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5577U - 强制合闸装置和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强制合闸装置和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5577U
CN220065577U CN202320049786.0U CN202320049786U CN220065577U CN 220065577 U CN220065577 U CN 220065577U CN 202320049786 U CN202320049786 U CN 202320049786U CN 220065577 U CN220065577 U CN 220065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driving
closing device
shell
forced clo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497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子杰
祝早平
陶佳豪
邓亚雄
王海渊
刘文庆
李志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4978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5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5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55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强制合闸装置和接触器,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运动组件,所述运动组件包括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驱动部和锁定结构,锁定结构用于将驱动部锁定在第一位置;驱动部移动到第一位置时,驱动部伸出外壳外用于将接触器锁定在合闸位置,所述第二位置相对于第一位置靠近所述外壳。本实用新型的强制合闸装置以及接触器,强制合闸装置的运动组件的驱动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移动,使驱动部位于第一位置时可以将接触器强制保持在合闸位置,能够满足特定情况下接触器的应用。

Description

强制合闸装置和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制合闸装置和接触器。
背景技术
接触器是一种可以快速切断交流与直流主回路且可频繁地接通与分断大电流控制电路的装置,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元件之一。
在一些场合下,接触器需要被强制保持在合闸状态,例如在消防、医院等场景,若接触器突然分闸或脱扣断电,将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设计出一种可以使接触器被强制保持在合闸状态的机构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强制合闸装置和接触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强制合闸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运动组件,所述运动组件包括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驱动部和锁定结构,锁定结构用于将驱动部锁定在第一位置;驱动部移动到第一位置时,驱动部伸出外壳外用于将接触器锁定在合闸位置,所述第二位置相对于第一位置靠近所述外壳。
进一步,所述驱动部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驱动部收回外壳内部。
进一步,还设有与接触器可拆卸连接的固定结构。
进一步,所述运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外壳的容纳腔内的驱动件和运动件,所述驱动件设有伸到外壳外的操作部,所述运动件设有所述驱动部,驱动件驱动运动件直线运动,带动驱动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进一步,容纳腔的两个敞口分别开设于外壳的两端端壁,所述驱动件和运动件沿平行于容纳腔中心轴线移动,所述驱动件一端的操作部从一个敞口伸出容纳腔外用于操作,驱动件另一端与运动件一端配合,使运动件另一端的驱动部在第一位置时能够伸出容纳腔的另一个敞口。
进一步,所述驱动件与容纳腔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驱动件与外壳之间设有所述锁定结构。
进一步,还包括旋钮,旋钮与驱动件连接作为所述操作部。
进一步,还包括复位件,用于驱动运动件向第二位置移动。
进一步,所述驱动件和运动件分体设置,所述容纳腔的中部设有固定台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内设有运动件和复位件,复位件用于驱动运动件向第二位置移动,固定台上设有供驱动件穿过的通孔,所述驱动件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且穿过通孔驱动运动件。
进一步,所述外壳包括支持座以及盖合于支持座一端的盖体,所述支持座的内部设有台阶孔,盖体设有与台阶孔同轴的中央孔,所述中央孔与台阶孔对接形成容纳腔,在台阶孔的台阶面与盖体面向台阶面的一端端面之间限位装配有所述固定台。
进一步,还包括旋钮,所述旋钮伸入中央孔的一端设有容置槽,驱动件远离运动件的一端配合伸入容置槽内;在旋钮的外侧壁与中央孔的孔壁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滑动结构,或者,在旋钮的外侧壁与中央孔的孔壁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
进一步,所述固定台的通孔设有与驱动件螺纹连接的螺纹;或者,所述固定台设有与通孔共轴线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装配有用于与驱动件螺纹连接的螺母。
进一步,所述运动件的一端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位于容纳腔内用于与驱动件抵接,且配合部的外径大于容纳腔的用于驱动部伸出的敞口内径。
进一步,所述运动件沿移动方向设有导向槽,容纳腔的侧壁凸出设有伸到导向槽内的导向部。
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用于与接触器卡接的第一卡槽,第一卡槽与驱动部位于外壳的同一端。
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抵顶机构,用于抵顶在外壳与接触器之间。
进一步,所述抵顶机构包括第一支撑件和弹簧,其中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延伸出外壳,弹簧连接在第一支撑件与外壳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接触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触头机构,所述触头机构包括触头支持以及连接于触头支持的动触头,所述壳体在触头支持的移动方向上的侧壁设有连接孔,所述触头支持设有与连接孔对应的连接部,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强制合闸装置,所述强制合闸装置可拆卸的与接触器连接,强制合闸装置的运动组件的驱动部与连接部配合,驱动部位于第一位置时将触头支持锁定在合闸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强制合闸装置以及接触器,强制合闸装置的运动组件的驱动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移动,使驱动部位于第一位置时可以将接触器强制保持在合闸位置,能够满足特定情况下接触器的应用。
此外,所述运动组件直线移动设置,所述容纳腔贯穿外壳,设有两个敞口,所述容纳腔的两个敞口分别开设于外壳的两端端壁,结构简单紧凑。另外,所述运动组件的通过分体设置的驱动件和运动件实现,便于强制合闸装置的整体装配。
此外,所述驱动件与容纳腔螺纹连接,使得所述驱动件能够通过沿轴向自转移动以驱动运动件直线运动,而且所述螺纹连接同时还是锁定结构,用于将运动件的驱动部锁定在第一位置,简化了整体结构。特别是,通过螺纹连接,还可以使强制合闸装置适配不同规格的接触器,不同规格的接触器其触头支持的行程不同,驱动部需要移动的距离不同,通过驱动件与容纳腔螺纹连接的方式,可以适用于不同行程的触头支持。
此外,容纳腔设置固定台,固定台的中部可以设置一体的螺孔,也可以通过限位装配螺母,其结构简单、加工便利且适用范围广。
此外,驱动件还连接旋钮,旋钮与盖体滑动配合可以直接操作驱动件,或者,旋钮与盖体形成可拆卸的卡扣连接,拆除旋钮后再操作驱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强制合闸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强制合闸装置的截面图(旋钮与盖体滑动配合);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强制合闸装置的截面图(旋钮与盖体卡扣配合)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旋钮一端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运动件一端的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截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接触器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接触器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壳,11-支持座,111-台阶孔,112-台阶面,113-导向部,12-盖体,121-中央孔,122-环形槽,123-第二卡扣,13-固定台,131-安装槽,132-开口,21-驱动件,22-螺母,3-旋钮,31-容置槽,32-滑台,33-第二卡槽,4-运动件,41-配合部,42-导向槽,43-驱动部,5-复位件,6-固定结构,60-抵顶机构,61-第一支撑件,62-弹簧,63-第一卡槽,7-垫片,8-接触器,81-触头支持,811-连接部,82-第一定位槽,83-连接孔,84-第一卡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强制合闸装置和接触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强制合闸装置和接触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7-8所示,本实施例的接触器8,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触头机构和电磁机构,其中触头机构包括触头支持81、动触头和静触头,其中,动触头连接于触头支持81,静触头固定与壳体内并与动触头相对,由电磁机构驱动触头支持直线移动(也就是沿垂直于图8中的上下方向移动),带动动触头与静触头的接触或分离用于接通接触器的主线路。所述壳体在触头支持81的移动方向上的一个侧壁设有连接孔83,所述触头支持81设有与连接孔83对应的连接部811,所述连接部811能够从连接孔83中伸出,所述连接部811为卡勾结构,可以用于与其它附件,例如辅助触头组、空气延时头等附件挂接,此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
本申请的改进点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接触器附件,即图1-6所示的强制合闸装置,所述强制合闸装置可拆卸的安装在接触器8上,通过所述连接孔83作用于触头支持81,用于将接触器8锁定在合闸位置,本实施例的接触器8配置有所述强制合闸装置。
如图1-2所示,所述强制合闸装置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外壳1内的运动组件,所述运动组件包括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驱动部43和锁定结构,锁定结构用于将驱动部43锁定在第一位置;驱动部43移动到第一位置时,驱动部43伸出外壳1外用于将接触器8锁定在合闸位置,所述第二位置相对于第一位置靠近所述外壳1。所述驱动部43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驱动部43向收回外壳1内部的方向移动。优选的,如图2中所示,所述驱动部43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驱动部43收回外壳1内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43收回到与外壳1平齐的位置。当然,所述驱动部43移动到第二位置时,也可以位于外壳1外,只需避让触头支持81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强制合闸装置以及接触器8,强制合闸装置的运动组件的驱动部43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移动,使运动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可以将接触器8强制保持在合闸位置,能够满足特定情况下接触器的应用。所述运动组件的驱动部43与触头支持81的连接部811配合,驱动部43位于第一位置时将触头支持81向下按压,锁定结构将驱动部43锁定在第一位置,从而将触头支持81锁定在合闸位置。优选的,本实施例的驱动部43只与连接部811对应设置,由驱动部43通过按压连接部811的方式将触头支持81锁定在合闸位置,这样当驱动部43移动到第二位置时,驱动部43避让触头支持81的连接部811,触头支持81处于分闸位置,若此时操作接触器8,触头支持81可以正常上下移动,接触器8可以正常分合闸,但强制合闸装置不会强制使接触器8处于合闸位置。当然,作为其它的实施例,所述驱动部43也可以设有卡槽结构,用于与触头支持81的连接部811的卡勾结构卡接。
如图1-2所示,所述强制合闸装置还设有与接触器8可拆卸连接的固定结构6,所述固定结构6可以为卡扣,螺钉,滑槽与滑轨连接等。优选的,如图1-2、7-8所示,本实施例的固定结构6包括第一卡槽63,用于与接触器8的壳体上凸起设置的第一卡勾84卡接,第一卡槽63与驱动部43位于外壳1的同一端,即设置在外壳1的下侧。在接触器的壳体上凸起设有两个第一卡勾84,两个第一卡勾84间隔设置位于连接孔83的一侧。所述强制合闸装置的外壳1的底侧对应设有两个第一卡槽63,位于图中外壳1的下侧边缘,装配时强制合闸装置的外壳1下侧紧贴接触器壳体顶侧,然后横向移动滑动使两个第一卡槽63滑动与两个第一卡勾84卡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6还包括抵顶机构60,用于抵顶在外壳1与接触器之间,为外壳1提供远离接触器8的作用力,以保证第一卡槽63与第一卡勾84之间卡接的可靠性。所述抵顶机构60位于两个第一卡槽63之间,装配时滑动到两个第一卡勾84之间,顶住接触器8的壳体,本实施例的强制合闸装置通过第一卡槽63和抵顶机构60与接触器8配合将强制合闸装置整体固定在接触器8上,形成可拆卸的连接,装配方便,无需改变现有接触器8的结构。
如图1-2、5、7所示,所述抵顶机构60包括第一支撑件61和弹簧62,其中第一支撑件61的一端延伸出外壳1,弹簧62连接在第一支撑件61的另一端与外壳1之间,接触器8设有与第一支撑件61对应的第一定位槽82,第一定位槽82位于两个第一卡勾84之间,第一支撑件61凸出于外壳1,外壳1与接触器8的壳体接触时,第一支撑件61用于顶住接触器8;所述第一定位槽82为接触器8现有结构,第一卡槽63与第一卡勾84卡接时,驱动部43与触头支持81的连接部811对应,第一支撑件61对应位于第一定位槽82内定位,当然接触器未设置第一定位槽82也是可以的。
结合图1-6提供第一种实施例,强制合闸装置包括外壳1,在外壳1的内部设置容纳腔,所述运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外壳1的容纳腔内的驱动件21和运动件4,所述驱动件21设有伸到外壳1外的操作部,所述运动件4设有所述驱动部43,驱动件21驱动运动件4直线运动,带动驱动部4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运动组件直线移动设置,所述容纳腔贯穿外壳1,设有两个敞口,所述容纳腔的两个敞口分别开设于外壳1的两端端壁,结构简单紧凑。所述驱动件21和运动件4沿平行于容纳腔中心轴线移动,所述驱动件21一端的操作部从一个敞口伸出容纳腔外用于操作,驱动件21另一端与运动件4一端配合,使运动件4另一端的驱动部43在第一位置时能够伸出容纳腔的另一个敞口,用于使接触器8保持在合闸状态,所述驱动部43和运动件4均直线运动,结构简单紧凑。在第一位置时,驱动件21锁定运动件4,并使运动件4的一端的驱动部43从容纳腔的一个敞口伸出,在第二位置时,运动件4的驱动部43沿着收回容纳腔的方向移动,优选的,在第二位置时,驱动部43与外壳1的底部平行。其中,在驱动件21与外壳1之间设有锁定结构,驱动件21通过与容纳腔限位配合,以实现将运动件4锁定于第一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驱动件21和运动件4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作为其它实施例,所述驱动件21也可以枢转设置驱动运动件4。
本实施例中,优选驱动件21与容纳腔螺纹连接,使得所述驱动件21能够通过沿轴向自转移动以驱动运动件4直线运动,而且所述螺纹连接同时还是锁定结构,用于将运动件4的驱动部43锁定在第一位置,简化了整体结构。特别是,通过螺纹连接,还可以与使强制合闸装置适配不同规格的接触器,不同规格的接触器其触头支持的行程不同,驱动部43需要移动的距离不同,通过驱动件21与容纳腔螺纹连接的方式,可以适用于不同行程的触头支持。
当然,作为其它实施例,所述锁定结构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将驱动件21锁定在第一位置,包括卡接、外部设置锁孔锁具锁定、转动锁定、插入锁定轴锁定等。例如驱动件21上设置限位凸起,容纳腔内设有沿驱动件21滑动方向设置的滑动槽和环形的锁定槽,滑动槽和锁定槽连通,驱动件21带动驱动部4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限位凸起可以在滑动槽内滑动,驱动件21带动驱动部43移动到第一位置时,驱动件21可以转动使限位凸起进入锁定槽且与滑动槽错位,将驱动部43锁定在第一位置;驱动件21再次转动使限位凸起与滑动槽对应时,驱动件21可以滑动到第二位置。
优选的,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驱动件21和运动件4分体设置,便于强制合闸装置的整体装配。所述容纳腔的中部设有固定台13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内设有运动件4和复位件5,复位件5用于驱动运动件4向第二位置移动,有助于提高运动件与驱动件的配合程度,固定台13上设有供驱动件21穿过的通孔,所述驱动件21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且穿过通孔驱动运动件4。
具体的,如图6所示,外壳1包括支持座11以及盖合于支持座11一端的盖体12,优选支持座11整体呈空心圆筒状,在支持座11的内部设有内径不一的台阶孔111,盖体12盖合于台阶孔111较粗的一端,在盖体12的中部设有与台阶孔111同轴的中央孔121,中央孔121与台阶孔111对接形成容纳腔,优选的,在台阶孔111的台阶面112与盖体12面向台阶面112的一端端面之间留有一段空间,在该空间内设置有固定台13,由盖体12与台阶面112共同配合限位固定台13,优选固定台13的外侧壁与容纳腔的侧壁贴合,避免固定台13产生多余的晃动。
在固定台13的中部的通孔为螺孔,设有与驱动件21螺纹连接的螺纹,优选螺孔与容纳腔的中心轴线相重合,使驱动件21被旋转后整体沿着容纳腔的中心轴线进行向上或向下的直线移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21向下移动至第一位置,驱动件21向上移动至第二位置,本实施例的螺孔可以直接设置于固定台13,也可以通过将一个螺母22注塑于固定台13的中部,使驱动件21可以穿过固定台13并与螺母22螺纹连接。
如图2所示,作为另一种螺母22装配的方式,在固定台13的中部设有与驱动件21螺纹连接螺母22,驱动件21穿过的通孔,在固定台13的中部设有与通孔同轴的安装槽131,安装槽131的外径大于通孔的外径,在本实施例中,通孔、安装槽131以及安装腔的中心轴线共线,在安装槽131内装配有螺母22,螺母22的内径与通孔内径相等,由螺母22与驱动件21螺纹连接。
其中安装槽131可以为开设于固定台13上表面的凹槽,安装槽131用于装配螺母22的开口132位于固定台13的上表面,螺母22被装配于安装槽131内并限制螺母22转动,在螺母22与盖体12之间可以增加一个垫片7,减少盖体12与螺母22之间的磨损。
另外,安装槽131也可以是设置于固定台13中部的凹槽,此时安装槽131与穿过安装槽131的通孔形成同轴环形槽,用于装配螺母22的开口132延伸至固定台13的侧面,螺母22从开口132处放入并沿着安装槽131(通孔)的径向推入安装槽131内,使螺母22的中心轴线与通孔的中心轴线相重合为装配到位。
当然,当螺母22注塑于固定台13的中部时,此时螺母22与固定台13为一体结构,也就省略安装槽131、开口132的结构。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强制合闸装置还包括旋钮3,旋钮3与驱动件21连接作为所述操作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21优选为螺钉或螺栓,驱动件21设有螺纹的区域与固定台13的螺孔或限位于固定台13的螺母22螺纹连接,旋钮3设置于螺钉或螺栓的头部,旋钮3上设有容置槽31,螺钉与容置槽31过盈连接固定,旋钮3便于手动施加旋转力。所述旋钮3的一端伸入盖体12的中央孔121,旋钮3的另一端作为操作部从容纳腔的一端敞口伸出,优选的,在旋钮3伸入中央孔121的一端开设有容置槽31。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驱动件21与容置槽31为过盈配合,直接旋转旋钮3以直接操作驱动件21,在旋钮3的外侧壁与中央孔121的孔壁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滑动结构,其中滑动结构包括滑台32和环形槽122,操作旋钮3旋转时,滑台32与环形槽122滑动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滑台32由旋钮3的外侧壁凸出形成,环形槽122开设于中央孔121的孔壁,需要说明的是,环形槽122的轴向宽度大于滑台32的轴向宽度,也就是图2中,环形槽122的上下宽度大于滑台32的上下厚度,如此,在旋钮3操作驱动件21沿轴线上下移动(也就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环形槽122可以提供一定的活动余量。
当然,旋钮3与驱动件21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在旋钮3的外侧壁与中央孔121的孔壁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卡扣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卡扣123和第二卡槽33,在需要操作驱动件21时,拔除旋钮3后再操作驱动件21,图3中,第二卡扣123设置于盖体12的中央孔121侧壁,第二卡槽33开设于旋钮3的外侧壁。
运动件4整体为杆体结构,运动件4沿平行于容纳腔的中心轴线设置,运动件4的一端与驱动件21配合,运动件4伸出容纳腔的一端与触头支持81的连接部811配合,也就是远离驱动件21的一端与连接部811配合,通过操作驱动件21转动,使驱动件21沿容纳腔的中心轴线向下移动,也就是驱动件21向下移动至第一位置时,驱动件21使运动件4的另一端伸出容纳腔的一端用于与接触器8的触头支持81配合,驱动件21与容纳腔的螺纹连接使驱动件21不会向上移动,也就是驱动件21不会向上移动至第二位置,从而实现锁定运动件4,使由驱动件21驱动运动件4也向下移动,触头支持81在运动件4的驱动下向下移动至合闸位置,由于驱动件21与固定台13为螺纹连接,使得驱动件21和运动件4不会自动复位,从而使得接触器8的触头支持81被强制保持在合闸位置。
优选的,运动件4的一端设有配合部41,配合部41位于容纳腔内,图2、3中配合部41的外径大于容纳腔的用于驱动部43伸出的敞口内径,使得运动件4不会从容纳腔内脱落,在配合部41面向驱动件21的一端端面开设有抵接槽,驱动件21与抵接槽抵接,运动件4的另一端截面呈H形,用于与触头支持81配合,也就是与触头支持81的连接部811抵接,运动件4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进一步的,在运动件4与容纳腔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导向结构,图中,在运动件4的杆体中部沿移动方向开设有导向槽42,容纳腔的侧壁凸出设有可以伸到导向槽42内的导向部113,其中导向槽42的轴向长度大于导向部113,由导向槽42为导向部113提供活动空间,避免导向部113干扰运动件4的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复位件5为弹簧,复位件5分别与容纳腔与运动件4配合,在操作驱动件21使运动件4解除对触头支持81的限位时,也就是,驱动件21移动至第二位置,由复位件5驱动运动件4复位,使运动件4收回至容纳腔内,有助于提高运动件4与驱动件21的配合程度。
如图2、3所示,复位件5为一端粗一端细的弹簧,复位件5套设于运动件4之外,复位件5较细的一端与运动件4的配合部41抵接,复位件5较粗的另一端与设有敞口的外壳1端壁内侧抵接,其中复位件5较粗的一端内径大于容纳腔的敞口外径。
提供第二种实施例,强制合闸装置包括外壳1以及设置于外壳1的容纳腔内的运动组件,运动组件包括驱动件21和运动件4,其中外壳1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均包括支持座11和盖体12,其中固定台13由支持座11的侧壁一体形成,固定台13的中部设有螺孔,或者,在形成固定台13的过程中嵌入安装一个螺母22,由螺母22与固定台13的通孔配合使驱动件21与螺母22螺纹连接,驱动件21与螺母22配合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其余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另外,运动件4、驱动件21、旋钮3以及复位弹簧的结构以及其相互之间的配合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提供第三种实施例,强制合闸装置包括外壳1以及运动组件,其中运动组件设置于外壳1的容纳腔内,运动组件包括驱动件21和运动件4,外壳1的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两个敞口分别开设于外壳1的两端端壁,在容纳腔靠近一个敞口的区域设有一段螺纹,此时可以认为设有螺纹的一段容纳腔为螺孔,驱动件21优选为螺杆,驱动件21与容纳腔螺纹连接并沿着容纳腔的中心轴线进行直线移动,也就是驱动件21沿容纳腔的中心轴线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驱动件21伸出容纳腔的一端可以连接如第一实施例的旋钮3,其连接方式优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驱动件21的另一端与运动件4配合,其中运动件4可以直接与驱动件21连接,或者,也采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抵接配合,此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容纳腔内径,使其整体呈台阶孔111,也就是容纳腔内径一端粗另一端细,优选运动件4位于较粗的一端,同时需要配置如第一实施例的复位件5。
提供第四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强制合闸装置包括外壳1以及运动组件,其中运动组件设置于外壳1的容纳腔内,且运动组件仅包括驱动件21,其中驱动件21与容纳腔为螺纹连接,且驱动件21与容纳腔的螺纹连接可以是上述三种实施例中的一种,驱动件21的一端伸出容纳腔外用于操作驱动件21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驱动件21移动至第一位置时,驱动件21的另一端伸出容纳腔外用于与触头支持81的连接部811抵接,使触头支持81被锁定在合闸位置,在驱动件21移动至第二位置时,驱动件21与触头支持81分离,也就是驱动件21收回至容纳槽内,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理解为驱动件21和运动件4一体成型。相应的,本实施例中可以省略复位件5,且容纳腔内部结构也可以相应的简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强制合闸装置,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外壳(1)内的运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组件包括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驱动部(43)和锁定结构,锁定结构用于将驱动部(43)锁定在第一位置;驱动部(43)移动到第一位置时,驱动部(43)伸出外壳(1)外用于将接触器(8)锁定在合闸位置,所述第二位置相对于第一位置靠近所述外壳(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合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43)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所述驱动部(43)收回外壳(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合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与接触器(8)可拆卸连接的固定结构(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合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外壳(1)的容纳腔内的驱动件(21)和运动件(4),所述驱动件(21)设有伸到外壳(1)外的操作部,所述运动件(4)设有所述驱动部(43),驱动件(21)驱动运动件(4)直线运动,带动驱动部(4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制合闸装置,其特征在于:容纳腔的两个敞口分别开设于外壳(1)的两端端壁,所述驱动件(21)和运动件(4)沿平行于容纳腔中心轴线移动,所述驱动件(21)一端的操作部从一个敞口伸出容纳腔外用于操作,驱动件(21)另一端与运动件(4)一端配合,使运动件(4)另一端的驱动部(43)在第一位置时能够伸出容纳腔的另一个敞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制合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21)与容纳腔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制合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21)与外壳(1)之间设有所述锁定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制合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钮(3),旋钮(3)与驱动件(21)连接作为所述操作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制合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件(5),用于驱动运动件(4)向第二位置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制合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21)和运动件(4)分体设置,所述容纳腔的中部设有固定台(13)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内设有运动件(4)和复位件(5),复位件(5)用于驱动运动件(4)向第二位置移动,固定台(13)上设有供驱动件(21)穿过的通孔,所述驱动件(21)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且穿过通孔驱动运动件(4)。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强制合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支持座(11)以及盖合于支持座(11)一端的盖体(12),所述支持座(11)的内部设有台阶孔(111),盖体(12)设有与台阶孔(111)同轴的中央孔(121),所述中央孔(121)与台阶孔(111)对接形成容纳腔,在台阶孔(111)的台阶面(112)与盖体(12)面向台阶面(112)的一端端面之间限位装配有所述固定台(13)。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强制合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钮(3),所述旋钮(3)伸入中央孔(121)的一端设有容置槽(31),驱动件(21)远离运动件(4)的一端配合伸入容置槽(31)内;在旋钮(3)的外侧壁与中央孔(121)的孔壁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滑动结构,或者,在旋钮(3)的外侧壁与中央孔(121)的孔壁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强制合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13)的通孔设有与驱动件(21)螺纹连接的螺纹;或者,所述固定台(13)设有与通孔共轴线的安装槽(131),所述安装槽(131)内装配有用于与驱动件(21)螺纹连接的螺母(22)。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制合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件(4)的一端设有配合部(41),所述配合部(41)位于容纳腔内用于与驱动件(21)抵接,且配合部(41)的外径大于容纳腔的用于驱动部(43)伸出的敞口内径。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制合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件(4)沿移动方向设有导向槽(42),容纳腔的侧壁凸出设有伸到导向槽(42)内的导向部(113)。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制合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6)包括用于与接触器(8)卡接的第一卡槽(63),第一卡槽(63)与驱动部(43)位于外壳(1)的同一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强制合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6)还包括抵顶机构(60),用于抵顶在外壳(1)与接触器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强制合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机构(60)包括第一支撑件(61)和弹簧(62),其中第一支撑件(61)的一端延伸出外壳(1),弹簧(62)连接在第一支撑件(61)与外壳(1)之间。
19.接触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触头机构,所述触头机构包括触头支持(81)以及连接于触头支持(81)的动触头,所述壳体在触头支持的移动方向上的侧壁设有连接孔(83),所述触头支持(81)设有与连接孔(83)对应的连接部(8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强制合闸装置,所述强制合闸装置可拆卸的与接触器连接,强制合闸装置的运动组件的驱动部(43)与连接部(811)配合,驱动部(43)位于第一位置时将触头支持(81)锁定在合闸位置。
CN202320049786.0U 2023-01-09 2023-01-09 强制合闸装置和接触器 Active CN220065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9786.0U CN220065577U (zh) 2023-01-09 2023-01-09 强制合闸装置和接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9786.0U CN220065577U (zh) 2023-01-09 2023-01-09 强制合闸装置和接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5577U true CN220065577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88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49786.0U Active CN220065577U (zh) 2023-01-09 2023-01-09 强制合闸装置和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55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17414A1 (en) Switch device
KR20100129753A (ko) 캠락
US20230366503A1 (en) Quick Connection Mechanism
CN220065577U (zh) 强制合闸装置和接触器
CN111779959A (zh) 锁定组件和多媒体装置
CN118315238A (zh) 强制合闸装置和接触器
US20220384124A1 (en) Method of mounting an interlock module between two contactors and an interlock module
CN108878227B (zh) 具有自动分合闸功能的新型断路器
JPH11324466A (ja) 竪框用ヒンジ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浴室用折戸
KR100313006B1 (ko) 푸시록형 스위치조립체
CN219164745U (zh) 一种机载无线路由器的盖板结构
CN210239382U (zh) 电磁解锁组件及自动弹开电磁门锁
CN220107311U (zh) 一种断路器与配电箱的连接结构
CN219204914U (zh) 锁具及具有其的led显示装置
CN215527623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6620068U (zh) 一体式空调器的安装机构及一体式空调器设备
CN215332038U (zh) 智能面板锁
CN218953045U (zh) 门锁和叠门冰箱
CN220209547U (zh) 电气连接系统及其端子连接器
CN117127894A (zh) 用于旋转门的紧急打开结构和旋转门总成
CN210239384U (zh) 电磁解锁单元及自动弹开电磁门锁
CN215008088U (zh) 安装夹具
CN220623822U (zh) 一种旋转自锁结构及舞台灯具
CN214755492U (zh) 直线移位过力矩保护部件
JPH0123417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