体7.1后端两侧设有导线7.8,所述导线7.8与反馈机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反馈机构可采用报警器,当第二活塞7.2反向移动而接触导线7.8时,会接通反馈机构所在电路,从而使得相应报警器报警,给人们提供准确判断;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活塞7.2只有在主产气剂6被引燃,而产生具有反向推力的气体时,才会反向移动而接触导线7.8,不会存在主产气剂6未被点燃启动而导致反馈机构误工作的现象。
优选地,所述主产气剂6设于药剂仓13内,药剂仓13与启动壳体7.1前端连通;所述启动壳体7.1后端还设有绝缘密封塞7.9。本实施例中的绝缘密封塞7.9采用非金属材料,可防止间接启动结构7进水、漏气、短路,由于间接启动结构7体积远小于灭火装置,所以采用常规密封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漏气对第一活塞4推动的影响。
优选地,所述喷放部3包括设于筒体1前端的前端盖3.1,所述前端盖3.1内开设有喷放孔3.2,所述喷放孔3.2内设有喷口膜片3.3。本实施例中的喷口膜片3.3在灭火装置启动前,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防止灭火剂5吸潮或逸散而出,而在灭火装置启动后,喷口膜片3.3受压而破碎,使得灭火剂5从喷放孔3.2正常喷出。
优选地,所述喷口膜片3.3一侧设有与喷放孔3.2螺纹配合的喷头螺栓3.4,另一侧设有四氟垫圈3.5,喷头螺栓3.4内开设有通道。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喷头螺栓3.4,可将喷口膜片3.3安装在喷放孔3.2内,安装方式简单,同时通过设置四氟垫圈3.5,可以保证喷头螺栓3.4处的密封性能。
优选地,所述筒体1前端与前端盖3.1螺纹连接,所述筒体1后端与后端盖2螺纹连接,所述前端盖3.1内还开设有灌装孔8,所述灌装孔8内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堵头9。在前端盖3.1处设置罐装孔5后,可方便制造完成后对灭火剂5进行灌装过程,只需拧开堵头9,向灭火装置内灌装灭火剂5后,再将堵头9安装好即可,整个过程提高了灌装效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塞4表面设有泄爆膜片10,第一活塞4侧面与筒体1内侧之间设有活塞密封圈11和耐磨环12。设置泄爆膜片10后,当第一活塞4在移动过程中突然卡死后,第一活塞4一侧气压会骤增,这时需要及时泄压,否则会产生爆炸的风险,此时泄爆膜片10会起到泄压的作用,当压力达到一定值后,泄爆膜片10破裂,从而使得气体及时从该位置泄压;设置活塞密封圈11后,可以保证第一活塞4在移动时的气密性,防止发生漏气的现象,而设置耐磨环12(可采用硬质材料)后,,可以大大降低第一活塞4在筒体1内侧滑动时的摩擦力,使其滑动更为顺畅。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上述间接启动的灭火装置的灭火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S1:当外界发生火情时,第一启动线7.4将次产气剂7.3引燃,次产气剂7.3燃烧而产生气体,从而推动启动壳体7.1内的第二活塞7.2向第二启动线7.5所在位置移动;
S2:第二活塞7.2在移动过程中,点火药7.6与摩擦层7.7摩擦生热而被点燃,点火药7.6产生热量而引燃第二启动线7.5;
S3:第二启动线7.5将主产气剂6点燃,主产气剂6燃烧而产生气体,主产气剂6产生的一部分气体推动第一活塞4朝喷放部3移动,灭火剂5受压而从喷放部3喷出,进行灭火过程;
S4:主产气剂6产生的另一部分气体会反向进入到启动壳体7.1内,从而反向推动第二活塞7.2向导线7.8所在位置移动,进而接通导线7.8及其反馈机构,从而使得反馈机构产生反馈信号。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间接启动的灭火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前端设置喷放部(3),筒体(1)内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一活塞(4),第一活塞(4)与喷放部(3)之间设置灭火剂(5),所述第一活塞(4)与筒体(1)后端之间设有主产气剂(6)及与主产气剂(6)配合的间接启动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启动机构(7)包括启动壳体(7.1),所述启动壳体(7.1)内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第二活塞(7.2),第二活塞(7.2)与启动壳体(7.1)之间设有次产气剂(7.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接启动的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产气剂(7.3)与第一启动线(7.4)一端接触,所述第二活塞(7.2)与主产气剂(6)之间设有第二启动线(7.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接启动的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7.2)侧部或顶部设有点火药(7.6),启动壳体(7.1)内壁设有摩擦层(7.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接启动的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启动线(7.4)为电点火头结构,所述第二启动线(7.5)为热敏线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接启动的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7.2)为金属结构,启动壳体(7.1)后端两侧设有导线(7.8),所述导线(7.8)与反馈机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接启动的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产气剂(6)设于药剂仓(13)内,药剂仓(13)与启动壳体(7.1)前端连通;所述启动壳体(7.1)后端还设有绝缘密封塞(7.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接启动的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放部(3)包括设于筒体(1)前端的前端盖(3.1),所述前端盖(3.1)内开设有喷放孔(3.2),所述喷放孔(3.2)内设有喷口膜片(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间接启动的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口膜片(3.3)一侧设有与喷放孔(3.2)螺纹配合的喷头螺栓(3.4),另一侧设有四氟垫圈(3.5),喷头螺栓(3.4)内开设有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间接启动的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前端与前端盖(3.1)螺纹连接,所述筒体(1)后端与后端盖(2)螺纹连接,所述前端盖(3.1)内还开设有灌装孔(8),所述灌装孔(8)内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堵头(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接启动的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4)表面设有泄爆膜片(10),第一活塞(4)侧面与筒体(1)内侧之间设有活塞密封圈(11)和耐磨环(1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740904.2U CN220070579U (zh) | 2023-04-06 | 2023-04-06 | 一种间接启动的灭火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740904.2U CN220070579U (zh) | 2023-04-06 | 2023-04-06 | 一种间接启动的灭火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070579U true CN220070579U (zh) | 2023-11-24 |
Family
ID=88823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740904.2U Active CN220070579U (zh) | 2023-04-06 | 2023-04-06 | 一种间接启动的灭火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70579U (zh) |
-
2023
- 2023-04-06 CN CN202320740904.2U patent/CN22007057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645857B2 (ja) | 消火器 | |
CN109529226A (zh) | 一种柱塞式灭火降温装置 | |
CN110711329B (zh) | 一种活塞式灭火装置及其泄压方法 | |
CN116510214A (zh) | 一种灭火装置间接启动机构及其启动方法 | |
CN219323808U (zh) | 一种带泄压和密闭功能的灭火装置 | |
CN209752001U (zh) | 一种柱塞式灭火降温装置 | |
CN220070579U (zh) | 一种间接启动的灭火装置 | |
CN200984408Y (zh) | 吸顶喷气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 | |
CN220070578U (zh) | 一种灭火装置间接启动机构 | |
CN214130036U (zh) | 非贮压式灭火装置及消防系统 | |
CN116510213A (zh) | 一种间接启动的灭火装置及灭火方法 | |
CN218129721U (zh) | 一种灭火器 | |
CN209019842U (zh) | 撞击式感温玻璃球启动器 | |
JP6430308B2 (ja) | スプリンクラー消火装置 | |
CN214130038U (zh) | 分体式灭火装置 | |
KR100784980B1 (ko) | 면상발열체를 사용한 기동용 헤드를 구비한 자동식 소화기 | |
CN220070630U (zh) | 一种安全可靠的灭火装置 | |
CN212187533U (zh) | 一种特种装甲车操作室的灭火装置 | |
CN219847972U (zh) | 一种带虹吸管的全氟己酮灭火装置 | |
CN220070548U (zh) | 一种简易的全氟己酮灭火装置 | |
CN207545661U (zh) | 一种用于装配抑爆装置的气体发生器结构 | |
KR200385997Y1 (ko) | 와이어 연동을 이용한 자동 소화 장치 | |
JPH09248349A (ja) | 消火装置 | |
CN220572540U (zh) | 一种储能电池模组消防模块 | |
CN214130039U (zh) | 机械式启动的灭火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